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以大话先生传为题写一篇文章 [李二先生非汉奸(外一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31 11:31:24 点击:

       李鸿章在世时,声誉之隆,两宫特别是慈禧,对他的宠信之深,一时无出其右者。朝中人望,他已��乎凌驾于乃师曾国藩之上。曾国藩讨捻无功,继之者为李鸿章,居然功成;曾国藩于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措置失当,连《清史稿》本传也说:“津民争怨之。平生故旧持高论者,日移书谯让,省馆至毁所署楹帖。”继之处理此案者亦是李鸿章,“逾月而定”。此时的李鸿章,真可谓顾盼自若,旁若无人。而曾国藩则屡屡求退,一身暮气,坐在轿子里背诵经书,饭后一局棋,对手都让他数子,此老无复进取之心。位极人臣不招众忌,从来少有,最讲究修养且修养确亦甚高的曾国藩,对于凌驾己上的学生李鸿章,亦不能无忌言。如讨捻之役,曾国藩久无功,李鸿章正自得意,出言不免讥刺,曾国藩奏疏有云:“臣不敢以一战之功,遂自忘其丑陋。”有人告李鸿章此话有所指,李鸿章瞿然,从此对捻事出言小心了。这是暗指,一次甚至明白地对人说,不要和李鸿章作对,“今上甚从其言也”。酸葡萄之味毕见。
       李鸿章崛起,在上海附近一战。他编练淮军,方开抵上海时,衣装破烂,洋人耻笑不置,人谓之叫化子兵。李鸿章说:“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及战,洋兵数败,华尔率洋枪队弃青浦,走松江。李鸿章率部程学启(原属曾国藩军)战于新桥,乘胜攻泗泾,解松江围。洋鬼子不敢轻视李鸿章带的叫化子兵了,李鸿章声名大噪。从此之后,一帆风顺,直至甲午战前,享受了极高的荣誉。
       自清初至同治,文臣封侯,自曾国藩始。打下江宁,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花翎。是时的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亦赏双眼花翎,以爵位论,在国藩之下。后来的岁月,鸿章所得优遇,就逐渐凌驾国藩之上了。同治七年,西捻平,鸿章八月入觐,赐紫禁城骑马。这是国藩所未得者。光绪五年,鸿章受命题同治及其皇后神主。以学问、人品都远不及国藩的鸿章,得此当时认为无上光荣的尊崇,可谓极矣。自然,其时国藩已死,即使不死,按诸情势,典主之荣,也落不到他头上了。鸿章一生最高赏赐,在光绪十九年至二十年甲午战发之前,光绪十九年正月,鸿章年七十,两宫赐寿。光绪二十年,赏戴三眼花翎,这又是乃师生前所未得者。《异辞录》有一段话,谓:“同光以来,每逢庆典,李文忠常得异数。紫缰三眼翎,本朝赐近支八分,今以当古之九锡,人臣所不能有。……德宗三旬庆典,文忠得方龙补服,出于《会典》之外。”
       最可看曾李待遇之异者,是死后享受的不同。曾死,“辍朝三日,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李死,“两宫震悼,赐祭葬,赠太傅,受封一等位,谥文忠。入祀贤良祠,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建专祠以祀,并命于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以上分见《清史稿》曾李本传)李鸿章的爵位,在死后和曾国藩拉平了,比国藩高了一级的是,京师建立专祠。国藩地下有知,当重复生前所说:“今上甚从其言也。”其实,重用后半生的李鸿章,初在恭王,后在醇王,因二王而邀慈禧的宠信,鸿章身价日隆矣。
       甲午战败以前,鸿章虽亦曾受攻讦,还有人比之为贾似道、严嵩,袁爽秋甚而毁与鸿章子经方的儿女婚约。但攻讦主要来自反对洋务的守旧之士和清议朝政的清流党人,对他来说,是小焉者,不在话下的。反对开放,反对学西法(尽管国藩和鸿章主张学的西法是尚未得其本,毕竟是进了一大步),其时已成不了气候,至于清流党,尽管激昂慷慨,终归是局外人空口说白话容易,无实际之补,亦于鸿章所图之大局无碍。对李鸿章一生最大打击,致命的一击,乃在甲午惨败。
       尽管有人批评鸿章历次上疏言海防之固“似嫌过于自满,启上骄志”,又说:“然北洋海陆全军,缓急足恃与否,渤海门户深固不摇与否,公(指鸿章)于事前似未尽知。”(《异辞录》)毕竟,苦心经营数十年,鸿章于我海防及海军实力,还是比较清楚的。鸿章之咎,在于未力争不得以购买机器军火费用移以修建颐和园。《异辞录》作者刘体仁,对此说是“以汉臣而膺宠眷,未便与人家事,此不能为公咎者”。其说荒唐,动用军费怎能说是清室家事?正因为李鸿章于中日海军比较清楚,所以,他才不主战。多年传统观念,至今也还是如此,论战论人,往往概以主张战和判忠奸,主战者皆忠臣、英雄,主和者必奸臣、败类。鸿章在此种朝野议论影响下,没有公开明确表示反对战,然《清史稿》鸿章本传,已道出鸿章之不主战,“至是(指甲午时),中兴诸臣及湘淮军名将皆老死,鲜有存者。鸿章深知将士多不可恃,器械缺乏不应用,方设谋解纷难,而国人以为北洋海军信可恃,争起言战,廷议遂锐意用兵。”“方设谋解纷难”,就是通过外交谈判。张百熙疏劾鸿章“阳作战备,阴实主和”,在朝野压力之下,鸿章自不能不战了。时头脑清醒的大臣无多,只孙家鼐力言衅不可启。私家笔记所载,也证明了鸿章已战而欲中途停战:“中日战事方起,是时当局要人李文忠为海陆军帅,手握全权;直隶提督叶曙青为大将,身当前敌;项城为行人,通使命,合词请班师以待天下公论。”战端已起,自然止不住了。
       当时,主战最力的人,是李鸿藻和翁同�。袁世凯奔走李鸿藻之门,张季直和文廷式为翁同�耳目,袁世凯大言,按他的计划,可以制敌于先,这自然是胡吹。难怪战败以后,李鸿藻用袁世凯小站练兵,鸿章以羞辱之身归自马关,讽刺说:“余败军之将,候袁大少爷成军后可以一战。”
       甲午终败了,且败得如是之惨,李鸿章声誉一落千丈,他还得含羞忍辱去日本马关谈判。鸿章本不愿去,“然辞气之间,不无踟躇”,这是他可贵的当大任的精神。李鸿藻怂勇他去,说是“好为之,所不与公祸福与共者,有如天日”。不能说鸿章因此一言而去,毕竟有一位大臣愿与共分担责任,有以促成其去。马关谈判,春帆楼面对伊藤博文咄咄逼人的气势,李鸿章虽败军之将亦足以言勇,当场还能使伊藤下不了台。而李鸿藻口出壮言,徒成空语。这正是做实事和说空话的对照。
       回国之后,从此背上了汉奸罪名,“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成了千古名联。名丑杨鸣玉(又名杨赶三)讽刺李鸿章早在平壤之败时,是役李诏夺三眼翎黄马褂,赶三演《丑表功》,去保儿,临场插诨云:“我有汗马功劳,奈何夺我三眼翎,褫我黄马褂。”可以想见剧场的强烈反应。不久杨死,乃有此联出。平心而论,以战败之罪归于一人,是不公平的。李二先生非汉奸,且为近代史上有功之臣,于中国近代化有功之臣。
       甲午战败后,慈禧欲治主战者之罪,以为李鸿藻老成,且为同治之师,目标便集于翁同�但止于披其枝叶:吴大�免官,汪鸣鸾被谴。无一词及于李鸿章,可知在慈禧心目中,李鸿章是无罪的。后,李鸿章使俄,慈禧对他说:“中国败于日本,汝辱斯甚。”可见鸿章负汉奸之名,慈禧亦知其辱其冤,当面一言,算是为他洗刷,更为了还要用他。庚子义和团胡闹,他以两广参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山东巡抚袁世凯组织的东南互保条约,给清廷和慈禧下不了台。辛丑议和,还得劳动这位衰翁。条约一订,他就在这一年死了,让历史去总结他的一生。《清史稿》本传,称鸿章“自壮及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藩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马关定约还,论者未已(振常按:自然是遭众骂),或劝之归。鸿章则言:‘于国实有不能恝然之谊,今事败求退,更谁赖乎?’”不能把这话全看作门面语,李鸿章确有临事的精神,所以才一直到七十九岁高龄还在位做事。如果在他六十多岁以后一刀切,退了下来,当可免去后来汉奸之诬,历史也就残缺了。
      
      再说李鸿章
      
       前文《李二先生非汉奸》(载《文汇读书周报》第五五五期),言而未尽,作此续篇。
       李鸿章阐述他的洋务思想最具代表性之作,为于同治三年写给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的信。此信提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之理,结语云:“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蒋廷黻对此信赞誉极高,认为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篇文章”。
       其实,这正是李鸿章见识不足之处,也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所在。还是用李鸿章自己的说法来证实,他在同治四年八月改建江南制造局的奏折中说:“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之俗,所以郅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照此,中国的政教、文化、风俗皆优于洋人,无须作任何改变,只要学得西方这长技足矣。至甲午战败的几十年中,洋务运动的声势,不可谓不盛,终至一战溃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此路不通,以事实证明了李鸿章思想之大局限,甚而可以说:李鸿章但有实务而无思想。梁启超评论他不学无术,殆即指此。
       甚至还用不着到甲午,早在此前,个别杰出之士,已指出洋务之法有欠缺。出使英法的郭嵩焘,以亲身所验提出,非只洋人的科技制造值得学习,洋人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更应借鉴。他为此专门写信给李鸿章,主张派留学生出洋学习制造和驾驶,不如学科学技术。更好的办法,应是像日本一样,在国外学习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立国之本。时人目郭嵩焘之说为邪说异端,李鸿章亦不接受郭嵩焘建议,答称:“鄙人职在主兵,亦不得不考求兵法。”“兵乃立国之要端,欲舍此别图大者远者,亦断不得一行其志。”以主兵为藉口,实认为兵即是立国的大者远者,而否认了西洋的政教文化有可学。这就是梁启超批评李鸿章“惟知练兵而不知有兵之本原”。
       李鸿章练兵的首要是,购买新式战舰,建立强大海军以对付日本。光绪八年,他与署直隶总督张树声合奏,分析了中日双方兵船的力量,认为是互不相让,进而说:“然比年以来,臣鸿章与内外诸臣熟商御侮之要,力整武备,虽限于财力,格于浮议,而购船制械,选将练兵,随时设法,独具规模。”结语说:“中国地大物博,能合力以图之,持久以困之,不患不操胜算。”“中国战舰足用,统驳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指日人侵琉球)亦易结矣。”
       李鸿章对胜利前景的信心,倒也并非无据。光绪十四年以前,中国海军较日本为有优势。光绪十四年以后,因献媚慈禧,海军经费大量用以建造颐和园,照李鸿章甲午战启时所奏,说是“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丁汝昌及各将领屡求添购新式快船,臣仰体时艰款绌,未敢奏咨渎请,臣当躬任其咎。”李鸿章不敢语涉慈禧,稍言海军经费移用造园事,隐忍出以“臣当躬任其咎”,满腹怨气,以后终于对掌管户部的老对头翁同�发泄出来,这且留待后面去说。经六年停滞,到光绪二十年战发,日本海军已强于中国了。李鸿章对此是明白的,看他在甲午战启时对双方海军兵力的分析可知,其时北洋海军之可用者,只镇远、定远两舰优于日本,然“质重行缓,吃水过深,不能入海汊内港,次则济远、经远、来远三船,有水线甲穹甲,而行驶不远。致远、靖远二船,前定造时号称一点钟十八海里,近因行用日久,仅十五六海里。此外各船,愈旧愈缓。”因此,李鸿章制定的政策是“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以求谅于局外者也”。
       这就明白地表示,李鸿章并不主战。为什么要“求谅于局外”,即因局外人不明就里,一时主战之风甚嚣尘上,且说动了慈禧和光绪,李鸿章在奏折中才作此表示。中国屡受敌侵,朝野有轻易求战之心,其情可谅,在不能战时而强战,乃以国家为儿戏,其事不可取。远一点说,南宋以来,即因辽金元之屡侵,就造成了轻易言战的心理,士大夫以功名自见者,动辄言战,后之人误以为不问任何情况,言战即同于爱国,因而往往以战和判忠奸,其误甚矣。即在近代,甲午以前,已有鸦片、英法联军、中法三役之败,不检讨自己,审时度势,力求自强,锐意改革,只是空口叫战,只能败得更惨。可悲的是,甲午惨败诚然深深震动了中国,尤其知识阶层,戊戌维新以起,革命之说以兴,当政者则还是昏聩糊涂,最后引来了愚昧无知的义和团,招致了八国联军入侵。
       李鸿章以局内人明白不能战,尽管他没有公言反战,已招来了汉奸之谤,李鸿章毕竟也爱名节,便流之于依违两可。几十年的练兵,局外人误以为已属莫敌,从前三败于洋鬼子,今与东洋人战当可胜之。于是,内外言战者众。这里面,军机大臣李鸿藻和翁同�起了最主要作用。胡思敬《国闻备乘・名流误国》有载:“甲午之战,由翁同�一人主之。同�旧傅德宗,德宗亲政后,以军机大臣兼毓庆宫行走,尝蒙独对,不同值诸大臣不尽闻其谋。通州张謇、瑞安黄绍箕、萍乡文廷式等,皆文士,梯缘出其门下,日夜磨砺以须,思以功名自见。及东事发,咸起言兵。是时,鸿章为北洋大臣,陆海兵权尽在其手,自以海军弱,器械单,不敢开边衅。孝钦以勋旧倚之。謇等仅恃同�之力,不能敌。于是廷式等结志锐,密通宫闱,使珍妃进言于上。妃日夜怂恿,上为所动,兵祸遂开。”
       这节记载,大致可信,但忽略了慈禧的作用,大失。没有慈禧首肯,光绪何能决定作战?紧接上文,下面写到李鸿章向翁同�一泄怒气,两个对头正面交锋了:“既而屡战不胜,敌逼榆关,孝钦大怒,召同�切责,令即日驰赴天津诣鸿章问策。同�见鸿章,即询北洋兵舰。鸿章怒目相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同�曰:‘计臣以撙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鸿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同�语塞,归乃不敢言战。”
       这段记载,颇能传神。李鸿章怨气冲天,翁同�退无可守,看来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和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之间的纠葛,实际是翁李二人甚至是翁李二家的恩怨纠结。
       翁同�家世显赫,与其父心存均为两朝宰相而兼帝师,与其侄曾源均中状元,所谓父子宰相、叔侄联魁。陈康祺《郎潜纪闻》称翁家为“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苑”。翁同�的长兄同书任安徽巡抚时误抚练首苗沛霖,以致失陷封疆,被两江总督曾国藩参劾,革职充军新疆,死于戍所。曾国藩参劾显赫的翁家人物,并非没有顾虑,劾疏中有云:“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牵就。”就表明了顾虑所在。而这句话确也厉害极了,正好以此堵住了同治和慈安、慈禧之口,宽假无从。逮问时定拟翁同书大辟,后因翁心存病死,方减罪为充军。为曾国藩拟这个疏劾的,正是李鸿章。李鸿章是著名的刀笔,曾国藩就曾称赞他的公牍写得好。翁家一家,对于李鸿章,怎不怀恨在心。翁同�既入军机,后久兼户部,职权在手,对李鸿章施以报复,请款购买军舰屡遭驳诘,自在意中。重臣以国家事为私人恩怨之具,不亦可叹。
       李翁仇隙之深,还可另引一条材料说明。其记载出于身经其事的吴永,所著《庚子西狩丛谈》谓甲午败后,袁世凯为翁同�做说客,去北京贤良祠看李鸿章,劝李“不如暂时告归,养望林下,俟朝廷一旦有事,闻鼙鼓而思将帅,不能不倚重老臣,届时羽檄征逐,安车就道,方足见老成声价耳。语未即已,公即厉声诃之曰:‘止,止。慰庭,尔来为翁叔平作说客耶?他汲汲想要得协办,我开了缺,以次推升,腾出一个协办,他即可安然顶补。你告诉他,教他休想。旁人要是开缺,他得了协办,那是不干我的事。他想补我的缺,万万不能。武侯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
       李鸿章在甲午败后,直隶总督一职被革,文华殿大学士衔尚在,清例,大学士不开缺,旁人不能补。翁同�虽入军机,却因无缺,补不上大学士,做不了协办大学士,不能称为拜相。翁同�于此,心有戚戚。袁世凯善于窥伺,乃在他昔日恩人李鸿章面前为翁同�谋此。话才开头,李鸿章敏感之甚,立即出以激愤之言止之斥之,翁李怨毒之深可见。
       事情没有结束。袁世凯退后,李鸿章却对吴永诉说了一通。《庚子西狩丛谈》续记云:“项城出后,公即呼予相告曰:‘适才袁慰庭来,说得天花乱坠,要我乞休开缺,为翁叔平作成一个协办大学士。我偏不告退,教他想死。我老师的“挺经”,正用得着,我是要传他的衣钵的。我决计与他挺着,看他们如何摆布。’”李鸿章自负一生不求退,面对翁同�,更要干到底。曾国藩平时常对人言,他有“挺经”十九条。这所谓“挺经”,无非是收罗一些成语故事,讲的是刚柔相克处世之道,李鸿章要继承师道了。
       杂记甲午和战问题如上,如果李鸿章在光绪十四年以后,能如愿以偿续买军舰,慈禧不以海军经费营建颐和园,中国海军建设当有强于甲午之时,但也未必能战胜日本。这就不是但知练兵而不知有兵之本原的李鸿章及其流亚所能见及了。甲午战败,李鸿章处于万人唾骂之中,当时主张诛李鸿章者甚多,文廷式等翁党之议无论矣,陈宝箴之子陈三立于乙未五月亦有电致两江总督张之洞,请吁奏诛合肥以谢天下。黄�得见此电,以之载所著《花随人圣�摭忆》,原电云:“读铣电,愈出愈奇,国无可为矣。犹欲明公联合各督抚数人,力请先诛合肥,再图补救,以伸中国之愤,以尽一日之心。局外哀鸣,伏维赐察。三立。”张之洞是极有心机的人,迎风善变,他自然明白,甲午后慈禧犹眷顾李鸿章,所以对陈三立此电未复。值得探索的是,陈三立何以有此主张,是否与时流以李鸿章为汉奸的看法相同?
       查陈三立《府君行状》记:“其时李公鸿章自日本使还(振常按,指乙未签约归),留天津,群谓且复总督任。府君愤不往见,曰:‘李今朝抵任,吾夕挂冠去矣。’人或为李公解,府君曰:‘勋旧大臣如李公,首当其难,极知不堪战,当投阙沥血自陈,争以死生去就。如是,十可七八回圣听。今猥塞责望谤议,举中国之大,宗社之重,凭孤注戏付一掷,大臣均休戚,所自处宁有是耶?其世所蔽罪李公,吾盖未暇为李公罪矣。’卒不往。”如是,则陈宝箴之责李鸿章,与众议之一哄而嗤之为汉奸,大不同,责其不当战而战,不冒死据实以呈国家实不能战也。然则,其子散原老人之请诛合肥,当亦秉其义。壮哉,义宁陈氏之谠论也。
       陈宝箴此说,与往昔曾国藩所论亦相符合。曾国藩在天津教案落职后致李鸿章信云:“自宋以来,君子好痛诋和局而轻言战争,至今清议未改此态,有识者虽知战不可恃,然不敢一意主和。盖恐群情懈弛,无复隐图自强之志。鄙人今岁所以大蒙讥诟而在己亦悔憾者,此也。”曾国藩毕竟高李鸿章一筹,李鸿章以“筑室忝为门生长”自居,惜乎未见得领略了乃师之深意,便使后人亦复哀后人也。

    推荐访问: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