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思路,动向,创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9 04:46:50 点击:

      中国大到整个教育发展设计,小到学科专业结构的设定,过于强调“大一统”“一刀切”的思维模式以及由此呈现的不讲个性、不问需求的办学运行的体制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出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一窝蜂’”,才会出现“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一条道’”,才会出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一把尺’”,也才会有后来的一再纠偏政策:调整专业结构,平衡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专业硕士培养,强调“分类分层指导高等教育发展”,注意高校的个性、特色、优势发展。
      在中国教育格局中,艺术教育的分类分层指导、个性发展、特色价值和优势生存的办学要求,就进一步彰显出来。这是从2007年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江西)以来我每一届大会发言或小论坛演讲都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界以及经验分享、理论探讨所不懈研究的立足点和呼吁声。2012年第七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我想要与大家分享的研究心得,是一些具体的办学思路、学科、专业建设动向,以期艺术教育的更大发展繁荣。但是,首先我想讲的是,艺术教育分类分层指导办学模式与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确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分类分层指导,是理性办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办学类型、目标设定与效益追求具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指导的内在发展要求。
      仲呈祥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报告中表述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的判断。他说:“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建设,需要我们三支大军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建设。这三支大军,一支是我们的专科院校,比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它们有优势,它们对某个艺术门类本体的研究、本体规律的追求高人一筹。它们是艺术学建设的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钟书先生说得对,‘不通一艺不谈艺’;第二支队伍,是以云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它们有它们的优势,它们的优势在于打通了艺术门类下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设计等各个艺术一级学科,它们配备齐全,优长于从艺术各个学科的相通性上去寻找普遍规律。第三支队伍,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又有它们的优势,它们依托一个相对更为广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背景,它们擅长于从哲学思维的层面提出高屋建瓴的贯通艺术各个门类的艺术学的一些普遍原理。这三支大军应该各扬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作为国务院学位办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先生思考清晰、见地深刻、表达敏锐。实际上,他在对中国的艺术教育做一些总体上谋篇布局的思考。他促使我们这些为艺术教育奋斗了许多年的管理者去思考:究竟在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后,我们可以有何作为?应该如何作为?他的讲话让我感到了艺术办学当中“分层分类指导模式和学科标准建立”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如何做?是艺术院校应该积极思考的事情。
      一、艺术部门和艺术院校应该成为制定艺术标准的权威部门
      艺术教育的标准由谁来定?这在中国艺术教育界、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暧昧、含混的问题。一直到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发现没有专门针对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水平的评估标准,才一片哗然;在各个艺术院校争取国家项目、争取博士点的过程当中,面对答辩评委“没有国家三大奖”、国际国内最重要的艺术奖项“都不算”的质疑,才再度哗然。但是,委屈成为过去,无标准状况依旧的艺术教育,似乎应该做点什么,应该自救,可以奋争,关键是做什么?从哪里做起?
      在我看来,就要从定标准、设尺度、讲规矩、成方圆开始。
      定标准首先要清晰了解中国艺术教育的类别、层次特点,制定标准、建立模式才会有的放矢。
      如果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或特点的设置情况区分,中国艺术教育目前应该由四种类型的学校承担:单科艺术院校和综合艺术院校的艺术专门人才教育;以应用艺术人才培养为主、强调艺术技能技巧训练养成的艺术技术职业教育;专门的艺术师资培养的特殊艺术教育和综合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这四大类不同培养目标的艺术教育活动应该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方面具有严格的监控和质量检查标准,应该设立监控观测和检查标准,让艺术教育中那种模模糊糊的目标、混混沌沌的办学、凑凑合合的存在成为不可能。因此,我呼吁:艺术教育的办学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质量监控标准。准入制度是靠艺术教育行业制定标准、专家组成投票、艺术教育质量督导检查的制度化来完成运作并体现实效的。准入标准检验的是办学历史、条件、现实需求条件可能;质量督导对照的是现实需求的满足度、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和完成情况。还有,需要关注的是现实岗位对人才使用情况的反馈。
      2010年我在云南省教育厅“校长培训班”的学习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收获,就是对新西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密集考察。在马不停蹄的各大学访问中,我对新西兰“尊重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人的发展‘个性’的‘以人为本’办学”和“尊重行业办学权威”的运行机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西兰,标准尺度的设立,水平质量的评估,一定是以“行业专家”制定的标准为行业标准,绝不会出现“外行评价内行”的现象。中国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衡量尺度、办学规矩之类,从评价体系到评价者,常常有令人哭笑不得、投诉无门的状况。很多时候,艺术院校的发展前途、艺术项目的学术含量、艺术成果的社会贡献,往往不是真正的专家、行家说了算,也不是社会效果的检验辨高低,而是一些平时既不在行、也不真知、更不研究的“评审组”成员依赖有限的、陈旧的、一知半解的甚至分辨不清娱乐消遣与艺术追求之不同的文艺常识去判断艺术院校努力的意义和艺术院校发展诉求的生死。
      是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艺术院校与国家文化部门应该确定判断艺术办学的社会贡献率的标准,应该设立合乎艺术院校办学特点、人才培养规律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学位授予标准,应该重新考虑艺术教育的设点布局与类别指标,应该承认艺术院校与艺术行业、文化部门自己制定的专业水平标准和艺术行业标准等等。   教育部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从2011年底已经迅速开始开展并强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值得敬佩的,作为分委员会的参加者,也觉得十分荣幸。但是,我感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作为一个指导、咨询机构,尽管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建立了相应机构,但是,“指导、咨询”的角色,无法在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当中涉足,所以,“分类分层指导模式建设与学科专业标准制定”这种愿望和努力,常常只是一种“随喜功德”的作为,与事件本身的必要性、迫切性并不相当。我呼吁大家回到自己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去奔走呼号,请行政部门发文件、给政策,强力推进这项工作。与此同时,各艺术院校也应该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地、主人翁态度地、独立自主并力所能及地做起来。
      二、完善艺术学科划分的合理性
      按照学科建设目标,中国艺术教育的5个一级学科其实有着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这绝对不利于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应该迅速改变,对于不同的艺术学科,要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美术与设计分开建设,成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是对的,尽管二者交叉颇多,但是设计艺术学更偏重应用艺术,这个特点彰显,分开有利于专精发展。但是,戏剧与影视、音乐与舞蹈两个学科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学科发展,却可以考量一番。
      戏剧是以演员扮演故事为核心的“表演艺术”,影视除了电影故事片和电视连续剧、单本剧与戏剧有点关系之外,大量是新闻、记录片之类的现代传媒制作。学科建设中将两种“媒体借重”完全不一样、社会角色迥然有异、生存条件和传播方式都大相径庭的学科合并在一起,肯定不是什么明智之举。电影界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学院很多专家强调“影视不是艺术而是视听媒介”,导致了艺术院校当中影视专业从传统的戏剧专业里分离出来,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都是如此。但是,有的专业艺术院校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又将戏剧和影视合并起来,走回“前电影”时期的“老路子”上去了。艺术实践领域里卓有成效的成果和经验检验的证伪或证实了的知识,艺术教育不去理会,不去吸收接纳,就显得我们的艺术教育真的是落伍了。
      音乐与舞蹈,都是表演艺术。在我的“大舞台”的演艺概念里,它们作为姐妹艺术,可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实际上,中国古代的乐舞是不分家的。诗词歌赋、杂剧传奇中,甚至文学也和音乐、舞蹈分不开。但是,随着文化发展的精细,如同物质生产的分工一般越来越专门化,文学、戏剧都分出去了,获得了专精的发展空间。那么,音乐与舞蹈为什么不能?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是因为渊源关系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提纯发展是现代分工要求,新的综合,也是现代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实验现象。但是,毕竟只是音乐表演方面与舞蹈表演在领域上有交叉重叠,就各自的空间而言,各有个性特征的区域也很宽广。合起来的学科发展有何利弊,应该审慎思考。追问学科划分的依据,也是追问办学理性。
      我建议: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应该各自单设,成为艺术学门类下艺术家族里各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三、在坚持传统艺术学科的价值认知前提下大力发展新兴学科
      按照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应调整学科结构。
      2007年以来,我一直在表达一个观点,希望艺术教育在专业调整中特别注意纯艺术学科与应用艺术学科的发展现状,给予应用艺术学科足够的重视和理直气壮的正名。
      譬如,对应用艺术与纯艺术的人才培养比例的调整应该有指导性原则,要积极发展有用的艺术专业,也要坚持保留一些似乎无用的专业。用“是否转化为经济效益”去衡量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未必是艺术教育的明智之举。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应用艺术在满足今天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新兴艺术领域的发展对艺术教育内容的挑战与冲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标准和尺度,要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每一个办学单位都有责任去探索。
      再如,市场需求原则与新兴产业原则相结合,衡量学科发展与新的专业建设。工学与艺术学交叉的建筑艺术设计或建筑设计艺术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交叉的艺术经纪人与文化管理人培养,文化项目策划人、电影制作人、电视剧制片人、艺术博物馆建设者与管理人的培养……这些,实际上都是生活变化、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艺术院校提出的现实要求。
      在学科大门类下,应该让艺术院校自主设立一些小专业和变动的发展方向,这对于艺术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只不过,对专业设置的论证要格外仔细、谨慎,否则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四、建立完整的国民艺术教育体系
      中国艺术教育的“高位起始”模式必须改变,要有惠及民族整体的完整艺术教育体系。
      “高位起始”的含义是:中国的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相对于中国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承教育,实际上处在一种不连贯、不恒常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的音乐和图画,中学的音乐、美术,其实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可有可无,断断续续。所以,艺术知识的素养在国民教育当中的缺失是严重的。最大数量的莘莘学子到了具备艺术教育条件的大学里才有机会获得很少的“艺术欣赏”公选课教育。艺术审美的通识教育,对一个民族来说,现状是“量少,时间短,体系不全”,这是特别影响整个国民素质和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事情。应该对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提出硬指标,更应该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硬指标,而且,绝不要紧紧限于音乐、美术两门课,应该再加进戏剧、舞蹈、动漫、电影等更多的能够发展人的审美心智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艺术课程,降低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心,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设置固定的、不可或缺的艺术课程,这是国民素质提高、创新型人才辈出的重大工程。
      这需要国家下决心支持改革,这是更深刻的、发自肌体内部的教育体制改革。
      五、警惕“艺术技术主义”的抬头和
      泛滥
      艺术学另立门户之后更要注意学理支撑。
      艺术的发展史梳理,创造论总结,技能技巧的训练养成,是艺术教育单位应该教授给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艺术院校要教给学生的另一个基本专业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将世界的和民族的文化精髓融会到自己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去观察生活、欣赏艺术、判断世界直至最后进入个人化的艺术创造活动当中去。但是,技术主义地理解艺术,势必影响到艺术教育,这是非常危险的。之所以说危险,是因为“艺术技术主义”观点影响教学不仅仅是造成误人子弟的后果,而且将会导致毁掉民族、国家的艺术创造力。   “技术主义”的艺术教育观点或者办学理念,是对“理论至上”的文化偏执的矫枉过正。其危害在于:将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局限于“技术养成”或者“职业培训”,没有了艺术教育的人文灵魂。中国艺术创造性远远弱于西方,大量艺术院校毕业生成为外国影视产业链或文化传播产业链上非常好用的技术工人的情况,实际上应该引起我们的艺术教育反思。
      “艺术技术主义”产生的原因,在于颠倒了技术手段与表达目的之间的关系。抽空了艺术创造、人性表达和社会意义的“技术手段”,是我们这个物质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导致人类生活对物质技术手段过分依赖的时代应该特别警惕的问题。“艺术就是技术,技术其实就是艺术”的言说开始出现,“艺术技术主义”的认识苗头开始出现。常识性的问题是:艺术离不开技术发展、技巧、技能的基础,但是技术、技巧、技能知识通向艺术表达和艺术创造的物质手段,绝不就是艺术本身。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动漫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依靠动漫艺术原动力发展起来的产业却非常有限。在“功夫”与“熊猫”的中国元素之间,不是因为“技术嫁接”而是因为“艺术创意”造成了《功夫熊猫》的成功。应该思索也应该深刻反思这个现象: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不是中国的。艺术教育界发展迅猛的动漫艺术、电脑艺术、动画专业的招生和课程设置应该反思究竟教给了学生多少“艺术”的能力?从“孙悟空斗不过米老鼠”的戏谑,到《花木兰》《功夫熊猫》的难堪,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成为国际廉价技术市场的现状:据2008年统计,“目前我国与动漫有关的机构达到6463家,全国共有447所大学设立动画专业,1234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4万,在校学生64.6万人。”①全国艺术教育中,动漫艺术教育发展是最快的。但是,我们的动漫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我们的动漫人才培养,应该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文化缺失与创意缺乏担负相当的责任。不是全部,但是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调研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又一个事实令人惊讶:那就是我们的艺术教育单位和培训机构,没有给所培养的人才准备必要的文化课程。培训机构,是各种各样为初中毕业生或者其他有培训需要的社会人员提供动漫知识与技能服务的机构。这样的机构,课程设置基本上就是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各种软件运用,教会学员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一般办公系统软件、平面设计软件和动画软件就大致可以了。其他如英语、思想品德之类,能省就省。专业艺术院校或者各类大学里的动漫专业为学生们开设的课程,实际依据各自的师资队伍力量和学科传统优势有些区别:有电影电视专业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三大类:第一类是电影电视类课程,诸如视听语言、录音、剪辑、摄影、色彩、构图、制作;第二类是绘画与动画、漫画课程,属于美术类课程体系,诸如素描、色彩、速写、动画原理、动画场面、动画造型、动画剧情、动画、漫画创作(单幅、四格、漫画连环画);第三类是计算机基础与软件运用课程,诸如计算机语言、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游戏基础、3D技术、后期合成等。为学生开设足三大类课程,就是很充足的课源了。实际上,许多学校匆匆忙忙办起专业,许多重要的核心课程都开设不起来,只能开设其中两类甚至只有两类中的一部分课程。那些大大小小、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动漫人才培训班”,更是单纯的“技术培训”了,与动漫产业所需要的创意文化能力更是挨不上。其实,在深圳这个我国最早涉足动漫产业的基地“来料加工、代工生产”完成《狮子王》《人猿泰山》《海底总动员》《花木兰》一类好莱坞大片②,赚足了钱,中国企业和中国技术人员仅仅挣了一点辛苦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自己动漫队伍的构成问题。我们有大批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缺少有文化战略眼光、有艺术创意能力、自主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人才。时隔多年,今天的状况改变了多少?看看我们今天的许多动漫企业的从业人员,“有文化的没技术,有技术的没文化”,这是一个动漫产业研究者概括当下动漫人才队伍状况的时候所说的俏皮话。应该为动漫人才的培养加餐,文化课,中国文化、外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动漫产品创造需要具备的历史知识、文化素养和特殊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般的文案策划书的写作能力,而是能够表达思想、描述情感、说明意图的文字,尤其是动漫故事所需要的编剧能力,要有能够抓住并保持观众注意力和欣赏兴趣的故事、场面、冲突、悬念、危机、解决等一个好故事的要素,要有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心理流向的准确把握和精致包装,这些,都是动漫人才该学而没有学的,都是技术课程所无法包容的。有的知识,可以到社会上在实践中学习和完善。但是,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学校却应该给他们打牢基础。
      六、注意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应用前景与发展动向
      关于戏剧艺术教育,近年来我一直在讲“应用戏剧与艺术戏剧”“齐头并进”发展的戏剧艺术办学发展理念。
      艺术戏剧,指的是戏剧艺术的团体专事、剧场专业的、以戏剧审美为目的、以戏剧魅力的表现为追求的戏剧现象。
      应用戏剧,往往只是运用戏剧手段,达到培训、行业规范、团队意识与精神凝练等现实功利目标的活动。应用戏剧活动中,戏剧艺术审美不再是目的,艺术成为手段,审美变作附加。上海戏剧学院开展的“社会表演学”人才培养、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开展的“应用戏剧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都是应用戏剧在戏剧学一级学科下发展出来的新专业。近年在一系列文章中,我都阐述过“应用戏剧”开展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只要留心,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业培训、企业文化乃至干部培训中,“应用戏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文化体制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社会环境中,改变戏剧教育的传统内容与戏剧人才培养单一模式,将会对戏剧学科的办学持续发展、专业知识能力在生活中的拓展空间起到根本性的改变作用。
      实际上,欧美国家40年前早已开始,中国香港、台湾分别于30年前、20年前也已启动。惠及国家、民族的教育大事,我们落后了,就应尽力赶上。
      音乐的“治疗音乐”,舞蹈的“社会舞蹈”“康复舞蹈”,其实都是“应用艺术”的重要实践。问题在于,我们的艺术教育办学者是否能够敏锐地抓住这些生活变化与社会需求,科学论证、周密准备,有计划、重落实地在艺术教育办学中实践、总结、完善,在学理思考和办学实践中积淀成果、准备人才,迎接社会挑战、对接生活需求,满足中国社会人口变化(老年社会加速到来)和人类更加全面的文化生活需求对艺术的等待。   七、建立学院——草根——学院的“艺术活力循环体”
      云南艺术学院作为地方艺术院校,远离都市流行色、远离机会诱惑和市井叫卖的喧嚣,不幸也是万幸。教师、学生都有机会沉下心、伏下身、定住神、铆足劲去专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去观察山间野地里民族民间艺术的慢节奏但充满活力的生存状态,获得新的艺术灵感。实际上,所有地方艺术院校都可以找到自身不同于中央艺术院校、大都市办学的艺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争奇斗艳、艺术繁荣的发展局面。艺术院校的办学、人才培养,首先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就要注重自己地区的艺术资源,要开发、拓展地区艺术资源进课堂的空间,规范化、固定化、课程化,并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应该明白,这样的事情只有自己潜心去做。因为只有乐在其中、甘苦自知的实践者才是最为权威的标准制定者和质量掌控者。
      地方艺术资源进课堂的课程化、规范化和固定化,不但补充了教学资源,激活了教学内容、观念和方式,更重要的是: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与联系民间两个方面体现服务社会的意识,会极大地提升地区艺术创造的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这一点,正在被有见识的艺术教育者意识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有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理论认识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但是实践环节少有实效,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解决“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鲜活状态”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规模,艺术院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民族文化的艺术基因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展演”的流程里、在“政产学研用”的协作链条上“活起来”“传下去”“发展开”。
      八、积极开展艺术高校的艺术博物馆
      建设
      我呼吁每一个兄弟艺术院校,尤其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专业艺术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博物馆建设活动。每个艺术院校,承担着对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要让自己的学校成为该地区、该领域艺术文化传承的重镇和中心。如果没有这种眼光和胸襟,往往就是蝇头小利障眼的、发展上鼠目寸光的、事业开创上庸人习气的、羁绊太多作为不大的艺术教育办学。
      我这样说,是因为自己非常担心云南艺术学院走向这样的平庸办学。更是因为看到在“鲜活形态”中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艺术的办学具有解决深刻的现实问题的针对性,也具有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专门的艺术教学、研究和创作展演,让艺术院校具有传承创新民族艺术的高手和慧眼,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当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彰显出艺术院校的眼光更内行、判断更可靠、发展更现实的办学能力;另外,民族艺术的遗产,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增添了艺术教育资源,让那些珍贵的艺术养分校园环境化,常态生活化,教师、学生耳濡目染,将“后天习得”的民族艺术养分化为空气、阳光、雨露一般的存在渗透到现代艺术教育办学的规模培养流程中去,每一个学校在自己的区域文化的内容上就有了不可替代性,这是办学“同置导致同质”时代的个性保存的根本依据之一。当然,教学体系上显现出来的个性也十分重要。要让每一所艺术院校变成一个传承与创新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基地,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自觉”与“艺术自信”才能真正地显现出来。
      中国文化“走出去”,艺术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要在艺术文化的交流当中意识到:我们拿什么与人交流?人家因何与我们交流?假如我们的文化基因丧失殆尽,交流就不存在必要前提和互动意义。艺术博物馆是民族的艺术基因库。而且,我强调,是“鲜活的”。
      有条件开展这项工作的艺术院校,一定要在历史使命与事业责任的高度上认识和行动,借用苏联追思二战英烈士兵的一句话:你们的名字也许不为别人所知,但是你们的事业不朽。
      注释:
      ①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金城出版社,2009.9:103.
      ②关于深圳动漫目前境况的调查.www.gdcg.net,2009-2-27.
      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鞠向玲)

    推荐访问:动向 中国艺术 思路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