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团工作 > 正文

    凤翔彩绘泥塑 探索凤翔彩绘泥塑和中国画之间的姻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1:06 点击:

      摘要陕西宝鸡的凤翔彩绘泥塑和中国画在造型语言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传统的中国画理法在凤翔彩绘泥塑上得到充分体现。1、造型上,凤翔彩绘泥塑和中国画都有着概括、夸张、拟人化、添加等特点。2、二者传统文化观念具有一致性:(1)凤翔泥塑和中国画同根同源,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2)“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3)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凤翔 彩绘泥塑 中国画 姻缘
      中图分类号:J30-05 文献标识码:A
      
      风翔彩绘泥塑是至今我国保存最古老、最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盛行于陕西省西府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
      凤翔,夏称雍州,西周故土,是春秋战国时期先秦的发祥地,也是汉唐时期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这里有着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风翔彩绘泥塑是其中代表之一。据考证,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大约有3000多年。如今,凤翔泥塑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用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也是儿童的主要玩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8年6月,笔者专门对凤翔彩绘泥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联系中国画的理论,我发现凤翔彩绘泥塑和中国画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造型观念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许多传统中国画的理法都体现在这种泥塑上,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中国画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 凤翔民间泥塑和中国画的姻缘关系
      1 造型上的共同特点:概括、夸张、拟人化、添加
      (1)“概括夸张”是凤翔泥塑和中国画造型的第一共同之处
      凤翔泥塑造型的首要特征是:粗犷夸张、简练概括、浑圆古朴、有大汉之风,在造型上汲取和保留了汉代石刻和陶俑的造型特点。试想在中国画中,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八大山人的大写意及花鸟又何尝不是极具夸张和概括呢?齐白石的花鸟本身就是吸收了民间艺术的营养,他在题画中写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就是强调画家在刻画物象时,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夸张。中国画遵循的造型规则就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凤翔泥塑正是遵循了这一造型法则。
      (2)“拟人化”是凤翔泥塑和中国画造型的第二共同之处
      凤翔泥塑的另一个造型特点是拟人化。为了适合儿童玩耍,凤翔泥塑在造型上进行了极富童趣的处理,其造型鲜活生动。眼睛大而传神,有点像儿童动画的造型,因此凤翔泥塑又称“耍货”、“泥玩”。十二生肖“泥玩”摆在一起就像12个淘气而又活波可爱的小孩,被他们的父母(老艺人)打扮得花姿招展。以猴子为例,其神态机灵顽皮,手和尾巴处理得十分巧妙,造型浑圆而整体,眼圈是倒置的红寿桃,对比醒目而寓意深刻。再如泥老虎,则更像一个勇敢健壮的男孩,浑厚、朴实。还有淳朴憨厚的卧牛、憨态可掬的小猪、仰天长鸣的花公鸡……
      对中国写意画来说,拟人化表现是一个重要特点。在山水画中,山水画的风格就是人的个性,当代画家石鲁说:“山水画就是人物画”。看到雄伟的大山,画家想到那是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看到行云流水,画家想到那是柔情多姿的女人;看到一组杂树,画家想到那是一群互相交谈、神采飞扬的人,顾盼呼应,老幼相携;看到大石头中有小石头,画家认为那是“如母抱子”,大石头周围堆满小石头,画家认为那是“如老携幼”;看到青松,画家看到那是威武不屈的英雄;看到河边随风飘动的柳树,画家看到那是在河边洗发的美丽女子……。可见,把自然物象拟人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3)“添加”是凤翔泥塑和中国画造型的第三共同之处
      凤翔泥塑另一个造型特点是“添加”。凤翔泥塑许多造型观念可以上溯到西周的青铜器,青铜器是在塑像的基础上“添加”雕刻装饰纹样以求美观,凤翔泥塑也是在泥塑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些装饰纹样和彩绘,并在主体物上“添加”一些小饰件泥塑,这是凤翔泥塑的主要特点,也是我们民族雕塑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西方雕塑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小饰件泥塑,如各种花样和蝴蝶,用小弹簧接在主体泥塑上,有动感,就像给小姑娘带上头饰,又如给小男孩颈上挂上铃铛一样,生动而活泼。在泥塑上“添加”彩绘就像给他(她)们穿上小花袄,用色大方朴素,有原始意味。彩绘的装饰纹样多以牡丹、钱贯、五毒为主,表达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凤翔泥塑的这种“添加”造型手法,不以写实为目的,主观性非常强烈,借以表达作者主观的愿望,反映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添加”这种民族特有的造型方式不仅表现在“泥玩”上,反映在中国画上更是如此,画家在表现对象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总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物象去表现,给对象“添加”上主观的东西,使得作品更完美,理想。
      在传统中国人物画创作中,为了表现武将的凶猛,人物在夸张变形的基础上,面部牙齿上“添加”獠牙,耳朵上“添加”耳环,耳朵背后“添加”竖立的狮毛,更有甚者“添加”头和手使人变成三头六臂,还有龙王、十二宫神、众星宿的面相,都是在人物的面相基础上“添加”动物的头型特点变形而成。
      在中国花鸟画创作中,青松添加上雄鹰名曰凌云,梅花添加上喜鹊名曰喜上眉(梅)梢,灵猴添加上仙桃名曰献寿图;龙和风添加在一起名曰龙凤呈祥……。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同画家总是在客观自然美的基础上“添加”各自一些主观的审美内容,即“胸中的山水”。这就出现了表现同一个地方,不同时代的画家、不同情感的画家创作出的作品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是画黄山,活跃于清初画的坛、有着家仇国恨的渐江和石涛却是表现出“不同心情”的黄山。渐江超然出世,画面“添加”的是冷峻、孤傲的松树;石涛积极入世,其画面“添加”的松树则是充满激情的、生机盎然的。在山水画点景中,画家“添加”上仙鹤、隐士、梅花鹿、神仙等,落款时“添加”上诗词等,都是表达画家主观情感的需要。
      (4)“程式化”是凤翔泥塑和中国画第四共同之处
      凤翔泥塑在制好素胎的基础上,往往要进行勾线和彩绘。勾线完全采用程式化的处理方法,如动物的眼睛、羽毛、花卉等,将复杂的对象程式化、秩序化,这些表现方法也同样体现在中国画中。
      程式化表现是中国画一个重要的方法,在传统人物画中,人物面部表现基本都有一套程式化的方法。如戏剧脸谱,不同的人物面相不同。表现武将的是剑眉、鹰眼、豹眼、鹰鼻、垂耳,表现玉女的是柳眉、凤眼、樱桃小口。在人物线描上有线描十八法,如兰叶描、游丝描、铁线描、乱柴描等。
      在山水画中,树杆完全裸露,树叶采用夹叶或点叶技法进行程式化的处理,如菊花点、鼠足点、大混点等;水采用鱼纹网状做程式化处理;各种复杂地貌特点归纳为程式化的皴法,如披麻皴、折带皴、荷叶皴、雨点皴、斧劈皴等……;齐白石的花鸟中大多数程式化技法来自民间艺术,其程式化技法和凤翔泥塑表现技法有着惊人的相似。
      2 传统文化观念的一致性
      (1)凤翔泥塑和中国画同根同源,它们共同的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这里所谓“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2000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凤翔泥塑中,最感人的就数12生肖,老艺人把他们浓厚淳朴的感情倾注于每一件泥塑上,手中做的是生肖,心中想的是可爱的孩子。因此每个生肖彩塑就像天真的小孩,它是感情物化的结晶,这种把动物人性化的表现,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内涵就是:无论人还是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互谐相处;动物也是有思想和灵魂的,人的情感表现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借动物来传达人的思想感情。
      中国画的最高精神就是体现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画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在人和大自然和睦共处,溶为一体。人的情感无处不在,寄托在万物之中。当画家创作时,要以“物我两忘”的高度境界投入创作,通过作品传达出画家的品味和思想情感,反映出画家的性格、审美趣味及文化修养。
      (2)“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在凤翔泥塑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挂虎,老艺人在造型时舍去了虎身,仅以虎头代替老虎,这种以局部主要特征代表整体的表现方法,就是中国画“以小见大”的观念。
      在中国画中,抓住树叶的特征做程式化的处理,强化其特征。有时一棵树上仅挂几朵花,或几片树叶,通过花或叶的特征表现树的特征,这样既表现了对象的特征又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在花鸟画中,折枝的梅花常常不见树干,或以几片竹叶代表竹子,或见燕而知春归,见落叶而知金秋,见大雁南飞而知冬至……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绘画“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
      借物传情是凤翔泥塑最典型的表现手法,在白色的素胎上绘有彩色的莲花、石榴、蝴蝶等图案,这些都具有象征寓意的。莲花,寓意连年有余;石榴,寓意多福多子;艾草,寓意去毒辟邪;蝴蝶,寓意多福;牡丹,寓意富贵;贯钱,寓意财源滚滚。以挂蟾为例,背上彩绘有阴阳图案、花及钱贯,还有去毒避邪的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的五毒,蟾蜍主体周边挂有花、蝴蝶之类的小饰件,这些都密切联系着劳动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也同样体现在中国画里。在齐白石的花鸟画中,经常画一些乌龟、仙鹤、青松、寿桃这些表示长寿的体裁,如倒挂蝙蝠就寓意着福到了。……可见凤翔泥塑和中国画文化观念相同,同根同源,只是艺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借物传情的表现手法,是凤翔泥塑和中国画共同的表现手法。
      二 研究凤翔泥塑和中国画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民间艺术总是为一些文人雅士所不屑一顾,称民间艺人是匠人,总认为中国画是雅文化,民间艺术是俗文化。然而事实证明,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受到民间艺术的影响,那些粗犷、充满激情和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是最具有生命力、艺术感染力的,对发展中国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他就是出身民间的艺人,他的画作雅俗共赏,深为人们所喜爱。可见雅俗不在文野间,大俗则大雅。
      研究凤翔泥塑和中国画之间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艺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像凤翔泥塑这样的民间艺术越来越衰落了,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在一代代年轻人心中渐渐地淡忘了……,许多追求艺术的青年,一开始就接受的是西方的造型观念,特别是艺术学院的招生制度,完全以西方造型为主,把西方的素描和色彩作为造型基础,艺术教育早已背离了张子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向,我们的艺术被“奴化”了。这种导向使传统文化艺术被一代代地抛弃,传统文化原有的氛围也渐渐丧失了,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搞懂中国画的造型观念是什么,他们的思想完全被“西化”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因此,抢救和挖掘民间艺术刻不容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注:本文系院级科研立项,立项编号:05SXYK241。
      
       参考文献:
       [1] 齐白石:《题画》,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 梁鑫哲:《石鲁谈中国画》,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沈心友:《芥子圆画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李慧民,男,1969―,陕西彬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工作单位: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凤翔 泥塑 中国画 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