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论叶圣陶的教育短篇小说 每点故事:芄璃(美人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1 04:51:19 点击:

      摘要:由叶圣陶先生开启的抨击教育弊端的问题小说揭露教育问题,批判教育黑暗,并在批判中寄予自身教育理想。他的悲观并非厌世,他的否定暗含肯定,在他貌似相当客观冷静的笔触下,其实有着很火热的情感在。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短篇小说;艺术特色
      真正的教育小说应该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教育作品,是一种审美思想意识的超前,它意味着创作主体对教育、生命的深邃思考和审美表达站在时代的位置,既有对人类教育的痛苦、焦灼和绝望显示出义不容辞的承担勇气,又在积极地思考、探究并回答人性深处的自我追问和永远的期待。他还表现出自己对新的人文精神的发掘和关怀,表现出对教育本质的独到体察和对人与其他关系的新的探索。
      一、叶圣陶的教育短篇小说之独特质素
      教育小说这一名词在上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其内涵产生了“变异”,它在吸收西方教育小说的特点同时,更多融入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元素,从而具有自己的独特品格。中国的教育小说更关注教育中的“问题”,这就是由叶圣陶先生开启的抨击教育弊端的问题小说。这种“教育问题小说”揭露教育问题,批判教育黑暗,并在批判中寄予自身教育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画卷,不仅是现实主义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教育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
      叶圣陶是执着于表现现实人生的作家,他的作品质地厚重,严肃深沉。叶的小说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不带情感,有理想人物寄托形象,爱智真善,在后期理想渐趋灭,而冷峻过分写实。叶圣陶的理性思辨能力并不特别强,其思想深度不及鲁迅,但是他的直觉能力很强,叶圣陶的小说毕竟植根于中国文化与现实,不可能完全超越时代与社会环境,他的悲观并非厌世,他的否定暗含肯定,在人生的“泥潭”之中,叶圣陶在呐喊着,在他貌似相当客观冷静的笔触下,其实有着很火热的情感在。
      二、叶圣陶教育短篇小说之独特艺术
      1、不动声色的讽刺艺术
      就对知识分子所作的不乏同情而又相当辛辣的讽刺来看,叶圣陶有的教育小说有点接近鲁迅的创作,他们的讽刺手法,都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契诃夫的影响,具有契诃夫的“含泪的微笑”的特点。他的一些较为有名的篇什如《校长》、《潘先生在难中》等,都展示了相当出色的讽刺才能,由讽刺和同情交织成浑厚而深邃的效果,小知识分子的奴才性、半步主义、随遇而安等等偏见陋习,在他笔下都有维妙维肖的刻划。和契诃夫相比,叶圣陶的地位更为卑微,他更接近中国农村的知识分子和愚昧善良的农民,在看到他们身上明显的弱点的同时,也感同身受地体会着他们身上命运的重压。因此,他的讽刺几乎鲜有轻松的幽默感。
      契诃夫的讽刺最常用夸张的手法来造成他的讽刺对象的滑稽荒唐,来增强讽刺的风趣和俏皮,叶圣陶的讽刺却很少使用夸张,他更擅长把现实生活本身包含的喜剧性不予加工地表现出来,最多加上一点巧妙的提示。在他的小说中,事件是平凡的,人物是普通的,然而作家却在不动声色中写出了背后的悲剧,这样的讽刺艺术,能够深化广大读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而且又由于他们感到其中所描写的平淡无奇,从而激起更多的醒悟和震惊,由此产生的效果也就可能特别强烈,特别持久。
      2、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观色彩
      叶圣陶的小说浑凝而匀称,紧密而舒畅,结构严谨有致,舒展有度,讲章法又不露痕迹。从外部看,固然是千姿百态;从内部看,则更见机行。他讲究谋篇布局,注意章法,尤重结尾。尺幅之间,峰回路转,前后呼应,令人回味再三。
      如叶圣陶的小说《校长》的结尾:第二第三张写的是陈先生和华先生的名字,他颓丧地叹一口气,便把其余的也写下去。这个填写继任书的具体行动表现了这个热心教育事业的小学校长然知道前进方向却不敢和旧势力作正面斗争,其临事不决,畏首畏尾的性格跃然纸上。
      此外还有的小说在故事终了,缀上精粹的写景,酿成韵味,给人以诗意的感受,如《寒假的一天》。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对结尾的精心处理不无机智之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出叶圣陶似乎不能接受作品结尾时那种无望的悲剧色彩,他希望有所变化,在“灰色”的、无望的悲剧中增添一抹亮色,或是一点反思,从这一点来说,叶圣陶的现实主义文学或许不无主观之处。
      3、细致准确的描写艺术
      叶圣陶一直以其现实主义创作为人所称道。客观、冷静地谛视人生,细密、精确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生活,是叶圣陶艺术风格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文学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和挚着追求。他前期的教育小说带有很大的理想和抒情色彩,他似乎更多地从自我感受来认识这个特定的阶层,许多作品都有相当浓厚的主观色彩,同情与批判常常交缠不清。后期随着其对现实的认识的深化,他更为严厉,也更为超然地审视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各色人物在现实面前的种种形态,对知识分子软弱性和摇摆性认识逐步加深,至大革命失败带给作者悲剧感,理想表面那一层光灿的外壳被剥蚀殆尽,露出的却是庸俗卑琐的人生。。与此相应,他作品中那种客观、冷隽、细致的特色日益鲜明。
      4、以少胜多的小说语言
      叶圣陶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一直留意语言”,以平实、质朴、整饬、严谨的文学语言著称。他很少用浓艳富丽、华而不实的词藻语汇,即使在“五四”前后“全盘西化”的浪潮里,他的作品也很难发现冗长拗口、曲里拐弯的欧化句子,亦无半文半白的现象。但其小说语言却毫不做作,决无刻意雕琢的痕迹,达到了以少胜多、一语传神的极富表现力的境地。
      叶圣陶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采用全知观点,“小说作者有权力假定从任何一个观点上观察人物、描写人物,他无往不在,无远弗届,当然也可以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传话奴才’成了洞烛万物的神祗,下笔就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了。”这有利于作家保持客观的立场和冷静的态度,所以我们很少看到叶圣陶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这也是叶圣陶的教育小说和西方不同的地方之一。(作者单位:余干管枥初中)
      参考文献
      [1]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5
      [2] 李熙暎;叶圣陶短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刘庆厚:从爱与美的追求到困惑中的张望——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杨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推荐访问:短篇小说 叶圣陶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