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北岛:一个同样被童年湮没的先锋:南京先锋书店官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5 05:54:22 点击:

      说实话,写作这篇文章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当文学评论家施战军先生将他朋友北岛先生的《城门开》交给我,并要我完成一篇文章时,我的内心很忐忑。因为北岛的名气之大,早在我上大学时就已经晓得,那时我一直背诵着他的那首《回答》,行走在文学的界外向文学之内窥视。我对他作品任何的评价或者读后的真实感觉都会招来非议,并有被划归“不懂文学”之列的可能性。幸好,从内心来讲,我又确实从未将自己当做文学圈内的人看待,所以我没有那种所谓“批评家”的道义、责任,或者负担,倒是一下变得轻松与释然,也能从从事文学的一个工作者的角度继续进行我对文学的窥视。而且大家都知道,喜欢窥视的人总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专门盯着别人的坏处看,我也不例外。
      对于北岛,我是充满敬意的。其中的原因自然不用过多描述。早期的北岛努力行走在文学的前列,他的步伐有力而且漂亮,为怀有各种目的和阅读期待的人所喜欢。但是写作《城门开》时的北岛已经泯然于众人之中了,他的独特性,至少是时代所需要的某种独特性早就烟消云散了。
      《城门开》的疲乏与无力使我一下也疲乏和无力起来。
      于是我不得不说:北岛,已经成为一个同样被童年湮没的先锋了。
      北岛用散文又打出了一拳,但只是泥牛入海的一拳,至少在我心中是这样。
      我说这话的缘由起初是并不明晰的,对此我并不为意。我在阅读《城门开》的时候,同时阅读着郭湛波先生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那书虽然粗粝一些,但从中让人感受到的思想冲撞,以及前辈学人探寻思想之幽闭洞穴的一个个背影,一下子就打了我几个趔趄。由此我的思路渐渐变得清晰,也知道了一个一次次被大众所印证、却又总是忽视的道理,即带着思想向前走,前方才有行动的缝隙。北岛早期的文学成就和行走的距离似乎应该就是这样而来的。但是从《城门开》来看,北岛思想的利剑已经钝了,甚至已经宝刀归鞘,被隐没在剑鞘的幽暗中了。所以《城门开》中对于北京的遥远的想象,即使有一种平和,也不是那种隐忍的平和、激流之下的平和,而是死灰一样的沉寂。整部作品没有光与影,只有灰黑的脸和镜像在放映幕布上依次展现。童年的真实的或者非真实的记忆,使他同别人一样从童年的记忆出发,并被童年湮没了,他所拥有的文学的光亮度也因为思想的缺失而变得暗淡。当然,我也一直试图寻找隐在北岛文字下面的潜流,可却总是感觉他的底部和表面是一致的,全是记忆的沙粒。也许是北岛真的将一切都过滤了,从而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但这点就不是走在文学之外的我能够挖掘得到的了。
      其实,就如同北岛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作《城门开》是与“父亲病重”有关的,“阔别了十三年的北京”“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因此北岛的写作就是以一个“异乡人”的视角来进行的。但这却又恰好成为了他写作的障碍,因为众所周知,每个冲动的人都可以写作散文,但冲动状态下写的散文却不一定都是好散文。北岛在《城门开》中已经失去了走在文字前列的信心和能力,反而是佝偻着瘦弱的身躯搀杂在一大队扛着文学之笔的人之间,慢慢地行进,慢慢地消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岛已经只留下了几首高亢的诗歌和难以辨认的背影了。其实我们还是很需要北岛们的,需要他们用自己被荆棘划破的手臂为文学开路。但他目前的写作状态就是用“旷日持久”的“带有选择性、模糊性及排他性,并长期处于冬眠状态”的记忆,唤醒“记忆的迷宫”,从而从“一扇门开向另一扇门”。他开启了童年时代模糊着的美好、卑劣、温暖、寒冷、友情和争斗。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内容在我们阅读的大量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学或非文学的书籍、报刊、材料中已经足够了,既然这样我们需要作家来做什么?一个被尊为知识精英作家告诉了一个普通的读者这些做什么?这跟我们有关系吗?我们买米、买面、劈柴、生火、辛苦工作、安静地休憩,这样的写作与我们有关吗?北岛枪尖上的光芒去哪里了呢?我们更需要告诉我们“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那个北岛,更需要引领许多年轻人走向文学之路诗歌之路的北岛。
      既然说到了散文,我想还是要说一点散文的事。我曾多次谈到散文写作走到今天的诸多问题,到如今,我依然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可以集中到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二是文字,三是题材。因此,现在的作家发现题材和改变写作方式已经变得尤其艰难,也缺乏相应的一种能力;散文的观念宽泛到了一种没有边界的程度,于是散文创作因观念的宽泛而变得复杂,散文创作中词语的无力与贫乏造成散文密度的缺乏应该与此相关;散文作家的创作总是盲目地从我开始,然后到我结束等等,这些问题,应该就是以上三点在散文写作中表现出来的表征。但是这些问题在北岛的《城门开》中也被一一击中,几乎并没有幸免。八十年代的北岛,是时代赋予满腹才华的那个诗人北岛;
      《城门开》中的这个北岛已经是喜欢“和弟弟妹妹玩影子游戏”的北岛,是喜欢在黑夜里捉迷藏的北岛,是“对消失的童年生活”进行“追忆与悼念”的北岛,是将北京幻化的北岛。由此看来,北岛是被“煤烟味”呛着了,“鼻涕眼泪,狂咳不止”。
      我再次声名,写作北岛、评价北岛是有危险性的。危险来自他过去的文学的路径,来自于文学界对他几乎已成定论的肯定或者否定,我再做这样评价和述说几乎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我依旧愿意将我真实的感受攒成一篇文字,告诉行走在散文写作之路上的人“你的独特性”在哪,你不是北岛,但你是你自己。
      其实写到这,有一点最为关键的我还没有说出来,那也是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北岛就是北岛,他既然这么看中这一本书,认为它是自己写作生涯中,甚至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本书,难道真就这么简单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北岛还是北岛吗?难道那些蚊子、豁然开朗的空地、被蛰红的伤口、蛐蛐、蝉、少先队、鼓、三不老胡同、玩具和游戏,仅仅是这样存在的一种事物和表象吗?它还有更深的寓意在吗?
      我不知道《城门开》会不会像北岛远去的童年一样消失,只留下模糊的一片。写作散文的六十岁的北岛还是那个写作诗歌的年轻的北岛吗?“那突如其来的孤独,让人又紧张又着迷”,从什么时候,北岛开始孤独的呢?他的紧张和着迷又来自何处?
      时间已经很晚了,合上北岛的《城门开》,我似乎要睡过去了。但我知道我所能梦见的肯定不是我现在居住的北京,而是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因为北京是北岛魂牵梦绕的北京,而家乡才是我的日夜思念的家乡。但不论是哪里,它们都是我们心底最深的思念和怀想。
      当一个先锋被童年所湮没,这是文学的不幸,但却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幸运。

    推荐访问:北岛 先锋 湮没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