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办公室工 > 正文

    浅析《离婚》中老李的苦闷意识 老李化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58:27 点击:

      摘 要:老舍的代表作《离婚》始终贯穿着来自乡间的小科员老李对刚刚进城的“庸俗”的妻子的强烈抗拒以及对邻居“诗意”的马少奶奶的倾心向往。小说通过叙写离婚这一事件,塑造了老李这一深陷于“诗意”和“常识”的精神“围城”的苦闷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隐喻了人在物质生存与精神追求之间的两难困境。
      关键词:《离婚》 老李 理想 现实 苦闷
      1933年初出版的《离婚》是一部反映一群市民碌碌无为的灰色生活的小说。小说通过描绘庸俗的小科员们,叙写他们庸常家庭生活和琐碎婚姻闹剧,生动的再现了20世纪上半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下“老中国儿女”的苦闷,隐喻了人在物质生存和精神追求之间左右为难的困境。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西方社会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在被侵略的同时开始认识世界、自我反思并在血泪中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当西方现代性侵入中国时,由科技工业带来的全新器物、由政治变迁带来的不同制度、由思想革命带来的不同文化等,都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心理模式、理想、欲望、情感、幻想等心理体验形成复杂的关联。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冲击下,人的生命意识开始觉醒。“生命意识,是一种观照自身生命后产生的对生命的个体性以及生存、发展的感悟。它包括个性认识、情爱意识等。愉悦与憎恶、欢欣与痛苦都是它的外在情感表现:生命意识的苏醒是使人类的生存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先决条件。”[1]生命意识觉醒于新旧文化强烈冲突的社会中,使得人们在 “创造生活的欲求”与“强制压抑之力”的冲突下,难于适从。“在现代现象中, 社会和文化制度以及个体的处身位置处于自己已然不知自身何在的位置”,[2]“ 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现代)这样, 人对于自身如此地困惑不解”。[3]老舍敏锐的感受到了困顿于精神“围城”中的苦闷,并借助其最为熟悉的市民形象,深刻的揭示这一时代的苦闷。“(他们)有的是徘徊于尽孝呢,还是为自己呢?有的是享受呢,还是对家小负责呢?有的是结婚呢,还是保持个人的自由呢?……花样很多,而基本音调是一个——徘徊、迟疑、苦闷。他们可是也不敢就不挣扎,他们的理智给情感画出道来,结果呢。还是努力的维护旧局面吧。反正得站一面儿,那么就站在自动儿习惯下来的那一面好啦。”[4]这类型的人物在五四新文化的洗礼中觉醒了,虽受到新文化影响但却没有同旧观念、旧伦理、旧文化彻底的斩断联系,既不甘心沉沦,又无力反抗,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困顿于精神“围城”中的苦闷。《离婚》中的老李就是被苦闷包围的典型人物。
      老李出生于农村,受过现代教育,是财政所忠于职守的科员,比同事更有学问,更有思想,是财政所唯一具真才实学的人,也是唯一能坐在那里干点实事的人。他勤于思考,希望改造社会“要从新的端部建设起来。不是多接几个吻, 叫几声‘达灵’就能成的。”[5]痛恨现实,却无奈于现实“不知道咒骂谁才好, 家庭、社会, 似乎都该骂。可骂一阵又有什么用?”他的苦闷正源于这个社会将他压迫无用:“学问,和生活似乎没有关系,……思想, 没有生动, 只是使人迷惑。……心好, 可是心好又有什么标准, 有什么用处? 好心要是使自己懦弱, 随俗, 敷衍, 还不如坏心。”老李也就默认:“生活就是买炉子,租房,诗意,浪漫自由,只是些好听的名词。”[6]
      老李虽然“顶不喜欢随俗”,却不得不生活在一群无聊、庸俗的小职员之中,陷入苟且、敷衍的生存环境中。老李已深深痛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没有任何人生意义,并且能清楚地意识到:“一定有个更大的东西,根本要不得”,“一定有个总毛病”。但他摆脱不了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社会环境,市民阶层中的敷衍、苟且、软弱等诸般弱点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李自己也说过“张大哥是地狱中最安分的笑脸鬼”,他自己是“地狱里的规矩人”,是“张大哥第二”。
      然而,最让老李苦闷的是他的婚姻。老李幻想着“诗意”的马少奶奶 “一个还未被实际教坏了的女子,激情像一首诗,愉快像一些音乐,贞纯像个天使。”而只有遇上他理想的女子,“他才能觉到生命,才能哭能笑,才会努力去做爱做的事。就是社会黑暗得像个老烟筒,他也能快活,奋斗,努力,改造;只要有这么个妇女在他身旁。”[7]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老李倾慕邻家那颇具“诗意”气质的马少奶奶,但道德的樊篱,婚姻的枷锁,令老李望而却步,他只能躲在自家的屋檐下,用哆嗦的目光追随他的意中人。倘若能与她正面地说上话,自是感到通体舒畅。最胆大的冒险,莫过于在年底的护国寺庙会上,老李得到一个倾诉钟情的良机,不料,马少奶奶却像一个老大姐似的教训他,拒绝他。这不仅令老李伤心不已,且又愧又羞。对于妻子,老李一面体谅妻子的不易,理解妻子的缺点不是妻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错;一面又厌恶妻子的庸俗,尤其是妻子的小脚和乡下打扮。老李曾试图改变妻子,曾试着为她读书,但她只惦着“菱的裤没补好”,老李总感觉着夫妻之间隔着些什么东西。但当老李得病时,太太的悉心照料又令老李感激不已,一对天真可爱的儿女更是令他愁肠百结,最终他选择“为太太他得活着;为责任,他得活着,即使是不快乐得活着。”老李只能默默维持着这段无爱的婚姻。 老李不愿同流合污却只有敷衍,想改造社会却缺乏勇气,想逃离无爱的家庭却顾及到责任,想追求“诗意”却终成虚幻,所有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老李选择逃离,回到乡下。
      《离婚》通过生动丰富的细节描摹,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刻画,叙写了一出小人物的婚姻闹剧,一部小人物的人生悲剧。真实的呈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社会、文化状态,深刻的揭示了人们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困顿于精神“围城”中的巨大苦闷。
      注释:
      [1]褚婷婷.从魏晋六朝女性诗歌看女性生命意识的复苏[A].湖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1997(5).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舍勒(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4]张强.冲出精神“围城”——老舍作品知识分子形象论,老舍研究论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老舍.老舍文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老舍.老舍文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老舍.老舍文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浅析 苦闷 老李 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