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安全稳定 > 正文

    刘峰印象(印象记)|刘峰扮演者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31 11:32:06 点击:

      除了居住地浙江之外,广西是我去过最多的一个省份。第一次�是在六七年前,对广西完全陌生,只知道桂林、阳朔。在南宁期间罗传洲先生提议去看看位于大新县的德天瀑布,并说找人开车陪同,这个人就是刘峰。可以说是通过罗认识了刘峰,当时他任广西一家专业报纸总编,虽是初见,却很是盛情。后来就一起去了德天瀑布。一路上相当愉快。刘峰替我拍摄的一幅图片,�用做了我的一本散文集的封面。如果没有刘峰的此番好意,也许我至今�未能见识这驰名世界的跨国大瀑布,且尤其因了那一趟来回近三百公里的游程,他显然成了我在广西相处时间最长的文友。
      所谓相处时间最长,其实这六七年来我们总共也只见过两三面。德天瀑布之行是一整天,动态的,�有一次是静态的。那是好久以后我再去广西,住南宁民族大道的新华酒店,没有找什么人,却正巧他打我手机,知道了,就过来在大堂边的咖啡吧坐着喝茶,聊了半个下午。如果说�有一次的话,那就是离桂前他又过来送了送我。
      和刘峰在一起的时候,他说话不多,话题也不怎么宽泛,时断时续,很沉郁的样子,这和我读他小说的感觉恰好相反。刘峰的小说语言锋利,表达的意愿强烈,虽然也不怎么宽泛,倒像是主旨更为集中之所需,不沉郁,却沉重,是那种让编辑在选稿和编稿中格外斟酌的作品。
      刘峰写小说,但我们之间的小说往来却并不多。我只编发过他的一个中篇《大崩塌》,后来又读过两篇原稿,交换过一些意见。做编辑的容易站在自家刊物的角度说话,我有时也会这样,但刘峰通常是不迁就的。也许他觉得一切都已经在作品中充分表达了,无须再多加解释,因此在电话中我由着自己说,能感觉出他在仔细地听着,所得反馈却多半是不置可否。这样我倒也自在,像是在谈一篇具体的小说稿,又好像不是。
      所以好多年了,手机里一直存着刘峰的号码,偶尔拨一个过去,也能说点与小说不相干的事,譬如问问广西的房价,南宁的怎么样,桂林的又怎么样,刘峰便也不嫌其烦地给我做参谋。购房不是件小事,尤其外地房,我也许�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但刘峰却像办自己的事一样认真。以至于我有时候突然会想,刘峰在写小说的时候是不是也太过于认真了,影响到了自由洒脱。
      我这想法很可能不靠谱,不过读刘峰小说,其个性的专注与执拗在文字中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前些年编发的《大崩塌》,到新近《北京文学》所推荐的《自我非我》,写的都是煤矿故事,而且都与生命有关,与良知有关,更与社会责任有关。刘峰是矿工出身,做过矿务局的干部,煤矿工人报的社长、总编,不是说有过矿区工作经历,办过―份给煤矿工人看的报纸,就一定得写、能写,或写好煤矿故事,但刘峰却是一定要写、相信自己能写,而且可以写得好,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专注于此,执拗其间。
      刘峰应该不是一个只喜欢听人说好话的作家,我的这个判断来自他对自己作品的清醒认识。《大崩塌》发表之后,我注意过社会反响,似乎动静不大,但在南宁新华酒店聊天的那个午后,我�是提到了我们省里一位也是写煤矿小说的作家对刘峰作品的评价,说写得好。《江南》也刊发过几则对《大崩塌》的评论,中心�是说刘峰为文的社会良知与社会责任。这是实话,刘峰却很快把话头扯开了,似乎不愿深入谈及。刘峰倒是不止一次地说他作品不多,影响也不大,作品多少与一个作家影响之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这个道理他肯定明白。之所以会这么说,想是另有其因。
      这一点我是最近才感悟到的,此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读到过刘峰的小说了,前阵子偶然在网上搜索到一篇《自我非我》,发表在《北京文学》的今年第四期上,看介绍时我吃了一惊,居然�是以矿难开篇,这么些年过去了,刘峰难道就没一点变化?小说的介绍文字是这样的:东山煤矿前任矿长梁光涛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生产进度,没有听从郭诚成的劝告,结果发生瓦斯爆炸,32名矿工丧命,最终被判刑。在没有人愿意当矿长时,郭诚成挺身而出,接过了矿长的职务。他将怎样解决生产进度和安全生产的矛盾?怎样在法庭上面对梁光涛?梁光涛的妻子和孩子命运如何?――说实在的,这样的介绍太过局限,缺乏对小说本身具有哪些重要元素的信息传递。
      然而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想说的竟不在作品本身了。刘峰这篇新作无疑是《北京文学》所重视的,不仅上了封面要目,�在其官方博客中作了推荐。不过在我看来,最值得注意的,�在于它列入了“精彩阅读”版的“好看小说”栏。我想刘峰本人对此也一定很欣慰,而我的感悟则得之于他的欣慰。这些年来,刘峰小说写作的变化不在数量,不求改弦易辙,只设法写得精彩,写得好看,写得能被刊物与读者认可的精彩和好看,这才是他一直想要的。
      刘峰出道很早,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就出过一本由广西作家协会编的评论集《太阳石的光与热――论刘峰和他的文学创作》,其时刘峰已有包括小说、电影文学剧本和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的作品60万字。也就是说,在我和刘峰相识的好多年前,他已经是广西的知名作家了,但当时他既没有对我谈他的作品,也没有送他的书给我,场面上没有,私下里也没有。刘峰的不事张扬,除去性格,是不是也�会有别的因素呢?
      《太阳石的光与热》一书中有蒋登科和杨长勋就刘峰作品的通信,我不认识蒋、杨二人,但他们的信启发了我对刘峰的推想。杨说他在刘峰尚未出版《第三人间》和《脑瓜问题》时就说过刘是在“试挖一口井”,有了这两本书,他认为刘峰已从“试挖”进入“深挖”了。蒋则认为刘峰以后的作品“应该有一种用煤矿题材去覆盖人生与现实的其他题材的构想,―种辐射性的思维结构”。我估计蒋、杨二人的这两段话,对刘峰具有相当的激励性。
      我的推想是,从评论集出版后到我认识刘峰前,他对自己的创作有过一个为时不算短的思考期,他固守着一些东西,譬如挖掘已久的那口“井”,也重新审视了一些东西,譬如他一向看做是最大财富的“原生活”,同时�调整了一些东西,譬如个体审美趋向与整体创作意识等。在我最近读了那本评论集后再回想当年所编发的那篇《大崩塌》,其时的刘峰显然已完成了这一过程。与之相辅相成的作品,我所读到的,除了上文提及的《自我非我》,�有2009年11期《北京文学》上的《双龟岛纪事》。
      现在谈一个作家,常有“好玩”或者“不好玩”一说,我和刘峰有过一趟游山玩水,也有过一次喝茶闲聊,相处不多,但感觉轻松自在。我以为能让人轻松自在的人就是“好玩”的,所以刘峰是“好玩”的,尽管他很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评价。对刘峰的印象,一时能想起来的,也许就只有这些了。

    推荐访问:印象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