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创先争优 > 正文

    悲凉的纪实梦幻:悲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7 04:39:19 点击:

      【摘 要】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过去以及未来的岁月里,接受时代的洗练而成为不朽。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该片中,则表现为创作者们以其高度统一的美学风格,从关注现实的角度,通过看似简单质朴的事件,传递出发人深省的力量,同时该片也成为我们一代代观众脑海里抹不去的一首现实悲歌。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纪实性;梦幻
      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电影也不例外。电影依托着现实的基础来制造梦幻,而现实也凭借着电影不断的梦幻制造从而找到安慰和出路。电影之于现实,有着纪实性以及假定性之分,相应的也就有着写实主义以及技术主义两大传统的区别。“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是照相的外延”,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以其对于现实的深刻描摹,对于普通老百姓辛酸生活的准确把握,从而通过电影的传播影响并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一、审美关系的范畴
      我们要来探究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先来看有关于审美关系的范畴。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以及主客观的统一协调上追求真理和延续,之所以要审美,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物欲横流,需要我们去筛选出合理的部分,即就是美的事物。然而所谓的美,包括了主客观的存在。审美也是一次心理活动的过程,受偶然因素以及主观情感依托的影响。人作为主体,对不同的客体会产生不同的好恶选择,这取决于个人的生理心理机制以及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素养等。
      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方面就是电影创作者如何以电影思维和电影语言去表现和反应生活,反映现实,观注社会,拍摄出为广大观众所喜欢的影片;另外一方面在电影荧幕演绎的同时,现实中不可能,或者难以出现的梦幻都可以在荧幕上进行诗意般的呈现。
      二、《偷自行车的人》电影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重量级导演德·西卡于20世纪40年代末所拍摄的作品。这部影片不仅是导演德·西卡最赋盛名的一部作品,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该片自公映以来屡获大奖,蜚声国际影坛。这部影片以其客观的视角,通过真实的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大萧条,罗马城里的普通民众面对生存的艰难环境还有重重压力而苦苦挣扎的景象,带给观众自然,亲切,朴实之感,并且弥经历史的冲刷和沉淀从而成为不朽的经典作品之一。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这一学派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该学派深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真实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新现实主义是把真实的人和物作为影片的基本素材,采用实景拍摄,关注真实朴素的的细节,打破了以往的戏剧手法,代之以纪实为主。自开山之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影片:《游击队》、《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大地在波动》等。这些影片无一例外的都将视角投向二战后萧条的城市还有苦难深重的老百姓身上。这些都与虚构故事不同,采用纪实手法以其自然清新的气质和意蕴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纪实美感,从而在电影史以及电影理论中都获得了一席之地。
      影片的剧本是由意大利的著名编剧柴伐蒂尼所作。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他和导演参观妓院以及看面相女人的房间的细节。而剧本的最初来源则是一条短讯式的新闻:一个失业工人和他的孩子,为了寻找他们丢失的自行车在罗马街头奔波24小时,结果一无所获。
      (二)集中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首先,电影以社会性作为根基,故事架构重点叙说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民生的疾苦。与欧美电影脱离现实不同的是,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都深深扎根于现实社会以及生活之中。镜头所关注的是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意大利经济瘫痪、陷入困境、百废待兴的时代景象。所谓的现实即就是老百姓生活艰难,人人都想获得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甚至一辆自行车都成为了全家人生活的依靠和关键所在。有自行车就意味着有工作,没有的话,那么生活则更为艰辛。在饱受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在看到这一情节时,都深有同感和共鸣。人们的灵魂不仅是在为主人公忧虑,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所忧虑。在这里,通过电影的呈现,观众感同身受主人公的境地和遭遇,感受现实,获得情感慰藉。
      影片真实描摹了现实景象,采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把自行车作为线索,沿着找车的路径,镜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罗马城里破败的建筑,主人公简陋的住房以及破旧的衣服、扎堆找工作且很拥挤的人群,为了一碗菜汤勉强去做祷告的人,黑市里的光怪陆离,还有为了乘车排得像长龙一般的队伍。社会的危机以及困境等都历历在目。而这些市井百态的真实写照,很是震撼人心,观影的同时,让观众获得审美的体验。
      其次,以真实性作为准则,采用自然光以及大量实景拍摄。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还我普通人,获得更为便利的实景拍摄,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最为通常的做法。摄影机的镜头对准的是形色匆忙的大众以及衰颓的建筑。这样做的客观原因或许是因为在战后没有摄影棚(很多摄影棚在战争中都被摧毁),再加之资金以及人力的缺乏,所以要把机器扛到大街上去。 总之,机器直接对准原生态的大众,相对于欧美的戏剧化,则是很大的创新以及改进。电影人柴伐梯尼说过,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事”,即一种根据传统臆造的故事。他把新现实主义电影视为一种实录,一种记录精神。非职业演员的演绎,不仅打破了好莱坞的明星制度,也避免了角色类型的固定化。自此电影对于男女演员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改变。以往欧美电影都注意演员的脸型还有身材,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以后,关心的则是气质以及形象特征的相似。这也影响到往后好莱坞明星的选择标准。
      主演朗培尔拖·马奇奥拉尼是一名非职业演员,在影片中扮演一位每天早晨都加入到求职大军队伍的男人里奇。而演员本身就是罗马的就业市场中处于失业状态的一名工人,一个在街上看热闹的男孩来演儿子,妻子则由一位新闻记者来扮演。朗培尔拖·马奇奥拉尼是一位炼钢工人,他在影片中的精彩演绎也注定这个银幕形象成为永恒的经典。可是在电影杀青之后,培尔拖·马奇奥拉尼倒是真的开始为寻找工作而发愁起来,他再次回到了罗马的就业市场中并且重新陷入失业的危机。在这里电影导演在演员上尽量的接近于现实,让失业的工人来扮演失业的工人,这本身就是在演绎他自己的生活。在追求真实的同时,较多的使用自然光以及长镜头,而蒙太奇则降为次等的技术手段。以生活原貌代替虚构,以小人物代替英雄,接近诗意现实主义。   最后,以悲剧式对抗作为基本的精神,采取扇形结构以及开放式的结局,不主张对于生活的归纳以及提高,采取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进一步拓展了作品的层次。看好莱坞的电影,总会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故事,结局大多是好人得到回报,坏人得到惩罚,英雄的回归,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等。而新现实主义影片设置上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不给观众最终的明确结局。在《偷自行车的人》结尾处,父子俩人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步融入到茫茫的人海中,到底自行车的命运归宿如何,是重新买了,还是找到旧的,或者是里奇再次陷入失业的危机。影片引领着观众去参与,去思考。观众也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身世命运与剧中人联系在一起,同悲同喜。影片结束的时候,所有观众的内心都不会感到轻松,都会为了剧中主人公的命运沉浮而忧心。
      《偷自行车的人》是纯电影的最初几部典范之一。不再有演员,不再有故事,不再有场面调度。就是说,最终,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完美的现实纪景中,不再有电影。新现实主义不同于意识流的非理性的意识以及主观化,它所倡导的是纪实主义以及让普通人成为银幕主人公。在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没有太大的起承转合,也没有显眼的高潮,有的是娓娓道来,以及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一个穷人他的车被偷了,他就不得不到处去找。”这是里奇所说的话,他一边找车,一边深陷内心的苦恼与焦灼之中。车就等于工作,工作就等于饭碗。这也就是电影所表现的现实,电影创作者们所关注的社会实况,在荧幕上得以展现,反应了最底层的普罗大众的生活实景。
      巴赞相信现实的自然表达性,现实本身就是富有含义的,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正是现实美学的完美体现。纪实主义美学和意大利电影互为印证,相得益彰。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大量使用对白以及长镜头,纪实性的摄影贯穿全剧,延续了真实美学的风格,悲剧意味贯穿始终,而真实感也超越了影片的观赏性,更具有了美学上的意义。
      巴赞认为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实质就是再现的现实须是完整的。不能拆散人和环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偷自行车的人》就是以完整的事实,并将它参与到叙事的过程中去,因此影片的情节意蕴也生发了出来。电影与现实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电影表现了现实,同时现实境遇也凭借着电影获得了不朽,成为荧幕经典。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到影片的叙事中来,通过影像化表达出来的视听语言感悟作品的悲欢离合,并且引发深层次的共鸣。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完整的叙事链条中,因为观众的参与而成为完整且圆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匈)贝拉·巴拉茨.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媛(1988— ),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推荐访问:悲凉 纪实 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