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浅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建构] 浅论医学的人文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3:49 点击:

      21世纪的教育教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更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语文教学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 正确认识课程性质,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我们的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因而在语文教学目标上,许多人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人认为我们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只要用少量的课时教给学生们实用的应用文知识,使学生将来“够用”就行了。他们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但却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另一些人,则从人文角度出发,要求将语文上成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文化课。这种无限放大“人文性”的观点虽然反映了学生对人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但如此丰富厚重的各类人文知识确非一门课程所能承载,何况语文学科还有其自身的特质和功能。所以,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合理定位,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中心,突出人文教育,同时兼顾实用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国教育过去长期侧重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忽视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不少学生专业知识学得很好,但人文知识贫乏,被称为“有知识没文化现象”,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为说到底,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更有甚者,正如一些专家指出,在当下社会风行的“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冲击下,一些学生的精神状况出现了某种“价值悬浮”现象,轻飘飘的,无根基可言。他们崇尚拜金主义,不断满足膨胀的欲望,过分讲究功利,而缺少“精神成人”意识。要知道,对学生而言,成人的标准,不仅指身体长高,也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层面,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文潜质。当前,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摒弃功利的短期追求,重新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我们的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应成为推广人文教育的最前沿阵地。
      提高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缓解高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在我们的教育中,既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又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一种时代潮流。人文教育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并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原创性。人文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面对摆脱了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重负的学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有条件将人文精神教育放在首位,让学生从传统文学优秀篇章中感悟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在审美欣赏中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二、 创设环境,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1.拓宽知识领域,让学生多层面地汲取精神养料
      授课时要改变过去那种条分缕析、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使“形象大于思想”,越是经典名篇,其内涵越是丰富。因此,机械地划分段落,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的教学老套路是不可取的。教师将文史哲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在此基础上,方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多层面地分析欣赏课文,挖掘汲取其精神养料。
      针对不同文章,选择不同分析角度很有必要。如先秦诸子语录,可以从历史、哲学、道德的层面去剖析。讲《项羽本纪》,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去挖掘;《我与地坛》中的人生感悟,《拣麦穗》中的情感追求,都无法用简单的贴政治标签的方法加以界定。教师讲授时,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感受和思想,分析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和方法,引导他们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有感而发,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观点。
      2.加强生命意识教育
      人文教育能够促进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发现生命的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实现生命的意义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人是一个意义的存在,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获得是人生命的一种自觉活动,是人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没有教育对人生意义的启发和引导,人就不懂得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因此,关注生命,提升生命,应成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以语文课程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当前,在生命教育中,应使学生做到“四个面对与和谐”:面对自身,要了解自我,做到与自身和谐:面对自然,要认识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要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要协调沟通,做到与人和谐共处。总之,生命教育应以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己任。把关注生命的思想落在实处,除了在理论上重视外,还必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要建立新型的生命互动交流的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努力优化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同学,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使课堂成为播洒爱心的大舞台,让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同学。当教师用爱心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用自己的情感之光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时,学生的情感就被激发了出来,其潜能也会喷涌而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要用耐心沟通师生的心灵,用诚心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用信心教育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注重学生情商的开发离不开健康情感教育。以健康情感教育人,教育情感健康的人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的情感与积极向上、积极进取是相通的,健康的情感与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相通的,健康的情感与向善的道德是相通的。有了健康的情感作依托,学生的成才成人就有了精神的基础,有了品质的保障。在阅读《哭小弟》、《拣麦穗》等散文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牵挂的感情上,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这样的情感,虽然与学习无直接关系,与成才无直接关系,但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却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3.提倡自主性学习
      当前,学习化社会在教育意义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社会平台。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因此,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强调成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前提。学习化社会的目的定位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过程的范畴。基于这两点认识,我们在强调自主性学习时,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过程化。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授课时应巧妙设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建构之中,答案不是惟一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采用问题教学模式,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辩论,以及提倡写随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让我们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以弘扬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去实践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事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吴建章,陈亮.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素质要求之流变浅析.文学教育,2009(1).
      [3]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
      [4] 任李佳.大学语文的目标与教法.文学教育,2008(1).
      [5] 徐凤云.浅谈大学语文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6] 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王宁.高校母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中国大学教学,2004(6).
      [8] 刘兴英.关于大学语文的几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5(2).
      [9]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任洪钺)

    推荐访问:论语 建构 文教 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