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二战电影大全集免费 开往×天的中国电影列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5 04:52:16 点击:

      摘 要:国外大片、国内主流电影和中小制作电影构成了中国电影院线的主要内容。在三国割据的中国电影院线中,激烈的竞争促进了行业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它们各自存在的诸多弊病。本文以2011年中国电影院线基本情况为例,引用数据分析、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对三类院线影片作了分析、归纳,解读中国电影院线构成影片现状的同时,也为中国未来电影行业的发展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国外大片;国内主流电影;国内中小制作电影
      中图分类号:T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37-02
      “I’m Captain Jack Sparrow. The original. The only!”
      “我们已经不是当初的我们了,你还想怎么样?还能怎么样?”
      “太残暴了!”、“寡人心痛啊!”
      “在公平的世界里,不可以欠债不还。”
      “人吓人,吓死人。”
      这是2011年上半年在中国电影院线上映的部分影片经典台词,它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电影类型的代表——《加勒比海盗4》、《将爱情进行到底》、《战国》、《守望者之罪恶迷途》、《B区32号》。无数经典的电影台词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典电影台词的流行走红也正说明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飞跃式发展的高速快车道。电影创作量成倍翻增、电影院线遍地开花、观影人数也一路直线飙升,整个行业大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而其中作为国内电影投资回收主渠道的电影院线,其推手作用不容忽视。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5亿元人民币,产量和票房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由此看来,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到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钻石矿”。
      百花怒放的中国电影院线虽有一路飘红的高票房光环,但仔细分析其院线的上映影片却发现仍然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从影片质量上来说,优劣之分、精糙之分、国内外之分、投资大小之分……参差不齐,让人又爱又恨。从影片构成上来说,当前电影院线的影片主要构成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类:国外大片、国内主流电影、国内中小制作电影。国外大片因其制作精良、技术先进在中国电影院线市场上长期稳定地占据着票房半壁江山,剩余半壁江山的大部分则被国内主流电影所“霸占”,国内中小制作电影完全是在夹缝中生存。稍加端倪便会发现,中国电影院线的影片弊病不少。
      “大片”一词的最早使用是在1994年,当年中国广电部电影局通过了每年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的决议。而在这之后进口大片虽然数量很少,票房却占到中国大陆票房的50%以上。从2011年上半年单部电影票房排名中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功夫熊猫2》,票房达到了5.97亿元,其次是4.7亿元票房的《加勒比海盗4》,第三名才是我们的国产电影3.05亿元票房的《建党伟业》。而《建党伟业》作为一部献礼式的影片,能否代表中国影业的真实水平还有待商榷。
      国外大片在中国电影院线的繁荣是因为国内观众崇洋媚外、盲目追求感官刺激还是国外大片真的有可圈可点之处?——答案虽有前者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后者。从1895年电影从卢米埃尔兄弟诞生起,电影在国外就一直有着良好的传承。丰厚的历史积累是“大片”得以繁荣的重要根基。另外,“大片”之所以在中国电影院线保持长红,跟作品本身的优秀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卡梅隆早期的《终结者》,到电影神话《泰坦尼克号》,再到轰动世界的《阿凡达》,我们看到的是其电影票房、艺术的双丰收。故事的丰富性、情感的细腻性、场面的冲击性、拍摄的苛刻性、宣传的轰炸性……我们不得不佩服“大片”对电影各个环节的把握。好莱坞的电影模式直至今日还受到众人的膜拜,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是个“全能英雄”。
      俯身细察同样贡献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内主流电影,其情况却不尽人意。虽然“大片”一词也频频出现在其头衔之上,但电影院线是验证电影水平的最好利器,从电影票房和观众反响来说其与国外大片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差距,暂且只能称为“国内主要流行电影”。
      中国本土电影之所以迟迟不能走向振兴,很大的原因也应归结于“国内主流电影”,更准确的定位应该称之“商业电影”。 我们承认近几年来中国电影院线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中国本土电影,比如《英雄》的历史重演,《集结号》的撼动人心,《梅兰芳》的人物重释,《让子弹飞》的意味深长……但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成功将部分国内主流电影带上了一条错误的商业不归路。在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国内主流导演的电影示范下,历史题材、重大事件、恢弘场面、明星演员成为了国内主流电影竞相拥有和标榜的条件。票房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如今的国内主流电影却将票房视为了电影的首要追求。从院线售票区所陈列的海报就可略见一斑——宣传海报不是美女就是武器,一心只为博得观众眼球。国内主流电影已经逐渐变为了一个“五化小丑”: 题材封闭化、故事幼稚化、视觉平面化、审美低俗化、营销过度化。《战国》就是这“五化小丑”的“杰出代表”。其在上映前期实行了轰炸式的宣传,从院线海报、到公交站台、再到公交、电视媒体,《战国》可谓无处不在。乍看上去,《战国》可谓是一部“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超大电影。虽然在上映一周后便赢得了首周六千万的绝佳票房,但终究电影本身的素质偏低很快便被踢出了电影院线。
      如今走进商业盈利怪圈的中国主流电影很多已完全偏离了电影艺术的轨道,进入了为票房而票房的恶性循环当中。电影要成为一门产业,追求电影投资回报的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如果再一味沉迷于利益最大化的怪圈,那么愚弄观众的最终后果就是彻底失去。
      长期以来,中小成本电影给众人的印象是晦涩的、灰暗的。而如今的中小成本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的过渡中已历练并丰富了新的定义:在保持原有秉性的前提下它们更多的走向电影院线接受观众的检阅。《疯狂的石头》《我们俩》等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为中国的中小成本电影打开了市场之门,但遗憾的是之后中小成本电影的集体表现却没能表现出节节高的良好态势。在中国,相关从业人士曾经提出过在中国电影院线专门开辟艺术片电影通道以此来为中小成本电影增加上映机会,某些地方也真的曾经办过“电影超市”,但效果都不尽人意。这样的事实也充分击碎了中小成本电影“认为票房不好是院线不支持”的幌子。要知道电影院线是电影市场化的终结验证,也是最残酷的环节,《疯狂的石头》能够成功,《B区32号》不能成功,充分说明了中小成本电影想要打开窘迫局面的前提是自身在质量上也过得去关,本身的功夫要过硬。
      除了本身功夫的过硬,电影包装也是关键。在这样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中小成本电影不能再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满意的票房。中小成本电影虽然受到资金量的限制,但不能因此就只注重拍摄而完全放弃推广发行。以2011年前3个月为例,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立项的影片有227部,小成本电影要占到180多部,而这其中的影片除了极少数能进入了发行渠道以外,其他基本都没有推广发行、不进院线。中国缺少职业的中小成本电影经理人,其实“小片儿”如果运作得当,在相对较少的资金当中能够圈出一部分给专业的人做专门的推广发行,那么中小成本电影进院线、并且有观众买账应该不是难事。
      如果说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辆列车,那么中国电影院线则是列车奔跑前行所必须的轨道。在这条观众说了算的轨道上,奔驰着国外大片、国内主流电影、国内中小制作电影三辆不同的列车。国外大片马力十足,朝着硕果累累的秋天一路满载而去;国内主流电影酸甜皆有,向着一路鲜花一路雷雨的夏天全速前进;国内中小制作电影懵懂挣扎,在寒冷的冬天里试图卧薪尝胆迎来崭新的春天。中国电影院线所折射出来的中国电影,努力也好,退步也罢,为了中国的电影市场迎来全盛的收获秋天,每一个电影人都应该踏实从中国电影院线的现状研究开去,让中国的电影列车全速前进!

    推荐访问:开往 中国电影 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