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淡淡一缕香] 长形叶子叶子一缕很香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51:34 点击:

      第一次见到充闾先生,是二��二年八月,在大连图书馆的多功能厅。事先接到馆长通知,说有个重要人物要来,想听白云吟唱团的演出录音,让我们提前做好接待准备。由于当时吟唱团成立不久,知名度不高,因此,大家对有重要人物来非常重视,希望通过专家的肯定,扩大吟唱团在社会上的影响。那天,我站在大厅的门口等候重要人物,等了很久也不见来,心中不由生出感慨:真是大人物啊,千呼万唤不出来。正在我着急的时候,楼下响起说话声,馆长带着客人到了。
      客人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原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充闾先生。很早以前对充闾先生就有所耳闻,知道他小时读私塾,后又接受新式教育,写一手好诗文。他的散文字隽句雅,厚重凝香,极见国学功底,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占有很高的地位。想像中,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应不苟言笑、极具威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充闾先生和蔼可亲,笑意盈盈,拖着好听的关东腔,一见面就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听过吟唱团的演出录音后,充闾先生只是笑,没有发表意见。我知道,先生在旧体诗词方面的造诣极高,曾出版过诗集《鸿爪春泥》(精通韵律的张本义馆长称此诗集为当代最好的诗集之一),他对诗词的理解非常人所能,不会在只听了几首吟诗的录音后,就轻易予以肯定或否定。于是,大家转换话题,开始谈论先生新近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曾国藩的散文《用破一生心》。先生说,历史上研究曾国藩的人很多,但还没有从人性角度入手的。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地位的人物,首先是人,是自然角色,然后才是社会角色,从人性角度对一个公众人物进行诠释,应该更合理更有新意。听了先生的话很受启发,当即决定邀请先生就此论题为白云书院开一次讲座。先生听后,浅笑,算是答应。
      在送先生上车的路上,我们又谈到了诗词。先生说诗词创作讲究意境,需要积累,尤其是基本功必不可少,诗人水平的高低从现场应对可看出一二。他讲了自己的一件趣事。一九九五年春,他去丹东出差,巧逢杜鹃花会,主人邀他前去游览。游览之后,主人提出请求,希望他现场赋诗。由于事先没有准备,他稍有迟疑,但很快就作七绝一首,“北地春心托杜鹃,诗情画境两增妍。十年始与花期会,珍重江城一日缘。”这首诗最妙的是第一句,化用与巧用了唐诗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用杜鹃花换杜鹃鸟,用“北地”换“望帝”,“地”与“帝”谐音。偷天之巧,不露痕迹。我被先生的诗才折服,听完他的故事后,进而要求先生为书院再作一讲“旧体诗词创作与欣赏”。先生听后,又是浅浅一笑。
      匆匆一晤,充闾先生走了,留给我的印象就像他的笑容,浅浅的淡淡的,不温不火,似乎一切都在股掌之中,潇潇洒洒;又似乎一切都在欲望之外,从从容容。
      第二次见面是一个月后,充闾先生在书院举办讲座。由于这次接触的时间较长,对充闾先生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发现他在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热情的心。
      为了加深听众对古典诗词的认识,讲座之后,我们特地请充闾先生和观众一起观看白云吟唱团的演出。与上次听录音不同,先生这次兴奋异常,对于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台国内外难得一见的诗词吟咏节目,充分展现了诗词的意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一再表示要尽全力为我们宣传,让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吟唱团,都来看我们的演出。他说到做到,在随后的时间里,只要有可能,就利用自己特有的影响力,为白云吟唱团进行宣传。后来,在充闾先生的努力下,市委孙书记亲自挂阵,带领全市各大机关的领导、干部上千人,观看了我们的演出。
      由于职业的关系,作家很容易被人了解,文是情的载体,即使包裹得再严密,也能从文章中读到情感的蛛丝马迹。在来书院讲学之前,充闾先生刚刚出版了一本文集《碗花糕》,它与作者以往的历史散文有些不同,着重记录了童年的经历和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怀念,其中有一篇“小妤”,写的是童年的伙伴、塾师的女儿。也许由于性别的原因,充闾先生的散文写女性的不多,除去母亲、嫂子这样的亲人外,与他亲近的女性唯有小妤。女人天生对爱情关注,我利用讲学期间一次吃饭的机会,缠着充闾先生讲小妤。
      充闾先生说,小妤是他老师的女儿,长他四岁,早年母亲被人奸污后跳河自杀,留下她孤苦伶仃与父亲相依为命。充闾先生小时顽皮淘气,幸得小妤照顾,两家父母原想让二人结为百年之好,但因命相不合,终不得以。无奈,小妤远嫁他人。数十年过后,充闾先生归整旧籍,在废弃的私塾课本上发现了小妤的手泽,“我要走了,也许以后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充闾先生平静地讲述着久远的故事,而我的眼前却一片模糊。
      两次交往之后,充闾先生与我成了朋友,他对白云吟唱团与白云书院所做的工作非常关注,给予了大量支持和帮助。二��二年十一月,吟唱团出纪念文集《含英咀华》,先生精心成就美文《白云・青鸟》代序,用西方一个动人的故事,褒扬吟唱团继承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功绩。今年九月,吟唱团赴沈阳为老干部慰问演出,先生得知后,百忙中亲临现场观看。今年八月,书院成立三周年,拟出纪念文集,再次烦劳先生作序。先生虽然忙于写作、讲学、出国,仍旧慨然应允。
      今年十月,为陪同南开大学孙昌武教授来连讲学,王充闾先生第三次来到了白云书院。与前两次不同,他此次的目的主要是看书、查资料。读书是充闾先生平生最大的乐趣,在他家中,六面墙壁摆满了书,他为自己的书斋题诗“灵府千秋鉴,萧斋六壁书。凿空何限意,此乐复奚如!”表达了读书的快乐。书带给充闾先生的东西很多,不仅是文学的成就,还有仕途的成功。这在作家中非常罕见,被人誉为“文蹊政径两驰名”。在充闾先生眼中,做官并非一件难事。他讲了一则故事:历史上有位大将叫吴起,与士卒最下等者同衣同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自己背着粮食,与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小兵患了痈疽,脓浆四溢。吴起伏下身去亲自为他把脓汁吮出。小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一场,说:“从前他的父亲也是患了痈疽,吴公为他亲自吮吸脓水,结果,其父感激涕零,最后拼死疆场;今天,吴公又为我的儿子吮脓,我真不知道儿子会怎么拼死呢!” 先生用此故事说明了为官之道,重在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用真诚换取真诚。
      生活中的充闾先生宽容大度,处处体谅他人,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曾经答应我单位的一位同事,来大连时送他一本散文集,这位同事非常感激,在欢迎充闾先生时,特地买了束鲜花送给他。仅仅一小束鲜花可让充闾先生犯了难,他当天就让就我把花拿回家。我说,这是人家的一点心意,要拿也得等您走了之后。第二天,我去宾馆看先生,发现摆在客厅桌上的那束鲜花没有了,只留下了几片落叶。我很纳闷。先生告诉我,他把花挪到了卧室。我心想,终究是作家呀,浪漫得可以,睡觉也要鲜花相伴。这时,充闾先生又说起让我把花带走的事,我没在意。第三天,一见到我,充闾先生就说,快把花拿走吧,不然就凋谢了。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您再看一天吧。先生显得很无奈,好像要对我说什么,但张张嘴又憋了回去。第四天,吃过早饭,充闾先生就要离开大连了。我去房间帮他拿行李,他守在电梯口,一再嘱咐我别忘了把花拿走。我到房间一看,花又被重新放回到客厅桌上最初的那个位置,但是,已经不新鲜了,开始凋谢,一碰就有几片花瓣落下,花瓶周围是一圈零落的花叶与花瓣。我看了看,没有动。当我拿着行李从电梯出来时,充闾先生的目光急切地盯住了我的手。他没有看到鲜花,脸上划过一丝失望。我实在不忍告诉他,鲜花已经凋谢,没有必要拿回家,只对他说,待送走他后我再回来拿。先生听后很高兴。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关注那束鲜花。他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他说,鲜花只有一束,怕同去的孙先生有想法,以为待遇不同,因此而受到伤害。
      送走充闾先生,我决定回宾馆去拿那束鲜花。然而,当我急冲冲赶回房间时,发现已经晚了,服务员刚刚打扫过房间。花不见了,空荡荡的房间里,只依稀漂浮着一缕淡淡的花香。

    推荐访问:一缕 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