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张家口十三五规划 独特的张家口民间歌舞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5 04:39:59 点击:

      在我们张家口,有好多群众喜闻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说唱。如“打梆子”(也叫“风梆子”)、“插花落子”“竹板谣”“武秧歌”“丰收鼓”和“戳古董”等。都深受群众欢迎。

      独特的“插花落子”

      “插花落子”流行于尚义、张北等坝上地区。“落子”的表演者手持大板(也叫“金钱板”)、小板(即“五碎子”),表演与演唱相互穿插:它情调健康,节奏明快,边敲边演,载歌载舞。唱腔粗犷奔放。舞姿优美,形式独特一可和“莲花落子”媲美:据已故老艺人叶禄讲,它产生于明初,当时主要是乞丐街头卖唱表演,用以乞讨开始打法简单,叶禄在实践中巧妙地把一些拳术的招数揉进落子中,创造了“插花盖顶”“怀中抱月”等独特动作
      其子叶有全(艺名生娃子),11岁随父学艺。在原来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又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他吸收了些其他舞蹈和戏曲动作,创造了“龙中取水”“张飞跨马”“辕门射戟”等舞蹈动作,去掉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同时创作了50多个新段子,增强了鲜明的说唱艺术特色。这种落子既可单独表演,也可穿插到秧歌中表演,打场子招引观众,1957年。叶有全首次将它搬上正式舞台,以他创作的《塞北四化》参加了河北省在天津举办的民间舞蹈会演。1989年,又以《塞北换新天》参加了省民俗表演节目大赛,荣获二等奖,


      民间艺术

      气势磅礴的《丰收鼓》
      丰收鼓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改叫的新名儿。过去叫“蹦鼓子”“战鼓”“挎鼓”。它兴于清末,流行于张家口市宣化、万全和高新区一带,在街头和舞台上都可表演。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生活。在过去的张家口,好多地方有过“破五”的习俗。特别是农村,在农历正月初五的清晨,家家把打扫的尘土杂物倒在大门口,响几个“二踢脚”炮,有的地方猛敲一阵锣鼓,俗称“五震”。为的是震跑穷气、驱走邪魔,取个吉利。丰收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参加表演的人有多有少。一般是6到24人,象征着24个节气。表演者大都是打扮成传统戏曲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小伙子,也有不化装的。每人腰间斜挎一面像圆水桶一样的牛皮鼓,由两个打铙钣的领队指挥。一般都在秧歌队的后面,边走边打。鼓点独特,既不同于“威风锣鼓”和腰鼓。也有别于“安塞锣鼓”。它的鼓点有“凤凰三点头”“二龙戏水”“五震”和“查灯”等。到了街中心或秧歌进院拜年,要为成圈子拉开架势单独表演一阵。边打边做各种优美动作:“挑胡须”“踢飞脚”“鹞子翻身”“大将跨马”……由慢到快,越打越激烈。到高潮时,边打边“嗨!嗨!”地大喊,观众也在助阵。舞姿健美,鼓点铿锵,气势磅礴,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和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罕见的“背阔”和“抬阁”
      背阁和抬阁都是张家口市蔚县、阳原等县流传多年、形式独特的民间舞蹈。每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都要编到秧歌队伍中。上街进行表演。
      背阁一般是4至8人,两人为一对。表演者用木棍或钢筋做成主体骨架,表演前绑在背上,表演者穿着彩衣。手拿一枝花,有的还打扮成戏曲中的人物。表演者大都是青壮年汉子,另把一至两个化装后的儿童固定(站在)花枝上,看去好像在肩上站着一样。边走边表演,上下配合,做各种动作,展现传统小戏如《断桥》《拾玉镯》等故事情节。
      抬阁分大小两种,八人以下的为小抬阁,十多人的是大抬阁。它是一种集体舞蹈,分上下两层或三层。上面是扮演剧中各种人物的演员,中间人托着表演者,下面是最费劲的抬阁者,三层互相配合协同表演。中间一层四周用花绸布蒙着。上面的演员好像站在下面演员的手上,做种种优美的、难度较大的动作,观众无不惊叹。还有两人或四人抬一丑角县官,边走边做各种滑稽动作的,逗得人们大笑不止。

      激烈火爆的《武秧歌》
      武秧歌也叫“打棍”,在万全县和市高新区农村里常见。
      相传明末清初。有个姓宋的镖头,曾专为宣化府到大同府做大买卖的商人保镖。后来为了发展势力,在万全县龙池屯(安家堡乡)设拳房,教授徒弟,把他最擅长的棍术,传授给他的得意门生。一年元宵节,宋镖头在这里看秧歌时,边看边议论。他认为秧歌形式不多,太单调,便和当地民间艺人商量,把打棍这套武术加到秧歌中。经过不断加工修改,形成了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
      参加武秧歌的表演者一般是8到16人。必须成双。他们一个个打扮成头戴罗帽或扎软巾、腰系大带、脚穿皂靴的英武小伙子,各持五尺长的一根木棍,扮作对立的双方,边走边舞棍,或来个简单的开打。后来把传统戏如《杨寡妇纳底》《岳飞大战金兀术》《打瓜园》等剧中的一些情节和武打场面加进舞蹈中,表演者则扮成这些剧中的有关人物。当秧歌扭到街中心或人多的地方,秧歌队站成一大圈儿。表演者在中央拉开架势。进行表演。加上锣鼓伴奏,一招一式地由慢到-陕,越打越激烈火爆,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现在不仅小伙子参加,年轻的妇女也参加。棍术比原来更丰富了,有“二龙头”“不见天”“阴魂棍”“梢子棍”和“老八下”等招式。有的地方开打时。还加有盾牌、刨刀、棒槌等,既有功夫,又不是纯粹武术,还给人一种美感。

      五光十色的“顶灯”
      尚义县等地方表演的舞蹈顶灯。是由蔚县秧歌讽刺小喜剧《顶灯》发展而来的。反映大丈夫怕老婆这一故事情节的顶灯,只有夫妻两个人物,顶灯的丈夫是由丑角扮演的。头上只顶一支蜡烛。经过再创造的民间舞蹈顶灯,由一人发展为多人的舞蹈,且头上顶多支蜡烛。边走边舞,随着队形和舞姿的不断变换,舞台上灯火相映,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灯的制作比较简单,用普通的吃饭瓷碗装上多半碗沙子做灯底座,再用竹子和细铁丝绑成各种形式的灯架,固定在碗上。表演前把蜡烛点着插到酒盅里,放到灯架上,然后再顶到头上。主要表演者一到二人。其他演员伴舞。表演时,演员舞扇子和手绢,还有打霸王鞭的。时而弯腰踢腿,时而平身翻滚……舞姿多变,和杂技中的“顶碗”相似。
      但这种舞蹈难度较大,不易推广,又有局限性,只能在舞台上表演。

      “打梆子”和“竹板谣”
      打梆子和竹板谣。主要流行于崇礼、蔚县和市郊区一带。它的起源说法不一,据有的县志记载,产生于清康熙年间。
      打梆子动作简单,唱腔欢快热烈。主要在每年元宵节的秧歌表演中穿插表演。最早时,在拜庙求神时演唱,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唱词大都是四六句。后成了秧歌的一种形式,有小生小旦小丑和丑婆子等对唱,由翻穿皮袄,斜挎串铃的“王八”领唱。唱词大都是贺年的吉祥话。现在秧歌队拜年时集体演唱。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且唱有针对性的新歌。如给驻军拜年时唱: “扭起秧歌进军营。慰问亲人解放军。民拥军来军爱民,军民团结喜盈盈!”加上锣鼓伴奏,优美动听。特别是“王八”的滑稽表演,非常有趣。“王八”拜年。还有祝福长寿之意,多年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竹板谣也是张家口地区特有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既非快板,又不是纯粹的歌谣,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又说又唱的民间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多是一人表演,表演者不打板,常手持扇子,由伴奏者打。过去的内容大都是“四季调”“十二个月”“表十字”,还有风趣幽默逗哏的《大姑娘》《馋老婆》《四个大嫂》《捉懒汉》等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段子。语言夸张可笑,在街头和舞台上都能表演。

      富有哲理的《牛斗虎》
      牛斗虎是蔚县人民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创造出的一朵艺术奇葩。虽然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它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却深受民众喜爱。因为牛斗虎的表演通过粗犷矫健的舞蹈动作,生动地反映了勤劳善良的人民向往美好和自由、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牛斗虎和狮子舞相似,分别由两人组成,表演前,穿好用麻摹制的牛皮与虎皮,从外形看好像真牛真虎。最初,这个舞只是跟在秧歌队伍里走一走,单靠从体形和化装来表现牛的善良和虎的凶暴。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创造,增添了牛虎相斗的一些舞蹈程式,还配有打击乐器伴奏。经过多次加工修改,又把它由街头搬上艺术舞台。

    推荐访问:张家口 歌舞 独特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