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意广告 > 正文

    摇滚【摇滚笔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9 04:38:25 点击:

      崔健的启示      崔健是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诗人。我喜欢他超过了北岛、芒克。他把现实庸常的事和物,用干的几乎冒火的句子写下来,而整篇却充满了魔力一般,有着超常的诗意和思想含量,时代个性和共性得到有机的统一。有生活而不拘泥于生活,有情感而不局限于情感,有思想而不显露于文字,那流动的、内在的魔力,你能强烈地感受到,却无处捉摸它的痕迹。
      一切流行歌手,在崔健的经典歌曲面前,都显得浅薄和空泛,甚至毫无意义。崔健用灵魂演绎时代的诗篇,那表面上看似“杂质”的词句,正是生活粗糙的底色,不管幸福的吟唱还是悲愤的呐喊,都来自心灵的深处。
      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一块红布》了,意象非常地准确。具象的实物与高度抽象的意象相排列,传达出一种密集的精神凝度和生活的纵深感。当红色激情无节制地在生活的陆地上泛滥,整整一代人陷入整体的迷失和狂热中。大潮终退,扭曲的身影定格,潜在的膨胀的虚无感,如巨兽浮出水面,要把你整个儿侵吞。
      崔健的摇滚有着对时代非凡的表现力。除了《一块红布》外,《混子》《花房姑娘》《最后一枪》等都是当之无愧的经典诗篇。那份对现实敏感的捕捉和把握,那丰沛的激情和力量,逼身的现实感,如一抹耀眼的阳光,反射着我们多数人的几尽苍白、毫无意义的写作。
      确是这样。崔健对我最重要的影响是他改变了我的表达方式或是思维方式。在这之前,我曾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那没有一丝现实泥尘和垃圾的惟美旨向,促使我写下了一部分十分“高洁”、不食人问烟火的篇章,用惟美的目光过滤一切事物,诉诸笔下,罩上了梦想、幻美的光环。当有一天,我接触了摇滚,尤其是崔健,才发现自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突然闯进了神的殿堂,新奇而激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同时,感到自己写下的那部分文字,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充满了苍白与无力。
      崔健的歌词从来都不是高山积雪、空谷清音,他给我们展示了现实的混乱和嘈杂。春节老套的祝词,凑合过日子的混子,收音机腻味的声音,雪地上撒野的病人……而这,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和现实,也是我们最为真实的一部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梦想的权利,我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实一步,哪怕它以最残酷的方式靠近我们。我们活着的全部内容是努力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用心血浇灌善良与大爱之花,让它们时刻陪伴我们的行程。在人生路上,它们才是最壮美的风景。
      对现实义无反顾地批判是崔健最大的特点,而又不拘泥于一人一事,总以一个时代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他让你有信心看到未来,富有激情而不冲动,富有思索而不沉闷,富有理性而不干硬,富有梦想而不虚空,绝望也变得感人肺腑,平庸的语言也具有了飞翔的可能。他企图一针见血找到你的病症,告诉你想痊愈必须忍受疼痛的过程,必须正视人生和现实,不要企图寻找任何逃避的路径。这使我在写作时有意识地思索:必须与现实生活进行最紧密的联系,哪怕这个现实是你最烦闷、最可恶、最垃圾、最苦痛的现实,因为这才是你真正的惟一的存身之所,任何花团锦簇、天使飞翔都是作为梦想或虚空而存在,那是表象的乌托邦。写作不是致幻剂,也不是只满足对现实进行逼真的描述。写作主要是对现实中的人和事进行深层的思考和研究,直达心灵和灵魂的深处。现实的问题就是写作的问题,任何避而不谈或绕弯子都是缺乏勇气的表现,都缺乏文学本质的意义和价值。
      崔健的音乐总与现实紧紧联在一起,他的音乐甚至是街上混乱的车鸣,菜市场尖利的叫卖,邻家隔墙的吵骂声,饭后的饱嗝声、放屁声、打鼾声。这种提篮子抬菜的方式,恰恰反映了艺术的包容性。混乱的遮掩下,那份对现实或生存现场的清醒、无奈和疼痛异常地突兀。他用绝望的呐喊和混乱的节奏表现生存的困境和灵魂的迷惘,他几近嘶鸣地扯破你的梦境,想让你知道并惊醒,那花团锦簇、如沐阳光只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表象的现实。生命的大面积土地已被荒芜、垃圾、恶水所占有。这才是你的世界,你没有理由逃避,也无法逃避,这是你惟一的,永远的,滋生梦想的土壤。
      在崔健的作品中,我或奋起或沉沦,并逐渐清醒地把握了自己写作道路的目的和方向,知道了作品真正的力量所在,感到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内心这样近距离地走到了一起。坚定,不再游离。
      而现实,也在不断反抗中延伸。
      崔健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使我不再一味地用文字编造美轮美奂的梦,而是更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人的悲痛、爱和各种忧欢遭遇。这好像由一处造梦工厂改成一所疾病门诊,由精神狂欢回归平庸现实。这并非激情的缺失,而是把巨大的涌动潜藏于生活泥沙俱下的浊流之中,给我的写作提供了犹为重要的几点意义:鲜活,发自肺腑的真诚;对当下生活中物质至上的反叛;一种粗糙,普通大众都拥有的诗意和全民参与的现场感;一种对精神自由和健康本身深情的关怀。
      崔健启示我们:生活需要一种强音,真实的不掺任何做作与迎合,让麻木的神经足以恢复血脉通流,而不是催眠曲。这与一个人生命本身道路的扩张和延伸关联非常大。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小空间,吐纳自己的吐呐,拒绝生命大气候的进入。而现实中,这样的人却非常多,想起来有些悲哀。而更可悲的是,在生命大气候中的人类,会不会有一天从不同的方位,被无数次地吸纳进无数个缺氧的小空间?
      
      列侬的天空
      
      从来没有淡忘对列侬的怀念。二十多年前,这位伟大的梦想家、披头士的灵魂人物,骤然倒在罪恶的枪口之下。人类的行为有时真是无可理喻。一位天才离去了,但有关他的梦想犹如千万粒种子,在我们心灵的田亩上播洒、开花,继续着雨水和阳光的行程。尽管我们还时不时地痛心:梦想和现实,此岸与彼岸,竟还隔着遥遥的路途。
      博爱、大同是列依毕生追寻的梦想和音乐理念。在列侬和披头士的世界里,战争、罪恶、疾病已悄然隐退,梦想的花朵在大地上肆意开放,白鸽展翅在辽远的苍穹,如面对老父亲般,人们注目着上帝慈爱的容颜,拥抱着自己的最爱热烈地亲吻。人类彻底返回了他们阔别已久的童年。在《黄色潜水艇》里,那碧海起伏的浪痕,一如我们无垠的心灵;黄色的潜水艇,泛涌着蛋黄色的和平。干净的琴音,冲刷着浑浊的泥流;暖暖的吟唱,如阳光般驱赶着漫长的孤寂和冷清。浪潮翻涌飞溅着阵阵笑语,激荡起内心多少悲欢离合。曾经茫然无助,那般血腥病痛,正在迁徙中的爱之鸟,都随最后一片乌云散尽。阳光明媚的耀眼,人们一道驶向长长的天尽头,找回失落的家园。在遥远的海水中央,在黄色潜艇的王国里,人们相亲相爱,欢聚一堂,把梦幻的婚礼举行。
      列侬以一位诗人的柔和来融化花岗岩一样坚硬的现实,童腔式吟唱又给作品注入非常舒缓、平和的乐感。不像一些艺术家面对现实时那样极端,尖锐,剑拨驽张。他把指向肉体的长矛收起,他深知,伤害 之后是更大的伤害。他把善的力量化为洁净的音乐之水,缓缓流进人们干枯的心域或洗清曾经罪恶的灵魂。《想象》和《给和平一个机会》等更进一步地贯彻了他的和平梦想。他在《想象》里说:“你可以说我是一个梦想家,但我不是惟一的一个”。列侬以这种清醒、执着的信念和姿态来对抗并不美好的现实。他还说:“现实很大程度上是靠想象来实现的。”
      爱的主题渗透在列侬的所有作品中。世界失去爱的支撑,人类面临的将是黑色末日。是爱使人类从漫长的蛮荒时代走到今天。爱是一切事物的因果。人或草木一生,便是寻找和给予爱的过程。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任何背离都使自己离自己更远。列侬音乐异常简单的旋律,平易、质朴、真诚的表达,以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楔入你的内心。如《妈妈》《爱》《漂亮男孩》等,带我们找回尘封已久的最自然、最本质和永恒的情感与心灵。列侬和大野洋子的相遇真是一种完美。1969年他们举行了婚礼,而经历了数十载极度辉煌的披头士也随之宣告解散。人们也许痛恨大野洋子的加入,使披头士走向破裂,但对于列侬来说,摆脱这个巨大的商业神话的包围和操纵,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理想,才是切合内心的本真。披头士的解散,使早已厌倦了被捧为神的列侬,携妻离开英国,悄悄回到纽约。1975年儿子西恩出生后,列侬完全过着和普通人无异的家庭生活了。列侬曾说:“我希望我们会是一对一起变老的情侣,生活在爱尔兰的海边或者类似的地方,翻看我们那些愚蠢的剪贴簿。”今天再读这样的话,想想列侬,真有些悲从中来、就要流泪的痛感。
      爱默生说:“伟人的职责在于澄清混沌状态”。列侬便是这样的伟人。他自己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你就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那你就改变身边的世界。”不只在音乐中,列侬更伟大之处在于把率真的梦想付诸实践,以此来改变世界。他和妻子大野洋子那次影响深远的“床上和平”,还有英国女王给他授予帝国勋章时,列侬竟拒绝接受:“我不喜欢这样的奖章,他与我的衣服不配”。对于我们,给列侬加冕任何荣誉都不过分;而对于列侬来说,他可以不要任何荣誉。这些,我们能做到吗?
      在当今心性虚浮的时代,听列侬和披头士,可以平伏你张狂、浑浊的心灵,然后静静地栖落在岁月的枝头上,看花朵次第装点春的容颜,大鸟滑翔蓝天写下行行清丽的诗句。那灵魂之乐,如矫健的翅膀,扇动着和平与爱,把我们带离梦境,在现实的大地上肆意飞行。列侬,一个不朽的名字,伟大的精神领袖。他不只和一个时代有关,他属于所有的时代。
      
      衣衫像灵魂一样飞扬
      
      一直固执地认为,音乐所展现的心灵图景和精神空间要比文字的描绘广博和深邃许多。浸淫在朱哲琴的作品中,更进一步证实了我源自内心的想法,并再次感受到了语言的匮乏和贫血。
      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朱哲琴和她的音乐?恍若早年问,还不知道这样一位歌手时,我便把这份热爱给了她,如来自母体的亲缘或天生的渴念。几年前曾在故乡正月的一次民俗活动转九曲时,听到过一段曲子,当时就震慑了!那是怎样的祥和极乐啊,生命像受到点化一样,一种莫名的意识在极速地飞升。后来,问清楚了,是藏经。便托人四处购买,但终是失之交臂。直到与朱哲琴的音乐相遇,不禁欣喜万分,是呀,就是这种灵魂的梵音。我们耳膜里充斥着苍白、几近于嘈杂和无病呻吟的所谓歌唱,有时在梦境中都会被搅醒,他们如何可和朱哲琴相提并论?
      在朱哲琴的音乐作品里,的确吸收了藏经的许多元素,比如生死轮回,比如灵魂不灭。藏经之于她,像母亲饱满的乳汁,或是其作品的大魂魄。而藏经之于西藏,如同灵魂之于肉体,直接作用于生命,使之进入至高而永恒的境地。这完全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常识、技术或工作指导手册。而朱哲琴正是领略了藏经的精神实质,把天地的纯净和灵魂深处的孤独、敬畏毫无隐匿地散扬在我们身边如此混浊的空气里。
      灵魂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把西藏称作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后一块精神圣地。对人类来讲,这是幸运也是悲哀。在全球工业化的进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进步,不惜违背自然规律。人所宣称的创造,嫁接在多少破坏之上!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暖风中,大部分人被裹挟其中,迷失方向。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像一根霉黑的浮木在漂流,又像一头困兽,抖着圈子,但终又行尸走肉地活着。我们把灵魂丢了。重要的是得把灵魂找回。这样,朱哲琴的音乐,便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实质上是要为人类寻找出路。朱哲琴曾这样说:“去过不知多少次西藏了,真正令我追忆、怀念的不是某一个空问,而是人。他们在物质匮乏中展现的人生景象让我不得不重新掂掂自己生命的重量。”置身于工业化繁盛的森林中,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朱哲琴和她崇尚灵魂的歌,便显示着尤为重要和非同寻常的意义。
      西藏是朱哲琴音乐创作的艺术母题,但不能因此把她当作一位西藏歌手,她自己也说:“从来没有试图用音乐还原某一处故乡山河。”这使她1995年的首张专辑《阿姐鼓》,便在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中国第一张在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声誉。在国内,她很少在电视、报纸上露面,远离大众视线,几乎鲜为人知。她超凡绝尘,特立独行。而歌坛那些所谓的明星,有几个能像朱哲琴这样?她们几乎逼迫式地进入我们的耳膜和日常生活中,招贴在大街上,闪炫在屏幕中……然后很快又被我们遗忘。她们中有几个能照亮我们黯然而疼痛的灵魂?
      而朱哲琴,这位浓眉、大眼、亮唇、飘发、一袭红衫的神秘女子,注定要把尘世这群迷途的羔羊引渡。那甜美的声音像云天圣母抚慰着我们不安的梦境,如同天籁的吟唱瞬间点燃我们心灵的烛焰。她把那种如同几个世纪的空灵、神秘和忧伤演绎到了极至,使你不由得对现实生活的窘迫、低伏、呆板产生深深的厌倦,让寄居的灵魂带领我们穿越广漠的土地和生生不息的原野,进入广阔的天际自由飞翔,去寻找并抵达久违的心灵故乡。永远难忘第一次听《羚羊过山岗》时的那种心灵震撼: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很苍凉
      天那么低草那么亮
      亚克摇摇藏红花想留住羚羊
      那一天羚羊过山岗
      回头望回头望
      清晰的身影很苍凉
      天那么低草那么亮
      低头远去的羚羊过了那山岗
      这是一首多么美丽而忧伤的大自然的谣曲啊!天低草亮的世界里,一再回头相望的羚羊,是什么使它无限忧伤并低头远去……是不是可以把羚羊理解为美正在消逝?歌中很多地方没有用文字,只发了一些声音。朱哲琴自己说:“用以表达我认为无法言喻的百感交集。语言文字是为表达和交流创造的,而某些时候却又恰恰妨碍了我们的表达和理解。我想起一句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喻。”这和我文章开头的表叙多么一致。   这样的音乐风格贯穿在朱哲琴的所有作品中。在她的代表作《阿姐鼓》《天唱》《拉萨谣》《大海走了》《六世达赖喇嘛情歌》等歌曲中,音乐人何训田朴素至永恒的诗篇,经过朱哲琴荡气回肠的演绎,堪称艺术的完美。从词到歌都是那样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企及它的深邃。绚烂之至、归于平淡的纯朴之境,让你体验了人在生存极限所拥有的那种乐观和精神的狂欢,让你理解了人在天地中属于生命和灵魂的孤独及其强大的内在精神之力,让你清醒地认识,面对自然、宇宙,我们该卸去狂妄的外衣,找回应有的畏惧和虔诚。
      不论在尘世中如何行走,不论我们有多少欢愉或苦痛,对生命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完整、无尘的灵魂。我们刻意追求的往往都是转瞬即逝的表象和外在形式,我们的确应该明白要抓住什么,该挣脱什么。朱哲琴,这位灵魂的歌者,远离大众而进入大众视野,颂扬天地精神而反讽现实生存。她不是帆,她是岸,是我们红尘男女仰视和追随的大女子也。
      
      张楚的现实
      
      张楚是国内乐坛为数不多的可以洞悉自己时代的歌手之一。作为歌手,尤其是摇滚歌手,也许他缺少洒脱而煽情的演技,那单薄的身影和清瘦的脸庞,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摇滚这个行当联系在一起。而所谓的流畅、动听等约定俗成的字眼,到了他那里竟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平铺的、念课文式的腔调。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置身空旷的舞台,神情尤为拘谨,两手规矩地摆放膝前,像被老师罚站的学生,又像六十年代黑白照片上的经典坐姿。他本能地与听众拉开距离,尤其对那些低俗的歌迷,他内心里一定保留着深深的厌恶和逃避。但作为摇滚诗人,他的真诚,他的音乐,却深深地触及并抵达了我们这个时代和精神的实质。
      像住在隔壁的邻家少年,或是街巷里经常遇到的一张张稚嫩而熟悉的脸孔,茫然、忧郁、木讷、内敛。这是张楚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也像我们常见到的那些校园学子,本是蹦蹦跳跳,身披明媚的阳光,但事实上,只要注视一下他们的眼神,便能感觉出他们的内心,如大漠般荒凉和穿越几个世纪的沉郁和沧桑。
      最初听到的《姐姐》,是张楚广为流传的成名之作。人性极度虚浮的当下,早已失去了先辈光辉的理想冲动和坚定的信仰追求,在一种迷惘、尴尬的生存处境中,渴望回归家园和亲情的暖意尤为迫切。而日趋平庸和功利的世俗生活中,作为有觉醒意识的个体生命,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因此而麻木、沉沦,“感到要被欺骗之前/自己总装作伟大”,“面对我前面的人群/我得穿过而且潇洒”。但庞杂的社会,如一架巨型机器,浸淫着钢铁的坚硬和冷漠,并令人难以控制地向某个方向运转。我们每个人都被它抛在冰冷或满地泥泞的路旁,甚至找不到方向。一种无孔不入的生存危机侵入现实生活的每一天,我们悲伤、烦乱,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不安。“哦,姐姐/我想回家/牵着我的手/我有些困了”,一声声满含哀怨、几近于歇斯底里的呼声,让人热泪盈眶,强烈表现了人性皈依和心灵寻找家园的艰难路途。
      “总在喝酒是个混球”的爹,已经很苍老了,“已不是对手”,“在死之前他不会再伤心不再动拳头”。所以,家仍是张楚惟一可以回去并感受温暖的地方。一如我们,尽管对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的愤慨和不满,但这仍是赖以存身活命并播种梦想和希望的惟一土壤。
      《姐姐》MTV的画面很冷凄,如置身于某种人生境况中,背景是干燥的冬日,留着小平头的张楚,一脸的迷茫。一件短小夹克,套在长至膝盖的白衫上,一幅挺嘎、挺傻的模样。忧郁的背影站在栏杆前,面对街上。一树残叶在深秋纷纷坠落,如少年的心。
      最难忘《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开头那段忧郁到不能再忧郁的小提琴曲,散发着独标而孤高的忧郁气质。张楚孤独、安详地坐在舞台的高凳上,从容不迫地吟唱出灵魂深处朴素而永恒的经典。没有激愤的爱情宣言和乏味的表白,但你仍可触摸到一颗滚烫而坚定的心。
      孤独是思想者追求和坚守的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善于孤独的人永葆一颗清纯而本真的心灵。但在信息时代经济过度发展的当下,这种人难以融入社会并显得格格不入而让人们嘲讽、遗忘并视为“可耻”。就是所谓可耻的人,“他们反对生命反对无聊/为了美丽在风中在人们眼中变得枯萎”,“他们想像鲜花一样美丽/一朵骄傲的心风中飞舞跌落人们脚下”,枯萎和跌落的情景,多像我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人生状况,但“鲜花的爱情是随风飘散/随风飘散随风飘散”,所以“反对无聊”和“为了美丽”仍是人性坚守的纯洁和本真,尽管它受到人们普遍、空前的轻视和贱踏。从这层意义上讲,这首歌并不只限于爱情的范畴。
      吟诗一般的《爱情》,无疑是张楚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首歌。平稳的言说,如面对着心爱的女孩。但背后,却鼓荡着内心的激愤和绝望的波澜。爱情似已失去赞美的力度,尽管你“看起来那么端庄”,“我应该也很善良”,“街上的阳光很明亮”,正是恋爱的大好时光。但躺在我们床上的我,“仍感觉床单白的刺眼”。这是对现代生活方式和爱情变异到只是上床所产生的深深厌倦和逃离。结尾一连串的“离开/离开/离开你”撕心裂肺,心碎到令人绝望的地步。嘶哑的腔调,几乎不是在唱,像疾速的利箭,像呼啸的子弹,向现代城市腐朽的生活方式发起狠狠射击。反复这句控诉般的唱词,烦乱的心境一览无遗,让我们麻木到几近窘息的灵魂猛然灵醒。不是靠技巧而是用心灵歌唱的张楚,给我们提供了对曾经或正在继续的无聊奔波和追逐进行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
      但离开后再到哪里去?或者如何能摆脱深为憎恨的现代生活?张楚那里没答案,我们也不可能真正逃离这灵魂的樊篱。这只是我们共同的爱情理想。
      张楚的迷惘与苦楚是这般痛彻、真实。在作品中,他从不以救世主、上帝或先知的面目出现,但柔弱的音乐之水,像一脉不息的精神潜流,静静地渗进我们灵魂的殿堂,让我们倍受煎熬和拷打的心接受爱的抚摸和阳光,让我们夜晚尚未做完的残梦接着黎明的曦晖继续进行。他的音乐,让你更多地回到自己难以梳理的现实生活中,静静地。你的泪,不知何时淌满尚还年轻的脸庞。一如《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中那份大爱与怜悯之情:“不请求上苍公正仁慈/只求保佑活着的人”,“保佑工人还有农民/小资产阶级/姑娘和民警/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无所事事的人。”当太多的不公正在生活中上演,我们也失去更多的激愤,只求活着的人,活得更好,这正是我们最基本、平民的冀求,没有任何的虚伪与矫饰。这也是生命趋向终极的最高目标。在舞台上,张楚唱完最后一句,一束光柱打在恍若隔世的周身,他的孤涩,显得分外地冷寂和突出。
      这样的思想,在《和大伙去乘凉》和《蚂蚁蚂蚁》中表现得更加彻底。《乘凉》中,富丽堂皇的街上非常明亮,碰到一个富人朋友阴沉着脸,碰到一个穷人朋友也阴沉着脸。不论富人穷人,一样地变得人 情淡薄了。这不正是我们所普遍遭遇的生存困境吗?“我被天上的太阳晒成漆黑”,“最后我决定穿上我最干净的衣服回到街上。”《爱情》中选择离开,这里选择回到街上和大伙去乘凉,这是对生活的一种融入和妥协。理想的寻求不应该只是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它应该是以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想起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蚂蚁蚂蚁》概括了最广大农民的生存状态:“头上有十颗汗水就是没脾气”,“生下来胳膊大腿就是一样细,”“咱们兄弟皮肤永远是黑的”,“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蚂蚁没问题”,刻画了农民难以摆脱的命运和靠天吃饭的极度窘境。我们感受到张楚是怀着一颗博大、仁慈的心灵创作了这首歌,贯彻其中的是苦涩、愤慨、良知和脆弱。
      尽管从人性的本真和回归角度来讲,我们对现代城市文明的进程表现出了极大厌恶、不解和担忧,甚至表现出唾弃、自闭、叛逆和逃离,但为了一身赘肉,还在争抢着一羹饭。张楚在这方面有着更为刻骨的体验,在《厕所和床》中,“身体只在舒畅/心却无法反抗/反抗这谎言/就是背叛那梦想。”反抗什么?反抗这虚伪的诺言,反抗不是梦想的梦想。那么要追求怎样的真实和梦想?结合最后一句“我闭紧嘴唇/开始歌唱/这歌声无聊/可是辉煌”可以悟到,张楚寻求的是一种没有自欺欺人、更为本真的生活,让自己的梦想,更接近人类几千年来崇高、伟大的传统。《将将将》是张楚最为激愤的一首歌,是对现代商业文明所建立的道德体系进行的一次彻底而决绝的反叛,“我吃我的心啊/吃啊/将啊/将将将将/将啊”几近于自残意识的唱词中,表现出一位涉世少年对社会深深的厌恶和自我意识的坚决捍卫。《动物园》描绘了一幅人类在现代文明中的悲哀图景,被文明无形的笼子所困却麻木而无从知晓的人们和动物园铁笼里的动物“享受彼此观望”,展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荒凉:“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那是谁的声音?”歌中动物对人的呼告,表现了人连动物都不如的可悲处境。这呼声微弱,却足够理智,这呼声沉痛,一语触及了我们久已麻木的神经和心灵。
      听着这灵魂的吟唱,我们白日里五光十色、虚浮而膨胀的梦的泡泡,一个个相继幻灭。不甘沉沦于灯红酒绿的张楚,试图逃离城市,去远方寻找自己的幸福理想。《冷暖自知》中,他“双腿夹着灵魂/赶路匆忙”,“天空的飞鸟总让我张望/它只感到冷暖没有重量”,在没有方向的风中出走,远方更远,仍是迷茫和忧伤侵上年轻的脸庞。但无疑出走让他感受到不同的阳光,呼吸着清纯的气息,他因此跳舞,听远方的歌唱,飞扬的灵魂摆脱了曾经的缠蔓,一种新生的力量在体内肆意丛生。在《西出阳关》中,他面对地老天荒的大自然和神秘的历史残骸,感到作为人的渺小和无知,“读不出方向/读不出时光/读不出最后是否一定是死亡”,这不就是我们一代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整体迷失的精神画像?
      梦想在现实中的遭遇是多么脆弱和可悲。在生活中,它的价值普遍地被现代人所抛弃和怀疑。于是大多数人适应了硬梆梆的、麻木的现实生存。日复一日,渐失对伟大和恒久的崇尚与梦想,这无疑是人类非常可怜而可叹的处境。梦想着和失去梦想的人,便同时承受着一种唏嘘的现实。这是现代文明对人性的一种肆意贱踏。在《造飞机的工厂》中,“工厂在加班工作/赶制一架飞机/准备在夜里飞往月亮。”这代表一种梦想,一种社会前进的方向。但结尾是梦想的幻灭:“在飞机出事的那天/我输掉了我的扑克还被凳子绊倒/突然哭得/像个哑巴/一瘸一拐一颠儿一颠儿往外跑。”付出心血及至生命的梦想惨遭失败,难道这里没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梦想我们是否还继续?我们是否还需要梦想?
      张楚的现实,也就是我们设身处地的现实。同一片阳光下,无数次上演着我们每个人的悲喜剧。笑声飘荡的晴空,也有无声的泪流打湿的印痕。因为热爱张楚,便也陷入深深的孤独。一次在课堂上,我和可爱的孩子们谈到了音乐,谈到了摇滚,问及对张楚的印象,他们都茫然摇头,然后争先恐后说着自己崇拜的偶像,那是些似乎很流行的当下的歌星。我非常失望,看着他们一脸的灿烂一脸的阳光,在内心里,我还是给了他们最好的祝福。
      市场经济的运作,指引我们走上迷路,破坏我们对真正音乐的视听。但所幸的是,商业毕竟不是音乐的全部。
      2005年中国贺兰山摇滚音乐节上,复出的张楚一身风尘一脸沧桑,似乎苍老了许多,额头上也刻下几道深深的皱痕。肩挎一个大大的旅行包,手握一瓶矿泉水,外衣脱下来顶在头上,遮挡着强烈的阳光。想想从前少年形象的张楚,心中一惊,疼痛感竟肆意弥漫。是啊,岁月无情,可以任意改变一张曾经美丽、青春的容颜,却无法改变一颗为艺术和理想燃烧的大爱之心。那份曾经的搏动和张扬,仍延续着它永远热血的不老传奇。
      
      责任编辑:侯波 杨建

    推荐访问:摇滚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