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承揽合同 > 正文

    学而_南怀瑾:学而推广之,兼济天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0 04:47:33 点击:

      名人语录  1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速用话题:佛心)  2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速朔话题:技与用)
      3 人生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速用话题:诚信)
      4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速用话题:寻找真相)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学问则是一生的事,学问不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速用话题:学问是什么)
      大家说名人
      先生的文化态度 于丹
      我们都了解南先生在早年是曾经从戎的,也曾经经商,他并不是从—开始就在书斋中做学术研究的人,他也是在这个社会上万水千山经历过来之后,觉得中国文化能成全自己的经历,他自己的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信任,所以他才会以个人的语境去做这些经典的解读、阐述,直到他晚年办太湖学堂。
      所以我觉得对今天的人来讲,南先生传递出来的态度比他得出的学术结论更加重要;他表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其实比他的成果更加重要。像南先生这样做出个人化的努力我想是有必要的,所以其实这才是他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他是初级宗教迷的偶像 魏江(浙江大学教授)
      杜维明教授对南怀瑾的评价比较中肯,他认为南怀瑾毕竟不是学院派,对很多经典的文义和义理的理解有许多不严谨的地方,其作品也不属于学者们会推崇的经典。就像易中天《品三国》一样,不能作为正规的学术著作来看。
      当然,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南怀瑾开启了很多人对儒学、道家、佛家的学习,也感染了无数人。很多初学者或者对此领域不了解的人,看了南先生的书,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了解了很多国学知识,这一点南先生的功绩非常之大,大大普及了国学。
      面孔一:杂家
      求学:广参名师,兼收并蓄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于浙江乐清柳市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先生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当时南怀瑾醉心武功,到处拜师学艺,遇到不少艺人高士,指点过他的不下于八十人。然而,后来南怀瑾悟到武功的目的是以武制乱,以求“和平”。
      抗战时期,他辗转来到四川,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僧奇士。其间,南怀瑾有缘在青城山灵岩禅寺结识了川北禅宗大德袁焕仙老先生,南先生追随左右,成为袁先生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南怀瑾其时正值二十五岁华年,已深得袁老先生真传。不过,虽然南怀瑾一生广参名师,学高行邃,却无纸文凭。
      速用片段:欲要成为专才,首先要成为一个通才,这样目光才不会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固步自封。南怀瑾青年时期杂收旁揽,看似博而不精,然而正是这种泰山不让土壤的“杂”,才使他在“专”之后,能够游刃有余地“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适用话题:专才与通才、博、杂家
      名人链接
      联想关键词:名利
      陈寅恪:游学欧洲不为名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在读书期间,他没有要学分。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不求博士文凭的陈寅恪,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他学了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面孔二:隐士
      闭关:批阅经典,真修实证
      为求深研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三年闭关批阅佛教经典《大藏经》,南先生穿上僧衣,于青灯古佛旁斋戒素食,日夜苦读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五、六千卷佛家经典,以经为法,印证个人修持所得,遂致终生受益无穷。后来,南先生从峨眉山又来到乐山竹根滩五通桥多宝寺闭关静修,由于闻讯而来访者曰见其多,遂移至弟子张怀恕家书楼之上安居,禅修打坐外,便埋头于书丛之中,披阅了全套《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经史典籍,所获甚丰。
      1945年,南先生在神通俱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宗各派,得以参透密宗各派奥秘。在川九年,南先生虽历尽艰险曲折,然终于修得大成。
      速用片段:其实,不仅是大师需要闭关,我们平常人也都需要闭关。当你心情烦躁时,当你事业困顿时,当你运道不顺时,就有必要退居一室,屏息万缘,澄心凝虑,对自己的以往做一番反省,直到找出应对的策略。如此,当你出关之后,必能比以前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适用话题:闭关、潜心、沉淀
      名人链接
      联想关键词:潜修
      徐梵澄:遁迹学院三十年
      梵澄算得上货真价实的鲁迅弟子,却偏偏不喜欢张扬与鲁迅的师生情。1951年,他来到印度南部的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开始了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漫长而艰苦的治学之路。在那里学习、执教、翻译、著述了近三十年。三十年中,他生活极为简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绝类高僧大德的闭关潜修。在清苦孤寂中,他潜心研究和翻译印度古代典籍《奥义书》等经典,还用英文著述,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具有最深奥的哲学知识的中印两国间搭建着文化交流的桥梁。
      面孔三:授业
      弘法:春风化雨,不遗余力
      1949年春,先生经波历险,始来台湾。刚开始,生活甚为清苦。然先生素来超然物外,坦荡洒脱,故穷而不愁,潦而不倒,依旧满面春风,并在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湾的第一部巨著《禅海蠡测》。几年后,先生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1969年,南先生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接着,先生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先生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南先生将毕生心血结晶尽数贡献给了社会大众。2000年,82高龄的南怀瑾来到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开始兴建太湖大学堂。2006年7月1日至7日,年届九旬的南怀瑾在大学堂首次开讲,吸引了各方人士。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余热发挥到了极致。   速用片段:南先生一生坎坷,游走世界各地,但始终坚持他一生的追求、传道、授业、解惑。他怀有无穷愿力,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才能够生命不息,施教不已。
      适用话题:游学、传道、推广
      名人链接
      联想关键词:普渡
      净空法师:一生为传净土法
      当今佛教界,与南怀瑾齐名的是净土宗大师净空法师。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在国内外,弘扬佛法,讲述《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净土五经》等大乘经论数十种,53年无间断。他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
      大家作品馆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期,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速用片段:南先生对儒释道三家精神的总结可谓形象而深刻。我们可以将之简化成两种力量,一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世俗力量,一种是佛道为代表的宗教力量。世俗力量为我们建立了和谐是社会秩序和行为法则,而宗教力量则使我们更有勇气面对并非完美的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这两种力量都不能偏废。
      适用话题:融会贯通、兼收并蓄
      事业与职业
      大家常常把做生意称为事业,常听到“你做什么事业?”这句话错了!做生意不能算是事业。事业的定义,在《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呢?“举而之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我们这一个人,在活着的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人家,这个才叫事业,就是人生的价值。最普通地说,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楣到讨饭的,当皇帝和做乞丐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其他你当宰相也好、部长也好、大学教授也好、补习班的小老师也好……那都是职业,不是事业。大家要弄清楚,找个工作赚钱吃饭,或打个知名度……那不叫事业。真正称得上干事业的,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
      速用片段: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高官厚禄而沾沾自喜,并且美其名曰这是个人事业的巅峰?正如南怀瑾指出的,只为自己考虑的只是职业,与事业无关。事业,是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造福于人。盂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不是事业,兼济天下才是响当当的事业。
      适用话题:事业与职业、最高利益、社会价值
      国学大师之辩
      南怀瑾一生以文名闻名两岸及华人世界,然而,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由于他对经典的解释深入浅出,在赢得亿万读者的同时,却为所谓精英人士所睥睨,使他一生毁誉参半。
      正方:他是公认的“国学大师”
      当国人还再为90多年前的启蒙运动纠缠于“主义”和“问题”时,南怀瑾的世界里没有这种文化围城。他将儒道释三教文化融合贯通,用草根民众最渴望的方式,给予他们润物无声的启蒙。没有人否认,一生传奇的南怀瑾先生对儒释道三教经典的诠释,不可能像纯粹的专家学者那般严谨,甚至不免有些讹误。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反方:感受不等于学术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日前在谈及南怀瑾时也表示说,称其为“国学大师”言过其实,“他也就是在读了儒、佛、道三家的一些著作之后写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而已”。但南怀瑾值得佩服的一点是,他有勇气讲出他自己思考过的东西。
      小结:其实,南怀瑾从未自称是国学大师,他给自己的评语却是:“我的一生,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没有一样是对的。”
      教育的目的
      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现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专门为了职业,为了赚钱,基本人格养成教育都没有。人如果做不好,你讲什么民主、科学、自由、法治、人治、德治、集权,乃至信用、环保、团结、和谐等等,理想都很好,可是没办法做到,因为事情是人做的。
      速用片段:教育应该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把人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就业工具。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大多都是如此功利。这种教育,把学生接受全面文化,尤其的锻造健全人格的权利剥夺掉了。就是因为这种弊端,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的心灵极为脆弱,因为,我们的心灵没有深远的文化做盾牌。
      适用话题:教育之路、人格塑造
      名人佳作
      煮茶闲读南怀瑾 蒙德鹏
      我很喜欢南老师的名字,觉得他的名字“南怀瑾”三个字充满了坎坷、禅意和睿智,十分启人心智。如果说人如其名,南老师的名字和他的人生经历和为学态度还真的颇有几分神似。
      “南”犹“难”也,南老师1918年生人,一生饱尝战乱和颠簸之苦,他曾居台,曾旅美,后移居香港,现为“弘扬国学”而不辞辛劳奔走于两岸三地,可谓“难”矣;而南老师生的为学经历亦不无“难”哉,他幼时除了遍习诸子百家和四书五经,更是酷爱武术,曾为学得绝世武功而遍寻名师,后受人点化悟而弃武学禅,曾到峨眉闭关三年,最终又回到“国学”的怀抱。南老师一生艰“难”(南),自然为人常“怀”“谨”慎之心,为学常“怀”严“谨”之心,由此可见“南怀瑾”这个名字和他的为人处世颇为神似。
      不过如果你因此认为南老师不苟言笑的话,那就完全大错特错了。南老师一生好学,可谓博学多才,不管是儒、道还是禅学样样精通,他在字里行间和演讲时对“儒、道、禅”学经典语句均可信手拈来:加上他一生阅尽沧桑,世间的起起伏伏无不曾不遭遇,世间的甜酸苦辣一体验,因此没有什么是他看不透和想不通的,因此我时常看到他在笑。他笑看世间千姿百态,笑谈国学经典,当然这些笑是我在读他的诸多著作中看出来、听得到的。
      煮茶闲读南老师的佳作,我觉得南老师作为国学大师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博古通今但不故作深沉:他把深奥难懂的国学讲得既通俗易懂又饶有趣味;他把儒、道、禅学融汇贯通又不乏新意。因此南老师的书堪称当今中国不可多得的美味营养的国学大餐,因此煮茶闲读南怀瑾大师,乃我人生一大乐事,何其快哉!
      一句话点评:白描大师画像,直陈内心感受,真情流露。

    推荐访问:学而 推广 南怀瑾 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