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意广告 > 正文

    [触摸文字深处的脉动] 脉动搞笑文字图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5 05:58:39 点击:

      今天,所有的事物都被压得扁平装进各类词典里供人查阅,事物正在不断地丧失它们身上的神秘性,世界呈现出一种扁平枯燥的趋势。在这越来越无趣的时代里,蒋蓝的《玄学兽》向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赋予事物神秘性的方式。祝勇说,“蒋蓝对他们的阐释不是系统性的,符号性的,至少表面如此,所以,他的文本无法归入哲学、史学、社会学、数学、统计学……而只能被文学所收容,但它又包含了以上所有学科的功能。它从属于文学,同时又大于文学(至少是我们目前所认识的文学)。作为一个来自民间的观察员。蒋蓝注重的是那些局部的、琐碎的、隐秘的事物,但它们是重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而我们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蒋蓝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在人满为患的风景区外,发现了无数条被深草掩埋的小径,并且从这些小径出发,发现了世界的本质与真相。”诚如祝勇所说,蒋蓝运用了一套独特的阐释系统,对局部、琐碎、神秘的事物进行阐释,并用他那套独特的阐释系统,重新赋予它们以神秘性。
      在整个《玄学兽》中,蒋蓝努力做的,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让他的读者对自己常见的事物产生迷惑。他对动物的描述呈现出一种华丽的姿态,他可以将无限繁复的描写放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上,使事物变得华丽和神秘莫测,让它得到一种全新的诠释。比如他对猫眼的描写: “猫既是空间的拾荒者,又是置身黑暗的贵族。近距离地观察猫眼,我们总能够在这一镜像里发现被妖魔化的世界以及周遭飞舞的丝线,它们像一对收集黑暗里纯粹物质的宝石,宝石里盛开着金玫瑰,以证明黑暗深处的威力和想象,并控制与现实的距离,使我们无法靠近。那是一种半透明物质,在蜜黄色、蜜褐色、黄绿之间摇摆不定,当眼睛旋转时,会呈现一条清晰的银白色奈带,突然令我们感到心悸。它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光线融化在上面,就像摊开的金箔一样。它每一次眨动眼睛,就把金箔的反面转过身来,我们似乎能够目睹藏匿在光之下的元素和风情。在黑暗的环境中,猫眼睛成为唯一的动词,在它的命名之下,整个黑暗事物才具有了意义。当一只蚊子像往事一样飞过时,猫的瞳孔突然敞开,使我们得以目睹宝石的全部华贵纹理。”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节沿着事物的中心(猫的眼眸)散射开来,体现出崭新的诗意和令人惊讶的美感。阅读这样的文字,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猫只是猫呢?它变成了一种让我们迷惘的事物,它引发出我们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世界。
      我不禁想问,语言是怎样被编织,以至于产生如此强烈的魔力?对事物的不同阐释就会导致如此差异的效果吗?李建盛先生认为,“那种来自于经验世界的语言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和拼贴,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经验世界语言的秩序,本来属于经验世界的语言具有了一种新的张力结构,从而使经验世界的语言模式和叙事语言之间产生了某种‘断裂’。正是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断裂’与张力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原有语言模式的涵义,又赋予了这种语言以一种新的内涵。这种新内涵是原属于经验世界中的语言所不具有的,是经过作者的经验自我和经验理性‘过滤’了、而且在想象世界中‘升华’了的语言形式。”蒋蓝的《玄学兽》中所运用的语言,无疑是打破了原有的经验世界语言的秩序,这也是蒋蓝的目的之一:对我们的惯常性思维进行修正。据蒋蓝说,他主要从两个切入点描述了动物,一个切入点是“人文化的动物”,另一个切入点是“人内心的灵兽”,在人与动物的交叉处,大量生动的细节被打捞出来,汇聚于一个黄金般的中心,这些细节贯穿着由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神话学、文学糅合而成的“动物玄学”。这种“动物玄学”消解了原有语言模式的涵义。
      在蒋蓝所独创的这套阐释系统中,冰冷、坚决的语言是利器。周伦佑先生对蒋蓝文风的概括是:“坚决、粗粝、义无反顾而又毫不妥协”。在《玄学兽》中,单独写豹的篇章占去了四篇。在《黑豹》一文中,有一段绝妙的话: “黑豹分布在一些密林、草地等区域,加上夜晚、黑暗的渲染,它们已经失踪于文明的环境。于是,我只能通过文字看见它们。它们被放大到广大的黑旷野中,黑豹矸石一样亮起来。这是我无力抒写的,我的墨水只会加剧事情的复杂。因为最显著地错误,就是墨水可能会像电筒一样愚蠢,它把黑夜撕开,我就会认定这圆形的光斑是真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大多是趋于解释性的,为了将事情说清楚,我们使用语言。但怎样的语言可以用于描述神秘呢?我们似乎遇到了一个悖论式的处境:如果要让你的读者体会到你笔下事物的神秘性,你必须用语言去营造;但语言会像蒋蓝所说的那个圆形的光斑,剥夺掉事物身上的神秘性。根据哲学诠释学的问答辩证法的思想,既然文学阅读与接受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活动,那么,阅读和接受活动也就同样具有谈话的精神,把阅读视为一种对话和交流,也就必然会把文本当作一个自身向读者说话的“你”来对话。所以,蒋蓝采取了一种高妙的手法。他在文本中和读者进行了对话,这种“元叙述”的写作手法使读者能领会到:他所要向我们展示的,远不止他所写出来的,他的写作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更精彩的部分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下。他接着向读者说道: “我逐步慢下来,从汉字的高度退下来,从书籍的影子穿过,慢到可以听见很远的水滴在敲打芭蕉,连芭蕉叶细微颤动的身姿也可以看清。这时,黑豹总是如期而至。”在明白告诉读者文字的缺陷后,蒋蓝狡猾地转换了自己的身份,他开始用一种神秘莫测的语气告诉读者,似乎他是万物之主,坚决、毫不妥协的文字开始出现,从神话学、文学、哲学、诗学各个方面描述他的心爱之物,我们几乎会被他的旁征博引搞得晕头转向。正在纠结中,蒋蓝却又突然告诉我们: “但是,黑豹突然睁开了眼睛,打破了我的叙述。它长大了嘴,打哈欠,令我的文字出现缺口。黑豹浅色的眼睛正作为黑暗的基座,托起了它的历史和背景。我以前只相信黑豹是黑暗的元音,现在我就认定它才是御座之主。有什么还会比一只黑豹的眼睛更深邃、更诡异、更神秘的呢?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如能有一秒钟的时间得以窥见真理的面目。甚至是魂魄的面目,你就终于明白,自己可以不说什么了。因为你没有畏惧,只有满怀的虔敬。”原来,在经过如此繁多的描述过后,他依然没能穷尽豹的无限可能,因为他笔下的豹是御座之主,是一个活在我们想象中的,神秘的传说。
      至此,我们也许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蒋蓝会用他那套独特的阐释系统去赋予事物以神秘性昵?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迷惑而故弄玄虚?其实,我们读到他的作品所产生的迷惑,恰恰是我们对自己惯常性思维的一种迷惑。这种迷惑足以让我们去质疑平常所看到的那些肤浅的表面。当我们开始有所质疑的时候,我们会自觉地去接近事物的内核。我们惯常的思维把很多事物都抽象成了纯粹的存在,猫就是猫,狗就是狗。而蒋蓝通过他的阐释,使这些事物更加立体,他把事物从冰冷的词典中解放出来,令这些事物增加了一层神秘的光晕,这种光晕,就是韦伯所说的“魅”。而重新赋予事物以神秘性,实际上是为了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是从另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径去捕捉世界的本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作家将注意力投射在了动物身上,随笔作家白郎先生总结道:“在当代随笔界,蒋蓝和钟鸣、刘亮程、玄武、周涛堪称动物随笔领域的五大杀手,钟鸣的动物充满了古怪生动的知识链接,刘亮程的动物将冷如黑铁的思考揉进了令人百感交集的乡村泥土,玄武的动物令他迷醉的幻象在现实中找到了通往生活深境的月台,周涛的动物体现了狂奔的热血里隐伏着的生命伟力,而蒋蓝的动物则在审美向度上走到了某个极端,在他已出版的二十多本书中,这两本动物随笔是最令我为之心仪。”尽管我也赞同白朗先生所说的,蒋蓝的动物在审美向度上走到了某个极端,但文学显然不是某种纯粹的审美意识表现,它意味着审美意识与非审美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文学作品中,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总是“理解着”非单纯审美经验的东西,文学家的创作活动,同样是一种需要对所要模仿、再现和反映的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理解性的感知和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谈到的模仿、再现和反映并非我们通常的科学意义上的模仿、再现和反映,而是糅合了审美经验和陌生化语言的一种反映,所以蒋蓝才产生出那么多让人目不暇接的新奇意象,让我们在他迷宫般的文学世界中靠近事物的真相。

    推荐访问:脉动 触摸 深处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