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雷梅尼的叛逆]叛逆孩子的学校哪里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0 04:48:20 点击:

      1988年7月,在两伊战争行将结束之际,一支由伊拉克境内出击的部队快速越过边界,攻入了伊朗西部的巴赫塔兰省。很少有人知道,这支部队中的很多士兵都是伊朗人,而这次进攻行动本身也是由伊朗人策划的。这些伊朗人都属于同一个武装组织——伊朗民族解放军。
      背景
      1965年9月,一个名为伊朗人民圣战者的政治组织在伊朗成立。该组织由一群左翼大学生创建,致力于推翻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民主但同时又是反西方的政府。由于在推翻现政府这一点上和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相一致,因此两者在巴列维时期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然而在巴列维倒台后,这种松散的联盟很快就因政见分歧而破裂了。人民圣战者先是拒绝签署伊斯兰宪法,继而又开始进行反政府示威。1981年6月20日,在该组织发起的一次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过程中,伊朗革命卫队向示威人群开了枪。人民圣战者组织随即决定放弃单纯的政治斗争,转而对霍梅尼政权展开军事斗争。
      改弦更张的人民圣战者起初是在伊朗国内进行半公开的活动。两年后,该组织领导人马苏德·拉贾维将其总部迁至巴黎,并着手进行组织和动员活动,准备和霍梅尼政权进行公开的对抗。在两伊战争初期,人民圣战者的主要活动是在伊朗国内制造停工、骚乱,同时也对孤立的伊朗军队据点、电站和警察哨所进行小规模袭击。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样的小打小闹对霍梅尼政权来说只能是隔靴搔痒。而且到了1986年,由于受到伊朗的政治压力,法国政府开始限制人民圣战者和拉贾维本人在法国的活动。在这种局面下,人民圣战者很快就和当时伊朗的死敌——伊拉克结成了同盟。对萨达姆·侯塞因来说,任何伊朗政府的敌人就是他的朋友。他下令在伊拉克为人民圣战者提供活动场所,使他们可以据此为基地,实施针对伊朗的破坏活动。
      从“耀日”到“四十星”
      得到了庇护和资助的人民圣战者组织迅速壮大。进入1987年后,该组织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伊朗民族解放军,希望有朝一日能凭借这支力量夺取伊朗的国家政权。伊朗民族解放军是一支很独特的武装力量,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这支力量的日常活动和事务是由一名女性——拉贾维的妻子玛丽亚姆·拉贾维领导和处理的。考虑到中东地区的民族和社会特性,这种状况显然是很不寻常的。事实上,伊朗民族解放军的组织结构也是由玛丽亚姆创立的。值得注意的是,玛丽亚姆的这种地位并不完全是因为她的丈夫的关系。和中东地区的很多政治组织不同,人民圣战者很重视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在伊朗民族解放军中,三分之一的军官和士兵都是女性,甚至有一个全部由女兵组成的T-55坦克营。
      伊朗民族解放军于1987年6月正式宣告成立,随后很快就投入到针对伊朗的作战行动中。起初的战斗都是小规模袭击。但进入1988年后,在两伊战争行将结束之际,伊朗民族解放军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攻势。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展开大规模行动,一方面自然和乐观其成的伊拉克有关,而在另一方面,人民圣战者也有自己的考虑。首先,通过这些军事行动,可以彻底扫除该组织内部对玛丽亚姆军事能力的怀疑,证明她不仅是民族解放军的行政管理者,更是一名作战指挥员。其次,通过这些行动,可以显示该组织在伊朗国内所拥有的民众基础和影响力。最后,通过在战斗中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可以有效改善民族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使其摆脱单纯步兵的状态。
      1988年3月28日,伊朗民族解放军在两伊战场南部战线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攻势。这次行动的代号为“耀日”。民族解放军参战的部队被编为12个战斗旅,其中包括2个女兵旅。民族解放军计划在30千米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对当面之敌伊朗陆军第77师及其附属部队发起攻击。每个方向上投入的兵力都是4个战斗旅。28日凌晨零时52分,民族解放军副总司令玛丽亚姆亲自下令部队开始进攻。在伊拉克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经过一个小时的突击,战线当面一半左右的伊朗守军支撑点被攻占,民族解放军全面突破伊朗军队的防线,开始向纵深快速推进。战斗中,伊朗77师下属3个步兵营、2个炮兵营及第307宪兵营的指挥部均被民族解放军占领。
      遭受突然打击的伊朗军队很快反应过来,天还没亮他们就发动了多路反击。然而,中路的伊朗军队在迪兹富勒·阿马拉高速公路附近被民族解放军击败,指挥官卡里姆·萨法维中尉被打死。南路的伊朗部队遭到伏击,指挥官也被俘虏。负责北路反击的第148装甲营经过一番苦战后,也被民族解放军击退。到早上7缴获的英制“酋长”主战坦克时30分,民族解放军已经深入伊朗境内16千米,肃清了苏萨以西迪兹富勒·阿马拉高速公路两侧广大地区,并控制了这条战略要道。
      此后战斗又持续了近一天。当“耀日”行动结束时,民族解放军已占领了约600平方千米的伊朗土地。伊朗77师有约2000人战死、1500人受伤、508人被俘。民族解放军缴获了大约价值1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其中包括13辆美制M47坦克及5辆M113装甲输送车等重装备,以及大量自动步枪。
      得益于战前周密的侦察以及伊拉克军队的支援,再加上当面的伊朗军队士气不振,民族解放军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整个人民圣战者组织都深受鼓舞。1988年6月,民族解放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这次行动的代号为“四十星”,进攻目标直指伊朗西部城市梅赫兰。这次行动同样大获成功。在一些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民族解放军一度占领梅赫兰。虽然后来撤出了该城,但伊朗囤积在此大量武器装备落入了民族解放军之手,包括34辆“酋长”主战坦克和9辆“蝎”式轻型坦克、14辆M113装甲输送车和12辆M557装甲指挥车、2辆T-54中型坦克、12辆BMP-1步兵战车、3门ZSU-23-4自行高炮、13门M109 155毫米自行火炮、9门122毫米和105毫米榴弹炮、23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此外还有大量轻武器。缴获的丰厚程度远远超过“耀日”行动,据估计其价值大约在2亿美元左右。
      点亮“永恒之光”
      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联合国第598号决议,准备停火。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抓住最后的机会打击霍梅尼政权,人民圣战者组织决定在正式停火生效前倾其全力发动一次进攻。而早在一年前就接受了联合国停火决议的伊拉克对此也表示支持。但实际上,双方的真实意图并不一致。人民圣战者组织认为经过8年的两伊战争,伊朗民众对霍梅尼政权的支持度已经下降到很低的程度,民族解放军上两次攻势的成功就能证明这一点。因此,他们幻想着通过一次全力进攻,直捣德黑兰,推翻霍梅尼的统治。伊拉克虽然很乐见伊朗遭受打击,但却早已放弃了推翻霍梅尼的战略意图,而且也不愿意因此失去即将到来的和平。不过,为了在停战后的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萨达姆还是批准为民族解放军的攻势提供有限的空中和地地导弹支援。   7月27日清晨6时,伊朗军队展开了新一轮的反击行动。这次伊军得到了陆军第71师、第61炮兵旅和第155特种旅的增援。这些生力军被指派夺占城南制高点,随后由此突入城内。战斗开始前,革命卫队还派出情报人员伪装成逃兵混入城内搜集情报。但一些情报人员被民族解放军抓获,并向后者泄露了伊朗方面的计划——伊军将从多个方向对伊斯兰阿巴德展开攻击。
      在伊斯兰阿巴德的南面,伊朗方面将兵力集中在果园和农田里,并从那里展开进攻。战斗持续了整个上午,最终民族解放军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于11时左右重新控制了城南的高地,并成功地击退了伊朗的增援部队。
      由于民族解放军成功地守住了城南的要点,伊朗军队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直到次日早晨仍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而且还蒙受了较大的伤亡。据民族解放军的估计,伊军的伤亡人数在2700人左右,此外还损失了不少装备。
      27日上午11时左右,在城南制高点的战斗还在进行之时,伊军沿着伊斯兰阿巴德通往哈桑阿巴德的公路又发动了另一次进攻。但这次进攻也被民族解放军所瓦解。后者还顺势发起反击,攻占了伊斯兰阿巴德东南面一个伊军机场,打死打伤伊朗革命卫队官兵550余人。这个机场本来在两天前已被攻占,但因民族解放军部队向巴赫塔兰推进,伊军又重新占领了机场。这次民族解放军将机场设施彻底摧毁,机场内的弹药库也被付之一炬。
      当天上午,伊军的另一个进攻发起地点是在伊斯兰阿巴德的西南面。伊军打算从这里攻击阿拉霍一阿克巴尔兵营背后的山岭,进而夺取兵营并切断克雷恩德,伊斯兰阿巴德间的公路。但进攻的伊军虽然人数众多,却没有重武器的支援。民族解放军的一个战斗旅在一个坦克营的支援下,最终击退了伊军的进攻。
      27日下午5时,伊朗方面又集结起一批生力军,从伊斯兰阿巴德东面分四路发起进攻,试图切断通往巴赫塔兰的公路。战斗一直持续了15个小时,民族解放军投入了5个战斗旅的兵力,终于挫败了伊军的攻势,伊朗方面的伤亡人数在3000人左右。
      伊朗方面显然心有不甘。7月28日清晨6时,他们再次从3个方向对阿拉霍,阿克巴尔兵营后的山岭发动进攻。这次进攻被挫败后,伊军又集结力量猛攻城南面的一个山头。双方在这里爆发了血战,山头反复易手,最终还是民族解放军控制了战场。伊朗军队在这里的伤亡超过了700人。连续的失败严重打击了伊朗军队的士气。在28日余下的时间里,伊军的进攻完全停止了。民族解放军则抓住机会发动了一次反击,在马拉维至哈桑阿巴德高地之间的地段上重创了一支伊朗部队。民族解放军宣称在战斗中打死打伤了约1200名伊朗士兵。
      然而,连续3天的激烈战斗也使民族解放军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而更糟糕的是,他们在伊斯兰阿巴德东北面的察尔泽巴隘口已遭遇到一场空前的危机。
      转折
      还在伊斯兰阿巴德被攻占的当天夜里,民族解放军就派出部队沿公路向巴赫塔兰推进。午夜12时左右,部队在哈桑阿巴德遭到了伊朗革命卫队的阻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阻击者被肃清,民族解放军很快推进到察尔泽巴隘口前面的平原地区。而在另一边,伊朗陆军第27师的部队正通过隘口前往哈桑阿巴德。战斗很快在迎面而来的两支部队间爆发了。经过短暂的交火,伊朗军队借助夜幕的掩护,开始向隘口撤退。
      察尔泽巴隘口夹在两道横亘在通往巴赫塔兰道路上的近乎平行的山岭之间,隘口内是一条长约4千米的狭窄的山间小道,其后半部分要从一个狭小的山谷中通过。从隘口入口到巴赫塔兰只有大约35千米的路程。伊朗方面已在山谷两侧的高地上部署了革命卫队的“安萨罗尔一侯赛因”师和陆军第31师,此外还有大量的附属部队。进入隘口的民族解放军很快发现,他们已经身陷险境。
      隘口内的战斗在26日清晨打响,整整持续了2天。期间,伊朗空军出动F-4“鬼怪”Ⅱ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对民族解放军部队反复进行轰炸和扫射,仅在26日这天就分别出动了130架次和30架次。高地上的伊朗炮兵也向山谷内的敌军猛烈开火。身陷绝境的民族解放军以一部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隘口东面的出口突进。其余部队则放弃乘坐车辆,拼死向两侧的高地进行猛攻,并一度占领了一些山头。但伊朗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将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派往战场。霍梅尼亲自下达指示,决不允许民族解放军部队通过隘口到达巴赫塔兰。在26日当天,伊朗军队发动了4次较大规模的反击,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入夜时分。民族解放军室称其防空部队在当天下午击落了1架“鬼怪”Ⅱ战斗机以及2架直升机。27日清晨4时,双方再次展开残酷的厮杀。民族解放军集中兵力攻击位于一个高地上的一处名为贝赫什提的伊朗兵营,并一度将其占领,还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和弹药。然而伊军随即调动坦克、火箭炮和迫击炮,对兵营进行猛烈轰击。双方在交战中都蒙受了惨重的伤亡。
      随着战斗的持续,民族解放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察尔泽巴隘口战斗爆发后,拉贾维很快意识到局势正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当前方正在激烈交战时,拉贾维亲自飞赴巴格达向萨达姆求援,希望他派出增援部队并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援,以解救在隘口内的民族解放军部队。但此时萨达姆已不愿意再为这个本来就不被看好的行动耗费伊拉克的军事资源了,再加上国际社会要求立刻停火的政治压力,拉贾维的请求被断然拒绝。察尔泽巴隘口的战斗,以及整个“永恒之光”行动的结局,就此被确定了。
      27日夜,已连续战斗了56个小时的民族解放军终于停止了无望的攻击。尽管在当天下午的战斗中他们又取得了一些进展,还击落了2架战斗轰炸机和1架直升机,但仍看不到丝毫打通隘口的希望。惨重的伤亡,加上后援不济,迫使他们撤出战场,进而完全撤出伊朗领土——尽管在对外宣传上声称是“自愿”撤离。后撤途中民族解放军还在多处设伏,打击尾随追击的伊朗军队,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即便如此,“永恒之光”还是无可挽回地熄灭了。
      “永恒之光”行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却是整个两伊战争中深入伊朗境内距离最远的一次攻势。伊朗民族解放军在4天的行动中深入伊朗境内达150千米,并宣称打死、打伤了约4万名伊朗士兵。人民圣战者组织承认,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1263名官兵阵亡、失踪和被俘。伊朗方面最初宣称民族解放军投入的兵力为7000余人,战斗中被歼灭了大约4800人。但最后又改变了说法,承认在战斗中被打死的民族解放军人员为1734人,此外还有大约2800名伊拉克士兵在战斗中丧生。有意思的是,伊朗官方在公开报道中将民族解放军称为“伊拉克的雇佣兵”,似乎不愿提及这支武装力量组成人员的真实身份。被俘的民族解放军人员的确切数字及其命运已无从知晓。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带着西方国家的护照走上战场的,有一些人被幸运地释放了,但也有一些人后来被处决。
      除了人员的损失,民族解放军在这次作战中还战损了大量的装备。人民圣战者组织承认在战斗中共损失了612辆各型车辆,其中包括72辆坦克和装甲车,此外还有21门122毫米火炮、51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大量的轻武器。
      后记
      两伊战争结束仅两年,海湾地区又燃起了烽火。1990年8月,萨达姆挥师入侵邻国科威特,随即引发海湾危机。在这次危机及其后的海湾战争中,身处伊拉克的伊朗民族解放军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因而基本没有损失。但海湾战争结束后,乘着伊拉克军力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一有利时机,伊朗于1991年3月10日派遣部队越过两伊边界,深入伊拉克境内,企图对民族解放军及其基地进行打击,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伊朗方面投入的兵力达7000~10000人。生死存亡之际,民族解放军进行了拼死抵抗。这次作战被人民圣战者组织称为“珍珠行动”。由于战斗是在其基地周边地区展开,熟悉地理环境的民族解放军逐渐在交战中占据了上风。到4月初,入侵的伊朗军队基本被击退。
      为了向伊朗示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力量,1991年10月18日,民族解放军在距两伊边界不足100千米的伊拉克阿什拉夫,也就是人民圣战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兵式。整个阅兵式长达5个小时,包括坦克、装甲车、火炮及支援保障车辆在内的140余件大型装备接受了检阅。当时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实际上是这支武装力量最后的辉煌时刻了。1993年5月,为报复人民圣战者组织在伊朗境内进行的小规模袭击活动,伊朗空军对伊拉克境内的民族解放军基地进行了多次空袭,共出动F-4“鬼怪”Ⅱ战斗轰炸机和苏-25攻击机27架次。空袭造成的损害不大,民族解放军还宣称击落了1架“鬼怪”Ⅱ,并俘获了其飞行员。
      2001年,人民圣战者宣布放弃武力斗争。2003年3月,随着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伊朗民族解放军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美军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很快就全面解除了民族解放军的武装。人民圣战者组织一度同时被美国、欧盟、伊朗和伊拉克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尽管欧盟在2009年1月将其从名单中删除,而美国也因其提供了关于伊朗核活动的情报而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资助和培训,但曾经是该组织最强有力的军事支柱的伊朗民族解放军,却恐怕再也没有东山再起、一展雄风的机会了。
      (编辑/弓鸣)

    推荐访问:叛逆 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