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财神节 > 正文

    因材施教下一句是啥【因材施教,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54:38 点击:

      就教育的施受双方而言,因材施教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教育定位:学校层面,能够办出校本特色,呈现一校一品的格局。学生层面,能够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层面,能够发挥教师的特长,体现教师的个性,形成教师的风格。
      从教育实效而言,因材施教更重视教师的自我定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也是其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加以熏陶渐染的过程。发挥自己的特长,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施教”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
      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不能等同于知识水平。相同的受教育经历,使语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趋同性。也就是说,经过正规的师范院校训练出来的新教师,是能够胜任基础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即使他们有什么不足,各种教参教案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然而,一个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脱颖而出的语文教师,他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个人的学养水平,来自于他个人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提高一个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远胜于对其进行教育方法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1 拓展阅读
      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阅读。事实上,语文教师的仁智之见、语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阅读。广泛的阅读,博学、深思、慎取的态度,可以使语文教师的视野变得开阔、学养随之提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更开放、技巧也更有效。比如高中文科附加题,如果教师的阅读面足够广,指导学生解答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果捧着一本教参书照本宣科,就不能有效地质疑问难,更不能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所谓“学高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文史哲贯通、古今中外融合。这是丰富语文教师个人学养的前提,也是语文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的基础。
      2 增加游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颇有识见的至理之言。如果说阅读为语文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游历则给语文教师增添了更真实的现场感悟。读书不能人云亦云,读书要有比较有分析有取舍,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游历(或者阅历)去支撑去丰厚:泰山岩岩,大漠孤烟,江南莺飞,三峡猿鸣……美丽的自然景色、悠远的人文景观,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以陶冶心灵、触发灵感、提升审美意识。而且,因为游历的直观感受,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少一些机械复述,多一些生动的描绘甚至独到的见解,和学生交流起来就能够滔滔不绝、成竹在胸。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打下个人的烙印,也让学生在活的课堂中获得真知真才和美德。这一种因材施教,反映了语文教师的个性、特色和内涵。
      3 培训提升
      语文教师的知识技能也有“保质期”。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实践经验可能会暂时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但更多的时候,实践经验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甚至断裂,导致教师教学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甚至最终导致语文教师学养水平的整体下降。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呈现,从满堂灌输到动态生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需要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因此,不定期的持续的学习和培训,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的教师长于引导,有的教师善于分析,有的教师思维缜密,有的教师语言优美,有的教师头脑敏捷。新的“木桶效应”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并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斜面,用自己最长的一块板子去容纳更多的水,去拓展更大的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偏好,因材施教,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课堂。
      1 课堂呈现
      不管是惜字如金还是口若悬河,不管是喜欢板书还是长于朗诵,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呈现,口才好教师的可以多组织学生辩论,善长激疑的教师可以多引发学生思考,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示范,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金声玉质。用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写板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文章的内涵层次。比如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苏轼的《江城子》怀念亡妻的深情、《水龙吟》怜惜杨花的婉转以及《念奴娇》怀古赤壁的激昂,均适合诵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不同心境和不同风格。总之,语文教师要用最佳的教学状态、最擅长的教学方式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导演一节真正的“活”的课堂。
      2 下水作文
      下水作文,强调语文教师的示范效应。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语文教师常写下水作文,一则可以展现语文教师的写作才华,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二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困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篇优美的下水作文,可以展示教师的文字功底,也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有侧重的训练,比如以“整理”为题作文,家务整理亲情关爱是记叙文,要写真情描细节;心灵整理去伪存真是议论文,要重立意明层次。让学生学会审题,让学生体现亮点,也让学生发挥所长,写出有文之文、有物之文和有我之文。这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也是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的基础。
      3 教研活动
      公开课,展示课,一课三议,三课一评,中学教育和各种教研活动的中心就是打磨上课的技术。而这种打磨,就是教师个人因材施教的大演练。一个有效的课堂,要求语文教师有最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文本把握、学生层次以及教师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深度解析,只关注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这堂课也只是有精彩而无神采。语文教师教研活动的核心就是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所以新课改认为,最有效的课堂就是师生互动——呈现是探究的准备,探究是创造的前提。语文教师的才能越是能够尽情展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就越高,学生的才智也就越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因材施教或者因班施教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做一个因材施教的语文教师,很多时候还涉及教师的个人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的自我定位还必须与时俱进,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及时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要发挥木桶的长板效应,更要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相长,以弥补自己的短板断层。
      教学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厚实自己的底蕴,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在教研中走出自己的风采,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

    推荐访问:自己的 因材施教 课堂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