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高校英语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对接研究] 企业对高校人才需求状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2 04:42:17 点击:

      摘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种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英语人才作为整个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高校英语教育需要审时度势,着力反思与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英语人才;教育目标;中原经济区;适应性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当前,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了实施步伐,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河南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力求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展,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F·Vaillancourt 指出,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这种人力资本又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它既有先习得的母语也有后习得的第二语言。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之一,能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表明语言就是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成为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 的资本。这是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就外向型企业而言,不使用英语就无法实现同世界交流,更无法走到世界前列。因此,从语言经济学角度说,英语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河南省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需要运用到英语的农业技术、钢铁、汽车、环保等行业的高端部门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区域内对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将成为大学公共英语及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调整和发展的契机。这使得区域内的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英语人才需求的对接尤为重要。
      二、区域英语人才需求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反观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多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河南对诸如翻译、外经外贸、会展、涉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迅速提升。掌握一定的英语同时又熟悉外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持续走红,熟悉外国法律、金融,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外贸企业争夺的焦点。
      然而,目前河南英语人才现状不尽如人意。英语人才总体数量不足,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缺乏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熟悉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管理人才。比如,由于翻译人员的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翻译工作由各高校英语院系毕业生或大学英语教师来完成。这些翻译人才在英语知识方面堪称优秀,但因欠缺翻译工作中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造成单科性翻译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这严重制约了河南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这说明,河南的英语人才已经难以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1998年,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然而,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仍然未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006年3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外语教学长期存在费时低效等问题,不少学生外语能力还停留在中低端水平,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仍然严重缺乏,某些小语种人才仍然稀缺。2007年3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张炳阳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一文,该文指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三个趋势:对高端外语人才(如同声传译和书面语翻译)的需求,对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双料”人才的需求,对小语种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三类外语人才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严重缺乏的,因而成为社会外语人才需求的迫切目标。
      对大学生而言,其学习英语的收益分为直接收益和预期收益。直接收益为非货币收益,体现在英语学习给他们的学业、精神生活带来明显的变化,如通过各种考试或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等。预期收益是与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其经济价值表现在: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取得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人们的就业及收入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便不难理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英语不仅在对外合作交流以及学习借鉴国外信息和成果方面,而且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功能越来越凸显。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没有足够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大部分高校仍采用分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结果,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必修课程里重复学习,这种内容的重复引起部分学生自满、懈怠, 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只是强调专业性,学生技能相对单一,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虽然部分院校已在本科阶段对英语专业划分了如国际贸易、旅游等不同侧重的专业方向,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增加几门相关方向的课程而已,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和实践应用。
      三、河南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适应性调整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无论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还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第二产业工业,或是第三产业的广阔领域,生态农业技术、高精尖工业技术、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发展模式的建立与维持,旅游、文化、商务服务、公共卫生的内外交互式发展等,英语教育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体系的人文性和复合性,坚持“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为主、金融和商务专业知识为辅”的原则,尝试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做相应调整:一是改造现有的英语技能课程;二是增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加强课程体系的人文性;三是改造金融商务类课程,强化课程体系的复合性。对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与其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教学,而第二外语的选修也应在所有专业中进行推广,而不是仅限于英语专业学生。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与他校合作,多个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为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应在进行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教学。以中原工学院为例,新生入学后根据英语成绩,编入三个不同级别的英语起点班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设了外教口语、英语视听、涉外礼仪、英美文化、基础英语翻译、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新闻英语及其翻译、语言与文化等五级、六级选修课和第二专业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这样,既保证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延续性,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能够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另外,建立特色专业的培养机制、开展社会公共英语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也是重要的应对举措。在现有专业基础上,增加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针对性意义的专业,特别是理工科和管理类专业,采取一门专业加一门外语的培养模式,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为防止人才流失,作为特殊人才给予优厚待遇,并采用阶梯竞争化任用。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社会的各个行业都越来越多地需要英语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资源富余,但被闭锁在“象牙塔”内,公益性的团体和个人的英语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这一现状,可由政府规划,在高校中设立独立的英语咨询服务部门和公益性的培训机构,为公共行业的对外发展和社会民众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同时也为各行业储备了人才。高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时,要努力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精通英语、外贸和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从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看,无论需要何种人才,英语能力都成为应聘者必备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高校与各类大、中、小型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第一,高校与企业间开展的项目交流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根据本区域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区域英语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针对性,同时也加强了英语学习在市场运用中的具体性和实用性;第二,这种合作可以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英语交际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避免学生在寻找实习场所时的盲目性和无组织性;第三,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学习体会市场运作机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市场运用效果。高校也可聘请企业界人士担任校内学生导师,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设立实训基地,安排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研究意义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最终应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英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且往多语化方向发展。作为人才战略的一部分,英语人才的培养可称得上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拥有高水平的英语人才队伍不仅是河南整体对外形象的一个缩影,而且影响了河南在对外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因此,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英语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笔者基于建设区域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从高校英语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了如何利用本省高校培养大批适应和服务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等英语人才。河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育需要审时度势,着力反思与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积极探索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3]唐庆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石芸.语言经济学角度下的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语文学刊,2010,(9).
      责编:路 童

    推荐访问:中原 经济区 对接 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