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保险合同 > 正文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谁是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中国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10 04:39:38 点击:

      又是一年花落去。   201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备受瞩目的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
      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竟然迄今尚未摘下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朵名花。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
      那么,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中国人(指拥有中国国籍,代表中国)曾经无限近地触到过它?
      有,而且不止一位,有时相距近得让人扼腕不已。

      鲁迅:
      他曾拒绝过这项人人艳羡的大奖?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在访谈中谈到自己曾拜读过中国著名作家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作品,也知道《三国演义》等中国名著。
      但略萨可能不知道,他所欣赏的中国作家鲁迅,曾经拒绝过放在他面前的来自诺贝尔奖的巨大诱惑。
      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北京来信,信中提到瑞典科学院的院士,地理学家和探险家斯文・赫定想请鲁迅的好友帮忙,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鲁迅在9月25日接到台静农的信,当天就立即作了回复。在信中,鲁迅首先对刘半农“为我、为中国”的好意,表示深深的感谢,接着他以“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故“不愿如此”的明确态度,断然拒绝了这份提议。他说“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还有很多,“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他还说到:“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否则会助长“中国人的虚荣心”。
      然而,对于这封如此确凿的信件,仍然有许多人表示质疑,尤其是以闻名中国的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为代表。2008年,马悦然在一个主题为“诺贝尔文学奖与华文文学”的主题讲座上第一次公开称,瑞典皇家学院从来没有问过鲁迅愿不愿拿奖。他的理由是,第一,没有人推荐;第二,鲁迅的作品在作者逝世后才被翻译成外文出版。
      而持此观点的人还有蔡登山,他指出,所谓的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事,实际上只是鲁迅朋友们的一厢情愿,而并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和瑞典皇家学院的意见。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2005年,《南方周末》的记者夏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时,这位主席说:“1988年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接近获奖。那就是沈从文。战前没有来自中国的作家被提名……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信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
      为了确认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夏榆还进一步问道:“评委会把这个提名信息传达给鲁迅本人了吗?”
      埃斯普马克回答说:传达过。鲁迅拒绝了。而且鲁迅说中国当时的任何作家都不够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埃斯普马克曾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之久,他有一本书已经有了中文版,叫做《诺贝尔奖内幕》。
      在回答夏榆提出的关于参评诺贝尔奖的作品的翻译问题时,他回答道:“我们很多评委懂其他的语种:德语、法语,还有其他的北欧语言,也有意大利语、中文。如果有一种小语种是没有被翻译的,我们会去订购,请专家去评估和翻译。但即使这样的话,我们也只订购18份,不会多做。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发生。”
      埃斯普马克的话,恰好推翻了马悦然和蔡登山的观点。
      即使鲁迅再世,恐怕也说不清这段渊源。但鲁迅有资格代表当时中国文坛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应无疑问。

      胡适:
      鲁迅拒绝我也拒绝

      无独有偶。
      还是瑞典的那位斯文・赫定,1929年又希望推举胡适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也同样被婉拒了。
      胡适那时是提倡文学革命的有功之臣,可谓大名鼎鼎。斯文・赫定想为他提名,却要胡适先将自己的著作译成英文。
      胡适在其1929年2月26日前后的日记中写道:“瑞典探险家Sven Hedin(即斯文・赫定)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胡适的态度很清楚:他认为,提倡中国的文学革命,他确有功劳,受奖当之无愧;但说到个人文学成就,他却认为自己“不配称文学家”,当然更谈不上为了赢得诺贝尔奖丰厚的奖金去特地翻译自己都不认可的作品了。
      这是文人的清高,也是文人的谦逊。这一点与鲁迅自认“比我好的作家还有很多”如出一辙。胡适的拒绝,也许和鲁迅的态度不无关系。毕竟在北京的小圈子里,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开了。
      胡适是留美博士,翻译自己的作品驾轻就熟。但是他为了“文人”的脸皮,宁可不被提名。为何非要胡适自己翻译?也许斯文・赫定认为,中国的翻译水平低,除胡博士外再无他人能完成此举吧。

      林语堂:
      西方看不懂我的美

      如果说斯文・赫定的这两次提名还只是口头上的意愿,并未真正落实,那么林语堂的被提名可就是货真价实的了。
      诺贝尔奖规定,评委会的评审会议记录及细节须到颁奖的50年后才能公布。2010年,马悦然透露,根据他获得的50年前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情况看,50年前真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是林语堂。
      马悦然是在瑞典的中文报纸《北欧时报》编辑记者斯德哥尔摩聚会时透露这一消息的。而诺贝尔基金会网站也证实了这一点。
      提名林语堂的不是别人,正是因描写中国南方小镇的长篇三部曲《大地》而闻名遐迩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作为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赛珍珠有权推荐候选人。有趣的是,林语堂曾多次被提名,在提名人名单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斯文・赫定的名字。看来这位中国的忠实友人当时是铁了心要推荐出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只可惜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
      林语堂在美国30年,始终未入美国籍。他的代表作《京华烟云》,是他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林语堂的初衷,是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没有译成后,才仿照《红楼梦》,写出了《京华烟云》。据说,林语堂曾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夺魁。
      有人传林语堂曾经说过,他的作品不能获奖,是因为“西方看不懂中国文学”。

      老舍:
      太平湖沉了一个诺贝尔奖

      在所有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人当中,最让人痛心的,是老舍。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 2000年,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
      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存在交流障碍。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 2 ]   但1968年各国传言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因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已于1966年8月24日辞世),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四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舒乙感慨说,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的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萧乾夫人文洁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也有所记录。

      沈从文:
      最近的距离,最远的距离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埃斯普马克说,沈从文曾经非常接近获奖。事实上,沈从文曾经很可能是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近到只需伸出一个手指,一碰,诺贝尔奖这个熟透了的果子就会掉落在他的掌心。然而那又是最远的距离,生与死的距离。和老舍一样,沈从文也遗憾地错过了诺贝尔奖。
      在金介甫著、符家钦译的《沈从文传》的“全译本跋”中,有一段关于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记叙,提到上世纪80年代沈从文曾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时国际上众多学者联合向瑞典学院推荐沈从文,评委马悦然还将沈从文的作品翻译成瑞典语。
      马悦然是瑞典文学院中唯一懂得汉语的院士。与斯文・赫定相仿,在中国与诺贝尔奖的缘分中,马悦然也厥功甚伟。马悦然翻译的沈从文作品极为漂亮,他所译的沈从文代表作一经出版,就成了瑞典文学界的盛事。沈从文立即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进入最前列。
      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也很快地把沈从文放在自己的第一视野之内。到了1988年,他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据说,瑞典文学院已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他了。可惜,诺贝尔奖的奖金获得者名单通常在当年的10月份由评审委员会宣布,沈从文却在这一年的5月10日就去世了。死者是不可以作为获奖者的。就这样,阴差阳错,仅仅相差了五个月,中国又失去了一个机会。听到沈从文去世的消息时,马悦然很着急,立即打电话去问中国驻瑞典的使馆,询问死讯是否真确,但使馆回答说:我们不认识沈从文这个人。对于使馆的这一回答,马悦然一直困惑不解,耿耿于怀,对人说了好多回。

      李敖:
      炒作出书不含糊

       与谦逊辞谢的前贤们恰恰相反,李敖毫不留情地借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狠狠“火”了一把。2000年,李敖声称凭《北京法源寺》这部小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消息从台湾发出,海峡两岸舆论大哗。李敖趁机据此炒作,无论台版、大陆版的《北京法源寺》,都卖了个满堂红。但随即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如《中国青年报》署名闻铭的文章,指诺贝尔文学奖“从不宣布通知哪些人获得了提名”,而且,李敖自称凭一书获提名,也不确。因为,“诺奖的评选不是单纯看一部作品,而是凭借对候选人整体的评价” 。
      李敖总是“有话说”的。时而说,自己的白话文五十年来五百年内都是中国第一;时而说,我获诺贝尔奖的几率比当“总统”高;时而说,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当今够资格的不止我一个,但放眼台湾,就我一个!我是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而又说,我没有“信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这个奖100年都不颁给中国人,他们绝不会轻易给中国人颁奖!
      嬉笑怒骂,亦庄亦谐,正是李敖的风格。他的话,也总是让人摸不着北。不过,随着他的提名消息和他的“本我”传播,《北京法源寺》一书一时洛阳纸贵,甚至连门可罗雀的法源寺也变得车水马龙。
      李敖究竟有没有被提名?没有人知道。反正提名情况50年内都不会被泄露,50年后,谁还会来较这个真呢?
      此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据说还有诗人北岛,作家王蒙、贾平凹、莫言等人。提名毕竟并不是获奖,唯一真正获此殊荣的中国人高行健,却又是入了法国籍的“外人”。
    [ 1 ]

    推荐访问:诺贝尔 谁是 文学奖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