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9 04:46:22 点击:

      [摘 要]近年来,全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政策意见,全省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全省上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带全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新一轮开放热潮正在形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了打造河南省成为最具活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开放 内陆开放高地 招商引资
      一、打造河南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意义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关键时期为全省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只有通过扩大开放,通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把河南省立足于中西部,跻身于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分享更多的市场资源和发展机会。
      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必然选择,对于有效地弥补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促进全省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要素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全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要发挥区位、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扩大招商引资,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全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十二五”时期,河南省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打造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二、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1.硬环境不断完善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全省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区位、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组合优势在上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已经具备了接纳国际国内高水平、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
      开封、漯河、鹤壁、许昌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河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五家,位居中西部前列;180个产业集聚区和10个城市新区已成为开放招商的主平台,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运营,使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打开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通道;郑州出口加工区被批准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业务翻倍递增,为目前我国所有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郑州、洛阳等市与天津、连云港等港口合作建设“无水港”,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2.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11年进出口完成326.42亿美元,突破300亿美元,增长83.1%以上,两年翻了一番多。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额全国排名第14位,增幅列全国第2位;进出口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2位。
      3.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就
      (1)招商引资规模突飞猛进。2011年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突破4600亿元,超过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引进资金不仅数量大,而且引资质量高,资金和项目有一大部分在产业集聚区落地,龙头企业和基地型项目、集群类项目占了大头。
      (2)招商引资模式多样化。2011年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豫,从而使投资河南省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72家。河南省与62家央企签订19项战略合作协议和1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898亿元。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上,河南省引来3018亿投资硕果,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00个。全省还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文化联系,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73对友好城市关系。近年来,全省先后成功举办、承办了第四、第五、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年组团参加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这些活动扩大了全省招商引资的影响力,提升了招商引资形象,取得了良好成效。省内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融资,引进战略合作者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全省利用外资的新的亮点。
      (3)招商项目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加世界500强企业30家,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如德国西门子、美国沃尔玛、英国吉凯恩、法国电力、百事可乐、富士康、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百思买等企业落户河南。尤其是富士康项目的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为全省创造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带动近百家配套企业布局河南省。
      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良好。2011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29.34亿美元,增长16.1%;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1.99亿美元,增长37.7%,居全国第8位;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出资9.28亿美元,增长74.7%;外派劳务超过6万人次,增长17.95%,居全国第3位。
      5.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下放审批权限。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指导意见》,提出强力推进外资、外贸、外经发展,进一步扩大农业和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200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突破口,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健全一站式服务和全面推行外商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和限时办结制。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了5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奖励资助资金和5000万元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还从税收、资金、项目建设用地等多个方面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力度。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存在问题
      1.对外开放水平低
      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中,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中部六省第一位,但与全国和沿海省份相比仍然偏小,与河南省全国第五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近几年,全省利用境外省外资金增幅趋缓,标明全省利用外资后劲不足,形势严峻。同时,在现有招商引资项目中产业和布局结构不合理,真正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配套能力强和能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不多。
      全省外贸规模偏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0.6%徘徊,与全省GDP占全国5%、排名第五的地位不相匹配。河南省产业分工层较低,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发达省份,也低于中部省份湖北;外资企业出口规模较小,服务贸易发展不足。
      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一是部分主导和优势产业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不强。河南省的优势产业中“两高一资”产品占比重较大,产业链条较短,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差。二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河南省产业集中度低,大型企业少,名牌产品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配套能力不强,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河南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物流、金融、技术研发、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3.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台滞后
      一是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招商节活动。河南省每年节会活动较多,每个省辖市都有1至2个,但是缺乏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会,招商引资的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展现和发挥。二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待加强。多数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优势尚不明显,部分产业集聚区在项目引进上随意性大,重视数量而轻视项目的产业关联,产业聚集发展的能力不够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不明显。
      4.开放环境需要提升
      在软环境上,无论是对客商的服务意识,还是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省、省辖市和县(市、区)呈现逐级递减状况。部分地方“口惠而实不至”,造成政府信用缺失,影响了一些客商投资的信心。部分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不透明、办事流程繁复、服务不到位、效率低,影响了综合投资环境。
      5.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人才缺乏
      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在编开放型人员少。据初步统计,除郑州、洛阳、漯河等少数省辖市设有专门的投资促进局外,一些省辖市商务局招商部门仅有几个人,有的县市至今甚至还没有专职的招商引资人员。另一方面,目前日趋激烈的对外开放工作形势,要求开放型人才既要有国际化视野,又能紧紧把握住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既要深入了解全国全省的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又熟悉当地产业导向和主导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既了解本地企业需求,又了解外来企业发展愿望;既要懂法律法规和政策外语,又要熟悉客商心理分析和洽谈技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而河南省现有开放型人员普遍达不到这一要求,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四、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抢抓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以引进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抓手,认真谋划,主动作为,着力提升开放水平,拓宽开放领域,创新开放机制,推动务实开放,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使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真正发挥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
      1.要着力在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打造全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尤其要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推进大招商活动。第一,要强化产业集群招商。要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在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延链和补链招商,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实现项目和产业集聚。第二,办好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要整合招商引资活动,发挥大型招商活动的综合、集群效应,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着力引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要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50强企业及中央企业,认真研究其投资动向,加大对接力度,争取更多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投资河南省。第四,要拓展境内外招商的领域,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要切实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深入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招商引资创新,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五,要在项目落地上取得新突破。各级各部门要把促进签约项目落地摆到招商活动的重要位置,切实做好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工作,推动项目早日落地。
      2.继续推动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扩大出口时河南省今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就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全省要继续把产业转移作为现阶段扩大出口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推介活动,争取引进一批大型出口企业和重量级的出口项目。把强化出口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举措,大力培育出口产业基地。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出口推进计划,加强出口品牌建设,逐步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企业。在抓好出口的同时,适应省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急需的短缺资源、战略资源进口,保持进出口平衡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省辖市申报出口加工区,申请设立海关、检验检疫分支机构,加强大通关建设。
      3.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河南省产业基础较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走出去”面临着重大机遇。要有序推进河南省纺织、轻工、电力、水泥、钢铁、建材等成熟产业和过剩产业向境外转移,缓解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逐步从土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筑向建筑服务业延伸,由工程承包向资本运营和直接投资发展。   4.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制定完善对资本外开放政策,优化土地、环境、电力等重要资源配置,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污染治理、质量标准等涉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完善对外开放软环境,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要强化服务保障,重点是要提高服务水平,要把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和项目联审联批办法在全省铺开,同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要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诉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坚定投资者信心,营造亲商、重商、爱商、安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5.全面推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积极谋划重大招商题材,大力引导国内外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向产业集聚区聚集;构建以重大产业基地、优势产业集团、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培育引进集群上,要突出龙头带动、市场带动、配套带动及技术带动;在工作推进上,要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直有关部门要依托龙头企业理出一批产业链,组织高水平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市县要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6.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一流开放型人才队伍
      一方面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敞开大门,从社会上聘用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专业人才充实开放型队伍;另一方面还要拓宽思路,转换角度,从现有干部队伍中挑选一批优秀人员调整到对外开放一线,增长见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同时还要注重在对外开放工作的实践中加强人员培养,干中学、干中提高,使我们现有的开放型队伍尽快培养成为对外开放的专业人才,尽快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复合型开放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家祥.略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的发展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6.
      [2]杨伯坚.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04):47-51.
      [3]民建重庆市委.在西部大开放中培育具有重庆特色的内陆型外向经济体系(J).西部大开发,20008,(04):21-23.
      [4]谭志雄.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探索——以重庆市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11,(10):35-38.

    推荐访问:河南省 高地 内陆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