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4 04:55:07 点击: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个人体会。
      一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且仔细听教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其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最后,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为学生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和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的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学生听讲时要学会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尤其是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
      3.会想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这样便能使学生自主地调动出内部的东西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如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了下面这道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开放题。
      例题: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161人,教师9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今日放映《宇宙与人》。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4元;团体票每张6元。(10人或1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有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力求找到最佳方案。以下是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1:8×9+4×161=716(元)
      方法2:(9+161)×6=1020(元)
      方法3:(从学生人数中抽出1人与教师组成一个团体)
      10×6+160×4=700(元)
      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会说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他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时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编应用题。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说数学”。
      例如,人教版第九册《数学》教材中有道,应用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这类应用题枯燥得很,离学生较远,学生肯定没有兴趣,也就学不好这类应用题,不如改变一下应用题的呈现方式,
      首先,课件展示如下情境:
      客户:周厂长,你好!我们定做的660套衣服,生产得怎么样了?
      厂长: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客户:我们等着要货,你们3天之内能完成吗?
      厂长:能。
      接着,教师提问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根据厂长、客户提供的信息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以上出示的应用题。)
      师:你们会解答吗?如果不会,可以小组讨论。
      这种方式能较好地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应用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相结合。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今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
      四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而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与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和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和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他们有错时,不应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学习不应被动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才算是一堂较成功的课。
      〔责任编辑:高照〕

    推荐访问:着力 学习兴趣 学生主动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