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爱情短信 > 正文

    【动听的乡音――河北东路皮影】 皮影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6 04:23:47 点击:

      皮影,是一种起源很早、流传颇久的民间戏剧艺术。夜晚筑台、张幕、置灯,集耍影、唱白以及木鱼、四弦、二胡、小锣、唢呐等乐器伴奏为一体。“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句民间流传的口头禅说的就是皮影戏。一个小型的皮影戏班,往往只是一二人操纵皮影,并兼对白、说唱,乐队的人也兼说唱,再加上专业唱影的艺人,一台影戏有六七个人就可以演出。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金人俘徽钦二帝和皇家宗室贵戚以及“弄影人”随金兵北徙(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从而,使宋代影戏的分支传入河北东路。因河北东路的滦州为金代隶属,故称“滦州影”。历经金元明清几代,皮影戏在河北东路这块新的土壤上才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
      河北东路皮影脉系主要指京东的三河、蓟县、玉田、丰润、滦县(旧称滦州)、乐亭、昌黎、抚宁各县,并广泛延伸和传布于东北三省及承德、内蒙古等地。
      清代史学家、皮影界名人李脱尘(1885-1938),原名李连璧,玉田县马头山乡黄庄子村人,少年时就随父李俊峰到北京唱影,后来在他与同行的倡议下,正式成立了“庆民�滦州影戏社”。成员有北京的董玉丰、蓟县的陈真、三河的姬文斗、玉田的张广志等人。他搜集的影戏剧本达100多种,在他编写的《滦州影戏小史》中,特别介绍了明万历年间滦州影戏传人黄素志先生邀集邻县皮影艺人开办“滦州影”的事迹。
      清中期到民国年间,随着各地影社纷纷成立和演出范围的扩大,皮影在玉田、滦县、乐亭、昌黎等县日益发展兴盛起来。当时,玉田县的张茂兰唱小儿(小旦)和花小儿(花旦、彩旦),齐怀唱生儿(小生),田庆广、崔凤翥拿线(耍影人),滦南县的张绳武唱髯(老生),乐亭县的孙照祥唱大儿(净),汤子波唱花生儿(丑),他们是较早跻身于皮影圈,进入唐山“华乐”“青莲阁”“老庆仁”等大戏院演影戏的艺人。当时,各个影戏班的名角经常相互流动,大大小小的影戏班频繁活动在城市和乡村,使用的主要影卷有清嘉庆、道光年间传抄的影本。如《五峰会(长卷)》《二度梅》《三贤传》《珍珠扇》《天河配》《青云剑》《武家坡》《邵玉兰救夫》《大登殿》《乾坤带》等。既有可唱十宿八宿的“长卷”,又有可唱一晚的“单出”。
      河北东路素有唱“愿影”的习俗,百姓们为了消灾祈福,有的人家往往就请影戏班演出几台影戏。演到最后一台的尾声,影幕便出现“观世音”的形象,同时伴有动人的说唱:“观音大士从南来,脚踩莲花朵朵开,今日了罢心头愿,永世千年不生灾。”
      河北东路皮影唱腔委婉动听,板式整散快慢齐全,强调唱腔、对白出“老呔味”(乐亭口音),注重嗓音和鼻音的高低配合。旧传皮影艺人掐嗓可唱出九腔十八调,即用拇指和食指掐在咽部发音的方法,其唱腔有的类似和尚、道士的颂经腔以及夯腔、咳腔、簧腔等;其调有:平调、花调、悲凄调、游阴调等。后来,唱影艺人通过吸收民歌、民谣、俚曲及民间习俗上流行的喜、怒、哀、乐等音调,丰富了皮影的唱白,具有浓厚的乡土韵味和地方特色。
      在皮影的雕刻制作上,皮影人那挺直尖尖的鼻梁、嘴唇和部分帽冠的造型主要源于金人的相貌,但更多的是来自于雕影粉本的承袭和心传口授的师传以及对生活的再创造。
      皮影在影窗上表演要达到富有美感的可视性效果,就必须把影人镂空出各种纹理并着上鲜艳的色彩,然后,借助光照透过幕窗显示给观众。早年的河北东路皮影的影人身子只有6、7寸,影人头部2寸或2寸半,其制作原料为驴皮,俗称“驴皮影”。工艺过程主要经过炮制皮质、下料、雕刻、着色和上油等工序。一副影箱一般有100多个影人身子和600多个影人头茬以及30多种道具。皮影皮质的优劣主要看皮料是否薄厚均匀以及软硬、透明的程度。一般皮料以驴皮脊部最佳,历经数百年也能平整、柔润如初。精湛的雕刻技巧是皮影艺术审美的关键,起稿的方法就是用钢针刺出图样后,垫着蜡板进行雕刻。
      皮影人物由头、上身、上臂、前臂、臀、双腿等九部分组成。运用推、转、凿等刀法技巧雕刻出生儿(小生,即文武生);花生儿(文武丑);小儿(小旦、刀马旦)、花小儿(花旦、彩旦);大儿(净);髯(老生、末);妖(马精、狐精、�精、蟹精、鱼精)等角色。
      皮影头茬的发型(三环套月、蛉蛇发)、扮饰(金步摇、蝶恋花)、冠冕(七星冠、莲花冠)、盔(凤翅金盔、虎头盔)、帽(乌纱帽、道帽)、巾(元帅巾、扎巾)等则以转、拉、切、推、勒、凿等刀法,用刀灵活,花样繁多。
      影人的服饰图案造型,受古代宗教壁画、画像砖、剪纸的影响。花纹脉络大多按两个方向连续延伸或四个方向乃至多个方向连续,增强了花纹的趣味性和节奏感。在皮影人的袍、靠、铠甲、大氅、袈裟、衣衫、靴、鞋等服饰上,各种象征吉祥的民间团花、套边等图案的刀法,巧妙变化,镂刻精微。
      皮影的道具一般有“七桌八椅”、“八马一驴”和船、轿、辇、城垣、金銮殿、帅帐、床榻以及山石、树木、宝塔、云景、盆景、仪仗、兵器等若干场景。其图案造型完整,构图饱满,借鉴了寺院壁画的风格。
      先辈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完善了无数种皮影造型,而且把千百年来民间代代相传的“龙云(隆运)”、“蝠(福)寿”、“鹿(禄)寿”、“佛手(福寿)”、“蟠桃(寿)”、“石榴(怀子)”、“瓶安(平安)如意”、“瓶上(平升)三戟(三级)”、“猴(侯)选三桃(元)”、“一鹭(路)莲(连)荷(科)”、“国色天香”等吉祥图案,广泛传承和运用到皮影的纹路上。这些寓意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充分传递出人们乐观向上,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
      传统影人着色,只以红、黑、绿三色为主(不染的驴皮代替黄色,镂空为白色),如黑脸黄须、黄脸黄须的“老座子”,褐脸黑须的毛净,绿脸红须的绿净,红脸黑须的红净等大儿的头茬着色,形象鲜明,以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强化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河北东路,清代著名雕影艺人赵老璧、杨德生(抚宁县),曾有“影人状元”之称,光绪年间奔走于关里关外,其雕刻风格以细腻见长,清新俏美,大小刀口结合使用,运刀之神为人称赞。此外还有李德峰、石文成、刘清友(玉田县)、阮贵忠、刘继成(蓟县)等著名雕影艺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在河北东路名声远扬。
      在影窗上耍影人是拿线艺人的绝活,早期的影窗很小,一般用6尺棉纸做成。照明只是用海碗盛满豆油放入棉捻点燃的豆油灯、七捻煤油灯、汽灯。皮影戏演出时,艺人需掌好影人身上的三根操纵杆(由铁条、高梁米杆连接而成后固定在影人领部、手部)才能得心应手地操纵影人。玉田耍影艺人田庆广、崔凤翥,人称“浆杆王”,无论是抢马(马上马下打仗),还是陆地武打,都能耍得令人叫绝。尤其是一双手能操纵6、7个影人。当时,与他们齐名的还有赵子阳、赵善之等弄影人。他们将传统皮影戏表演中的换面、换装、梳头、戴花儿、劈叉、翻跟头、耍叉、耍流星、耍扇子等特技表演得让人目不暇接,变化无穷。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娱乐艺术形式不断产生,皮影戏已渐渐消失于过去,就如消失于视觉中的“老屋”一样,已成为我们留恋和怀旧的幻影。
      近年来,河北东路元明清时期的影箱,已陆续被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等部门收藏。目前,上等的早期驴皮影每身市场价已在两三千元左右。如今,尽管皮影的粉丝早已稀少,但是,当我们面对定格于历史的精美皮影时,眼前似乎仍然有光影闪动,耳边依旧有乡间的影调来回地唱念。这也许就是我们难以忘怀又不能忘却的祖先之音吧!(责编:孙达)

    推荐访问:乡音 东路 河北 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