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社会学系:1920年代上海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9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3 04:45:39 点击: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是在国共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共产党人为骨干创立和发展起来的⑴。1923年邓中夏创办社会学系,系内汇集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任弼时等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并开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为促进20年代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贡献。
      关键词: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连接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一种中介或载体,麦克卢恩认为,"使人们生活真正发生变化的是那个时代的主导媒介,而不是其内容"⑵,这也正反映了传播媒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所占的地位。那么社会学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如何在上大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呢?它对于上大到底有多大影响力呢?
      (一)
      上海大学前身为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因"前创办人王理堂(王公燮)、汤石庵、陈绩武等藉学敛财,挟款私逃"⑶而发生改组,又因"东南二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之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担任校长。接任校长后,他开始延聘人才,"特聘邓安石[中夏]为总务长,闻邓君前为北大文科毕业生"⑸。邓中夏此时担任中共劳动局书记,"为迎接工人运动新高潮到来,创办了"社会学系",聘请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来校任教⑹",如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自此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社会学系为传播媒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20世纪初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等相继建立社会学系,但老师基本上是外国学者,与沪江大学、私立燕京大学相比,上海大学的社会学系则是独树一帜,前者"以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教育学生,上大社会学系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⑺但是社会学系是如何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呢?
      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之源
      社会学系,汇集了众多知识分子,核心人物有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安体诚、施存统、郑超麟、萧楚女、恽代英、李季、蒋光慈、任弼时、杨贤江、萧朴生、李汉俊等,均借助社会学系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都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接受新式教育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第二,回国后,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一身多职,为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条件。第三,多数富有留学经历,使其成为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骨干力量。吴汉全认为,"在传播先进文明成果方面,留学生不仅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引进了诸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观念,而且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留学生的努力和"十月革命"开辟世界现代化新道路的突出影响,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生根和发展。"⑻因此,社会学系为其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上大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阵地。
      二、课程设置: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
      社会学系课程内容新颖丰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系统讲授,激发同学学习情趣,人数竟占大学部6/10,姚天羽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学说,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咧,什么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咧,什么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咧,什么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咧……一系列的新东西、新道理,充满杂这一学系的讲义和教师的讲授中。"⑼那么社会学系课程是怎样设置的呢?
      社会学系课程分为首要课程、次要课程、选授课程、特别讲座,其中本文着重介绍首要课程课目,因为这是上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可从侧面反映社会学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程度。首要课程课目是社会学、社会问题、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史、社会学史、经济学、政治学、现代中国经济、外国语⑽,可见,课程多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而且教材多是由老师"将素日研究的成果,从历史上推演下来的结论,从实际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结理论,编制成书,印发全国。"⑾学生阳翰笙对课程设置曾回忆说:"瞿秋白讲《社会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蔡和森讲的《社会进化史》就是恩格斯的《家庭及私有财产的起源》,恽代英讲《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张太雷讲英文版列宁写的《帝国主义论》。除任弼时教的俄文是工具课外,其他人都是讲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邓中夏讲工人运动,就是讲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讲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情况,讲各国革命运动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以上课程对我们启发很大, 他们的学术水平都是第一流的, 而且又是党中央的领导人,各方面水平都很高。"⑿此外瞿秋白"讲授社会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及现代社会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参考苏联郭列夫著《无产阶级的哲学--唯物论》及布哈林著《唯物史观》编纂讲稿,刊入上大社会科学讲义,为社会学系主要课程。"⒀蔡和森在上海大学讲授社会进化史,"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论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光辉著作",⒁"讲到火和铁的被人类所利用,总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说明火和铁使用对人类进步所起的作用。" ⒂
      (三)
      社会学系作为传播媒介,提升了上大地位与名声,"除社会学系本班学生,还有中、英文系学生,其他大学中的党团员或先进积极分子,……都愿来听听",⒃上大学生黄玠然也回忆:"在上大社会学系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才树立了阶级观点的基础,反对那个剥削阶级的家庭。"⒄由此可窥视社会学系作为上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注释:
      ⑴黄美真,张云,石源华:《上海大学史略》,《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⑵[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⑶《上海大学学生委员会启事》,《民国日报》1923年1月8日。
      ⑷《上海大学启事》,《民国日报》1922年10月23日。
      ⑸《邓中夏主持校务》,《民国日报》1923年4月23日。
      ⑹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
      ⑺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⑻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⑼姚天羽:《培养革命干部的洪炉--上海大学》,转上海《党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辑,第72页。
      ⑽《上海大学一览》,上海档案馆D10-1-38。
      ⑾张士韵:《中国民族运动史上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留沪同学会特刊》,1936年。
      ⑿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⒀周启新:《革命的大学--上海大学》,转钟叔河《过去的学校》,1982年版,第509页。
      ⒁王继平:《蔡和森思想论稿》,湖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1页。
      ⒂人民出版社编:《回忆蔡和森》,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118页。
      ⒃杨之华:《忆秋白》,《红旗飘飘》第八期。
      ⒄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112页。

    推荐访问:社会学系 马克思主义 上海大学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