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_你到底对学生有多少了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1 04:50:25 点击:

      朋友曾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擅自离校出走了,他作为学校分管学生管理工作的部门主任,找到了该生的班主任打算了解情况,但班主任老师除了能提供一些最基本的信息之外,竟然不能够提供更多的有关学生的情况,甚至是连学生的家长姓名也不知道。
      简要叙述完事情的经过之后,朋友深感匪夷所思地说: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在何种程度上有所了解,还真是一个难解的谜。
      “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的教育论断。“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这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接受并付诸实施的一个教学理念。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育适合学生、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呢?毫无疑问,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着很多的重要因素存在。但是,在这些因素中,我想至少有一个前提性的因素存在,就是必须对学生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他各种因素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如果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教育教学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可能。
      了解包括学生本人的一些信息、家庭情况、学习经历、交友情况等,都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学生,是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那么,怎样才算了解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性格决定命运,不同性格的学生接受、思考和处理外在信息的方式各不一样。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自身生命素质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学生在不算太长的人生历程中所塑造出的性格特征。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要对特殊学生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患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具体的教育策略。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追求和意志品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注意学生是否具有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兴趣追求。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是高雅的,追求是积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学生的一般行为的底线就会是常态的、积极的。否则,则可能是值得担忧甚至是存在问题的。
      第三,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智力水平。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各不相同,有些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而有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只有对不同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障碍,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因此,我们必须要关注到这种差异和不同,并根据这种差异和不同引导学生确立符合自己个性需要的学习策略,才能够真正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也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第四,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旨趣和价值取向。由于情感旨趣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需力、驱动力和持久力,也决定着学生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更决定着学生成人成才目标的确立和过程的实施,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情感内涵,了解学生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有过这样的论述:“不过,那种令人沮丧的学校生活也不能怪我们的老师。对于他们,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他们既不是暴君,也不是乐于助人的伙伴,而是一些可怜虫。他们是条条框框的奴隶,束缚与官署规定的教学计划,他们也像我们一样必须完成自己的‘课程’。我们清楚地感觉到:当中午学校的钟声一响,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获得了自由,欢愉之情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他们不爱我们,也不恨我们,之所以如此,是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为了不使自己成为先生笔下的可怜虫,作为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让自己尽可能地去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了解学生。但是,在进行这一切工作之前,我们每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反思我们自己到底对学生有多少了解?

    推荐访问:有多少 你到底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