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共同纲领》通过的历史一刻:共同纲领的历史意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0 04:20:35 点击:

         入 场      1949年9月29日,星期四,入秋的北京,天气薄阴清凉。   接近下午3时,难得安静了一天的中南海怀仁堂,渐渐人声喧闹了起来。28日休会一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即将召开。
      刚刚参加完两点半政协常委会议的沈钧儒,来到座位上调整了一下姿势坐好。月初,年届74岁高龄的沈老不小心在北京饭店的台阶上跌了一跤,摔伤了腰部。原本疼痛难忍,不想为了筹备新政协会议,一忙起来竟也快好了。
      代表陆续进入会场,和瘦小而长须飘飘的沈老相映成趣的是身材高大、白髯垂胸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他是新政协到会代表中年龄最长的一位,是新政协里四代人中唯一见过光绪、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和毛泽东“中国五位第一号人物”的传奇人物。
      在这几天的大会上,沈钧儒、张元济、张澜、李济深这些“老神仙”一般的人物,听到动情之处,竟然老泪纵横,引得无数后生晚辈动容,益发感到新政协来之不易。
      在会场上,与元老耆宿的感慨历史不一样,年轻的新华社军事记者刘白羽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在自己的位子上一坐定,就开始四下打量。他恨不得把会场的每一寸都刻进脑子里,刻进心窝里。
      会场上很多代表都吸引着像刘白羽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名动天下的传奇人物、历史星宿,与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开会,时时让年轻人猛然惊醒“自己也要进入历史了”。宋庆龄仪态端庄,名震疆场的朱德不怒自威,清正贤达的黄炎培竟然圆圆胖胖可亲得像个佛爷,还有唯一一对母子代表何香凝和廖承志……
      主席台上方的挂钟指向15时整。
      刘白羽的目光向台下移,不知第几次看向第1排第1号座位,那里是他无比崇敬的毛泽东主席的位子。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毛泽东已经坐在那里,凝神望向主席台。
      这时,大会执行主席彭真、张东荪、陈铭枢、章乃器和周恩来5人走上主席台,宣布会议开始。大会第一项议程,在讨论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简称,下同)前,由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常委会对《纲领》草案作说明。
      
      宣 讲
      
      面容俊朗、一身灰色中山装的周恩来站到前台,郑重地环视了一下半圆形的代表席,拿起手中的文稿,开始逐条宣讲。
      坐在台下的毛泽东认真地听着自己逐字逐句推敲修改过的法条。为了这篇开国鸿文,他和周恩来一起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对于《共同纲领》的通过,沈钧儒与毛泽东一样,并无悬念。这是本次大会的最大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成为新生的共和国具有宪法意义的重要文献。它的几次重要讨论和修订,沈钧儒都亲自参与其中,对其中的每个字都再熟悉不过了。一时触动,沈钧儒扭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老伙计”黄炎培。
      担任新政协主席团常委的黄炎培,这些日子忙碌非常,不仅要组织民主建国会的小组会,还要担任大会的主持,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又要参加主席团常委会,经常忙到夜里两三点钟才回到住处。
      黄炎培三年前在延安的窑洞里,充满忧患地谈起“兴亡周期率”,是毛泽东用“民主”二字给了他跳出历史怪圈的信心。加上周恩来赤诚邀请,一向“予官不做”的黄炎培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筹建中来。他在会议期间曾对民建同仁说:“人民共和国才把‘民’当作‘人’,须自家堂堂地还我做个人!”黄炎培衷心期待着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
      周恩来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对争论较多的重点条文和各修订结果作出详细说明。
      在筹建新政协、新中国的近一年时间里,周恩来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秘密打通交通线运送民主人士北上,到组织新政协筹备会,从协调敲定全国662名政协代表名单,到负责起草《共同纲领》草案,及至大会召开后,就重要问题组织了多次讨论和意见征询。中间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周恩来硬是给弄了个条直缕顺。
      这份纲领最初稿定名《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然而在愈来愈深入的筹备工作中,周恩来强烈地感到政治协商这样的新型民主政治形式有必要长期存在下去,于是在大会召开前的第四次筹备常委会上提出,将新政协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且指出,在人民民主国家中需要统一战线,即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有与党外人士的统一战线,要合作就要有各党派统一合作的组织,这组织就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提议在9月17日政协筹备第二次全会上正式通过,也由此有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最终定名。
      在政协大会开幕前,《共同纲领》由中共起草初稿后,除各单位自己讨论不计外,经过了七次反复讨论和修改,由先后到达北平的政协代表分组讨论两次,负责起草的政协筹委会第三小组本身讨论了三次,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两次,广泛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作了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
      早在9月9日分组讨论会时,代表竺可桢就已经认为“其妥善,故不发一言”。而张元济曾在9月14日提出,“第十七条‘禁止肉刑’云云,自汉文帝废止后,似唐宋以来均已无之”,应当去掉,9月16日,他又提出《共同纲领》第3条到6条,“拟请补入‘航业’”。在周恩来的宣读中,这两条均已采纳。他提的另外一条关于“爱科学”的增补意见,并未进入修正案,周恩来为此专门派人向他解释不录之理由。
      张元济边听边微微颔首,中共领导人对自己意见的尊重,殊为可感,与当年戊戌变法时,跪着与光绪帝议事的情景,确乎天差地别。
      听着周恩来用独特的方言铿锵有力地读出《共同纲领》的文字,台下的中共代表吴玉章有些激动。这位历经半个世纪革命风雨的老人,亲身走过每一个历史阶段。东渡日本图救国之策、参加同盟会、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当日未死同志”、在四川脱离清廷搞军政独立、襄助孙中山建政却遭袁世凯复辟,历经憧憬、奋争与幻灭。现在,这份纲领让吴玉章在迈过人生70岁的门槛时,第一次感到真正触摸到了求索毕生的理想中国。
      
      掌 声
      
      下午4时许,周恩来报告结束,走回座位。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这些日子来,他总是爱用一句话鼓励身边工作的年轻人:“你要知道,你是在为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而工作。”或许,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告诫,因此才能日以继夜不知疲倦地工作。
      章乃器走到前台主持大会讨论,他问道:“代表们还有什么意见?”
      会场一片静默。须臾,全场爆发出如雷掌声。
      待掌声平息,章乃器再问。
      仍然无一人发言,一种默契在会场上流转,再一次爆发出雷鸣掌声。
      章乃器虽然受到代表们的感染,仍抑制住激动,第三次重复询问。
      这一次满场掌声直接给了他答复。
      章乃器直接进入会程的下一项:通过《共同纲领》。他大声说道:“赞成的请举手。”
      几乎是同一时间,会场手臂林立,到会的633个代表没有一人投反对票与弃权票。
      大会执行主席章乃器庄严宣布:“《共同纲领》全体一致通过。”
      手臂的海洋顿时化作持久的海潮一样的掌声。
      这一刻,凝聚了几代人建国理想和鲜血的伟大文书《共同纲领》,正式成为开国者对全体国人的郑重承诺。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在即将签署《共同纲领》的时候,刚刚完成自己使命的一位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代表赖少其,在沸腾的会场上抬头望了一眼会场的时钟,他把这个与全体中国人命运相关的时间牢牢记下:1949年9月29日,16时15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32期 原标题为《历史一刻》)

    推荐访问:共同纲领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