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保险合同 > 正文

    从内陆山城到全球最具价值的投资热土|山城手表有收藏价值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7 04:45:06 点击:

      从上世纪80年代初,重庆这个久居中国内陆的山城,以更加开放的襟怀向世界展开了双臂。如今,众多知名外资企业逐鹿重庆。经30年摔打,重庆走出了一条以外资带动经济发展,又以发展促进外资引进的内陆城市开放发展之路……
      
      
      苏醒的城市
      
      在重庆的标志性建筑朝天门广场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么几句话,或许能一睹这座城市的胸怀与气魄:“贯六峡两江之汇,率九宫八卦之冠,总扼西南之枢纽、遥牵吴楚之群船。”
      重庆,凭借长江之利,曾是整个西南最重要的门户。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这个中国西部最便捷的入海大通道,无疑在经济上拥有广泛的辐射力。如果说中国西部大开发是一盘事关全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盘棋,重庆毫无疑问是这个棋盘上最重要的棋子。
      纵观近现代以来,重庆在国家生存和发展史上,曾几度辉煌:她曾是中国战时首都,曾是三线建设重要区域,曾是西部大开发组成部分,而直辖――让重庆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这个血液里永不安分的城市,顺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指引的方向,摸索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她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国门之外。
      1983年,这一年,重庆市被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和1000万美元以下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重庆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开始破解一道难题:偏远内陆城市如何大规模招商引资?
      重庆在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制造业上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吸引外资,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人们头脑中酝酿。
      人们至今还记得,1983年重庆参加广交会初次“触摸”外面世界的情景:摊位上展出的是榨菜、茶叶、猪鬃、猪肠衣、羽绒,这些地道的土特产让世界各地的客商对重庆充满了好奇。许多客商还不知道,中国遥远的西部有一座山城叫重庆。
       重庆虽然地处东中西部地区结合部,工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并且由于横跨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但长期以来的东西部不平衡发展,加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重庆较长时期里默默无闻,资源优势无法“变现”。
      困难在特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动力。重庆人靠着一股“执着劲”,克服偏居一隅的地域限制,不断推出贴近市场的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招商方式,不断利用各种机会走出去宣传推介自己,终于让总盯住东部的外商眼睛开始“西望”。
      
      跨国企业逐鹿山城
      
      最早来到重庆的,毫不意外的都是与制造相关的行业。
      80年代的日本,是经济发展的高峰,在全球经济影响下急剧扩张。工业巨头们纷纷到日本之外寻求新的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制造能力强大的重庆,显然成为一个理想的目标。
      于是,重庆长安与日本铃木、嘉陵与本田、建设与雅马哈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联姻,揭开了重庆外资企业的历史序幕。
      自此,这些有百年历史的老兵工厂开始了既痛苦而又充满期待的转变过程。
      在3年的合作中,人们都努力改变自身去适应对方:从工作方式到生活习惯,合作逐渐进入佳境。
      尔后,一大批真正的合资工厂开始建立起来。
      人们谨慎的、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新生事物。但很快,人们从这些漂亮的厂房、干净的车间和现代化的流水线中,看到了和以往经验完全不同的东西。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产品、更科学的管理,无不激发着人们的热情和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个城市意识到,一场大变革的来到。
      重庆的制造业,如凤凰涅�一样,注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绚丽重生。
      在重庆街头,奔驰着数千辆黄色计程车,它们被称为“羚羊”,轻快敏捷的迎送着脚步匆匆的人们。
      这些为重庆人所熟悉的车,都来自一个地方,长安集团。
      长安工业集团,一个拥有100多年历史,在近代中国兵器工业史上赫赫有名的企业。
      诞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长安,在百年后,开始了它的第二次“洋务运动”。
      长安厂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日本铃木成立了重庆第一家合资企业。从日本引进生产线,主要生产摩托发动机。
      但是长安人并不满足,又引进了轿车生产线,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普通家庭,生产他们的第一辆家用微型汽车。很快,这款名叫“奥托”的车以其优越的性价比风靡全国,凭借这一战略的成功,长安开始了在汽车工业上的征途。
      人们尝到了中外合作的甜头,而相关政策也更加放宽,合作继续朝纵深发展。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政府领导,都意识到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一但出发,就不再回头。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入门级的奥托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长安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2001年4月25日,美国汽车工业巨擘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集团合作,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轿车。
      2003年1月18日,长安福特首辆投产的轿车―福特嘉年华正式下线,同年5月,第二款产品蒙迪欧也正式上市。
      中国政府对长安福特及其产品非常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公司,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3年1月18日,长安福特首款车型福特嘉年华正式下线。李鹏委员长亲自为当日下线的新车揭幕,并为新车签名留念。2003年3月,福特嘉年华正式上市。
      2004年2月,长安福特在桂林发布了全球同步的2004款全新福特蒙迪欧。
      2007年,瑞典Volvo公司与长安福特签订的协议,将以技术转让的形式,授权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福特生产制造VolvoS40豪华轿车,这一合作,标志着长安福特加入了顶级轿车生产商的行列,必将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安福特的成功,只是重庆整个汽车摩托车产业的缩影。
      此外,由于一批“三资”工业企业在重庆这个老工业城市生根、开花、结果,对重庆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设备更新产生了深远影响。
      像后来在重庆最大的几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在飞速的发展中,都大量的吸收“合资厂”时期由国外带来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成就了力帆、宗申、隆鑫等一批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摩托车品牌。一个重庆支柱性的产业集团开始形成。
      政策的扶持、基础建设的加强、灵活的措施,很快,重庆便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重庆设立了36个企业。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如诺基亚、爱立信、BP、ABB、施格兰、五十铃、铃木、本田、雅马哈、BS等公司相继落户重庆,逐渐形成外资抢滩重庆之势。
      现在,重庆市这一产业的合资企业已达50多家,带动全市形成“两车”制造、改装企业3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400多家。成为了重庆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现在看来,虽然那时的合资企业相比现在还很小,很稚嫩。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从制造业这一个支点开始,撬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从眼前的成功中,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信心,看清了自己的未来,憋着一股劲,迎来了一段黄金的发展时期。
      
      家乐福的震撼与启示
      
      当外资如潮水般涌入重庆,新鲜感很快失去,观念冲击随之而来。当然,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产业格局变化和利益重新调整的阵痛。对于这一切,重庆以其特有的宽广胸襟,海纳百川,不是在痛苦中等待,而是在竞争中合作。通过全方位利用外资,在大开放中取得大发展,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共赢,重庆商业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
      “周围五公里内的零售业都将倒闭”,当一家外资企业即将进入重庆的时候,人们在一边期待一边惊呼。这家让重庆商业如此忐忑的企业,便是全球赫赫有名的连锁超市家乐福。
      1997年,重庆在西部率先引入全球商业巨头――法国家乐福超市。
      这家位于重庆市中心的家乐福购物超市,是家乐福在重庆的第一个店,开业10多年来,每天仍是顾客盈门。
      这个店是家乐福在中国最早开的超市之一,而它开业时曾创下的惊人的业绩,证明了家乐福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重庆爆发出的强大的消费力,让更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关注这个地处中国内陆的城市。几乎就在同时,太平洋百货、肯德基等外资企业也纷拥而入,给基础薄弱的重庆商业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关于外资商业“杀伤力”的舆论,更让重庆商业企业感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一批消极应对的商业企业相继垮掉,但以新世纪百货、重百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却顶住了压力,反而迅速壮大起来。它们通过“贴身学习”,抓住外商还需要适应期的“黄金”空档,不仅将国外超市的绝招学到了手,而且有所创新,推出的服务令消费者耳目一新,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尔后,当麦德龙等国际超市也来到重庆时,重庆的企业已经少了一分惊慌,多了一分从容。
      外资零售巨头进入重庆,不是挑战,而是机遇。他们在经营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为重庆本土的同类企业带来了全球最新的方式方法,重百、商社等本土零售企业纷纷向外企学习,并且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家乐福的到来,让重庆的零售业起码跨越了5年。
      近几年来,28家外资商业企业相继入驻,促使重庆商业大跨越发展。到2007年底,重庆已经从工业基地,变成了西部商都,拥有数个西部商业之最。
      
      ABB执行副总裁的惊叹
      
      重庆要实现发展,首先要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也成为重庆后来历届领导班子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聚合更多的资金、人才、资源。
      如何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加入到这场伟大的发展中,成为了一个重点突破口。也在这10年当中,重庆的外资企业发生历史性的飞跃。
      直辖之初,重庆的外资企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涉及的门类还比较单一,影响力有限。世界500强的企业都还没有涉足重庆。而恰恰是这些全球行业的领军者的到来,才能为重庆的投资环境做最有力的代言。
      刚刚成为直辖市,重庆便出台了61条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紧接着,重庆又把引进国际知名大公司、大财团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拿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和移民、扶贫以及环保项目,并出台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以吸引海外大公司投资。
      此时,重庆对引进外资,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技术合作、加工出口,而是要通过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起一个个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更要带动管理、技术、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持续发展。重庆,把眼光投向了全球500强企业。而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三峡工程,给重庆带来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契机。
      三峡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战略项目,1997年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建设的时期,为保证三峡电站送变电工程的建设,全球500强、世界变压器生产巨头瑞士ABB开始登陆重庆。
      作为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ABB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提高业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ABB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07,000名员工。
      自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26家合资与独资企业、在38多个主要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和10,000多名员工,并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务。2005年ABB在中国的销售额达24亿美金。
      重庆风景秀丽的华岩湖畔的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的ABB集团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主要从事500kV及以上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设计与生产。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ABB全球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厂,居于行业领导地位。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也是ABB在亚太地区的绝缘件和冷却器制造中心,为ABB亚太地区的变压器生产企业提供一流质量的绝缘件和冷却器。
      如今,这里已经和许多国家重点工程联系在一起,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以及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等。产品已先后出口到新加坡、老挝、澳大利亚等国外市场。
      ABB在重庆的成功,也折射出了重庆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招商引资靠优惠政策;90年代以后则要靠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并且,为投资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作为ABB在华投资最大的企业,重庆ABB在2004年7月一举拿下国内顶级变压器用户――三峡电站500千伏变压器招标项目的全部订单,总价值近3亿元。
      而ABB为三峡工程所生产的变压器,都是专门定制的,体积十分庞大,为了将这些巨型设备运到电站所在,需要专门的道路连接厂区到码头,重庆市政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很快就拨出专款,并动员相关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制定了道路规划。仅仅个把月后,ABB公司的代表惊奇地发现,一条超大型设备运输的专用道路已经真真实实的摆在了面前。
      不仅如此,负责装船的九龙港码头,也根据ABB的特殊需要,对吊装设备进行了改扩建。终于可以让这些满载着期望的设备顺流而下了。
      正是因为这条被称为“大件路”的专用路的修建,以及九龙港的神速改造,更增加了ABB对重庆投资的信心,为双方更加深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赴欧访问期间,专门前往瑞士拜会了ABB总部,并表示,重庆还将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ABB全力的支持。
      2005年,ABB第二次投资重庆。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在重庆江津德感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专门生产ABB涡轮增压器。该公司由江津增压器厂和瑞士ABB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建成,预计产值将达到3个亿。
      合资公司成立以后,江津的产品可进入ABB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全球,并成为ABB在中国大陆投建的第一个涡轮增压器生产基地。 更重要的是,中国27年来只能靠购买技术生产顶尖涡轮增压器的历史将从此结束。
      “从1998年合资建立重庆ABB到2005年合资成立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公司,重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基地。对重庆投资,ABB不后悔!” ABB执行副总裁尤柯尔曾经这样说。
      ABB也非常重视通过重点工程及建立合资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其领先技术。目前,ABB已和重庆大学在多个领域展开科研合作,并且成为重大的实习基地。
      2003年初,ABB与重庆大学高压实验室就该合作项目进行了初步接洽。双方经过多次深入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变压器老化方面的合作课题,此举极大地加强了ABB研发中心与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之间的联系,也帮助科研人员以最有效的方式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全球化的研发模式,也将为重庆带来世界级的影响力。
      正是这样开放的眼光,也使得ABB受到外界一致好评。
      在2003年,由《财富》、雅虎等媒体联合进行的调查中,ABB被评为中国10佳“卓越雇主”。2006年初,ABB在中国前程无忧网站组织的调查中,被大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雇主之一。
      同样,ABB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它给重庆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版块的崛起,更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间跨入2007年,在重庆即将进入它直辖10年之际,美国时代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重庆――中国未来城市的样本》的文章。
      文章中这样写到“当然,中国有很多的大城市。它们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北方的天津,到南方的深圳,这些大城市像一颗颗明珠一样罗列在广阔的东部海岸线上。但是,重庆的崛起展示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推行下,北京力图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广阔的农村地区和内部地区,因为那里的人口,占有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字里行间,似乎预示着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后又一国家级改革实验区,让重庆在政策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支持。
      面对新的形式,新的市场需求,重庆市对外开放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调整:由过去的出口调整为吸引外资,让重庆市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大潮中获得更大的蛋糕。
      目前,重庆已成立IT、机电、化医、农轻纺4个商务代表处,专业为区县提供外来投资商情。与此同时,经开区、高新区、西永微电子园区、长寿化工园区也分别组建50人左右的专业招商队伍。
      2008年,重庆市将安排1000万元资金,围绕通信产品、数字医疗、软件外包、天然气化工和汽车、船舶及零部件等与重庆市产业发展、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主题,组织精锐力量前往境内外开展专题招商活动。
      至今,全球500强中,已有102家企业落户重庆,已经与重庆市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跨国巨头,如霍尼韦尔、西门子、飞利浦、芬梅卡尼卡、美国科勒、BP石油等,则被视为“以一带十”的重点招商对象。来自市外经委的资料显示,在刚刚兴起的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信息服务外包等领域,这些企业将助重庆市一臂之力。
      历经百年沧桑、30年改革开放,十年直辖腾飞,对于重庆,这个刚刚崛起的国际性的大都市,仅仅物质力量强大还不够,它还应该具有吸引力。
      外资的到来,曾经为我们打开视野,为这个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
      而真正支撑它永续发展的,永远是来自它内部的力量,城市的文明、创新的体制、良好的环境,以及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仿若那只代表着重庆精神的凤凰,不断在火的洗礼中涅盘般重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说30年前,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是在向世界争取一个机会,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给世界一个惊喜。

    推荐访问:热土 内陆 山城 最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