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玉树震区行] 百辆奔驰玉树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7 04:24:59 点击:

      玉树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我就接到四川在线领导通知,让我准备一下,立马前往玉树。经过25小时的昼夜前进,我跟随四川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于15日下午抵达震中。10天的一线采访期间,灾区人民的伤痛自然难忘,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令人铭记。这些日志通过新闻以外的形式,真实而简单地记录了灾区的点点滴滴。


      藏獒和他悲伤的主人

      时间过得很快,刚到结古镇发觉还没怎么开工就已经七点多了。天色慢慢地暗下来,气温也逐渐下降。我突然发现,第一个大难题出现了,晚上住在哪里?
      由于出发得比较突然,救灾服务队没来得及带帐篷。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省军区的人,他说帮我们找一下帐篷,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最后我们决定在车里挤一夜。
      我跟着队员们到结古镇查看灾情,突然一个场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一个垮塌的房屋废墟上,蹲着一只藏獒,它的块头很大,但是无精打采的,眼睛没有一丝犀利的光芒。我走上前,问旁边的一位乡亲,他说藏獒是他家的,藏獒之所以蹲在那里,是因为藏獒的几个崽儿都被埋在了废墟里,而这位乡亲的儿子也不幸被埋在了里面。
      他说他的儿子很喜欢这只藏獒,在这样的一个荒漠地带,藏獒是他们最好的伙伴。但是,美好的时光就随着地震而烟消云散了。看着藏獒孤独的身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它思念他的小主人,那对于它的孩子,它又该是何等的悲伤?
      在镇上走了一会,回到车里已经是深夜了。我和6名队员挤进车里,关上车门才发现外面的确很冷,都能看到车窗上结了层雾。好冷啊,有队员说。是啊,真的很冷,白天还是十多度,但是一到晚上就直逼零下了。这样恶劣的条件,汶川地震救援时可没曾遇到过。我真的替一线救援的人们捏一把汗。
      我们拥挤着坐在车里,队员们渐渐地东倒西歪睡着了。真羡慕他们,辛苦了一天后能进入梦乡,但我久久不能入睡,两次大地震的救援经历不断地在脑海浮现。
      突然,我感觉到车内很温暖,是啊,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能不温暖吗?但是,昨天我们还不曾相识,到今天大家相互照应,就像亲兄弟,我想更多的温暖可能是人与人心的靠近吧。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又想到了那只藏獒,专家说动物的内心世界其实更复杂,我不知道这次的灾难会带给它怎样的打击。它还能开心起来吗?还有它那同样悲伤的主人,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相互偎依,相互温暖吗? [2010―04―16]

      13岁藏族女孩创造了生命奇迹

      昨天,在结古镇亲历了一场生命大救援,13岁藏族女孩次仁旺姆在被埋55个小时后,终于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来。她一被救出来,就和一直守候在这里的表姐拥抱在一起,她们抱头痛哭着。
      我想此刻她们百感交集,而在现场经历了这一切的我也热血沸腾。从上午10点钟救援人员发现她,到下午2点她被成功救出,这漫长的4个小时,凝聚了上百人的心血。为了营救她,人们想着各种办法,藏族同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很多人焦急地等待,不断地问救援人员还要多久才能救出来。
      要是能马上救出来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钢筋水泥是无情的。藏族同胞搬来水,轮流递给救援人员,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切割机在急速地划破预制板,刺耳地声音像针一样刺痛着每个人的心。小心啊,小心啊,围观的人们不断地提醒着救援人员,担心动作太大会让底下的小姑娘有危险。
      出来了,出来了,人群一阵骚动,只见小女孩从废墟中被救援人员抱了出来。她的表姐一下子扑了过去,和她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小女孩没有受伤,令所有人都感到欣慰,而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鼓掌声。藏族同胞们为小女孩的坚强鼓掌,为救援人员的努力鼓掌,也为那些依然被埋在地下的生命鼓掌。
      13岁的小女孩尚能坚持55个小时而创造生命奇迹,我们又怎能不坚信,还有更多的生命奇迹即将出现,我们需要更加付出努力去发现他们。
      [2010一04―17]

      被困民工,他们不想添乱,但真的想回家

      今天一早出门,在玉树县城边一个中国移动搭建的免费电话亭里,我听到了熟悉的四川口音。一眼看过去,一个人抱着电话,很焦急地跟电话的那一头说着玉树的境况。突然我听到了他说跟他一起的有一百多个人,没办法回成都,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是四川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四川人不能回家呢?等他讲完电话,我上前问他,当他得知我是记者,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和我诉说着他的遭遇。
      他叫董海燕,儿子在川大华西医院住院,家里尚有一个老父亲,老伴在家照看孙女,儿媳妇则在华西医院照顾住院的儿子。目前他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他原本想在外打工多挣些钱回去。现在,有一百多名来自四川新都、蒲江、邛崃等地的农民工在玉树赛马场临时安置点,等待着车子送他们回成都。
      他在掏身份证的时候,我看到他破旧的钱包里现金所剩无几,可能不到一百块钱。这一刹那,我忽然发现他很需要帮助,而跟他一起的那些四川老乡,也需要得到帮助,我决定跟他上山。
      这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到山上已经是lO点多。我看到一个简陋的木棚,里面挤满了人。董海燕说白天很多人都出去了,所以还不算挤,晚上大伙没其他的地方可去,只能挤在这里过夜。
      我的到来令四川老乡们好像看到了希望,很多人都朝我挤过来,跟我说他们的遭遇。而一个18岁的小女孩,大声哭着要我帮她,送她回成都,因为她已经有高原反应,身体很不舒服,每天都拉肚子,她说她的父母现在肯定很想她,不想待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
      一个据说是这里年纪最大的来自彭州的老大爷也跟我说他想回成都,他年纪大了,在这样的高原地带根本吃不消,更何况现在连三餐温饱都成问题。
      这时我才发现这里很多人已经嘴唇干裂,老乡们告诉我,头两天他们连喝的水都没有,只吃了几顿稀粥,没菜,没盐,没调料。昨天,他们从山下的救援队伍要来一点方便面和大米,才能多吃一点东西。
      一个叫高万禄的兄弟告诉我,他们一行44人在14号到达玉树县城时刚好碰到地震,当时他们还拼命地在废墟里救人。
      而此刻他们被困在这里,吃不饱,穿不暖,住得简陋,他们很想马上坐车回成都。中午有几个老乡吃了饭后,呕吐不止,工友们送他们下山看医生,听回来的人说,医生判断他们用的水有问题,叫他们不要再喝。他们喝的水是从山后面的小河沟里打回来的,只有那里有水,不喝那里的水,他们就彻底断水了。
      中午一点多,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看着他们用很薄的竹篾板搭的棚顶,木棚也只是搭几根木头而已,很不结实。山上下大雪的可能件很大,那样木棚随时可能塌掉,一百多人随时又要风餐露宿。
      下午在回来的路上,我很矛盾,这些四川老乡,他们带着对生活的信念来玉树找活计,靠他们的双手来拼搏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但是现在,他们却被附在了这个不属于他们的地方。 [ 2 ] [ 3 ]   他们何时能够回家,我不知道,但我能肯定,他们不想添乱,他们真的很想回家。
      [2010―04―17]

      第一次伸直了睡觉真好

      天渐渐黑了,昨晚是我到结古镇后第一次住进了帐篷。自从14号中午从成都匆匆出发,到现在还没有好好睡过觉。我拿到一床被子,躺在冰冷的地上,哈哈,3个晚上没有躺平了睡觉,这突然伸直了睡觉的感觉真好。
      晚上气温很低,外面的水迹都结了冰。由于被子很单薄,又是半裹着躺在地上,冰冷的湿气直往被窝里钻,一个晚上感觉就没暖和过。今天早晨起来,发现有些咳嗽,想必昨晚上湿气太重,今天得想想办法。
      起床后第一件事,唉,不是刷牙洗脸了,这里没那条件,水真的很宝贵。赶紧拿起手机,看看有电没有,哦,还好手机电充满了。前线充电的条件太差,救援队伍大都自带了发电机。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要给手机充电,所以充电是要排队的,昨晚上没找到空的插线板,所以就把手机插在电脑上,将电脑的电贡献给了手机。
      刚刚打电话回单位,在线的同事很关心我,问我在前方还好吗?谢谢大家的关心了,还算顺利。我现在最想的是吃碗热的东西,哪怕是杯热开水也行啊。自从进了结古镇,几乎和热量隔绝了,哪里都是吃干面包、喝冷水,晚上睡觉还要躺在冰冷的地上。
      这几天很多朋友和网友看了我的日志,你们的留言我都看到了,谢谢大家的关心。我突然感觉到在前线的并非我一个人,大家放心,我会带着你们的祝福前行,当然也会把你们的问候带给灾区。
      今天就写这些吧,该和救援队一起去救人了。出门的时候再拿个该死的干面包,唉……
      [20lO―04―17]

      高原反应依然困扰救援人员

      早晨起来的时候,除了头痛一切都好,我觉得已经适应了这里的高原地形。谢天谢地,我算是闯过了这最艰难的高原反应一关吧,因为这些天我碰到了很多人,都被高原反应困扰着。
      和我一起采访的一位媒体记者,昨天已经返回石渠了。他到玉树之后,高原反应一直很强烈,头晕、胸闷,而这样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离开了玉树。
      其实在石渠县城也未必就能缓解,那里依然是高海拔地区,只是在那里有比较好的医疗条件,可能帮助他缓解症状。
      但愿这位老兄在石渠修养好,期待明天或者后天能看到他再次出现在玉树。
      尹春龙,一个20岁的志愿者。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在映秀镇的废墟上打通一条隧道,帮助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上演生命奇迹。
      很荣幸,我能在玉树和他一起参与救援,而他也一如既往地拼了命地参与救援行动。可惜,这里是玉树,不是汶川,空有一腔热情是没用的。
      尹春龙也有高原反应,他经常感觉呼吸困难,常常要带氧气罩帮助呼吸。他昨天还告诉我,说他想坚持,但我真的替他担心。
      昨天我在山上碰到的那些四川老乡,他们中不少人有高原反应。那位18岁的小女孩,高原反应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想回家,但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
      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第一天到玉树,我就有着强烈的对比,玉树救援远难过汶川。
      虽然高原反应把大伙折腾得很厉害,但今天仍然有一个令整个玉树县城沸腾的消息,那就是胡总书记来了。今天的玉树与往常明显不一样,大家救援的热情异常高,总书记都亲自到灾区看望大家,又有谁会不激动呢?
      最后我想说,玉树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过,但生死竞速仍在进行。
      [2010―04―19]

      玉树天气多变,救援继续进行

      今天的结古镇再次上演《后天》大片,老天像抽风了一样,一阵一阵的。先是来一场大风暴,吹得黄沙漫天,很多帐篷都没经住考验,被吹散了。然后开始下雨,哗哗地三下两下又停了。
      原以为雨过天晴了,居然又飘起了雪花,雪花飘了半个小时,天空又放晴了,这天气实在是太奇妙了。
      中午,青海消防发现一个女孩被埋正在施救的消息传遍了结古镇,这个消息就像个重磅炸弹一样,整个城里的救援队伍都发疯了一样朝那边奔过去。各个媒体的记者也蜂拥而至。
      大家不知道如果这个女孩被救出来,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奇迹,所以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期待这个女孩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下午5点多,救援人员终于放弃了,那个被人们期待的女孩始终没有出现。
      有记者抱怨这是个谣言,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如果这个女孩当时在废墟下面,她一定在去往天堂的路上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她一定知道世间还有这么多的人没有放弃他,还有这么多人在关注她。她一定会感到温暖、带着微笑去往天堂。
      今天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的记者都陆续离开了玉树,他们在走之前把香烟、湿纸巾、一点食物留给我,祝我好运。离别的时候,我们都感慨万千,虽然我们在成都几乎每天都会碰面,但是在这个一片废墟的高原,尽管是短暂的离别,我们真的舍不得丢下任何一个人。
      晚上8点,我发现手机停机了。幸好有细心的在线同事,及时发现我的手机停机了,主动为我充了200元话费,在我短暂与他们失去联系一个多小时后,晚上9点多又跟他们联系上了。
      [2010―04―20]

      高原反应依然困扰救援人员

      今天上午,我在结古镇新建路发现几个商铺开门做生意了,这可是好事啊。自从发生了地震,在结古镇几乎买不到东西,需要什么只能到指定的救援点申领,而且只能申领到像大米、被子、方便面这些生活急需品。我想要香烟,这玩意就别做梦了。
      15号到了玉树后,我就与香烟隔绝了,牙痒痒啊。但是老天也太奇怪了,就在我差不多要戒掉香烟时,在新建路上,几个老板在街边上开始卖香烟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东西)。没办法,还是顶不住诱惑,买了两包红塔山。老板人很好,不涨价,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抽上一根,爽。
      就在我跟老板聊天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喊我。“老乡,老乡。”我望过去,原来是前几天困在山上的几个四川老乡,他们告诉我说已经买了下午2点到西宁的车票,正赶到车站去坐车。他们几个轮流给了我几个热情的拥抱,这种感觉远比香烟来得刻骨铭心。
      他们“叽叽喳喳”地叫我在这里小心身体,注意安全,我就催着他们去车站,不要他们误了上车。其实时间还早得很,但是看着这几个朴实的农民兄弟,我的内心很愧疚,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没有给他们什么实际的帮助,现在只盼着他们早日顺利回家,早日与家人团聚。
      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发觉这些朴实的老乡很伟大,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们那种奋斗的精神却足以让以都市白领自称的很多80后、90后汗颜。
      朋友们,我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你们猜我在什么地方?呵呵,你们肯定猜不到的。我在手术室,正躺在手术台上。
      希望没把大家吓倒,别担心,我身体没问题,而是今晚在一个野战军营里歇息而已。手术室很好啊,晚上很安静, [ 1 ] [ 3 ] 场子又大,不过令我无法接受的是头上悬着个手术灯。周围黑灯瞎火的,感觉像在拍恐怖片。
      回头想想,从14号开始一直到今天,我的经历不就像是在拍各种类型的电影吗?14号到15号,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抵达玉树,这就是探险片。16号营救13岁的被困藏族女孩,这就是故事片。17号上山帮助被困的四川民工,这就是剧情片。18号,跟着几个志愿者跋山涉水帮助受灾群众,这就是励志片。今天,玉树刮起了大风暴,黄沙漫天啊,很有美国大片《后天》的感觉,这就像是灾难片。而现在,呃,在手术室里,是恐怖片。
      我想未来我的玉树之旅会是一部纪录片,这部片子真实地记录了我在玉树见证的一个伟大民族,这部片子如果不拿奥斯卡,那奥斯卡真的太垃圾了。
      [2010―04―20]

      请坚信下树不倒,青海常青

      国旗降至半空,汽车、火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今天的玉树,充满了悲悯的氛围,所有人都沉浸在追思中。今天,我们再次用最庄严的形式,表达对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
      两年前,我们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志哀。那一刻,我读懂了国家和民族对生命的尊重。而今天,国旗再一次为遇难同胞而降。悲怆中,人性的光辉在闪烁。
      这一刻,那些消逝的生命,他们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孩子,手足相牵的兄弟,骨肉相连的同胞,是我们千山万水也隔离不了的亲人。
      此刻,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字,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饱经忧患而愈益坚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如果灾难不可避免,那么,就让每一次灾难变成一种磨练,这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力量。
      今天,我们哀悼玉树地震的遇难者,释放悲伤。
      明天,我们必要擦干眼泪,挺直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
      逝者己矣,生者当更加坚强。
      我们要重振信心,收拾旧山河、建设新家园。
      我坚信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2010―04―21]

      藏族兄弟的热情让我感到温暖

      今天凌晨开始,结古镇开始下雪了。天气突然变得很冷,我从内江军分区救援队那里领了一件军大衣裹在身上。有了军大衣的帮助,一下子暖和了不少。
      早晨起来,外面已是一片白雪皑皑,这是震后结古镇下的最大一场雪,足有四五厘米厚。外面军区的战士们在忙着扫雪,这些积雪得尽快清除,要不然很影响开展工作。
      忽然,我发现一位藏族老乡在用普通话跟一位士官聊着,我突然意识到这位老兄可帮上大忙了。我赶紧奔过去,询问他是否知道一个叫结齐村的。
      之所以要寻找这个地方,是因为一位玉树小伤员久美巴丁地震后与他的父母失散了,正在成都华西医院接受治疗的这个小伤员想通过媒体帮助找到他的父母。
      这位藏族老乡名叫布周,他听闻后急忙拿起手机询问亲朋好友,经过一番打探后,他说这里没有叫结齐村的地方。他说他是本地人,可以肯定没有这个地方。
      怎么会呢。难道有误?布周主动叫我把小伤员的联系电话给他,他拨通了电话,用藏语和久美巴丁聊了一会。他告诉我,久美巴丁的家在结曲路1号,不是结齐村。
      他很热情的邀请我坐上他的汽车,载着我赶往了结曲路。路上我还想着,这回有着落了,久美巴丁的事情算是搞定了。
      但是,到了那里之后我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藏獒,太多的藏獒了。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着藏獒,或许我这个外来人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它们超级兴奋地冲我吼。一下子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我赶紧躲在布周的身后。说也奇怪,这些藏獒看到布周又不叫了,变得很温顺。
      经过询问,这里没有人认识久美巴丁,也没人知道有这么户人家。当地人说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流动性很大,相互之间不认识是很平常的事。难道又错了?布周又给久美巴丁打了电话,经过对周围建筑的反复确认,我们锁定了他的家。
      久美巴丁的家早已是一片废墟,而他的父母也早己不知去向。我们向周围的人打听,没有得到任何线索。由于语言的不同,寻找久美巴丁的父母非常艰难。但是,今天布周的热情让我心里满是感激,这位藏族兄弟尽他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我,带着我跑遍了结古镇。
      中午时分,雪开始融化了,天变得更冷。但是这位藏族老兄的热情,却让我倍感温暖。当我第一次来玉树的时候,我尽最大的能力帮助当地的村民,把他们的困难及时反映给救援队伍。今天,他们向我伸出了援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彼此没有距离感。
      [2010―04-23]
    [ 1 ] [ 2 ]

    推荐访问:玉树 震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