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团工作 > 正文

    [简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与能动]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54:31 点击:

      一、阅读写作教学分离有背语文之本质  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阅读与作文分开教学,把阅读教学上成文本解剖课,教师的立足点是学生是否读懂课文。而对于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實例素材、写作方法等,教师并不作相关的联系拓展,更没有深入探究。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要求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积淀,忽视了启发学生运用在阅读课上已积累的语言储备。事實上,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教学联系在一起,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巧妙地捕捉这些例子里的写作规律进行作文教学,潜移默化地进行作文铺垫,让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唇齿相依”。
      二、阅读写作教学须臾不可分离
      1 阅读是写作的知识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摄取间接的写作素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如果学生知识贫乏、缺少词汇,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要求学生勤做笔记、积累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就是每一个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库。
      2 阅读是写作的思维操练
      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准备写作时,还需要把“生活”“知识”变得更为深入、广泛,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进一步思考。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而阅读是写作的思维操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并将这些想法转化成为写作素材。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课务繁忙,往往疏于阅读。江苏高考改革后,我一直担任文科班的教学,坚持每周拿出一至两节课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进而开始深入阅读经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会在课间拿着书本来办公室找我探讨问题。从《红楼梦》到《三国演义》再到《哈姆雷特》,阅读的经典文学从高考《考纲》规定的篇目逐步拓展,一学期后,学生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引用名著中的事例,或者评论名著中的一些人物,模仿名著中的一些语言。教学實践证明,学生阅读的文学经典越多越深入,写作思维就越活跃,写作思路也越宽阔,表达也就越清楚。
      3 阅读是写作的情操陶冶
      在作文教学时,我们总是强调作文要立意深刻。那么,这个深刻的立意怎么体现呢?从文章本身而言,是要有一些感悟人生真谛的话语,具体表达在细节上的要求就是要有一些理性色彩,又不乏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特色,这些主要源于作者的情操。而多阅读正是陶冶作者情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书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每一条真理、每一个美好思想都给予读者一种高远的境界和开阔的胸襟。经典是生活的提炼、是经过思想过滤的思想、是时代的科学艺术集大成。寻找与大师对话的切入口,是获得交流机会的唯一办法,也是奠定写作高品位的途径。阅读和写作,前者汲取、后者传播,后者以前者作为前提,两者相辅相成。缺少经典阅读的写作,不具备继承意义上的传播方式,会显得浅薄。沿着大师曾经的率真、情趣和责任,才会找到更加宽阔的视野;学习经典的叙述经验,学生的率真、情趣和责任才能更好地表现,并切實得到维护。
      三、写作训练将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 以写促读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我认为,写作的创新是建立在吸收并消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创新写作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学生的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平时阅读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语段,我们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例如讲完《送董邵南序》时,我让学生仿写一篇简短的高三离别赠言给自己的某个同学,之后在课堂上交流。学生在听到同学对自己的鼓励之后,提笔相互激励的激情立刻被激发了,写作的欲望也因此而倍增。很多时候,学生害怕写作是因为他们没有写的欲望,欲望一旦被激发了,表达起来也就会思如泉涌。这样的仿写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继而激发他们读书的渴望。这样,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2 以写选读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同样,写作也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其阅读能力也必然会有所提高。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能写出好文章的学生,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不会弱。可见,重视写作教学可以优化阅读教学,从而增强学生选择高品质文学作品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条件的改善,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让学生阅读到优秀的名家作品。每次作文之后,我除了会给学生印发一些班里同学的优秀作文之外,还会竭尽全力搜寻一些与作文相关的名家作品。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思维的局促和笔力的不足,这个时候选择一些同类题材的优秀作品给他们看,不仅会促使他们认真地阅读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 以写形成读书的个性特点和批判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阅读。面对文学作品,学生更多的是欣赏性阅读,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纯粹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没有一篇文章是完美无缺的,读者完全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超越作品和作者,发表与作品、作者相异或相反的见解,这就是阅读批判。阅读批判就是要求学生加强阅读反思。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實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鼓励学生阅读批判的同时,还要告诉他们阅读时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即张扬阅读个性。
      学生的阅读批判与阅读个性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写作。写作并不一定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片段,只要能够把阅读瞬间的内心感悟记录下来,就是有效的写作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本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久而久之,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大量阅读的渴求,而且真正达到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学生作文中逐渐多了一些饱满的情感、由衷的倾诉,更多了一些深邃的思想,包括对自然、社会和生命的独到见解。
      四、读写教学并重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学生如何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就有赖于我们的写作教学。写作教学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的,两者须臾不可分离。学生阅读的过程,實质是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用鲜活的语言补白充實形象,并在此过程中体现自身灵动的智慧。在写作过程中,他们的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熏陶、思想得到了升华。可见,阅读与写作教学并重,有利于语文教学實现整体优化。

    推荐访问:互动 能动 写作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