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保险合同 > 正文

    【维也纳金色大厅:金钱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8 04:20:25 点击:

      除了很高的费用之外,进入这个地方演出并无太多门槛。   当中国演出团体一窝蜂奔向维也纳金色大厅时,奥地利并没有真正涌动起中国音乐的热潮。      在中国人眼中,有近140年历史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有着金色的光环,那里的新年音乐会等演出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基于金色大厅“百年老字号”的盛名,不论是国内国家级乐团,还是地方乐团,有的甚至是中学、小学组建的乐团都纷纷到金色大厅一试身手。但多靠赠票支撑、抱有“国外镀金国内出名心态”的中国演出已让维也纳当地民众出现“审美疲劳”。当中国演出团体一窝蜂地奔向金色大厅时,奥地利并没有真正涌动起中国音乐的热潮。金色大厅演出部经理坦言,交场租并签合同就能在金色大厅演出。
      
      从高山仰止到给钱就行
      
      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建于19世纪60年代末。在金色大厅进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都有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卫星转播。10多亿人收看。“金色大厅”也由此成了名声响亮的“百年老字号”。
      中国人第一次“成建制”在金色大厅演奏还是1998年。那年年初,中央民族乐团在这里举办“春节民族音乐会”,引起了中外听众的强烈反响。2003年,歌唱家宋祖英又在此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开创了中国艺术家的先河。此后,国内一些有实力的歌唱家,也来到这里演出。反响热烈。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不是所有的演出团体都有资格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而如今,金色大厅除了每年固定的新年音乐会还保留着最高规格的头衔以外,一年当中的其它时间,场地都可以出租。一些特殊的演出档期,也会出现场地供不应求的现象,要提前两三年预定场地。
      场地出租给外国演出团体,金色大厅也成为3"--个真正的“金钱大厅”,不仅演出经纪公司可以运作。甚至连有资源的旅行社也可以做到。
      曾在国内某旅行社工作,前两年策划和组织过国内演出团体赴金色大厅演出的知情人透露,一场演出的场租费高达70万人民币,而附属的许多其它费用还并不包含在内,比如乐器的搬运就需要额外的4万元,印制节目单等项目也均有明码标价。另有业内人士透露,除场地租赁费外,还要支付金色大厅版权费用约20万元,摄像设备架机费(由金色大厅指定公司负责拍摄)40万元,以及票务费、人工费、装饰费等等。
      
      “掉价”的演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都有大约10个中国演出团体在金色大厅演出一二十场,虽然这一数字相较于金色大厅每年400多场演出来说,绝对数量并不算多,但如果与日本、韩国等艺术团体来金色大厅演出的场次相比,频率明显要多。由于考虑到演出成本,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演出团队比较少选择金色大厅,近两年只有一两次。
      中国演出“扎推”现象最严重的时段是中国春节、国庆和学校放暑假期间。2009年年初,金色大厅就接连举办了三场“中国春节音乐会”。这令奥地利当地人感到疑惑,哪场才是正宗的中国春节音乐会呢?金色大厅对中国演出团体的“魔力”还在升温。2009年,有十来个来自中国的演出团体或个人在金色大厅演出,而在2010年的1月底2月初,已经确定有4场来自中国的“新春音乐会”在等待奥地利观众。
      据调查,近十年来,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国内团体95%以上只演一次,而且是非商演形式,其中相当一部分“镀金”的色彩非常明显,目的是在国内通过电视转播来提升团体或个人的名气和出场价格。一些演出与金色大厅的风格格格不入,也硬要挤入金色大厅,甚至提出所谓“非金色大厅不演”,很难让人信服是为了“弘扬民族音乐”。更令人尴尬的是,有些场次的观众大多拿着赠票,就像来享受一顿“免费午餐”。只要观众席上座率不错,演出团体就满意,随之而来的便是国内关于“此次演出在金色大厅获得巨大成功”的报道。据策划过国内艺术团到金色大厅演出的李女士介绍,一旦缺乏了赠票“渠道”,演出现场会十分尴尬,比如一次中国某小学生演出团的演出,近1700个座位只坐了不到300人。
      与国内把送演出票当成送人情、拉关系的做法不同,欧美的文艺演出赠票很少,高级别的官员也会坚持自己买票听音乐。据维也纳当地华人讲,名气大和阵容强大的中国演出,赠票会很有限,但他们也知道。有的演出能送出900张票甚至更多。金色大厅的票价一般从50元(站票)到900元人民币不等,新年音乐会的官方票价可以达到两三千元。一些中国演出采取赠票的方式,市场损失有多大,一算就可以看出来。另外,由于演出众多,有些国内演出人员的素质不高。大声喧哗、乱扔纸屑、不注意卫生的情况经常引来工作人员的抱怨。曾经有演出团体因为在排练时拍摄金色大厅资料而被重罚。最近。金色大厅针对中国演出团体的要价也越来越高,已相当于外租价格的最高档。对于演出质量,奥地利《标准报》前两年曾对中国某地的乐团提出过批评。
      奥地利华人打趣说,一些中国团体的演出,“观众基本靠组织,门票基本靠赠送,当地媒体报道和评论基本没有”。他们既为能有赠票去欣赏国内演出而高兴,也感到近年来的演出“多而杂”。雷同较多,缺乏创新,认为过多的赠票会使中国民乐演出“掉价”。
      金色大厅演出部经理也曾坦言:“我们对中国民乐团的水准搞不清楚,不太可能进行任何的艺术认证。一般交了场租并签合同,就能在这里演出。”
      
      不要神化金色大厅
      
      或许是金色大厅的光环过于耀眼。几年前,国内媒体在报道它时,喜欢把它描述成音乐界的“权威象征”。认为只有世界一流的音乐设施、一流的乐团、一流的指挥家才会出现在那里,而且觉得那里的观众最挑剔,把一些中国艺术家在那里的表演说成是去挑战、去征服、去升华,甚至是“不辱使命的音乐之旅”。
      对此,国内一些艺术家提出,不要神化金色大厅,也不要神化在金色大厅的演出,特别是民族音乐领域的演出,更不能把它看成是代表音乐成就的唯一标杆。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作曲家田青就提醒说。对金色大厅的迷信和神化。是近几年在民族音乐推广中出现的重大误区。
      纽约一位艺术经纪公司负责人称,一些演出团体不想闭门造车,把出国巡演当成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也有可取之处。但如果在国内属二流三流的演出团体,还是要先立足国内。随着中国人演出水平得到世界公认,今后会有更多西方音乐厅的邀约主动送上门来。
      对中国艺术团体,特别是传统民族艺术演出团体走出去,欧美当地华人也认为,只要不是盲目的,不是以次充好,“走出来”是应该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仅仅通过文字或者媒体报道,远远不足。如果能走进音乐厅,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肯定会对中国文化了解得更深。

    推荐访问:维也纳 大厅 金色 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