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金针虫的发生与防治_金针虫的防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2 04:46:12 点击:

      摘要 介绍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防治金针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176-01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作物的区域化种植,麦田生态环境、有害生物种群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一些重大病虫由于品种和气候等因素再度发生猖獗。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且食性很杂。以金针虫最为重要,其分布广,种群密度大,危害严重,全国麦区均有发生。由于幼虫体多为金黄色,体形似针,故名金针虫。成虫因有弹跳习性,所以又称叩头虫,其在全国分布的有10多种,对农林植物造成危害的主要是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1-2]。
      1 形态特征
      1.1 沟金针虫
      成虫深栗褐色,扁平,密生金黄色细毛,体中部最宽,前后两端较狭。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黄褐色,体形扁平,较宽,胴部背面中央有明显的纵沟,尾节粗短,深褐色无斑纹。蛹体细长,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1.2 细胸金针虫
      成虫黄褐色,体形细长,密生灰色短毛,有光泽。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淡黄褐色,细长,圆筒形,胴部背面中央无纵沟,尾节圆锥形,背面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并有4条深褐色纵沟。蛹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2 发生规律
      2.1 沟金针虫
      3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深20~80 cm处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4月为活动盛期。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期,幼虫期很长,直到第3年。
      2.2 细胸金针虫
      需2~3年1个世代,成虫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土内,经过8~21 d发育成幼虫。5月下旬10 cm土温达7.8~12.9 ℃时危害最盛,7月上中旬土温达17 ℃时逐渐停止危害。
      3 生活习性
      3.1 耕作栽培制度
      耕作粗放地区、间作套种面积较大地区及荒地、杂草丛生的地段,因耕翻较少,金针虫能安全地完成生活史,所以金针虫发生较重。而精耕细作地区,因麦收后及时伏耕,加重了机械损伤,蛹室及蛰后成虫的土室遭到破坏,部分成虫、幼虫、蛹被翻至地表,使其死亡率增加,所以发生较轻。
      3.2 土壤湿度
      金针虫不耐土壤干燥环境,喜湿润,在干旱土壤里危害很轻,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
      3.3 土壤温度
      金针虫适宜在较低温度下生活,早春回升危害早,秋后较耐低温,入蛰期迟。土壤平均温度在10~15 ℃时为危害盛期,20 ℃时停止危害,冬季潜伏于深层土壤越冬。小麦秋后苗期及早春返青期易受金针虫危害,以早春受害最重[3]。
      4 金针虫发生严重的原因
      一是对金针虫发生条件了解和认识不足,防治不当。二是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推广,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大,土壤肥力提高,给地下害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三是近年来10月降雨偏少,土壤湿度利于其活动,农田管理粗放。四是小麦播种后至冬前气温偏高,有利于金针虫地下活动[3-4]。
      5 综合防治方法
      根据金针虫的发生规律及田间管理特点,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防治,采取播种期防治和生长期防治相结合,成虫防治与幼虫防治相结合,人工诱杀与药剂治虫相结合的措施,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5.1 农业防治
      一是搞好中耕除草,精耕细作,深翻地,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二是选用抗病、抗虫的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三是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四是在播种前,撒施杀虫的药土[5]。五是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5.2 药剂防治
      可采用如下药剂防治:①用50%辛硫磷乳剂1∶100倍液或48%乐斯本(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拌种[6]。②用50%辛硫磷乳剂3 000~3750 g/hm2、20%吡虫啉乳油3 000~3 750 g/hm2,或5%乐斯本颗粒剂30~45 kg/hm2、50%辛硫磷粉剂37.5~45.0 kg/hm2,拌细土375 kg/hm2播前撒施耘地或顺垄条施[7]。③毒饵诱杀。用豆饼碎渣、麦麸等,拌和90%晶体敌百虫1份,制成毒饵,具体用量为15~25 kg/hm2。
      6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
      [2] 中国林学会.苗木病虫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
      [3] 王建超,王功庆.麦田金针虫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2008(24):17.
      [4] 崔国善.旱田作物地下害虫与突发性害虫的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35.
      [5] 张艳玲,迟军,苑克凡,等.沟金针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65-168.
      [6] 杨广东,熊桂莲,张文辉.三种常见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0(4):32-33.
      [7] 尤广明.小麦播种期地下害虫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2010(4):37.

    推荐访问:金针虫 防治 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