•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团工作 > 正文

    教师对培养化等学生采取的对策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42:01 点击:

      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大学规模的扩大的同时,也要求研究生培养质量能得以保障。影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明确自我办学定位、树立科学质量观、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研究生教学改革、改革培养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不断创新、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影響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69-05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只有切实加强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全国在学研究生已达1538416人,比1999年的233513人增加了约6.6倍。随着这种数量的迅速增长,研究生的培养呈现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其学术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欠缺
      教育实际中,不少研究生对文献检索系统较陌生,缺乏文献的收集、检索知识,对图书馆、档案馆了解不多,不能有效利用。不熟悉所学学科国内外的主要期刊及有代表性的专著,对研究现状把握不准,不清楚该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缺乏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差,面对众多的资料,有些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分析和探究,难有收获。
      2 日常学术训练水平不高
      研究生对高校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满意度不高。由于缺乏学术训练,部分学生不会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或者拟定的研究内容过多、过杂,选不准突破口,最后在做学位论文时不会选题,只能依赖导师提供题目,或是论文选题理论与实际意义不大。即便选题后依然有学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不熟悉,开题过后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没有自己的观点,论文质量不能保证。学术训练水平不高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缺乏有效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不知道如何准备中期考核、撰写开题报告,不知道如何进行开题汇报,缺少在较短时间内将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
      3 科研能力不足,论文水平令人担忧
      近年来,有一定分量和影響的硕士学位论文很难寻觅。李均在对45所高校2001至2008共8年的高等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在这1980篇论文中,普遍存在“重问题、轻理论;重宏观、轻微观;重现实、轻历史:重国内、轻国际;重追随、轻前瞻”的现象,相当一部分选题存在重复和雷同的现象,缺少足够的创新性。所谓“新见解”只能是空中楼阁。另外,最近几年在学术“核心期刊”刊载的由硕士生撰写的学术论文也逐渐减少。如《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6~2008三年来登载有硕士生参与撰写的学术论文总共只有26篇,仅占全部论文数的3.44%,平均下来每期仅为0.72篇。而且这26篇中,研究生独立完成或作为第一作者的仅有3篇,这些情况说明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下降。
      4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遍缺乏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其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当前因多种因素的影響,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人文素养水平低,功利心重,社会责任感差,缺乏创新能力。从清华大学课题组2006年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创新能力较低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难以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53%的导师认为“一般”或“差”,47%的管理人员认为“一般”或“差”。从研究生自我评价来看,有51%的学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一般”或“差”。而用人单位对在毕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选择“很满意”的仅为5%。“比较满意”的也只有27%。所以说,当今“我国研究生质量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过去优势的丧失,而是长期存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不足。”在实际学习中缺少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分析能力。
      二、影響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分析
      当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整体上不尽人意,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还有科学传统形成和积淀不够的原因等,除了学生的自我品质外,主要的影響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层面的因素
      就高校而言,影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自我定位问题,二是研究生培养的理念问题。
      (1)关于学校的定位。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缺乏正确的大学理念,自我定位出现偏差,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的倾向十分突出。专科院校要升格成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争取得到硕士学位授予权,原来具有硕士授予权的要进一步争取得到博士学位授予权:原来各具特色的不同学校合并成大而全的超大型大学后,同质化严重,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样盲目地上层次、扩规模,使得其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培养目标模糊,师资队伍水平降低,研究力量分散,客观上影響到研究生培养质量。
      (2)关于研究生培养理念。研究牛培养理念是指把研究生培养成何种人才的教育观,这个理念源于对于研究生教育现实的思考,包含了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整体上的应然价值取向,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对本单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理性思维深入思考的结果。它是抽象的,如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思想、信念的价值主张,同时又是直观的,如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原则等等。目前我们还缺乏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大而空,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就难以把握培养方向,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2 生源质量的因素
      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优秀生源整体数量不足。招生考试特别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现在同家在招录研究生的工作中,坚持对考生实行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以保证考生成为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和素质。但在录取时初试成绩考虑的比重太大,录取的部分学生考试分数高而综合素质不高:同时学校对在专业研究上具备一定功底有发展潜力的考生缺少相应的科学考核办法。一些高校及专业为了扩大招生人数,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这就势必会影響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影響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本来是以研究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少学生并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读研。有的是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位,而将考研作为职场的敲门砖;有的是为了转换专业,跳出自己不感兴趣的本科专业,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还有一些参加了工作的人员因为现有工作岗位的不如意,意图通过读研究生拿学位来改变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及待遇;还有一些人见异思迁属于盲目攀比学历,没有什么学术兴趣也去考研读研……考研中的诸多动机和功利性,研究生的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标志了。
      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基本事实:扩招后,由于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招生规模发展的速度,导致不少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与扩招前相比,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本科教育已从原来的重视专业基础教育为主转向了大众化的宽口径素质教育,学校对本科课程的教学做了改革,专业课程数量、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乃至教学实习都有所减少,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不够,导致新人学研究生的质量与扩招前相比下降明显。
      3 导师队伍的因素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招生时的命题、评卷到复试、录取;从制定本专业本方向的培养方案到督促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实施;从指导研究生进行基础学术训练到关心他们成长、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直至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全过程,无不凝聚着导师的辛勤劳动。
      总体而言,大部分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都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培养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但数量有限。研究生规模扩张后,为了适应需要遴选了一批导师,这批导师比较年轻,因为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不足,加之当前教育领域中过于注重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性的评价机制的影響,部分导师工作作风比较浮躁,难以潜心向学,学术功底欠深厚,特别是学术道德与规范的意识淡薄。他们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学术视野、科研能力、职业道德等素质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就是导师指导的学生太多,常常“一个导师最多要带几十个研究生,根本忙不过来,”培养工作难以深入进行。另外,个别导师甚至将研究生当成了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只允许学生从事与自己课题项目相关的研究,学生失去了学术研究的动力和乐趣,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还有一些导师为了增加收入忙于在外“走穴”,开办或参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一身兼多职,没有履行导师的起码职责。这些状况,导致研究生缺乏有效的指导,进而使其培养质量下降。
      4 教学方面的因素
      课程教学是学校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学术兴趣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出高质量专门人才的主要手段。培养单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有着积极或者消极的影響。当前不少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陈旧、难以体现创新素质培养。如设置的课程不合理、脱离社会实际;课程结构不科学、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授课方式本科化、无法启迪学生思维;师生交流少,没有探究式、开放式、批判式的沟通过程,学生思维较为僵化;缺少学术训练环节、学生科研能力难以提高等等。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从教育存在的根本价值和教育质量的根本内涵来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内涵,是所有大学必须首先实现的功能和共同追求的目标。在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今天,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 明确大学定位,突出各自特色
      大学定位是为了确定大学的性质,即明确大学组织的使命和责任。在教育实践中,“高等学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职能。”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的决策层根据实际需要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依据办学的现实条件,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建设的重点学科门类和办学特色,决定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和目标追求。学校的定位深刻影響着决策层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决策理性、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进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巨大影響。首先,它影響高校决策层者决定将发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哪一层次作为发展重点:其次,影響高校决策层决定把哪些学科门类作为自己的特色学科和学术生长点,即把哪些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并将其作为硕士层次专业或博士层次专业的发展对象;第三,影響高校决策层关于研究生培养管理方法、手段的选择:最后,影響高校决策层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文化的培育。因此,我们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科学地规划调整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发展重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2 树立正确的研究生教育观、质量观
      “当前要相对独立地进行研究生教育思想研究,逻辑上也就要求首先赋予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不是很明显,因此研究生培养理念被笼统地纳入到高等教育理念当中。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日益明显,因此构建研究生教育理念日渐提上议程,,在我国当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生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同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紧密联系的时期,我们预先确定的研究生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业务素质而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研究生培养理念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影響,在宏观方面,主要影響罔家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法律、制度、政策的制定;在中观层面,影響市场中介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影響用人单位对于所培养研究牛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在微观层面,影響高校对本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案的确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遴选与建设、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培养机制的改革、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论文质量管理等等一系列行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积极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等一系列观念,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 强化导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研究生是国家有计划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与指导教师的学术功底、专业水平、指导方式、日常要求、负责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直接责任人,不仅仅体现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对其学术兴趣、学术研究、学术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应体现在直接的和经常性的影響所指导的学牛彤成严谨治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导师对研究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导师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和工作作风都直接影響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高校应切实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对他们要有较高的学术和政治标准;保持导师队伍数量的稳定,限制每一个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保证导师队伍在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学缘结构上的科学性;真正使那些有项目、有课题、有科研经费而又坚持在科学研究前沿工作的导师成为指导、培养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推行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给予导师充分的信任和灵活的招生自主权,努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和氛围,确定合理的教学工作量,大力支持导师带领研究生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实际在学术前沿不断探索;建立竞争机制,实行动态优化,坚持考核,能者上、庸者下,建立退出机制,保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新任导师的要强化上岗培训,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导师应积极支持和鼓励研究生自由大胆地开展学术前沿探索,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宽容学生的失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培养挖掘优秀人才。
      4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学术训练
      研究生在培养专业兴趣、形成良好学术技能的过程中,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由专家学者根据培养目标,深入调研广泛讨论。最后确定的课程体系既科学合理、又能涵盖到学科专业前沿、满足培养需求,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中应充分考虑能够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人文社科管理、文献检索、学术道德规范、科研方法论、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给研究生授课,重点并不在于教授新知识,教师上课时即使未讲授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作为研究生,也可以而且也应该通过文献检索能力得到相关新知识。因此,给研究生授课,关键在于要帮助他们结合实践了解对学科发展前沿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把握,训练研究生们建立起强烈的理性质疑精神,引导他们提高对问题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启发式、研究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中,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最终提升他们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建立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体现创新教育思想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推进研究生教育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5 以人为本,加强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研究生教育管理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质量和管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克服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为研究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相应条件,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离不开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一国家战略也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为研究生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教结合、支撑创新,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基本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余海波)

    推荐访问:质量问题 探究 对策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