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承揽合同 > 正文

    【变迁,有物为证】 人物世物变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6 04:45:53 点击:

      在历届全运会的诸多赛场中,田径项目的比赛场地往往是最热火朝天的。每届运动会,人在变,成绩在变,田径比赛的器械也在悄悄地变。46年来,这种物件的渐变就像田径赛场乃至整个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上。
      
      田赛器械
      
      测距器,越来越精准
      
      在第一届全运会投掷项目比赛中,用来测量距离的标尺仅仅是条普通的皮尺。在这届全运会获得铅球冠军的崇秀云说,当时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成绩出来得很慢。每一次投掷后,一名裁判员把皮尺固定在投掷圈内沿上的一点。这个点必须是投掷圈圆点和投掷物落地点的连接线与投掷圈内沿的交叉点。另一名裁判员再小跑着拉着皮尺到投掷的落地点。由于皮尺本身有伸缩性,测量的结果往往受到裁判员拉力大小的影响。“拉紧点和拉松点的误差估计要有一两公分。不过那时人们想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没人计较这细节。”
      到第二届全运会,皮尺被钢尺取代。虽然减少了误差,但测量速度仍然没有改善。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五届上海全运会。从那届开始,所有项目的测量器具都改成了电子测量杆,运动员把它称作“三棱镜”。测量时,裁判员把一支杆固定在投掷圈内上,另一支插到器械落地点,通过光线反射原理测得距离。这样不仅使测量结果达到了精确,也大大提高了裁判员的工作效率。这届全运会的电子测量杆全部由国外进口,之后赛场上相继出现了国产品牌的精细测量仪。
      跳跃类项目的测距工具也经历了很大变化。
      第一届全运会在撑杆跳高比赛中,要想调整横杆高度,工作人员必须比照支撑杆上的刻度,用一根长杆把横杆推到既定位置。为了避免仰视造成的误差,还要用一根顶端有个直角的长标尺从横杆中心上端向下慢慢地靠近,在碰到横杆时即可检查出刻度。
      以后,这种手动调高方式慢慢被机械调高方式代替。支撑杆的侧下部嵌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样尺,旁边有一个手动摇柄。工作人员只需对照着样尺摇动手柄,就可将横杆调到运动员要求的高度。原先检测横杆高度准确性的“直角杆手动”方法也变成了使用电子感应器的方法。
      
      标枪,终于含了金
      
      在第一、二、三届全运会中,标枪运动员手握的仅是一根精心制作的木棍,木棍的尖头上包裹着一层金属皮,运动员们常常称它为包铁皮(见上图)。后来,“铁皮头”换代成了钢头。直到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的赛场上才出现了金属标枪。它由铝合金制成,硬度和强度都和“木头棍”有了天壤之别:经过打磨后的金属标枪外表较之“木头棍”光滑许多,并且不会像木制标枪那样随天气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形。
      
      撑杆,越来越贵
      
      第一届全运会撑杆跳比赛中,大多数选手已开始使用铝合金制的杆了,但仍有少数运动员手里握着长长的竹竿。那时的铝合金杆直径3厘米,弹性很差。到了60年代,全运会中出现了尼龙杆,就是俗称的“塑料杆”。这种杆是用环氧树脂与特制的尼龙布逐层缠绕,再加压固化制作而成。由于国内不具备过硬的制作工艺,各队只能以每只10000多元的价格从国外进口。开始时,这种杆十分粗糙,重量大、杆壁厚、弹性也不好。近年来,杆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其中一种因有些弯曲被运动员称为“香蕉杆”的撑杆,壁厚只有1.5毫米。不过,到现在为止,全运会所用的撑杆一直依赖进口。
      
      落垫与横杆,柔软与坚硬
      
      现在跳高比赛时,运动员越过横杆后可以轻松地落在柔软的海绵垫上,而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选手们却没有这样的待遇。那时横杆的一边是一个沙坑,里面是普通的沙滩沙。运动员几经摔打后,一套运动衣很快就会被磨破,而且右腿大腿外侧也经常被擦伤。到了“文革”前,跳高的技术动作由跨越式发展为背跃式,为防止肩膀落在粗糙沙子上造成伤害,用碎海绵作填充料制成的简易海绵垫便应运而生。70年代末,相对正规的整体海绵垫出现在全运会的赛场上。80年代以后,海绵垫进一步改革为四周稍硬、中心略柔软的整体垫。这样的结构也直沿用至今,只是选用的海绵材料精细了许多。
      跳高用的横杆在一运会的仅仅是一根三角竹竿,外层用三片竹片粘合,非常简陋。此杆持续使用到第四届,方才结束使命。直到1983年上海全运会才出现了铝合金杆。这种杆中间部分是圆的,两头搭在支撑杆的部分为方形。由于金属杆的硬度比较高,一旦运动员碰掉横杆在下落后会被硌到,并且杆也容易断。即使如此,合金铝横杆还是沿用至今。不过,现在运动员训练中已出现一种不易折断的尼龙杆。
      
      踏板,不用再堆沙
      
      最初检测跳远和三级跳运动员是否起跳犯规的手段是在踏板前堆上浇过水的湿沙。一运会时湿沙被整理成台阶的形状,因此大家称那是“沙台儿”。但每次跳后,整理“沙台儿”的工作,要浪费很多时间。鉴于此,以后全运会的跳远和三级跳的踏板前改用了胶泥,一整条码放好。当运动员起跳犯规踏上胶泥后,只需取下那胶泥,换上另一条就成了。
      
      保护网,单保到双保
      
      第一届全运会投掷项目比赛的现场周围是没有保护网的。那时运动员基本还不具备把投掷器械误投到跑道或看台的能力。随着运动水平的快速提高,从第二届开始出现了保护网。不过那时用的是现在大学体育场常见到的菱形孔铁丝网。经过了第三、四届全运会,人们发现铁质的保护网虽然可以很好也保护在场者,但由于自身很硬,投掷物打到上面后会立刻反弹,极易威胁运动员的安全,因此到了第五届全运会,现在大赛中通羽的尼龙网就应运而生了。
      
      径赛器具
      
      测时,手动到电动
      
      今天的观众看到刘翔在比赛中冲过终点时一定不会想到,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径赛场上,每一个冲过终点的运动员部有三个手拿跑表的裁判员在注视着他。
      第一届全运会时,赛场上只有六条跑道,六位运动员比赛时,要有18位裁判为他们计时,场面很是热闹。由于没有精确的计时设备,为了避免手动计时的误差,在统计成绩时要将三位裁判员计时器上的时间做比较,最后取中间值。直到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才出现了电子计时装置。
      
      接力棒,轻巧又结实
      
      为减轻重量,最初的接力棒的材料是木头。一节经过打磨的空心木头棍在刷过一层普通的油漆后就被当作接力棒了。这种棒一直沿用到第三届全运会。第四届全运会上出现了铝合金和尼龙的接力棒。这两种棒既延续了木头棒质量轻的优点,又增加了不易损坏的特点,所以一直沿用到现在,有所改进的是在其表面刷了越来越高档的防滑漆。
      
      发令枪,不再看白烟
      
      发令枪一响,一阵白烟泛起,运动员冲出跑道。这是第一届全运会的场景,那时的发令枪被人叫作“纸炮枪”。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上,出现了一种上海造的仿左轮手枪,子弹也变成金属的,但由于声音过于 响,这种枪只用到了第三届全运会。发令枪的彻底变革是在电子计时器出现以后。从第四届到第九届的全运会,发令枪都与电子计时器连接。枪上的特制接收器在响枪时迅速连接使电线中产生电流,由此带动电子表出计时。
      
      起跑器,分体到一体
      
      46年前的起跑器是这样的:两个可以调整角度的单独踏板,旁边放着几根10厘米长的特制金属钉子和一把锤子。比赛前,运动中员根据自己的起跑习惯分别把两个踏板钉好。但是由于运动员在起跑的一瞬间个踏板常常出现被踩出的情况,于是到了第二届全运会就出现了可拆装式的分体起跑器。这种起跑器的两个踏板之间由两个家用暖气管粗细的金属管错位相接,但最终踏板还得用特制钉子固定在跑道上。
      塑胶跑道大量出现后,整体式起跑器就诞生了。它的最大进步就是不见了分离在外的长长的金属钉,取而代之的是与起跑器连在一体的只有1厘米左右长的钢钉。
      近年来,这种样式的起跑器虽然到现在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当今赛道上貌似过去的起跑器却被安装了一层敏感的“皮肤”:在起跑器两个踏板的表面都各有一个与电脑连接的传感器。国际田联规定,运动员正常起跑反应时长必须大于100/100秒。一旦在起跑的一瞬间某个运动员脚下的传感器显示共反应时长小于这个规定,电脑会立即发出指令到带耳机的裁判员那里,大大提高了裁判工作的准确性。
      
      前辈的“行头”
      
      衣服,不再怕出汗
      
      最早参加全运会的选手们只有一身棉布的运动服,而且一些运动员还要在赛后把运动服交回队里。60年代初才渐渐出现尼龙运动服,那时一身尼龙运动衣是时尚的代名词。大多数都是由天津或上海生产的。1975年,穿着尼龙运动服的三级跳远选手邹振先还记得,那时候的运动服一遇到水就会变硬,所以大量出汗后运动服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到了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赛场上便开始出现国外赞助的名牌运动服。近年来比赛服除了变得色彩鲜艳外,也越来越多地融入高科技的元素,已更大限度地减小空气阻力。并且在贴身性和吸汗性方面也有很大改善。
      
      鞋,一双顶三双
      
      参加过第一、二届全国运动会的跳高名将史鸿范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比赛时脚下穿的是天津生产的火炬牌普通“钉子”鞋。“那时候的鞋质量很不好,记得有一次训练,一早上的工夫我穿坏了三双鞋。”运动员们破损的鞋都不能扔掉,要拿到队中修鞋师傅那里换来新鞋。
      经历过前三届全运会的铅球老将崇秀云参加全运会时穿的是普通的白胶鞋,底子薄薄的,—很不结实。即使这样,比赛完,鞋子还被省队收回,至今她还记得那双鞋是上海“回力”牌的。
      随着1978年打开国门,许多国外知名运动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如今的运动鞋更加贴合运动员脚型,甚至可以做到专门为某位运动员“量脚做鞋”。田径项目中各个小项的运动员也都穿上了与各自项目特点相符合的鞋。
      责编/柏 强

    推荐访问:变迁 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