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庄子审美观微探] 庄子三探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3 04:33:07 点击:

       庄子散文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飞扬的文采和浪漫瑰丽的想象背后蕴藏着庄子积极的美学观念。庄子主张“以道寻美”、“虚静”的审美心态,强调“无为而作,自然天成”――美即是道的体现。以庄子审美观来看,艺术家创作精品的关键便是要超越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束缚,体现道的“无为”特征;虚静坐忘,保持内心的纯粹、自由,从而体悟到至美。
       美从何处寻?庄子哲学是以“道”为基本概念,道为先天地而生的最高实体。而庄子的审美观是以其哲学为基奠的,他是从道这个最高本体意义的角度去追寻美的。庄子的这个审美观很显然相对于把美制约在某一点的观点是一种突破,他并不是单纯把美看成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或者单纯强调美的价值和社会功用,和强调人为,提倡智能和主张情理的儒家学派的审美认识相对立,比如孔子所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不只是欣赏音乐的形式的美,他更强调音乐的内容的善。孟子也有“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章句下》)的说法,给美下了定义,意思是力行其善,达到充实饱满,则美就在其中。
       庄子是从道入手来分析美的。庄子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在他看来“道“有情有信”,是实实在在的,但又“无为无形”,没有意志、形象。道“自本自根”,自以为本,自以为根,在天地之先。道既是先于天地而存在,又是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并且又体现在一切事物当中。庄子认为“大美”不言无形,在自然宇宙当中,实质就是道的体现,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庄子主张无为,作为无为的内涵, 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特别针对人的妄为的。无为作为庄子的“道”的特征,渗透在庄子的美学思想中,因而庄子的审美观很自然的浸染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作为美学范畴的无为,其核心内涵即自然而然,不假造作。这是美的追求的高级境界。从此,追求自然之大美始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至高的境界。总之,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万象皆从道中来,向道中去。而美就是这个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道的体现,是存在一切之中的这个无限实体。庄子从这个最高本体的道来分析美,由于它不受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的束缚,因而这样更深刻的把握美的本质。
       总之,庄子的以道寻美,反映到审美领域,体现为对天然浑成的美的本质的追求,在寻美的过程中,那些刻意的东西是违背道的特征而是该遗弃的,在庄子看来,艺术家创造精彩作品的关键在于体现道的特征“无为而作,自然天成”,即美是道的体现。道的“无为”特征不是要求放弃对美的追求, 而是主张要超越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束缚,从而更深刻把握美的本质。
       “虚静”一词,最初见于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冲上厥心,虚静于猷。”指的是宗教仪式中一种用以摆脱现实杂念,便于敬天崇祖的谦冲、虔敬、和穆、静寂的心态。“虚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首先要说的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老子・十六章》)王弼注:“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老子道德经注》)这里的“虚”是对内心而言,“静”是对外而言。因此,虚内,则精神洁净;静外,则无知无欲。因此,致道之人只有虚静其心,个体汇入大化之中,如百川流入大海一般,进而能与“道”合一。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庄子・天道》篇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又说:“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又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这里庄子以水静为喻,说明“水静犹明”,如果心静下来,也如同镜子一样,能照见天地万物之本,总之虚静的哲学意义就是为了修养身心,进而与“道”合一。庄子的“虚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肯定了人的内心保持虚静是体道悟道的重要条件。毫无疑问,这一点是庄子的“虚静”中最根本的内容。“虚静”同时又包含着深刻的美学原理,不仅对于后代文艺美学的虚静理论有过直接影响,而且对于在审美活动中的心态给予重要的启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必须具备“虚静”的心态,排除人世间的一切不和谐因素,在审美活动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和乐趣。
       一方面,“虚静”的审美心态,具体说来就是人的思维活动的惯性得到制止,从而恢复人的素朴本性,内心得到净化,进而“以天合天”(《达生》)。《庄子・达生》篇有“梓庆削木为�”的寓言故事,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虚静”的心态对审美创造的重要作用。梓庆削木为�,“见者惊犹鬼神”。梓庆的创造显示了其静心的修养过程,而且需要达到“无公朝,其专而外骨消”,创作活动合乎自然本性,才有合天之作,内心愈虚静、自由,愈能感受到美的创作本质,享受到美,也就愈能“合天”悟道。
       那么如何作到虚静的心态呢,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意思是超越利害得失的考虑,保持一种如初升太阳那样的清明洞彻的心境。庄子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所谓“心斋”,就是在外不染尘垢,在内五脏清虚。在庄子看来,留心于外物就会使内心受到蒙蔽,“凡外重者内拙”(《达生》),所以要摒除一切杂念必须进入“心斋”。那么何为坐忘?“坐忘”其根本在于“忘”,目的是要排除一切干扰,保持内心的绝对纯净,实现精神上的“逍遥游”。而且庄子认为,要使内心保持“粹而不杂”,肃清内心已有的世俗,排除外来的干扰,还要忘掉功名利实禄,甚至连自己的形体也要忘掉。在物我关系上,当审美主体的内心摒弃“欲之我”时,就完全处于忘怀一切的虚其内心、静观万物的状态。
       另一方面,庄子的“虚静”的心态阐释了审美创活动的本质特征。当然庄子以人心之虚静体悟天道之虚静的论述有神秘的性质。但是,对审美活动来说,则又蕴含着极有价值的思想。从美学的角度,庄子认为排除一切是非得失的计较来体悟这一点完全符合审美的特征,因为人类审美活动是具有超功利的、自由的性质的。《庄子・达生》篇里有一个例子,大意如下:比赛射箭,如果是用瓦片做赌注,射起来就很灵巧轻快,如果用衣带钩做赌注,射起来就有些让人提心吊胆,如果用黄金做赌注,那么射起来就晕头转向了。可见同一个人,射箭的技术并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被利害得失的思想所束缚,技艺就得不到自由的发挥了。作为一种有创造力的审美心态,虚静强调了精神自由的审美特征。
       在“虚静”这种审美的心态下,就能够澄怀观物,体悟到美的对象和美的真谛。审美主体保持空明自由的审美心胸,摆脱现实的上些功利考虑。否则,就象贩卖珠宝的商人那样,只看到珠宝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珠宝的美和特性。
       综上所述,庄子的以道寻美、以“虚静”的心态审美这都触及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超越有限事物的羁绊,美与道合一,反对雕琢、虚静坐忘,保持内心的纯粹、自由,从而体悟到至美。这些“显示出他对审美规律的深刻理解”为后世的一些美学家和艺术家所吸收和借鉴,对中国传统艺术与审美思想影响是具有主导性的。
      
       (作者简介:尹婧文,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丁坤,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审美观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