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土婚年鉴 男木女土却是上等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8 04:27:19 点击:

      引 子      人类历来重视婚姻,认为婚姻是人生的重要一幕。为牢记这精彩一幕,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对不同的婚龄都有不同的称谓,以示纪念,如结婚一年为纸婚,五年为木婚,十年为铜婚,四十年为银婚,五十年为金婚,六十年为钻石婚,认为结婚越久,感情越珍贵,婚姻越牢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婚龄称谓中没有土婚。我故事的主人公没有金子,更不知道钻石是什么东西,他们的婚姻走过了六十年,一直和黄土打交道:土屋里结婚成亲,土炕上生儿育女,春天掺着汗水往土里播种,秋天带着喜悦从土里收获,挖了一辈子土,吃了一辈子土,最后双双走进了黄土。土是他们生命的起点,土是他们生活的依赖,土也是他们灵魂的归宿。我称他们的婚姻为“土婚”,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土比黄金更深厚、更珍贵,也比钻石更坚实、更可靠。我讲述他们的故事,是因为在他们与土相伴的婚姻中,体现着农民的平凡和伟大,展示着黄土的朴实和崇高。
      六十年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六十年的生活是茹苦含辛的,他们相依为命,搀扶着对方艰难而又顽强地走过,其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言难尽,加上时隔久远,印象淡漠,已无法细述,我便择其精要,以时间顺序分六十年编排,连贯成篇,冒名“年鉴”,读者望谅。
      
      一九四九年
      
      平地一声惊雷,震响了酒泉城及其十里八乡――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来了。
      酒泉地当河西走廊西部要冲,历朝历代都派重兵把守,驻扎军队是正常的事儿。这里地广人稀,老百姓除贫穷度日外,战祸、兵祸、匪祸常年不断。这几年,国民党马家队伍坐镇一方,抓兵拉夫,催粮派款,说是要扩充队伍,抵挡向西杀奔而来的共匪,还说共匪杀人放火,共产共妻,青面獠牙,无恶不作,所有乡民要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物出物,否则即以“通匪”论处。家有壮丁不愿去当兵的,可以,拿钱拿物来抵,于是,牵牛拉马的,夺被服挖粮食的,折腾得村村鸡飞狗跳。有些穷苦人家无钱无物,家中壮小伙子为逃避兵役,就忍痛剁掉右手食指,认为那样无法扣动枪机,就可免于去前线当炮灰,但最后还是被绳捆索绑地拉走。队伍上那身稀屎黄的衣裳人见人怕,一些人家不堪其苦,就西逃口外,跑到新疆躲难去了。
      兵连祸结,祸结兵连。这兵荒马乱的日子还看不到个尽头,又有队伍压过来了。连马家队伍都怕的队伍,肯定是了不得的队伍。乡民们惶惶不可终日,等着更大灾祸的降临!
      入秋以后,有人在兰州跑生意的亲戚回来了,说解放军就是民国二十六年在高台城下被马家队伍赶到祁连山里的军队,他们和马家队伍根本不一样,是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日本鬼子就是被他们打跑的,现在他们几十万人马已经把兰州城围起来了,要消灭马家队伍,撑腰让穷人坐天下。还说这些队伍军纪严明,到哪里都是秋毫不犯,听说有个士兵摘了老百姓一个瓜蛋子,被长官在黑房子里关了三天,连饭都不叫吃。
      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队伍吗?
      咋的没有?经常在城里泡茶馆听评书的赵玉魁,自恃见多识广,接过话茬,抄着浓重的武威腔,说得更邪乎,说解放军里挂帅的是彭德怀,此人面如锅底,目如铜铃,身高丈二,力大无穷,能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尤其是两军对阵,头戴镔铁盔,身披连环甲,手执长八点钢蛇矛,有万夫不当之勇,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他断喝一声,震得祁连山打颤,能让黄河水倒流。他手下的人个个都能窜房越脊,飞檐走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不,彭大元帅还没到来,马家队伍就跑得没影影子了。
      大家知道他又来卖拍那些书摊子上听来的陈芝麻烂谷子,就笑他:磨道里听了个驴梆声,就跟上瞎叫唤,你说得那是三国上的猛张飞,老掉牙了,现在队伍上都是清一色的火枪,马拉的大炮筒子有水桶粗,长官都是腰里别着盒子炮,拔出来当当当就是二十响,谁还拿矛子打仗?还丈八点钢蛇矛哩,遇上盒子炮,连烧火棍都不如哩。嘻!
      赵玉魁不服气地争辩:不信,不信你们等着看。
      传闻毕竟是传闻,乡民们还是惴惴不安。
      心里最感到恐慌的,是城东五里李家墩的李富春,他最近要给自己的独生儿子娶媳妇,迎亲的日子定在九九重阳,眼看婚期将至,却遇世事乱道,李富春愁思缠绕,整天耷拉着脸,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李家墩是个只有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落,最早叫五里墩,是这里明朝修建嘉峪关城和酒泉北部长城时附带筑的一个烽火台。当时烽火台有若干个,每五里一个,向东绵延而去。这里是出城第一墩,村名就慢慢演化为头墩,往东的十里墩、十五里墩,就分别叫二墩、三墩。清光绪年间,李富春的爷爷李得胜,还是左宗棠军队里的一个下级军士,从山西大槐树下随军征战来到西北。一次军队攻打一座叛匪盘踞的城堡,城头上森严壁垒,矢石如雨,城下尸横血流,屡败屡战。连日苦攻,双方死伤惨重。这时李得胜急生一智,拿来一些被服拆开,用水浇湿,一边往头上缠,一边往里卷沙子。直到缠得头有斗大,然后手提单刀,口衔短刃,在战友分排放箭掩护下,顺着云梯敏捷地往城上爬。爬到城垛,上面刀枪箭棍齐下,但打在湿布裹沙的大包上,毫无作用。李得胜腾出手来,飞短刃击杀一敌,提单刀飞身上城,左冲右突,杀开一条血路。后续部队乘势而上,攻城大捷。李得胜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封官嘉奖,并允其携带家眷随军,后代便作为军属留驻酒泉。
       清朝垮台,李得胜的儿子李文远解甲务农,来到酒泉城郊五里墩下耕田度日。因为他是朝廷命官之后,又搬回了父亲李得胜的委官任状保存家中,这官印有体面的乡绅们见过,那是一个六七寸见方的红木盒子,包着精缝细制的黄缎子外壳。打开套壳,掀开盒盖,里面有个夹盖,夹盖中心有一个圆洞,洞上放着鸡蛋大小的一颗血一样红的珠子,那就是官人帽子上的红顶子。拿掉夹盖,盒里放着一枚两寸见方的木制印章和一卷发黄的宣纸。印章上刻着“李得胜”三个篆字,宣纸上写着大清光绪的年号, 内容是嘉奖并委任官职,后边盖着上级的关防大印。这在乡间可是个稀罕物件,人们对李家就肃然起敬。加上李文远乐善好施,经常修桥补路,接济穷困乡邻,在乡里口碑很好,这里便叫成了李家墩。随着长年累月的风剥雨蚀,土筑的五里墩坍塌倾覆,遗迹无存,李家墩村名却一直沿用下来。
      李文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李富春,次子李发春。费了好大的劲,刚刚把两个儿子的媳妇娶进门,夫妻双双疾病而亡。两个儿子不和,父母一下世便分家过了。
      李富春生性老实巴脚,木讷少语,夏天耕作之余,经常挑两个圆筐到城里卖菜,路上遇到熟人答话,沉重的担子压在肩上,他也不知道放下来歇着,就那样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地听人家闲谝。人家知道他老实,就故意拦他,无话找话,短话长说,用压担子取笑他。就这么个老实人,勤恳卖力,却又吝啬得要命。冬天一身旧棉袄,夏天一身旧汗衫。夏天吃饭就水煮芹菜,冬天吃饭就咸芹菜。饭的稀稠按农闲农忙调剂,偶然吃顿捞面条,他让媳妇把面煮好捞出来,全家人先喝面汤,喝个半饱才吃面条。就这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家道逐渐兴旺,购置了几十亩田产,又顾了个短工帮着放牲口,日子虽不是很富裕,但也一年四季衣食无忧。
      李富春妻子婚后一直不孕,直到民国二十二年,夫妻都三十多岁时才得一子,自然地十分金贵,因盼望儿子将来有钱能过好日子,就取名生财。五年后又得一千金,取名秀兰。以后再无生育。李生财十几岁才有机会上了几年小学,后因兵荒马乱学校散摊子,便辍学随父务农。
      这几年马家队伍在乡里折腾,弄得人心惶惶,捐粮纳款如家常便饭,去年秋冬,劫掠最甚,李富春破财消灾,以家中一匹不到两岁的小青马充军,方得安宁。那是一匹性情火烈的马驹,十几个精壮的士兵扯着套索,把它绊倒绑住,才给他戴上笼头,有几个士兵还被它连踢带咬弄伤了。这匹马后来被解放军缴获,编入骑兵团,在海子草原追剿乌斯满匪徒时奋勇当先,驮一名解放军战士独骑突进,擒获匪首,建立奇功,这是后话。
      今年打春,李生财还不满十六岁,矮小的个子,瘦弱的身材,因为念过几年书,识得些字,看上去文绉绉的,大家见了都喊学生。就有好心人为他说媒提亲,李富春说儿子太小,啥也不懂,身体又单薄,过两年长大了再说不迟。媒婆子一撇嘴:�!这年头,乱攘攘的,还等啥?你看马家队伍闹得这么凶,年轻小伙子呆在家里,等着当兵吃粮穿二尺半扛七斤半?队伍上拉的都是没结婚的,娶了媳妇成了家,过起日子,就安生了。李富春听着也对,再想想自己都奔五十的人了,就一个儿子还这么小,乡里像这样年纪的人,都有好几个孙子满地跑了。就答应让媒婆子给张罗介绍。
      很快,媒婆子传过话来,介绍的是城东五十里周家西梁周五的大女儿周兰英。周家是当地的大姓望族,亲扯亲,亲套亲,五六代人分布在十几里范围内的好几个村庄,周兰英生在辈分大的人家,少小年纪,却有许多壮年男女对其以姑姑或姑奶奶相称,尤其人儿出落得精精干干,清清亮亮,是周家大户同龄人里数一数二的俊俏女子,还未成年时就有许多人家上门提亲,但周家都未应允,是想给女儿找个离城近一些的好婆家,这不,你老人家前辈子修的好德,如今真是瞌睡遇了枕头了。李富春知道些周家大户的情况,那是人老几辈子的勤劳节俭和仁义道德积攒起来的名望,从这样的大姓人家挑出来的女子肯定错不了,自己家生活殷实,儿子又识文断字,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自然心下欢喜。自己的女人体弱多病,儿子尚不更事,小女刚满十岁,家里确实需要一个精明媳妇,一来操持家务,二来将后相夫教子,也是行家里手。恰在此时,自己的女人又怀了身孕,年届五十,又要喜续子嗣,李富春更是高兴,就先给媒婆子端点薄礼,让其一应按乡间的风俗和讲究进行,事成之后当然重谢。
      谁知双方一交换帖子,麻烦来了,两人的生辰八字对不上。
      李生财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即旧历葵酉年七月二十六,属鸡;周兰英则生于民国二十一年即旧历壬申年正月初八,属猴,虽然早了不到半年,但按通俗的计岁惯例,跨了年度,就算相错一年。就是说,周兰英比李生财大了一岁。乡间有谚曰:女大一,背断褡裢系。是说男女婚配,如果女的比男的大一岁,日子将过得极其寒酸,就像要饭吃的连个囫囵褡裢都背不上。乡间还有谚曰:鸡见猴,鬼见愁。是说男女婚姻,要尽量避开属鸡的和属猴的相配,否则到一起过日子,矛盾没完没了。
      这两条都是合婚中的大忌,因此换帖时得格外注意,以免给夫妻婚后的生活罩上困苦和不睦的阴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生财还傻乎乎地啥也不知道,李富春却打开了退堂鼓。媒婆子笑呵呵地走上门来,缠住李富春说,都啥年月了,新生活运动都几十年了,你咋还这么老脑筋?要饭吃的都是女大一么?不见得吧?都说女大三,背金砖,杨家庄的杨瘸子你该知道吧?专门挑了个大三岁的媳妇,等着背金砖,背上了没有?最后还不是两口子连冻带饿死在砖瓦窑里了?周兰英的爹妈,你的老亲家,就是女的比男的大一岁,而且正好是大两轮的鸡和狗,日子红火的谁不眼热?把哪个褡裢系背断了?那老两口子好的啥也似地,结婚几十年了,从来没打过捶嚷过仗,这在乡间可是极少见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全看人勤劳不勤劳,与两口子的岁数相差没多大关系;两口子和睦不和睦,全在人性格脾气,与属鸡属猴属马属牛也没多大关系。你看,你的小女秀兰都十岁过了,李婶一直没再生,眼下竟然又怀上了娃,这是为啥?知道吗?这是喜气冲的,说明这是天赶地造的一桩好婚姻哩。再说了,你儿子那么文弱,有个年长一岁的精明媳妇伺候着,不是更享福了吗?
      媒婆子是这一带有名的利嘴,能把黑老鸹说下树,经她介绍撮合的婚姻不在少数,日子大都过得还可以。每当提起过得好的,她就洋洋得意地说,咱明白人,当然不做糊涂事。提起过得不好的,她就责怪人家不该那样那样,应该这样这样。这阵子,她斜跨在李富春家炕沿上,巧舌如簧,说得唾沫星子乱飞,李富春只有张着嘴瞪着眼恩恩哦哦地傻听,一句话也插不进去,听着听着脑子真活泛了。说的也是,这个家虽小,但一年四季吃喝拉撒事情也不少,老伴气管炎眼睛麻,儿子除了地里干点活,操持家务啥也不懂,是要有个精明媳妇料理呢。李富春脸上的颜色也就从灰蒙蒙逐渐变得红扑扑。
      媒人惯会察颜观色,早看出了李富春的心思变化,知道已把老实人说转,又掉脸高兴地对李富春的老伴说,李婶你苦了大半辈子,身体不好,腿脚不利索,现在好了,你就等着使唤好媳妇吧。
      老伴没吭声,算布满愁容的脸上露出难得的一丝笑意。
      事情就这么说下了。
      接下来,李生财跟着媒婆子去相亲,两人各骑一头毛驴,太阳冒花花起身,五十里的乡间小路,正午时分就到了。那边人都在家等着,李生财羞怯怯的不敢正眼看周兰英,只觉得她身子细细长长的,模样鲜鲜亮亮的,走路轻轻快快的,虽然没听见她说话,但能感觉出来这是个伶牙俐齿的姑娘。周兰英也觉得李生财身子精精瘦瘦的,模样清清秀秀的,说话文文静静的,一看就像个学生。两人心下就都满意了。
      过些日子,媒婆子又领着女方家的人到男方来看家。李家有坐北向南的三间正房,东西各有两间厢房,西房子住人,东房子储物,都是低矮的土房子。院子里葫芦秧爬上了房,遮得满地荫凉。西北角是磨道,中间有一盘石磨;东北角是牲口圈,有牛有马有驴;院子对面有一些粗大的杨树沙枣树,树间码放着牲口的饲草。从这一摊子家什,可以看出主人的勤劳与节俭。
      就订了婚,迎亲日子定在秋田收拾后的九月初九。
      眼看婚期越来越近,可关于打仗的消息却越传越多,李家墩离城近,各种传言就来的特别快,有的说,马家队伍在高台设下了几十里的防线,拼死要守住河西走廊西头;有的说,进军河西的解放军领头的就是当年在祁连山里差点被马家队伍打死的红军长官,这次来,就是要为当年的惨败报仇雪耻,路边石头也要过刀;有的说,解放大军势不可挡,兰州城早已被拿下,省长都连夜逃到酒泉来了;有的说,酒泉守不住了,县长跟着省长跑到新疆哈密去了。总之什么样的说法都有,越传越神乎其神,越听越人心惶惶。李富春生来胆小怕事,看见树叶子掉下就抱头,这么乱道,儿子的婚事咋办呢?慢性子老汉这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搓手叹息,无济于事,只能埋怨媒婆子操事太急,吃凉粉不看气候。媒婆子却躲得远远地,人影影也不见。
      传言终归是传言,人们所担心的像前些年那样队伍一来,狼奔豕突、鸡飞狗跳的混乱并没有出现,乡间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没过多久,就说酒泉解放了,人们一听,了得!没听见打枪放炮,没看见杀人放火,就把这么大的酒泉城拿下来了,解放军真是神兵天将!
      又过些日子,说酒泉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什么是人民政府,乡民们不知道。赵玉魁说那还是原来的县衙门,现在是包龙图打坐里面,要给老百姓断官司了。人们就笑他:嘻!衙门哪有给老百姓说话的,还包龙图哩,泡你的书摊子去吧。
      赵玉魁又不服气地争辩:不信,不信你们等着看。
      就在人们等着看的时候,乡间的保甲长们都撤换了,换上的人都操外地口音,虽然穿黄衣、跨手枪,但对乡民说话都非常和气,不像以前那样喝声断鬼。
      这天,媒婆子兴冲冲地来了,说是她刚刚进城去来,看见了县政府贴在城中心鼓楼上的安民告示,说无论城乡居民各色人等,生产生活和往常一样,保持正常秩序,该做啥还做啥。还说城里今天就有两家结婚的,有一家还放在西局酒楼大操大办呢。儿子的事不到十天了,定下的日子不能推,你得赶紧些。
      其实都是准备好了的,只要世道安宁,说办就办。
      九月初八,李家给大轱辘车套上枣红马,车里铺上红毡去迎亲。李生财身子弱小骑不上马,惹得大家笑,说连马都骑不上,还说媳妇子哩!还是王恭大叔连托带抱把他扶侍上去的。
      九月初九,周兰英坐着大轱辘马车进了李家的门,做了李生财的新娘。
      鞭炮的火药香,婚宴的酒肉香,劈柴火的青烟香,混合成农家小院浓厚的喜庆气氛。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入洞房。婚结得十分顺畅,也十分热闹。媒婆子喜得像立了大功,抱着厚重的谢礼笑得合不拢嘴。
      结婚后三天,周兰英进厨房做饭。第一顿饭菜就得到全家大小的交口称赞。以后稀稠调剂,顿顿爽口。
      接着是不停洒扫擦洗,简陋的农舍顿时亮堂起来。
      深秋的一天,李生财领着媳妇进了一趟城,看到了插在县政府门楼子上的五星国旗,那凌风漫卷的红色,那光明耀眼的金星,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神圣,小俩口似乎才感觉到:新社会来了。
      冬天来临,周兰英缝新补旧,洗单换棉,把一家老小伺候得暖暖和和。
      不仅针线茶饭是把好手,周兰英还会唱许多乡间小曲,寂寞了几代的农家土屋里竟然有了歌声。
      腊月里,李富春的老伴生下一个女孩。老年添口,甚是欢喜,取名秀珍。一家六口,其乐融融。
      (未完待续)
      
      编 辑董酒堂

    推荐访问: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