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承揽合同 > 正文

    我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调研报告3稿(完整稿)---改一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8-05 07:09:37 点击:

     第一部分 我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概况

     一、中国民办非学历教育现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崛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而且质量也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层次和办学特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至今,民办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至少 2000万人以上。2011 年,在整个民办高等教育体系中,有民办高校 698 所(含独立学院 309 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830 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数占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比例接近 60%。

     在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下,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通过自考助学等办学形式,在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数量和规模上获得快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良好,但近年来数量和规模逐渐缩减,2003年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万人;2012年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减少到830所,各类注册学生减少到88.14万人。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战略、快速转型,成为摆在所有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我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我国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日益萎缩,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资金问题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无法享受国家的财政帮助,一切资金全部靠自己解决,几乎所有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都经历过“少资金、缺校舍、借师资”的艰难历程。

     (二)办学定位问题 没能及时从自考助学过渡到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转型发展,最终由于生源不足而只能勉强维持生存或无奈倒闭,只有少数佼佼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专业设置问题 很多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设置广、不聚焦,学制和专业也没有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四)招生问题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由于不具备独立颁发国家认可学历文凭的资格,同时许多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又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招生困难,没有生源,学校无法生存。

     (五)教学质量问题 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致命问题。当前影响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是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培养职业型、技能型人才。

     (六)地位与待遇问题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待遇。公办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却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登记要到民政部门,难以享受事业单位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财政扶持政策及教职工待遇等。

     第二部分 民办非学历教育背景下我校的发展概述

     在民办非学历教育背景下,我校也同样出现了高峰与低谷。2004 年学校开展了自考助学模式,实行以自考教学为主,校企合作为辅的模式,短短几年学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从 02 年1000 人左右到 06 年近 9000 人,在校生达 2 万余人,教职工总数 1 千余人,在北京拥有长城、顺义、昌平、通州等校区,发展成全国范围著名的万人民办高校。07 年后招生数字开始下滑,但规模仍然较大,到11 年后,招生数字下降到千人以内,学校规模开始缩小,原有的几大校区都合并至延庆康庄,在校生两千人左右。回顾过去近十年办学历史,我校办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考助学模式 我校自 04 年以来一直以自考助学为主要的办学模式,在整个民办教育大背景下,我校于 06-08 年达到自考助学顶峰,每年可招收七千到八千学生。高峰时期所开设专业近六十余个,其中有一大半为自考专业,包括文、理、工、商、经、武、艺术等,基本涵盖市场上所有热门专业。

     学生经三年或四年学习,毕业时可获得双证,北京人文大学的结业证书以及通过自学考试获得的国家承认的自考毕业证书。自学考试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我校虽聘请大量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上课,但因考试难度较高加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大部分的学生毕业时只获得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

     如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1、校发文凭国家不承认,学信网上无法查询,很多读了四年书的同学毕业时只拿到人文的结业证,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就反过来怪学校,严重影响学校口碑,给招生带来巨大影响。

     2、自考文凭国家承认,在学信网上可以查询,但取证难度很高、通过率低,由于教考分离,增加了自学、辅导、备考的难度。至使通过率下降,令许多考生望而却步。

     3、文凭认可度不高,国家教育部政策支持不力,导致社会、企事业单位对自考文凭有一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令许多考生选择了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有时即使拿到毕业证,社会、企事业单位依然对自考文凭有一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4、自考以自学考试为主,学生刚入校时按照学校统一教学计划走,但经过一到两个学期后就分化严重,成绩好的远超教学进度,成绩差的考几年第一学期的课还过不了,学生分化的严重性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5、自考的主要人群从高考落榜生转向了在职工作者,导致大量的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自考培训业务,并通过大量的虚假广告宣传,1800 元一年可拿北大自考文凭之类的广告语充斥着互联网,而全日制教育下的自考学费、取证时间之类均远高于培训机构,加上自考口碑的恶化导致生源几乎消失。

     除以上问题外,加上公办学校的竞争,目前很多专科学校几乎不需要分数即可入学,导致无人关注民办学校自考专业。

     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模式 除开展自考教育模式外,我校还大力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对于竞争力较差的民办高校来说校企合作也是一种出路。学校应该在没有自身特色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寻找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把握企业与市场用人需求,找准办学定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以就业带动招生,以岗位培养人才。回顾以往的办学经验,人文大学 11 年之前开展的校企合作年均在 25 个专业左右,但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数字下滑导致专业开班困难,据统计 2011 年—2014 年校企合作专业开班情况:2011 年 21个专业,开班 5 个专业;2012 年 7 个专业,开班 3 个专业;2013 年 8 个专业,开班 4 个专业; 2014 年9 个专业,开班 8 个专业。很多专业因招生数字太少,开不起来。有些专业勉强能开班,但办学成本较大,

     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2、很多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并未实际参与到教学中来,大部分的课程还是学校自己安排,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学生意见较大。

     3、学生大多为落榜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导致听不懂、学不会,学习非常吃力,最后干脆逃课,甚至连教室都不愿意去。

     4、很多学生毕业后因基础较差,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未能到企业工作,又没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使得家长和考生感觉受骗,从而对民办非学历院校十分排斥。

     三、培训取证工作 我校充分利用在校生的资源,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展校内职技能资格证书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培训事业也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1、开展培训项目 50 多个,包含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市教委、部委级的行业(国家商务部、国家建委等)的培训项目;极少数是具行业影响力的项目(蒙特索瑞、速录)等项目。

     2、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统考外,其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均在我校设立了考点,有的项目同时还接纳了延庆和昌平地区的考生参加(证劵从业资格证等)。

     3、近年来我校共培训了近十万人次。

     但随着学校生源的下降,培训工作也逐渐萎缩。期间培训部也尝试开展校外培训,但收获较小,主要体现在:

     1、距离市区较远,市场较小。

     2、无法以人文大学名义开展培训,需成立新的公司,但新公司知名度较小。

     3、没有师资、没有培训条件,导致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培训项目。

     四、套读电大学历文凭模式 2010 年以后由于自考生源减少,为提高在校生的升本率,降低流失率,我校引进了电大教育,专业段套读电大文凭。电大文凭国家承认,在学信网上可以查询,此证可以考研考公务员,取证相对而言简单。

     目前而言我校大部分学生均可获得电大文凭,但电大文凭含金量较低,体现不出我校的办学内涵及品质,虽然暂时解决了学生的学历问题,但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而言,仍没有核心竞争力。

     五、其它一些尝试 除以上几种模式,我校还尝试开展了网络教育,精心制作了一批课件。并将课件播放给学生看,用以辅导学生,制作的书法精品课件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尝试开展在线教育,通过互联网开展相应的教育,但在实行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开发成本较高;缺乏相应经验;市场竞争对手较多且实力强大;因学校专业背景较差,导致没有好的核心产品。

     第三部分 我校现状及转型发展思路

     一、我校现状 1、地理位置及硬件设施 我校目前位于北京市延庆康庄大道,康庄历史悠久,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略低 3.5 度,是消夏避暑的最佳选择;校园周边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包括康西草原、野鸭湖、八达岭长城、龙庆峡、官厅水库等;交通便利,八达岭高速公路在此经过,开车到北京市区需 1 小时左右。

     学校目前所在地康庄高教园区占地 1500 亩,建筑面积近 25 万平方米,建设有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教学楼、综合楼等设施,此外还有标准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园区环境一流,硬件完善。

     2、我校目前校内资源 我校目前拥有一支团结向上的教职工队伍 75 人,大部分为工作时间 5 年以上的员工,工作 10 年以上员工近 30 人。在学生 2000 余人。

     3、社会资源 我校建校 30 周年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 60 万学子,学校有近 60 万学子遍布祖国各地;经过 30 年发展,学校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我校转型发展思路

     (一)北京人文大学葡萄及葡萄酒工程专业 1、概述: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专业,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专业都有众多的学校开设。在师资、文凭及专业建设上我们是很难与其它学校抗衡的,所以我们打算集中优势力量,利用区位优势开设一个特色的专业,并借此将专业做大做强,做到区域范围内顶尖水平,经过调研发现,葡萄及葡萄酒工程专业正符合我们的需求。

     2、延庆、怀来葡萄酒产业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2014 年,世界葡萄酒大会在延庆举行。为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延庆规划建设长 50 公里的葡萄酒庄产业带,串起张山营、旧县、香营三个乡镇,将发展鲜食葡萄 3 万亩、酿酒葡萄 3 万亩,并建设休闲度假、精品鉴赏、山水养生、农庄生活体验 4 种类型的葡萄酒庄 48 个。但由于 8--10 年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好的葡萄酒,所以按照延庆的规划坚持“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计划用 5 年至 10 年时间,逐步实现葡萄酒庄产业带规划。预计葡萄酒庄产业带总面积 3 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示范型酒庄),总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包含葡萄酒历史文化区、葡萄酒产地科普区、葡萄酒精品展示区、葡萄酒体验区。

     而处于学校西南方向的怀来,是我国最大的葡萄种植、酿造基地。已建成酒庄 23 个,还有 10 个正在建设中,总规模要达到 33 个。全国著名的长城葡萄酒生产基地就位于这里。葡萄总种植面积达到 22 万亩,总生产能力达 20 万吨,产业总产值达 40 亿元,相当于怀来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该县专门成立葡萄产业领导小组,制定葡萄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和鼓励外来资金参与怀来葡萄产业的优惠政策,形成了通过项目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去年,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 2000 万元,在基地扩建、产能提升、品牌推介、高端葡萄酒研发生产等方面,加大对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加大培育、整合和宣传葡萄品牌力度,葡萄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从 1999 年开始,怀来已成功举办 11届“中国怀来葡萄采摘暨葡萄酒节”,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叫响了“怀来葡萄”这一品牌。以怀来葡萄为原料酿制的长城葡萄酒和桑干酒庄葡萄酒,已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60 余次。沙城产区的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达 14%,远销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近 10 万吨。怀来葡萄孕育出的葡萄产业,已在诸多葡萄酒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强势崛起。

     3、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目前我国知名葡萄酒专业招生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葡萄酒学院(亚洲唯一的葡萄酒学院)

     每年招生人数为 120 人左右, 基地班全称“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计划的一部分,葡萄酒专业就业率全国第一。

     中国农业大学:每年招生人数为 30 人左右,葡萄酒系隶属于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与中粮集团深度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与法国波尔多自然与农业食品科学学院有留学项目,葡萄酒烈酒技术贸易专业火热。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所属的食品酿酒专业(主要是葡萄酒)为国家重点学科。

     4、葡萄及葡萄酒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工艺方面:葡萄酒品酒师,葡萄酒侍酒师,葡萄酒调酒师等 市场方面:葡萄酒营销与管理,商超、酒店葡萄酒促销员,葡萄与葡萄酒贸易等 培训方面:商超、酒店、专卖店的葡萄酒培训师等 研究方面:发酵工程硕...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调研报告 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