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保险合同 > 正文

    [寓言的文本特质及其教学策略摭谈] 寓言体教学策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4:17 点击:

      关于寓言这种文体的结构,拉·封丹有句话说得最妙:“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是灵魂”。“寓”者,寄托也,“言”者,故事也。所谓寓言,即“有所蕴含和寄托的故事”。作为为了寓言的故事,往往具有精致而又隽永的文本特质,易于阅读而又回味悠长。故事主人公往往假托动物,借助想象,善于讽喻,涉笔成趣,与童年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联系,是小语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寓言,这种主要源自远古的文学样式,源远流长,思接千载,历经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和打磨,有其无可替代的文本个性与教学价值。寓言教学,正是这样一道行走在简约和深刻之间的独特的语文风景线,理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 寓言是语言的魔袋,精准而又丰厚,要注意在赏鉴中好好积累
      寓言语言的精准是由它的篇幅简短决定的。寓言不大可能有复杂的情节铺陈,时间跨度短,人物数量少,关系也相对简单和集中。它强调以简取胜,以少胜多。与语言的精简相对照的是它意蕴的丰厚。唯有丰厚的意蕴,才有广为流传以致成为经典的现实可能,也才可能有多元解读的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众多寓言,无不具备这样一种言语特质。
      《揠苗助长》(苏教版第六册)一文中用“巴望”、“转来转去”这些极富口语色彩的词语生动表现了农夫期盼自己家的禾苗长得快点儿的急切心理。教学时可以采用表情朗读的方式配上动作来引导体会。“巴望”的神情,“转来转去”的动作,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阅读的情趣,充分展示口语化词汇的独特魅力。“筋疲力尽”是一个在日常语文活动中非常活跃的词语,在指出“筋”字容易写错之后,还要解释“尽”的含义,努力在具体的言语情境当中准确把握“筋疲力尽”一词中农夫“劳累”和“得意”并存的丰富意蕴。
      对话通常是寓言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表现人物特点、推进故事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学时应当根据情节特点设计出表演的环节,组织学生把故事演一演,利用角色期待和角色移情作用,有效浸润到文本的言语环境当中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选择合宜的肢体和口头的言语表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培养临场的应对和思辨能力,还可以深刻理解文本蕴含,体悟文本语言的精妙,培养语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类似的寓言大都有一个“母版”——文言版本。像《揠苗助长》的文言表述仅41个字: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教学时如果来一个文白对照,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一些文言经验,而且能体会到寓言文约意丰的文本特点,培养学生对母语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寓言是形象的源流,典型而又生动,要注意在朗读中与之神会
      凡故事必有情节,有情节,则必有形象。寓言中的形象流传千年仍具活力,成为文学史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中的形象具有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特点,所要揭示的寓意,无不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实现自我认识的一个窗口。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形象生动可感,易于接近,除了具有认识上的深度,还具有情感上的温度以及自我警醒的力度。
      《滥竽充数》一文,在短短的篇幅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三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湣王。这三个人物,无论是略写的宣王和湣王,还是详写的南郭先生,都能在寥寥数笔当中独具情态,呼之欲出。“总是”一词写出了宣王的喜好排场,大而化之的性格特点;“不要——而要”则表现了湣王的风雅和笃实。作为重要人物的南郭先生,一个“混”字,活画出他心理的阴暗;一个“鼓”字,一个“按”字,生动再现了他充数时的丑态。“居然”一词让读者想到南郭先生的窃喜和自得,“逃”一字则不禁叫人捧腹大笑,浮想联翩。大笑之余,自然陷于沉思:作为一国之君,究竟如何才能知人善任,避免人浮于事?作为个人,怎样才能够站好自己的岗位,而不尸位素餐?反观现实,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和事吗?我滥竽充数过吗?
      感悟人物形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朗读。寓言的语言简练,一字不宜忽。对于关键字词,要把握好力度,咬准了读,要注意读出意味来。在这里,离不开有效的潜心会文,不仅要有技巧的点拨,还要有合宜的示范。文章要读到脸上来,要把内心的领悟外化为朗读的表情。所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表情当是必然之意。这一条课标上的读书要求,同样是寓言学习中感悟形象的重要路径。读书百遍,不仅会其义自现,而且会“其形自现”。
      三、 寓言是思维的操练,本色而又永恒,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链接
      钱钟书先生在谈论伊索寓言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先生的这段话,提到了学习寓言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变得复杂和教得简单,这都跟学习寓言时的思维有关。笔者认为,无论是变得复杂还是教得简单都不甚合宜,只因为我们所要造就的是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本当有一种辩证的思考为主线,本当有一种尊重多元文化和多元存在的基于更加广阔视域的现代考量。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把寓言的学习和现实的生活相链接,在鲜活的生活当中寻得古老寓言的最佳最新的注解。唯如此,才会是学习活的语文,寓言的学习也才会因此而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譬如《狐狸和葡萄》,狐狸的力所不及是事实,狐狸的极力争取也是事实,生活中这样的狐狸比比皆是,我们总会在很多的弱者身上看到这样狐狸的影子。伊索见不到这一层,他只顾着嘲笑,但我们的老师要明白,要在笑的同时引领孩子们发现其中应有的善:关爱和同情弱者就应体谅“酸葡萄心理”。从根本上来说,推己及人乃是莫大之善举,善待弱者很多时候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又如《狐假虎威》,如果仅仅是见识了“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这样经院化的解读,那绝对是一种机械和低下的复制,是钱钟书先生所谓的“教得简单”。“狐假虎威”,究其现实的意义,我们还应当看到,狐狸的临危不乱,更足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身为虎大王仍然对“天命”敬畏有加的秩序意识,更是如同醐醍灌顶一般的警世恒言!诸如这样的思维拓展,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惟其如此,寓言之树才会长青不败。
      概言之,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是集简约和深刻于一体的神奇的文学造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寓言这两个字,总与伊索和拉·封丹,与庄子和孟子,与所有遥远但却亲切的古代智者紧紧联系在一起。寓言,看起来是那么短小,那么沉静,它是广阔森林里的一片树叶,长在空中,却又与地气紧密相通;它是青青草尖上的一粒露珠,娇弱无比,却能反映出艳阳的灿烂光芒。这些精致而隽永的小故事,从远古起,一代又一代,大道至简,历久弥新,滋养着人类的精神健康成长。

    推荐访问:寓言 特质 文本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