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曙光(报告文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7-04 07:09:00 点击:

     曙光(报告文学)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序章】

     引子

      有一条路,一直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暗流涌动。

      不论你来自哪个国度,也不论你处于什么历史时期,大家都在这条路上奋力奔跑。

      这就是:摆脱贫困之路!

      千百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她的初心和承诺从未动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带领人民为消除贫困作出 了巨大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国家减贫行动,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并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承诺到 0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明确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动员全国全党全社会打响脱贫攻坚战。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消

     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进山区, 走边疆,访老区,他走遍了全国 4 14 。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困难群众。

      脱贫攻坚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改革开放 0 40 多年来,中国有 8 8 亿多人口实现脱贫;全球范围内每 0 100 人脱贫,就有0 70 多人来自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贫困人口由 9 9899 万人减少到 600 多万人,连续7 7 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 1000 万人以上,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今天的中国,不仅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更为人类贡献了减贫脱贫的中国智慧。

      9 2019 年,中国有 340 0 个左右贫困县摘帽,0 1000 多万人实现脱贫。

      0 2020 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

     中华大地数以万计村庄的一个缩影

      那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媳妇儿,我想贷五万块钱的款。”曾玉成表情凝重地对媳妇说。

      正月里的春天依然寒冷,元古堆村的山上还铺盖着一层残雪。

      “贷款干啥?”媳妇惊诧地问道。

      “流转土地。”曾玉成说。

     “家里不是有两亩地吗,为啥还要流转土地?”媳妇问。

      “种百合!”曾玉成坚定地说。

      “家里还拉着账呢!”媳妇说。

      “如果不干点事,发展点产业,一年到头就那点收入,光能顾上个嘴,生活有啥奔头。”曾玉成说,“我要破釜沉舟,拼一把。”

      听曾玉成这么一说,媳妇沉默了。

      曾玉成家里穷,兄弟姐妹四个,住的是土坯房,也没钱上学。上到小学二年级,因为家里交不起四块多钱的学费,不得不辍学。在很长时间里,他都在放羊放牛,但也就够填饱肚子。成年后,由于家里贫穷,他也自然而然成了找对象困难户。后来碰到了大他四岁、同样出身贫困的媳妇,曾玉成才幸运“脱单”。结婚十五年来,两口子想尽办法改变困境,想过上好日子。他们带着孩子上兰州打过工,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普通话都讲不上,挣的钱只够交房租和维持日常开销。他们只得回到元古堆村,种庄稼,搞养殖,但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只够顾上个嘴。想着村里有些人家日子越过越好,而自己家一年的收入连一千块钱都没有,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媳妇悄然落泪。

      “能行吗?”媳妇弱弱地问道。

     “肯定行。中央领导都说了,要自强自立,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吗!我们只有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才能过上好日子。”曾玉成信心十足地说,“现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扶持老百姓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咱们元古堆村不是有人开始种百合,养梅花鹿了吗?去年帮他们种百合,我边干边学,基本的技术都掌握了。咱们村海拔有两千多米,气候阴湿,适合百合生长,1 斤母籽长 3 斤百合,三年后就可以采挖见效益;种植技术和销路,都不要担心,村里会成立合作社,与兰州的公司联合,负责技术培训,负责提供百合母籽,负责收购,几乎没什么风险;扶贫贷款根本就不要一分钱利息……”

      于是,曾玉成流转了八亩土地。

      岁月飞逝,时光疯长。三年后,汗水换成一沓沓钞票,曾玉成与媳妇相拥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儿啊!”

      那年,曾玉成家种植百合的毛收入 84000 元,纯收入 38000元。

      曾玉成没有满足于只是摆脱贫困,尝到甜头的他决定把百合规模继续扩大,走上致富路。他不仅种百合,还种当归;不仅搞种植业,还发展养殖业,养牛也养羊。但主业还是百合,他年年加,加到了现在的 40 亩,成为元古堆村最大的种植户之一,年纯收入达到十多万元。

     2019 年深冬,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间一片萧条,但当我再次来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的元古堆村时,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一座座新房错落有致、熠熠生辉,一条条村道平展开阔、畅通山乡,养殖业、种植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护村护田河堤畅通美观,老百姓脸上展露的是乐观自信的笑容……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庄涌动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年前,我曾采访元古堆村。当时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书记马岗还健在,他穿着朴实,甚至有些脏乱,虽然行动不便,但人很热情,我一进门他就招呼他儿子泡茶。老人花白的胡子,黝黑的脸庞,与这片土地的秀水青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老人告诉我说,元古堆村三面环山,这里气候高寒阴湿,受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制约,长期以来,生活在山沟里的元古堆村民延续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吃着旱井里面的水,村里的路坑坑洼洼、遍是泥泞,许多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土坯房,墙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很多老百姓家里更是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贫穷,就像一座大山,压得这儿的人祖祖辈辈喘不过气来。老人特别强调,得感谢党中央的扶贫政策,让元古堆村看到了希望。

      四年过去了,马岗老人已经作古,但元古堆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元古堆村于 2018 年底全面实现脱贫目标;2019 年底,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 11000 多元,剩余 12 户 35 人全部达到脱贫指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零。

      但元古堆村最大的变化,不是外表,而是内在,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尝尝我们元古堆的土豆,怪好吃的。”曾玉成从自家火炉上拿起烤得香喷喷的土豆,递给我。

      外脆里绵的烤土豆,味道确实不一般,但曾玉成脸上自信的笑容,更令我感动与欣喜。

      1974 年出生的曾玉成年纪并不算太大,但曾经的贫穷、长期的田间劳作,让他显得有些苍老。个头不高,身体单瘦,样貌平凡,皮肤黝黑,还戴着顶深蓝色解放帽,典型的农民形象,很难将他与元古堆村百合种植大户联系在一起。

      “我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完全是两个概念。以前总觉得元古堆村的地太贫瘠,挖不出东西来。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现在‘脑袋’一变,才发现元古堆村的地里都是‘宝’。”曾玉成笑着说。

      像曾玉成一样“脑袋”变了的元古堆人还有很多。

      而元古堆村只是中华大地数以万计村庄的一个缩影!

      是什么让中国乡村在短短几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放眼神州,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向丽

     来到贵州江口,90 后姑娘向丽的故事让我驻足。

      个头不高,小巧玲珑的她,老家在玉屏,硕士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江口。2017 年 3 月,她从县委办下派到德旺乡净河村任第一书记。

      净河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南麓,虽然生态环境好,但因为山高坡陡,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交通不便,靠天吃饭,过着贫困的日子。她深知,要想做好驻村工作,就得真正融入村干部之中、群众之中,找准位子、不摆架子、沉下身子、担起担子,当好“战斗员”“冲锋员”“宣传员”,对标对表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一线。

      向丽说,刚到净河时她诚惶诚恐。一个小姑娘,背个包,满村跑,一些老百姓根本就没把她当回事。第一次参加村里的大会,就有人在会上提出:一个小姑娘,说话能不能管用啊?面对质疑与非议,向丽总是报以微笑。她知道,时间和真情,能够融化一切。

      “于是,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地问人口、收入、家庭人员健康情况,了解农户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情况。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向丽说,“有些地方偏僻,汽车去不了的,就开摩托车,摩托车去不了的,就走路爬坡。若是碰上下雨天,就会走得一身泥泞。”

     驻村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令她感动。而两次令人落泪的故事,更是让她刻骨铭心。

      第一次落泪是捐款修路。

      苕湾和磨槽两组之间,有一条 1 千米左右、不在通组路规划内的断头路。为方便相互往来,两个组的群众一直想把这条路修通,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后,还有 8000 多元的资金缺口。向丽立即召集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议,决定由驻村工作队捐款来解决这笔钱。于是,工作队员们你五百他八百,凑了 9300 块钱。

      当时正值 2017 年冬季。听说驻村工作队要捐钱修路,两个组的群众早早便烧了两大盆炭火等着他们。苕湾组组长李世洪用颤抖的双手当着大伙的面把钱数了一遍,激动地喊道:“9300元,我们的路终于可以修得成了。”刹那间,在场的父老乡亲高兴得手舞足蹈,就像一群“开心的孩子”。

      突然,他们像是约好似的,一个个把手放在衣服上搓了又搓,才把那“粗糙”的手伸过来,紧紧地握住工作队员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国家政策真的是太好了,党和政府帮我们修好了连户路、通组路,现在你们又来给我们捐钱修不在规划里的路,圆了我们老老少少几辈子的梦。”老党员李世华说。

     “我们算过了,只差 8800 元,这多出的 500 元捐款还给你们,你们自己养家糊口也不容易……”向丽他们离开时,李世洪一定要把多出的 500 块钱还给驻村工作队。

      “那一刻,我流下了泪水,扶贫的真谛不就是干部与群众两颗真心的相互取暖吗?我为自己作为一名驻村书记能为老乡们贡献绵薄之力而幸福,我为老乡们的知足和感恩而动情!”说着,向丽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第二次落泪是关于捡板栗,也是 2017 年冬天的事儿。

      向丽与几个工作队员去看望一名卧病在床的老乡。不巧半路上车子坏了,等待修车时,为打发时间,几个年轻人在路边的板栗树下捡了几颗板栗。不一会儿,板栗树的主人代传芬老婆婆端着一个盆,踉踉跄跄地朝他们走来。一位有经验的队员暗自担心,是不是来责备他们的?前些年,老乡们为了一点瓜果板栗和外乡人起争执的事可不少见。

      没想到,80 多岁的代婆婆非但没有责怪他们,还端来板栗给他们吃,嘴里一直念叨着驻村干部待他们如何如何的好。见他们不怎么拿,代婆婆就扯住他们的口袋硬要往他们包里灌……一想到这一大盆板栗可以卖好几十块钱,他们坚决不收,代婆婆无奈地端着板栗回屋了。

      十多分钟后,几个男队员帮着修车去了。向丽看到,不远处路坎上代婆婆也在捡板栗。

     “向妹,赶忙点、赶忙点过来,这边落得好多噢。”突然,代婆婆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叫了她一声。

      向丽赶紧跑过去一看,还真是有好多的板栗呢。她越捡越带劲,不一会儿,就捡了一大包。就在她洋洋得意,抬头准备伸个懒腰的时候,只见代婆婆东瞅瞅、西看看,突然飞快地从面前围腰兜里抓起一大把板栗撒到地上,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走到一边。

      “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从那以后,每当我再经过这棵板栗树,脑海里总会浮现代婆婆‘偷撒板栗’的场景。”向丽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

      想着不久后要离开净河村,向丽千般不舍。她告诉我,“两年多了,净河不仅早就脱了贫,我也由净河的一名驻村干部变成了净河的女儿,一想到无论走到哪家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喝上热乎乎的茶水,一回到村委会就能看见老百姓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我的内心就无比温暖!扶贫是政府的事,也是百姓自己的事,只有干部与群众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说到这,向丽一脸灿烂。

      放眼神州,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向丽。

      正是数以万计个向丽,铸就了脱贫攻坚的宏大与伟大!

     洛古有格回乡创业之路,算不上完美,但他给偏僻山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有格,你是不是有事瞒着妈妈?”母亲说。

      “妈,是这样的——没有——”他迟疑了一下,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儿收了回去。他是多么想向母亲说清事情的一切啊,但他不忍心,怕伤了母亲那颗充满期望的心。

      “那你为什么还不回重庆上班?”母亲问,“去年休年假不才二十天吗,这次都已经二十六天了,妈给你数着天数呢。”

      “妈——”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个头不高,性格腼腆的他,低着头,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母亲早已感觉事情的不妙。春节回家时,他不再像以前兴致勃勃地摆在重庆上班的情景、大重庆如何如何好了,而是一个劲地摆起养猪、养羊、养牛来,还说想回家搞养殖业。父亲说,都已经走出穷山沟沟了,还摆什么穷山沟沟里的事儿,摆起来心酸。母亲说,把你培养成一个大学生,不是让你回来养猪养羊养牛的……

      “妈,我辞职了!”他突然跪到母亲跟前,头低垂,简直要栽到地缝里去。

      母亲愕然地看着他,半天没说一句话,大凉山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妈,儿子是让您失望了!我想让邻里乡亲都把思想变一变,跟上时代的发展……”

     有格全名洛古有格,是个彝族小伙。这一天是 2013 年 5 月25 日,25 岁的他又真正意义上回到了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那个叫三河的山村。

      出身贫穷的洛古有格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大学梦,另一个是帮家乡摆脱贫困的致富梦。前者通过自己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实现了,他还在重庆一家国企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留在繁华都市的这几年间,另一个梦想却始终萦绕心间。

      一番痛苦的酝酿后,他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辞...

    推荐访问:曙光 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