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知人论世”:舞蹈审美的重要原则:知人论世 诗歌鉴赏方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4 04:45:44 点击:

      摘 要: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也就是表明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者、文本和读者四者共同参与形成的一个整体。在舞蹈的角度,“作者”是指舞蹈创编者和舞者。根据康奈尔“文学四要素”理论,以舞蹈“作者”为核心,是舞蹈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以贾作光的舞蹈作品鉴赏为例,分析研究“知人论世”:舞蹈审美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知人论世;舞蹈审美;作品鉴赏;重要原则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20-02
      “一切文艺作品均是作者创作的产物,人生的投影。俗话说:‘文如其人’即表明了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因此,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也就是要求鉴赏者以追寻、重建文艺作品作者原意为根本目标。”①而以作者(舞蹈创编者和舞者)为核心的鉴赏方法当从孟子开始。其“知人论世”观开创了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之先河。
      《孟子·万章下》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②孟子认为文学作品与作家本人的思想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正确、全面的把握作品,除了分析该作品的内容之外,还必须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对作者“知人论世”。 孟子虽然是在论述如何客观解读如《诗》、《书》等经典作品时提出这一观点的但是一经提出就成为后世艺术鉴赏的重要途径。孟子的这一原则受到后人推崇,对后世的文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舞蹈鉴赏理论的建树也起到了重大引导作用。
      “知人论世”的“知人”与“论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连锁关系,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独立的含义。“知人”,就是了解和理解作品的作者(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规定着创作的客体——作品),既包括他的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倾向,甚至家世等,也包括他的创作个性、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甚至师承、流派等。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知”其“全人”。所谓“论时”则是论“作者”的人生轨迹及生存场域对其作品产生的重大影响。
      如果“以舞蹈作者为核心”来鉴赏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大师、“东方舞神”贾作光先生的作品,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知”与“论” 。
      一、“知”作者的艺术经历,“论”舞蹈作品的文化积淀与成就
      贾作光先生,满族人,1923年4月1日生于辽宁沈阳,是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其舞蹈艺术生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少年习舞阶段。贾先生1938年考入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从师亚洲现代舞先驱日本杰出的舞蹈大师———石井漠。1943 年进关内组织“作光舞蹈团”,在北京等地演出自己的作品《渔光曲》、《故乡》、《苏武牧羊》、《少年旗手》、《魔》、《西线无战事》等,表现了他当时进步的艺术追求和爱国的崇高情怀。而这一段艺术经历,为他以后几十年的舞蹈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艺术从戎阶段。1947年随吴晓邦到内蒙古解放区,参加内蒙古文工团。投身革命熔炉,扔掉小资情调,先后创作了深受牧民的欢迎的《牧马舞》、《鄂伦春舞》、《马刀舞》和《牧民的喜悦》等舞蹈。
      3.热土情缘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贾先生与草原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极大的爱国之情焕发出蓬勃向上的创作激情,其创作才能在这块热土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年来,他潜心研究蒙古族民间舞蹈,从草原火热的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提炼素材,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了《鄂尔多斯舞》、《挤奶员舞》、《盅碗舞》、《灯舞》、《嘎巴》、《鸿雁高飞》等一个又一个民族韵味醇厚,生活气息浓郁,形神兼备,情舞交融的精品之作。他因此被称为“现代蒙古舞之父”。
      4.重焕青春阶段。1976年后,中国重新迎来艺术的春天,贾先生以极大的艺术热情投入舞蹈创作。他编排出《喜悦》、《彩虹》、《海浪》、《任重道远》、《万马奔腾》等舞蹈,为中国的舞蹈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
      5.辉煌人生阶段。这一阶段编导、表演、理论、教育等成果成就了贾先生在中国舞蹈艺术领域的辉煌。
      二、知“作者”的生活态度,“论”舞蹈作品的世界关照
      提起贾作光的舞蹈,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那奔腾的骏马和凌空的鸿雁。这不仅是其作品《牧马》、《鸿雁》中的舞蹈形象,更是他本人跃动着的“舞魂”的化身。
      1.热爱生活,以苦为乐。贾作光先生热爱草原,热爱生活,他的创作在“对生活本质的挖掘”中寻找养分,将骑马、摔跤、射箭、挤奶等生活动作提炼为舞蹈语汇。在40多年的艺术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创作的舞蹈,许多成为中国歌舞表演团体的保留节目。他先后赴蒙古、苏联、美国、法国、波兰、德国、奥地利等国访问演出。他表演的《鄂尔多斯舞》和《挤奶员舞》先后在第五、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金质奖和铜质奖。
      2. 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而舞。贾作光先生认为当代舞蹈工作者需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观照力和对当代文化的创建意识;需要明确艺术信仰、艺术追求、艺术语言,牢牢确立自己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身份。贾老对当代舞蹈创作中出现的“民族文化体味和表现不足”、“民族舞蹈”的动作“符号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提出质疑,并以自己的舞蹈作品做出示范,建立合乎民族规范的民间舞编舞体系,使民族舞蹈在身体的记忆中永远不失去民族文化的烙印。
      3.热爱人民,永远的“呼德沁夫”(草原之子)。贾作光塑造的草原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都以为他是蒙古人,其实他是满族人。但他却在内蒙古草原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他象一个“淘金者”悉心挖掘、采集遍布于草原植根于人民的舞蹈,他创作的大量的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绚丽的民族色彩和精深的舞蹈技艺。那形象鲜明的舞蹈深得牧民们的喜爱——觉得那就是他们“祖传”下来的。牧民们称他:“玛奈(我们的)贾作光”,他自称“呼德沁夫”(草原之子),被誉为蒙古族艺术舞蹈的奠基人。   三、“知”作者的艺术成就,“论”舞蹈作品的社会价值
      贾作光先生是集舞蹈编导、表演、理论、教育于一身的舞蹈艺术家。在长达62年的艺术生涯中, 共编导创作了130余部既有民族民间朴实、欢快、感人的特点,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作品,受到世人关注。其中自编、自导、自演的《牧马人》、《雁舞》、《盅碗舞》、《鄂尔多斯舞》等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尤其是《鄂尔多斯舞》,1955 年在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章。
      1997年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作品“金像奖”, 成为贾先生舞蹈人生中的一座丰碑。贾作光先生获得了“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东方舞神”等荣誉称号,被文化部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
      四、“知”作者的艺术主张,“论”舞蹈作品的形象感染力
      贾作光的艺术主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从客观物体、自然属性,骏马、飞雁、海浪、鱼、花中摄取素材,以拟人化手法来展示。”③贾作光的艺术主张来自长期的生活实践。他在创作中,一直深深眷恋、热爱并植根在鄂尔多斯这块有着丰厚民族文化积淀的沃土上,深入到农牧民之中一起劳动,一起歌舞,以此体验生活、采风撷翠、汲取营养;观察、学习他们勤劳、勇敢、朴实的性格和作风,用生命的全部激情,圆舞蹈艺术腾飞之梦。享誉中外的《鄂尔多斯舞》,就是他吸收了当时伊克昭盟召庙祭祀时喇嘛跳的查姆舞(跳鬼)的某些动作,观察了鄂尔多斯妇女挤奶时欢快的劳动和生活场景后,进行高度提炼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他提醒有志于舞蹈艺术的青少年学子要把“深入生活”当作艺术修炼的第一要义。深入生活不是漂浮在生活的表面,不是下下乡、采采风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把自己的内心和情感真正交给生活、交给生活中的人民。他推崇杨丽平及《云南映象》,称“她在云南呆了整整三年,她可不是单纯去采风,她是时时刻刻和当地的群众生活在一起,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那片土地上,所以说《云南映象》表现出来的不是那种过眼烟云般的印象,而是烙印,是将自己熔化了又重新铸刻出来的。 “艺术永远不能脱离生活”是贾作光舞蹈创作的心灵呐喊。
      2.在继承民间舞蹈传统中改变创新。“在继承民间舞蹈传统中改变创新。我把大自然和生活中所见的物象,如骑马、挤奶、浪花……提炼为舞蹈符号,用肢体化为舞蹈的形象语言。”④贾作光充分调用舞蹈本体,以科学发展观来打造精品,同时汲取外来经验,为“我”所用,使创作既有民族性,又有艺术性。结合时代健康的审美要求,“走出了一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作为时代所需要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路子”。
      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贾作光长期倡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艺术主张,努力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贾老说,让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蹈走进课堂,让学生掌握纯粹的民族舞蹈语汇,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这不但可以保持舞语的纯正性,而且是让青少年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更加贴近了这种舞蹈所扎根的生活的土壤,多次骑马或坐着勒勒车、大胶车,走遍了鄂尔多斯的草原、沙漠和丘陵沟壑及喇嘛召庙,深入到农牧民之中,体验生活、采风撷翠、汲取营养。享誉中外的《鄂尔多斯舞》,就是他吸收了当时伊克昭盟召庙祭祀时喇嘛跳的查姆舞(跳鬼)的某些动作,观察了鄂尔多斯妇女挤奶时欢快的劳动和生活场景后,进行高度提炼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
      常常借鉴草原牧民骑马、摔跤、射箭、挤奶等生活动作,把它们提炼为舞蹈语汇。在40多年的艺术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创作的舞蹈,许多成为中国歌舞表演团体的保留节目。他先后赴蒙古、苏联、美国、法国、波兰、德国 、奥地利等国访问演出。他表演的《鄂尔多斯舞》和《挤奶员舞》先后在第五、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金质奖和铜质奖。
      总之,“知人论世”是舞蹈审美的重要原则,既有古典意味又有现代格调;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方法论的实践性,是舞蹈鉴赏一以贯之的重要途径。只有全面了解一个舞蹈艺术家,才能真正读懂他的人生,他的舞蹈作品。
      注释:
      ①魏饴主编.文艺鉴赏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102.
      ②孟子·万章下.引自杨伯峻译著.孟子译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P215.
      ③贾作光.中国舞蹈与当代创作[J].舞蹈学院学报,2006,2.
      ④贾作光.中国舞蹈与当代创作[J].舞蹈学院学报,2006,2.

    推荐访问:知人论世 审美 舞蹈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