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与临床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8个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46:14 点击: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02-02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27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集到的278例ADR报告,从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ADR的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8例不良反应中,由抗微生物药品导致的ADR最多,占42.5%,以静脉滴注方式发生ADR占80.9%,以老年患者较多占32.7%。结论 给药途径、药物的种类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应加强对ADR的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安全用药
      一种药在治疗人体某种病的同时有时会引起某些部位的不适,甚至对某些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这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也叫副作用。有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忽略不计,像轻微的肠胃不适,药还是照吃;但有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比如会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这些药的说明书上会注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但有时为了救命,即使是副作用很大的药也要用,有一种抗结核的药对肝脏有损害,但治疗结核就得用这种药,医生可以在用这种药的同时,再给患者用保护肝脏的药。药品不良反应也有个体差异,同样是服用康泰克,许多人可能一点不良反应也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通过对我院2010—2012年收集到的278例ADR进行分析,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旨在避免严重的ADR的发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2012年收集到的临床各科278例ADR报告。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278例ADR报告中男133例,占ADR总例的47.8%,女145例,占ADR总例的52.2%,所有ADR报告按年龄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ADR的比例较高。
      2.2 给药途径所致ADR发生的比例:278例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方式发生ADR占80.9%。
      2.3 ADR涉及药物的类别:278例不良反应中,由抗微生物药品导致的ADR最多,占42.5%。
      3 讨论
      3.1 性别和年龄因素
      本院278例ADR,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在年龄上,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ADR的比例较高这与老年患者血浆与药物的结合力、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不同有关,另外,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常见,药物相互作用1及依从性差,是引起ADR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3.2 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因素
      静脉滴注给药是ADR发生最高的途径,占ADR发生率的80.9%,其主要原因是:静脉滴注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浓度较高,对机体刺激性强。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质量、稳定性、溶媒、PH值、渗透压、护士配制时的无菌操作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迅速,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选择给药途径。据医护人员的观察,大多数出现不良反应在首次用药,因此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第一次用药的观察,尤其在30min之内(且大多数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与滴速、浓度有密切关系)。
      3.3 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品
      抗微生物药品引起的ADR占42.5%,尤其是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临床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品表现为:无指征预防用药、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不足或疗程过长、无原则使用新的抗生素等。建议临床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品。
      3.4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增多,使用频率的增大,随之而来的ADR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中药注射剂中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疗效等方面的处理尚未完全阐明,质量无科学可控性。(2)溶媒问题,有些中药注射剂未对糖水或盐水作为溶媒有明确规定,如灯盏花素,用5%糖水溶解时多次发生浑浊现象。(3)药性问题,有些中药性寒,若用在脾胃虚弱的患者身上,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加剧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西医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往往缺乏中医的辨证理论。
      3.5 特殊人群因素
      60岁的老人及孕妇都是不良反应重点的观察对象。通过对本院278例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表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患者的用药指征,对特殊患者应个体化给药,并且加强监测,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ADR的发生。
      4. 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药物的安全性问题正日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单纯的ADR研究到药物流行病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尽管现行的ADR数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可望在ADR领域/药物流行病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东宸,张丽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指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70-171.
      [2] 张晓娟,罗宇芬,杨敏,等.我院2004—2007年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08,19(11):859-861.

    推荐访问:不良反应 临床 药物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