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语文课标(2011年版)为何不再强调“理解”? 语文课标2011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8 04:51:42 点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讲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我们注意这里是说“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课标修订稿中关于这个内容是这样讲的:“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显然,2011版的语文课标去掉了“理解”,不再强调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而是说要“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是为什么呢?我尝试着解读如下,和老师们商榷:
      一、不说理解,不等于不要理解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源远流长、意蕴深刻、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我们从小接受着母语的熏陶,在浓厚的汉语言文化氛围中成长,所以很多文字无需理解,我们就能够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
      但是,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很多词汇如果不借助工具书,不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不追寻它的历史源头,还真难以明白其真意。再说了,你连语言文字都不能准确理解,又怎能正确使用呢?理解是运用的前提,我想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说,课标(2011版)去掉了“理解”,并不代表不要理解!
      二、基于母语特点,而淡化理解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很多情况下,看着其字形就知道意思了,比如说象形字,“羊、牛、日、月、水、山……”,这些字的字形就是模拟实体而来;再比如形声字,“咩、哞、吠、喵……”一看就知道,这些字分别是形容羊、牛、犬、猫等动物的叫声。而很多词语的构词方式就直接表明了它的意思,譬如两字词“左右、书本、代替、桌椅……”,再如一些成语“一字千金、水平如镜、目不转睛……”;还有些词语你只要知道它的来源(典故、传说等),也就知道其意义了,如“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愚公移山、火眼金睛……”。当然许多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了引申义或比喻义,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了。
      我们祖国的语言,有时表达的意思很含蓄,内涵极其丰富,如果硬要去试着理解,硬要用其他的语言文字来代替,将会破坏原有的意境、情调和韵味,甚至是扭曲了原意。比如古诗词,为什么现在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非要学生讲清楚每词每句的意思了?为什么现在语文练习中已不怎么要求孩子翻译古诗句的意思了?就是因为你这么一理解一翻译,古诗词原本特有的意境韵味就消失殆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对这类语言文字的最好描绘。
      基于以上的母语特点而淡化理解,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了。
      三、淡化理解,更注重正确运用
      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去掉“理解”,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淡化理解,而更加注重正确运用。
      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这样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里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实践性课程,而非纯理论课程。我认为这里所说的“语文实践”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广泛实践运用,除了在学校里学习运用,还要确立“社会即语文”“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样理念的提出,我想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改变以往在语文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解的局面,扭转在语文练习和检测中过于注重考查理解的倾向,从而引导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广泛的大量的阅读中去,参加到各项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帮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从根本上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语文 理解 课标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