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意广告 > 正文

    湖光山色_那片“湖光山色”的天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1 04:52:07 点击:

      周大新简介:1970年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现任总后勤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短篇小说《汉家女》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香魂女》获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
      访问者:您是一个有着将近30年军龄的人,但真正发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却是在2009年。这部叫做《预警》的小说有点姗姗来迟的感觉,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没有创作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呢?
      周大新: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角度去写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我的军龄有四十年,早期写过一些军事题材的短篇小说,也有过中篇小说,但是长篇小说一直没写。这是因为,如果我要写长篇小说,一定要争取写得跟别人不一样,可是我一直没有找到不一样的题材和不一样人物。我老觉得重复别人做的事挺没劲的,你起码得给人一些新的审美享受,得提供新的人物、新的思考或新的故事,我想作为军旅作家应该对自己有这个要求,所以一直到2009年才出版了军事题材长篇小说《预警》。
      长篇小说在文学创作领域来说,是最考验作家的一个体裁。真的是要费力气的,一旦要决定写,像我这个写作速度,一般得写一两年,所以要慎重。我曾经集中十年时间写了《第二十幕》,不久前播的那个电视剧《经纬天地》,就是根据这部书改编的。是什么触动了我创作《预警》呢?其实我一直觉得恐怖主义的兴起,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作为军人应该对这个事件给予关注,而且我们确实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用一部小说来反映当下这种恐怖主义对人类生活的威胁,是我心中慢慢生出的一个愿望。于是,《预警》这部小说的雏形就在我脑子里渐渐出现了。我想用这部小说来提醒我的战友们,一场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做好迎接的准备。
      访问者:从军的这条路是小时候就想过的吗?
      周大新:我们那一代人刚好赶上了“文革”,大学都停办了。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不好好上学,学校基本上停课了。在那之前有高小、初小,老师不断地向我们灌输,科学能够救国,科学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科技强国,所以那会儿就想当科学家,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以后,就开始萌生参军的愿望,那时候我认为军队可以保卫国家,这是最直接的一种动因吧。当然内在还有一个,就是当时军队的生活条件好,我们在乡村的生活条件差,大家把当兵作为一条出路,也是改变人生的一条路。
      我家在河南邓州,现在叫邓州市,过去叫邓县。我们那儿的入主要是以种粮为生,但是当我1970年底走的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生活条件非常差。我那时18岁,差不多天天吃不饱。当时觉得部队待遇好,至少能吃饱穿暖。我参军最初到了山东的一个野战部队,在山东泰安管辖下的肥城县。一开始我当的是炮兵部队的测地兵。就是负责给炮兵射击提供方向、高程、距离等射击诸元的兵,经常用一种光学仪器经纬仪进行大地测量,然后通过三角函数计算,算出火炮射击的方向、高程和距离。
      我是高中生,算是当时部队里的知识分子了,所以就来到这个需要有文化的专业分队。在这儿当了兵以后,就萌生一个愿望,想从事大地测量的研究,写一本关于大地测量的书,因为我从小就对写书的人非常敬佩,觉得能写出一本书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不过后来领导很快就把我提升成排长。不久又把我调到团里政治处,开始写机关公文、写材料,这个时候我就没法再搞大地测量研究了。从这时开始,我又想和工作结合起来,写一本关于中国生产力状况的书。那时候虽然年轻,但就是一直想写书。这期间,我写了好多关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论文,寄到咱们中国社科院的经济研究杂志,但都给退回来了。
      访问者:最初的写作和什么事有关?有哪些作品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周大新:我一开始就想写长篇小说,想写一个反映台湾老兵思乡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这是最初关于长篇小说的创意。小说名字就叫《思乡》吧,用铅笔写了三十来万字,让周围的朋友看了以后,都说:“哎呀,这是什么东西?太差了。”第一篇小说就受到了打击,我也不敢拿出来了,到后来也没敢交给出版社,直到一次搬家时把它烧掉了。此后我就开始写电影剧本,写了三个电影剧本。投出去以后,也都给退回来了。当时电影剧本的成活率是五千分之一,很低的,因为全国一年就拍三四部电影。我很失望,恰好这时候短篇小说开始兴盛,一些文学刊物开始在全国发行,报纸的副刊也开始刊登短篇小说,这就又激起了我写短篇小说的兴致。那会儿我记得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是卢新华的《伤痕》,当时大家都争着读,给我的刺激也很强,所以我就开始写短篇,写了好多,一开始寄出去也都没有发表。直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我的一些战友去参战,他们给我写信。这个事启发了我,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前方来信》,刊登在《济南日报》1979年3月份的一期副刊上,这是我第一篇在地方报刊公开发表的小说作品。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当时特别高兴,把寄给我的稿费都买东西和朋友们吃了。
      这件事让我信心大增,然后我就开始不停地写,在我们军区的报纸、刊物,山东省的一些地级刊物、省级刊物,一直到北京的国家级刊物,后来在1985-1986年度的全国短篇小说评奖中,我的小说《汉家女》获了奖。这一下激起了我不干别的决心,彻底不想当官了,就想当一个作家。
      访问者:您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荣获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评语让我印象深刻——“这部长篇深情关注着我国当代农村经历的巨大变革,关注着当代农民物质生活与情感心灵的渴望和期待”,我想问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关注这些?
      周大新:《湖光山色》关注的就是当代农村经历的巨大变革。因为我的亲人们现在还生活在农村,所以我经常回到农村,对乡村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我希望我的父老乡亲们生活得好……(说到此处再次落泪)。我是一个易动感情的人,因为经常写作吧,写着写着就能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状态我一直在牵挂着,我希望用我的作品来反映当下乡村的变化。目前,城市资本开始向农村流动,部分乡村在资本的运作下开始变富。有人说一些乡亲被这种资本流动冲击得失去了方向,应该是一种实情。很多人并没有做好迎接这种变化的精神准备。你看现在一些小镇上,也有小洗头房,有网吧,有洗浴中心,对于乡村的一些年轻人来说,这些东西具有极大诱惑力,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当然,城市资本在向乡村流动的过程中,也给乡村带去了正面的变化,这是没有问题的,乡村里很多楼房盖起来了,商品供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但不能否认,有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腐蚀人心灵的很不美好的东西也开始出现了。传统的乡村生活正面临着冲击,古老的乡村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为作家,我想把这种景况表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在写《湖光山色》之前,我专门回到了我的故乡,在一个朋友的陪同下,沿着丹江口水库也就是书中的丹湖湖岸,走了很长时间。跟乡村里的各种人物都有接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也有了很多感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才动手写的。丹江口水库是我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大概几年后,北京人就要喝到那边的水了。那边的人们都是我的乡亲,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隍惑忧虑,使我的心很不平静,所以我就写成了《湖光山色》。当时写作的时候很激动,沉在一种激情里,花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我写作的时候就是想着要把自己的话说出来,把想写的人物写出来,仅此而已。
      访问者:您有一部完成于1998年的作品《第二十幕》也让我印象深刻,这是您对于家庭生活的总结,听说这是您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构思的一部长篇?为什么这么长时间?
      周大新:我说写完这个作品,就算我对家乡有了一份回报了。在这部书里,我把我对人生、对社会、对大自然,和对南阳这块土地的认识、感受都写出来了。作为一个从南阳盆地走出来的人,我做完这件事情,松了一口气。我想,以后的人们在回忆20世纪中国人生存状态的时候,可以拿它作为一个标本。想了解中原地域人们的生活时,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样本来审看。我写的是南阳人,表现的是中国人,我想通过对这个地域里人们的生存状态的表现,展现我们中华民族在20世纪里的命运遭际。
      当时书出来以后,评论界的反响还不错,至于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百年孤独》,那自然是鼓励之言,我自己明白它和《百年孤独》还是差得很远。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评奖的时候给它评了一个奖。还得了“国家图书奖”的提名奖吧,反正不管它得没得奖,我自己确实是用尽我的力量和当时所有的艺术准备,全力去完成这部书的。将近十年间。虽也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但主要在做这一件事。中间因为有病,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也担心我完不成,因为它毕竟太长了,将近一百万字。后来总算完成了。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的,一个一个字写,写了以后还得改,改完了再抄,写的是一百万字,其实是三四百万字。
      从1976年开始写,到现在34年了。这其中我觉得最难的就是突破自己。写一段时间以后,就面临除了超越别人,还得突破自己的问题,得有变化,也就是创新。创作必须是一部和一部作品完全不一样,这才是创造。如果重复自己或者重复别人,那都不行,所以这个是最困难的。突破和超越,其实就是折磨自己。作家为什么受折磨,可能主要是在这个方面,自我折磨。如何写得跟前一部作品不一样?题材是没触及过的、语言韵味是新的、人物是没写过的、故事是原创的、思想含蕴是独有的,这很难。需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琢磨,这个是最痛苦的也是最艰难的。
      写严肃文学或叫雅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你得在思想上有新的发现,得给读者一点启示和启迪,让人读了以后,既得到了精神愉悦,又能在思想上有所收获。一本好书有时能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让人长久地记住,这才是严肃作家应该做到的,我一直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当然,这是个人美好的愿望,真正写出一本好书并不容易。总之,每写一篇作品每写一本书,你得能给别人提供一点新的东西,新的审美经验或对社会新的思考,不能没有新的,老是重复别人已经发现的东西,或者重复自己已经发现的东西,那就没意思了,那就是只为了赚钱。现在我们发现一些作家的写作就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滑行,不作提升,只是为了赚版税,我觉得没有多少意义。
      我最早的写作就是想倾诉,想把我心里的话告诉别人,想把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告诉别人。当然也想要挣钱养家糊口,还想要成名,那种年轻人的功利心我都曾有过。写作一开始都是有这个的。但是写到今天,到我这个年纪,钱和名声都不重要了,就是希望能把自己活这么多年对人性和人生的一些认识、对社会和民族、国家的一些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通过作品传达给我的读者,能在精神上和我的读者进行交流。我的书销量有一些,但不属于畅销书,一本书能对几万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点影响,能让他们的精神生活因你而更有意思些,这就不得了了。不敢说去影响全世界,影响全中国,那不可能。
      访问者:您还有一方面创作是关于战争题材小说,虽然不多但很有特色,看得出来您有意淡化战争进程和战争场面的一些描述,而很强化描写置身战场的那些军人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您参加过南线战争,这和您那段真实战场体验有关吗?
      周大新:当年我去前线不是参战是采访,是随着几位新闻记者一块去的。到前线以后,我们可以走进军、师指挥部和团、营指挥所,可以和一些连排干部和战士交谈,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危险。我们去师指挥部的路上,有一段公路是敌人直瞄火炮封锁的地段,是直瞄的八五加农火炮轰击的路段。在这段路上,敌人看我们的车看得非常清楚,可能随时开火,我们去之前。敌人已经用炮弹打坏我们不少汽车。那段路大概有一千多米的长度,不能绕开,必须走,载着我们的汽车开上这段路后,开得很快,而且不时做猛停的动作,以躲开炮弹。我们到了位于大山洞里的师指挥部后,还能听到冷炮响,南方多雾,很多时候只能听见炮响,看不见炸点。这种冷炮实际上防不住,它突然就打了过来,我们一些军官和战士就是被冷炮打中死亡的。冷炮,就是只打这一发,落到哪儿谁也不知道。敌人打冷炮其实也没有什么目标,但是知道这儿有我们的人,他就乱打,落到你身边就该你倒霉。听到冷炮响,有时就在洞口外边炸响,是有点让人心惊。
      我们往阵地走的时候,有两个战士护送,路是小道,两边都是灌木和深草,草都是一人多深,据说敌人的特工就经常潜藏在这些荒草里边,他们有时候会突然扑上来抱住途经的战士,往山下一滚就抓走了。那两个护送我们的战士,他们身上背着吃着,冲锋枪在腰里挎着,手指头都在扳机上扣着,一有动静,他只要手一动,一梭子子弹就可以打出去了。为了保护我们,他们前面一个、后面一个。他们腰带上还挂了一个雷,敌人一旦抱紧他们,没法开枪时,只能弄响雷和敌人同归于尽。那天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把手枪,没有冲锋枪,因为大雾弥漫所以我的确非常紧张,这可是在真正的战场上,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那天我们没出任何事情,但这种紧张的战场气氛是强烈感受到了。然后就是采访,听官兵们讲他们战斗、负伤和战友牺牲的事迹,内心深受感动。回来后写了几个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其中包括《汉家女》,在《汉家女》这个短篇小说里,我描绘了一个女军人的内心世界,当时赢得了许多人的喝彩,当然也引起了争论。   访问者:您有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和戏剧,其中改编成的电影《香魂女》获得了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大奖金熊奖,可以说影视缘颇佳,你自己的感觉怎样?
      周大新:我从小喜欢看电影。虽然我写的是小说,但我的小说故事性相对强一些,而且我写东西的时候,总是会有画面在脑子里出现。写到什么场景,就有什么画面呈现在脑海里。我平时也是个爱幻想的人,一想到什么,画面跟着就出现了。我有时跟人谈话,不论谈到什么,都会有画面出现,我怀疑我的脑子被什么人改造过,其中充满了画面,随时都可以调出来一些供自己观看。这样,我写作的时候,画面感就强,这大概是一些导演喜欢我作品的一个原因。
      我觉得现在的纯文学作品受众面是越来越小了,因为大家都很忙,看书成为一桩很奢侈的事情,除非我们这种喜欢阅读的人。大部分人都很忙,生活节奏很快,白天一天上班,回家又要处理家务,没有时间读那么厚的书。文学可以借助影视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来吸引人们读书。但是文学作品不能等同于影视剧本,因为影视全靠讲故事,电影还好些,还可以传达些思考,电视剧面向大众,基本上就是讲故事,讲的故事越紧张,观众就越喜欢看。可是这不是文学的全部任务,文学还要让故事含蕴深刻的思想,要带给读者精神上的震撼。
      阅读严肃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提升其精神素质的重要渠道。严肃文学作品的任务不是只提供愉悦,故它的读者不会很多,通常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读的,但就是这种阅读,保证了一个民族当中总有一部分人在思考。写这种作品的人,赚钱不会多,可是每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一批人,由他们做出牺牲,过相对清贫的生活。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素养不断往上提升。像美国那么商业化的国家,他的图书销售很多,一部畅销书能卖几千万美元,畅销书作家可以坐在自家的游泳池边写作,物质享受非常好。可是他们仍然有一些著作销量不多、有深刻思考的作家在艰苦进行创作,他们的名声和收入没有那些通俗作家多,但正是他们让美利坚合众国不被人轻看。
      现在,时尚写作、迎合式的写作越来越多,因为能赚钱,这在商业社会里是正常的现象。但还是我刚才说的,还要有一部分人要沉下心来,要思考一些大问题。像以前的一些科学家,他们去思考天体的变化,你说这能带来多少现实价值?可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那却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同样,我们社会的发展,入和自然的关系,人生很多不可捉摸的问题,需要作家来思考,当然人类学家也要思考,可是作家的思考具有形象性,它更能吸引人们,影响人群。影响的力量是很大的。这样的作家也不一定要很多,可就是得有一部分,要不然大家都去赚钱,那就是对民族不负责任,是民族的悲哀。
      责任编辑/刘稀元

    推荐访问:湖光山色 那片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