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意广告 > 正文

    王暾,为了救命的地震预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24 18:10:05 点击:

      2017年8月8日,7.0级地震于震中九寨沟县地下20公里处正在发生的第6秒钟,200公里外正在收看汶川电视台节目的观众发现,节目中断,屏幕上突然出现地震预警信息并响起54秒的倒计时语音预警,观众们立即避险。54秒钟后,地震波抵达汶川,建筑强烈晃动。
      该预警信息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市县地震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
      震中发生地震的6秒钟内,大陆地震预警中心已计算出九寨沟地震发生的位置、预估震级、预估烈度和波及范围,然后通过手机、广播电视、微博、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送至预警用户。
      通过对九寨沟地震的准确预警,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和他的团队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在震后又成为世人们关注的热点。

    地震预警原理:电波比地震波快,打赢时间差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现在还没人能做得到”采访中,王暾不断纠正着记者的“误解”。他说,他很害怕,自己团队的成就会被人误读。
      之所以说不是地震预报,这是因为王暾所研发的系统,仍然是基于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这也是当今世界对于地震预警的通行做法。
      具体来说,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当监测仪器捕捉到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后,通过电磁波传输出去,“电磁波以光速传播。上千公里只需要毫秒就能传到”。据王暾介绍,地震于震源发生时,纵波先传递到地面,所以地震后人的第一感觉是上下运动,但纵波所造成的损害不大,要命的是横波,“它是水平运动的,会让建筑物、山体左右摇晃,造成垮塌”。
      基于此,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尽快捕捉纵波信息,然后根据纵波快速计算出震中位置、预估震級大小,以及对目标区域预估烈度(影响),在横波到来前通过电磁波抢先一步向地震即将波及区发送预警信息。
      “所以,我们做的预警全是在地震发生时发出的,不是地震前,否则就是预报了。”王暾强调说,整个预警系统的建立,就是打赢时间差。
      放眼世界,日本等国也在上述“时间差”原理的基础上研发地震预警系统。有国际地震领域专家曾表示说:“虽然原理和指导思想如出一辙,但各国各地的进展和成效不一。”
      “我们的可靠性和响应时间是全球领先的。”当被问及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目前所处梯队时,王暾自信地表示:“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是关键!针对破坏性地震,中国大陆地震预警网没有出现误报漏报。响应时间上:地震发生到发出地震预警信息日本平均需要9秒,而我们平均只需要6秒。”
      接下来,王暾进一步解释说:“从地震发生到发出预警信息的所需要的时间里,破坏性地震波以约3.5km/s的速度往外波及,在这些时间内地震所波及到的区域即为预警盲区,日本的预警盲区半径为31.5km,而中国大陆预警系统的预警盲区半径是21km。地震预警盲区半径越小表明预警系统越优。”
      其实,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王暾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系统,已经相继成功预警云南鲁甸、四川九寨沟等总计40次破坏性地震。究其原因,在于该系统的“广布点”的监测体系、“快分析”后端数据处理能力。
      “地震预警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遍布地震带附近的预警监测仪,二是预警信息分析处理系统,三是预警接收器。”随着王暾深入浅出的讲解,预警监测仪的工作特性和预警信息的生成机制逐渐清晰而全面:震源发生地震时,监测仪监测到地震波后以电磁波第一时间传给数据中心。预警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综合多方海量的数据快速预估出震级、震中位置等并生成地震预警信息,在大地震发生时,预警信息中心会立刻通过手机、广播电视、微博、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送至用户。

    地震预警时间:地震来临时,一秒钟的时间都无比宝贵


      虽然九寨沟地震后,各大媒体关于汶川民众因收看地震预警而就近避险的报道让全国人民印象深刻,但王暾本人对地震预警系统感触最深的仍是发生在身边的事。
      2017年的九寨沟7.0级地震,同样触发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在的成都市天府软件园D区电梯地震预警,电梯自动就近平层,电梯门及时打开,提醒乘客疏散避险。为了给乘客有足够的疏散时间,预警程序设置了禁止人工操作,预警警报结束后,电梯旋即自动恢复正常工作。“那段记录地震时电梯内情形的监控视频一公布,我们团队所有人都欣慰不已,我们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和预警服务在紧要关头确实能够减灾!”王暾激动地说道。
      “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灾难到来前给出警告,从而缩短人的反应时间、判断时间、决策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理论研究表明,当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14%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10秒时,可减少39%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20秒时,可减少63%的人员伤亡。”王暾引用《西北地震学报》2002年第12期的相关权威数据意在强调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理:地震来临时,一秒钟的避险时间都无比宝贵。
      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记者尚在相距不远的成都求学。清晨时分,一位勤奋的室友已经下床洗漱,但包括记者在内的三人还躺在各自的铺位上,瞬间天旋地转,寝室的水泥地面变得犹如弹簧一样来回起伏,墙灰簌簌地落在脸上,“咚……咚……呜……呜”般的“大地怒吼”随后传至耳中,那一刻三人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生死一线、什么叫绝望无助,因为躺在床上的人拼尽全力也无法摆脱那张两米长、一米三宽的小小铺位的拘束。地震波过后,三人近乎裸体地从一米八高的床位直接跳下并弯腰往学习桌下面躲藏,正面面相觑,暗自庆幸天花板未垮塌时,才发现那位勤奋的室友早已捷足先登。
      地震无可争议地成为造成中国人员伤亡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异常严峻的地震形势威胁下,王暾和他的团队以秒为单位刷新的预警时间背后,是一条条被守护的鲜活生命和一个个被保障的无限未来。
      十年前,“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惨烈景象让远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王暾毅然选择返乡研究地震预警技术。如今,在各方鼎力支持下,大陆地震预警网已经延伸至全国31个省市区,覆盖中国地震区人口的90%,6.6亿人因此受益。十年中,“与地震波赛跑,用科技守护生命”被党和政府所期待和支持,也被王暾和他的团队所一直诠释。

    推荐访问:预警 救命 地震 王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