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中外扬琴现状分析及思考_中外扬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2 04:45:00 点击:

      摘 要:本文从多角度介绍了中外扬琴体系的差异、发展现状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过对中国扬琴体系、外国扬琴体系的发展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中外扬琴的差异,对今后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扬琴;外国扬琴;发展及现状;音乐思考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2
      扬琴在中国乐器中的地位极高,由于宽广的世界性和极为特色的民族性使得其发展和流传源远流长。扬琴这种乐器有以下一些特点:1、拥有的历史非常长;2、乐器的流传地域性低于十分广;3、品种特色众多4、覆盖的国家欧,亚,美,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的影子。现在的扬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性的存在。各国历史沉积中都有其辉煌的银子,也是各国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扬琴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地理特殊性和特色的民族文化心理。总的来说,如果要从其各个方面不同的含义、或者是风格特点来划分的话,主要有三大体系,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扬琴、欧洲扬琴和西亚—南亚扬琴。
      一、中国扬琴发展现状
      中国的扬琴是由我们祖先所独立创造发明的,世界上所有的扬琴都没有我们的 “变音扬琴”,我们不能把传统扬琴的两排码并列和现代扬琴的三排码并列看作是仅仅为“一排码之差”(59年生产了三排码小转调),这一码之差是新旧两代扬琴兴亡的关键,这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迅速发展到现代扬琴打下了坚实基础。自从“洋琴“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民族化“的演变发展到中国传统扬琴,而传统扬琴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发展到“中国现代扬琴“,因此可以说它们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发展方向是(1)洋琴—外国进口;(2)传统扬琴—民族化乐器;(3)现代扬琴—民族现代化国产乐器,概括来看,这简直就可以看成中国式扬琴发展的缩略史。在世界扬琴三大体系当中,首推的是中国扬琴体系,因为其在世界上应该用得最多,演奏者也最多、发展也是最快的。在明朝的时候,扬琴流入我国,瞬间就点燃了当时的中国音乐市场,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也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年过去了,经过无数兖州家的世代相传和不断改造。中国扬琴和流入以来的扬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都有了很多的变化。从流入后短短50年的历程,就已经形成各种地域性质的流派。举个例子来说,像是广东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江南扬琴都各具特色当地流派都被创造了出来。同时,在演奏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彻底的改善。这期间像是独奏,重奏,齐奏,伴奏,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这些不同的演奏方式都被创造了出来并得以广泛的流传。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对于音乐界来说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领域里,中国扬琴作为中国乐器中的重要一环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和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的方面更是高歌猛进。扬琴有其重要的艺术特色,通过扬琴来表现的艺术思想会更鲜明更有说服力和艺术情感。随着近年来在扬琴领域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趋于丰满。当然事情都有两面的,随着扬琴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对于扬琴的日常演奏和训练有了相当的变化,同时,对演奏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不断地训练以满足变化多端的演出需要。最近的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扬琴交流和互动进行得十分频繁,各国都汲取他国所长来丰富本国的演奏扬琴艺术。这使得扬琴的教学理念和和教学水平有了飞速的进步。当然,虽然扬琴领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地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扬琴在歌唱领域的表现性不是很好;其次,扬琴虽然是民族乐器,但是它缺乏中国特色音腔的表现力;还有就是扬琴在和声领域的表现也不是十分好;最后扬琴的艺术表现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欧洲扬琴发展现状。
      欧洲扬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起,上至宫廷,下至平民,扬琴一直流行于欧洲社会各个阶层而成为一件时髦乐器。十八世纪以来,欧洲的城镇流行一批“吉普赛乐队”,这种乐队由两个小提琴,一个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的还加木管,扬琴在乐队中时而领奏旋律,时而配奏和声,并加以辅助音、经过音和八度低音,使整个乐队流动和谐,扬琴成为这种乐队的核心。它是东欧最流行的民间乐队组合形式,促进了东欧扬琴的发展。当时匈牙利被奥地利吞并,奥女皇玛利亚?特妮莎拥有一个吉普赛乐队,常在宫廷音乐会表演。吉普赛人能歌善舞,热情豪爽而带野味,直接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催化作用。
      在古典乐派时期,欧洲扬琴出现崛起和兴盛的景象,开始创作了一些扬琴奏鸣曲、协奏曲及重奏曲。十九世纪,随着欧洲音乐史巨大变革的到来,以乐器制作改革为先行,作曲家的专业创作为主导,深植于民间为基础,迎来了欧洲扬琴的现代复兴。
      欧洲扬琴主要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民间乐队合奏,由于其深厚的民间基础,乐器的改革完善和作曲家的专门创作,欧洲扬琴呈现了现代复兴和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品格的独奏乐器,全面地担任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重奏及独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并在欧洲、北美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广泛流行。特别是欧洲音乐会大扬琴发音浑厚恢宏,擅长华彩润饰,演技熟情豪放,具有浓烈的欧洲音乐风格特征。如今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欧洲扬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诞生,把欧洲扬琴推向新的高潮。
      三、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发展现状。
      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处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次大陆文化背景中。这两大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交流和汇通。在土耳其、叙利亚、亚美尼亚等高加索地区的国家,扬琴在当地的传统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民间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也常为各自的民族歌舞和民间唱诗伴奏。南亚的扬琴历史较短。伊斯兰音乐,特别是乐器,扩散到东方各地,首先是从印度开始。西亚—南亚音乐的律制调式体系比较复杂,阿拉伯—伊斯兰音乐采用二十四平均律,印度音乐每八度中有二十二个音,繁多的调式和“拉格”种类,更有大量的“中立音”与“活音”,扬琴为了适应这些特点,采用移动的单个棋子马,以便根据不同调式或“拉格”的需要,临时对音高加以调整。西亚—南亚扬琴富有即兴演奏的创造才能,形成了跟欧洲和中国扬琴完全不同的异国情调与神奇色彩。今天,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西亚—南亚扬琴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外扬琴艺术的交流。
      四、中外音乐的差异。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2005年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在我国举办。几十个国家的扬琴艺术家相聚我国,互相交流、学习、借鉴,既能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中国扬琴艺术的风采和魅力,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将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音乐、乐器交流和中国民族音乐及民族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感受颇深。他们对待音乐的心态特别好,这一点是我看过那么多演出很少看到的。他们更多的是在娱乐,即使台下有那么多观众,他们的演出看似很随意,有很多即兴的成分,很放松的状态,个人比较喜欢。由此笔者又引发了对中外音乐艺术的思考。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理查.斯特劳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勋伯格的“异化”,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之多,正可说是前述之“错采镂金”。而中国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情”和“韵”始终贯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一切技法(包括写作、演唱、演奏等)都围绕着“情、韵”二字。中国扬琴悠扬、清丽,可以和几乎任何一种器乐达到和谐。与二胡能搭配,和钢琴和电子乐配,也不觉得别扭,比较中性,如同音乐中的黏合剂——这里体现着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重和谐的特质。欧洲扬琴受吉普赛文化的影响很大,民间色彩浓郁,舞曲居多,狂放不羁,很有个性。西亚南亚扬琴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较大,易引发人的冥想。
      音乐无国界,扬琴作为一件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乐器,有条件成为中国民族乐器进入国际乐坛的首选,中国扬琴家已具备了这个实力。中国扬琴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登上西方主流音乐舞台。
      参考文献:
      [1]、项祖华《世界扬琴分布概况》
      [2]、李岩《中国音乐年鉴》
      [3]、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2.
      [4]、马达《20 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中国音乐教育.
      [5]、王丹《中西方音乐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
      [6]、李岩编《中国音乐年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7]、王文礼《中国扬琴音乐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的思考》---
      [8]、田伟宁、田克俭《中国现代扬琴起源发展史》

    推荐访问:扬琴 中外 现状分析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