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爱情短信 > 正文

    千古名将英雄梦txt全集【真降还是假降?一代名将李陵的悲剧人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4 04:44:37 点击:

      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与李敢,李当户死得早,死的时候,李陵还没有出生。李陵长大后,有乃祖之风,精于骑射,武艺超群,他与祖父李广有许多相似之处,非常善待部下,所以李陵在江湖中很有名望。
      
      李陵统率的兵力五千人,这五千人可非同寻常。李陵仰慕祖父李广的伟大功业,渴望在战场上为家族争得荣誉,为了使他的军队更有战斗力,李陵亲自前往荆楚之地,招募荆楚勇士五千人,自春秋战国以来,荆楚一直是勇士的故乡。李陵招募的条件非常之严苛。因为李陵以礼贤下士而著称于世,所以勇士纷纷投到他的帐下,这五千人,都是荆楚一带的武学奇才、剑术高手,力可扼杀猛虎,箭术百发百中。
      这是一支铁血军团!
      武帝想让李陵作为李广利军团的后勤运输队,负责李广利大军的辎重粮秣供给。
      李陵向武帝叩首道:“臣所率的战士,皆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我愿意独当一面,兵出兰于山,迫使匈奴军队分兵,以减轻贰师将军的正面压力。”
      武帝一听,明白了,对李陵说:“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当李广利将军的属下了,只是这次军中的马匹都配置给了李广利将军、公孙敖将军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了,没有剩余的马匹给你的军队了。”
      李陵胸有成竹地说:“我不需要骑兵,我愿以少击众,以五千步兵,踏平单于王庭。”
      好一个壮志凌云的勇士,刘彻就是喜欢这样的武士,于是爽快地答应了李陵的请求。
      李陵年轻气盛,夸下海口,究竟能否完成他的夙愿呢?
      武帝刘彻还是对李陵的五千步兵不太放心,于是快马通知强弩都尉路博德。命令路博德率领骑兵,在半路接应李陵的步兵兵团。
      李陵尚且不愿成为李广利的副手,路博德又岂肯甘心作李陵的副手呢?路博德觉得这是一种羞辱。路博德因为犯了一些过失,被降格为强弩都尉,但是他曾是响当当的伏波将军,要一个堂堂的前伏波将军,听命于后起之辈李陵,没门!
      路博德便上书武帝刘彻:“现在正是秋高马壮的季节,匈奴骑兵所拥有的马匹多而且壮,不宜在此时开战。不如我先把李陵的兵团留驻居延,等到明年的春天。与李陵各率五千骑兵,兵分两路,进击浚稽山,到时必定可以将匈奴单于手到擒来。”
      唉,此时刘彻已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路博德的话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李陵牛皮吹大了,现在反悔了,胆怯了,不想带兵出塞了?不想带兵出塞,又要教唆路博德编造借口?刘彻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越想越是愤怒。路博德啊,李陵啊,你们就想避战啊?你们还有没有一点武士精神啊?
      愤怒的刘彻下了两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给路博德:马上率骑兵出塞,与公孙敖的骑兵在涿涂山会师。这次路博德与公孙敖的进击没有任何战果。
      第二道命令给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遮虏障(武帝时所筑的防御工程,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目的地是东浚稽山南部的龙勒水(在蒙古杭爱山脉东南),沿途搜索匈奴骑兵,如果没有遇到敌军,就返回受降城(内蒙古白云鄂博西南)进行休整。
      九月,秋高气爽,李陵这支由勇士剑客所组成的军团,从居延泽出发,人数不多,只有寥寥几匹战马,还有一些马车,士兵们全部徒步行军。走人茫茫的荒漠。
      李陵不愧是名将之后,军事素质极高,所过之处,山川地形,李陵都极为详细地绘制成地形图。经过三十天的徒步行军,李陵兵团最终抵达浚稽山。
      一路上没有遇到匈奴的骑兵。
      李陵让麾下的部将陈步乐。携带所绘制的详细的地形图。快马驰回长安,献给武帝。武帝非常的高兴,陈步乐又在武帝面前夸赞李陵,称他领军有方,深得部下的信任,部下都愿意为他效死。武帝龙颜大悦,封陈步乐为郎官。
      然而,就在陈步乐献图给武帝时,前线局势却直转而下。
      匈奴的探子侦察到一支数千人的汉军深入浚稽山,而且是一支步兵队伍。且辊侯单干听了之后大喜,区区数千人的步兵。岂可挡得住匈奴铁骑的冲击?这是一次全歼汉军的极佳战机。
      机不可失!
      且�侯单丁当即率三万骑兵,昼夜奔驰,抵达浚稽山。将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在两座山之间的冲积地带。
      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李陵没有惊慌,镇定自若,他当即下令,将辎重车围成一圈,作为军营,然后率领这些江湖勇士出营,排成战斗队列。前排战士一手持盾,一手持长戟,后排战士则把强弩拉满弦,引而不发。
      李陵对战士们说:“鼓声一响。前排的兄弟们就奋勇上前搏杀,听到鸣锣声后,马上撤回营中,改由后排的弓弩手出击。”
      匈奴人见汉军既没有战马。人数又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且�侯单于不无得意地说:“只要咱们的骑兵一拥而上,马上可以踏平汉军的大营。”
      骑兵的冲击力要远远强于步兵。而且匈奴人多势众,一阵猛冲,肯定会冲垮汉军的阵形。且�侯单于是这样打着如意算盘。但是战局却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由武林高手、剑侠刀客所组成的荆楚勇士兵团,个个身怀绝技。匈奴骑兵凭借高头大马,向汉军防线发起强大的攻击。荆楚勇士们以盾牌组成坚强的防线。匈奴骑兵竟然打不开一个缺口,勇士们以惊人的臂力手持盾牌,顶住了快速奔跑中的战马的巨大冲击力,决不后退半步,然后以右手的长戟猛刺向匈奴的战马,前排的战马纷纷倒毙,匈奴骑兵人仰马翻,只得进行步战格斗。
      荆楚勇士们以一当十的格斗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霎时间。在汉军阵列前沿,匈奴人尸横遍地。且�侯单于见状大吃一惊,他从来没有见过哪支军队的战斗力如此之强,忙下令大军压上去。
      李陵见状,鸣金收兵,前排的荆楚勇士听到军令声,有序地向后撤退。后排的强弩射手早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匈奴军队进入射程范围后,千弩齐发。这次汉军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连弩。连弩第一次出现在人类战争史中。连弩也许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改进弩,类似于现在的自动步枪,可以自动将矢装填进箭槽中;也可能是可以一次发射多箭的改进弩,无论是哪一种,其威力比传统型的弩机威力要强好几倍。李陵手下多奇才,连弩有可能是李陵军中的某位奇才所发明,也可能是李陵发明的。李陵之所以敢在武帝刘彻面前夸下海口,大概是因为拥有连弩这个超级秘密武器的原因。
      连弩齐发,匈奴骑兵纷纷中箭,人仰马翻,战场上一片混乱。且�侯单于何曾见识过如此威力的强弩,大惊失色,匆匆鸣金收兵,向山上的营寨撤退。
      李陵抓住战机,果断命勇士们出击,那些匈奴骑兵落马者纷纷被这些武林高手所斩杀。
      此役,匈奴兵团损失惨重,阵亡数千人。
      李陵初战告捷后,不敢恋战,下令全营开拔,徐徐撤退。
      匈奴以骑兵对步兵,紧紧咬住李陵兵团不放。且�侯单于对汉军凶悍的战斗力心存余悸,不敢贸然再次发动进攻,急调匈奴左、右部骑兵前来助战,匈奴的兵力增加到八万人,十数倍于李陵兵团。
      李陵兵团且战且退,向南走了好几 天,这几天里。匈奴骑兵不断地发起骚扰式的进攻,匈奴人知道这支兵团勇士们的厉害,所以也不进行肉搏战。只是在远处与李陵兵团展开弓箭对射,几日下来,汉军的伤员不断地增加。
      伤员成为困扰李陵的大问题。李陵下达命令:身受三处箭伤者。可以坐在辎重车上;身受两处箭伤者,充当驾驶;身受一处箭伤者,裹创再战。
      比士兵受伤更严重的事情,是士气的低落。李陵意外地发现,这支五千人的步兵队伍中,居然还有不少随军出征的女人。李陵大怒,原来士兵们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就与这些女人鬼混,第二天就没精打采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陵下令将所有的辎重车打开,仔细搜查,竟然搜出了一群女人。原来在军队出发前,当时在边关地区,有不少被流放的女性,她们的丈夫都是江湖大盗,被政府捕杀,妻儿流放到边关。李陵的部下都是江湖武林高手,虽然武艺超群。但是纪律性就差一些了,所以许多人在边关地区与这些女人相好,出关时,偷偷将女人藏匿于车厢内。
      李陵着手整顿军纪,将所搜出的女人们全部斩首(唉,发点粮食让她们逃跑不是更好吗),并且向士兵们重申军队的纪律。
      第二天,李陵决心以一场胜利来挽回士兵们的士气。他亲自率领军队,对匈奴尾随其后的追兵反戈一击。匈奴人没有想到逃跑中的汉军居然还有反击的力量,猝不及防,被汉军射杀三千人。
      此战得胜后,李陵率军折向东南,又行军四五日,到了一片芦苇沼泽地带。时已深秋,从蒙古高原上刮起西北风,匈奴人在上风向,李陵的军队在下风向。匈奴人就借着有利的风向纵火焚烧芦苇丛,火势向东南方向蔓延。
      李陵兵团被迫改变行军路线,向南边的山区挺进。
      匈奴骑兵很快又追上来了。李陵兵团沿着山麓撤退,且�侯单于纵马登至山顶,向下眺望,发现了李陵的踪迹。单于派自己的儿子率领骑兵沿山麓追击。
      李陵不愧是防御战大师,在山麓步兵的阵形无法展开,匈奴骑兵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李陵果断命令军队撤向树林中。
      匈奴骑兵进入树林后,在林木之间,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无法发挥出来,而李陵兵团躲在树林后,以强弓劲弩反击。骑着高头大马的匈奴人反倒成为狙击的极好目标。树林一战,匈奴人又损失达数千人之多。还有一些被汉军所俘虏。
      此时的且�侯单于开始出现动摇了,他对部下说:“这真是汉军中的精锐啊,我们已经追击了十几日了,仍然无法消灭。汉军日夜引诱我们靠近汉朝的边塞,莫非是汉军有大阴谋?设下陷阱让我们钻进去?”
      匈奴诸位裨王纷纷议论道:“单于引兵亲征,以数万之众,围攻数干人的汉军,如果不能将其全歼。徒令汉人瞧不起咱们了。从这个山谷。再往前行四五十里地,就是平地了,如果我们无法在山区消灭汉军,到时再撤退也不晚。”
      单于点了点头,下达命令:“各路大军,不分昼夜,采用车轮战,务必拖住汉军,将其消灭在这片山地之中。”
      匈奴人的死缠烂打,压迫得汉军喘不过气。
      在接下去的一天里。李陵兵团与匈奴骑兵大小数十战。即使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但是身怀绝技的荆楚勇士们仍然显示出惊人的战斗力,又斩杀匈奴人二千余人。
      两天的时间,匈奴人伤亡达五千人以上,相当于汉军的总人数。且�侯单于心灰意冷,准备放弃对李陵兵团的追击。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生改变了单于的决心。
      李陵兵团有一个军侯,名叫管敢,被兵团的校尉欺辱,心中愤愤不平,便逃跑投降匈奴入,管敢向匈奴单于和盘托出李陵兵团的窘境:“兵团现在外无援兵,而且箭矢即将用完,现在只有李陵与韩延年麾下各八百人,建制比较完整,其余各部伤亡惨重,只要单于使用精锐骑兵猛攻李陵与韩延年,只要李陵兵团的箭矢用尽,只能束手就擒了。”
      且�侯单于大喜过望,速令骑兵再度追击汉军。
      李陵兵团凭借脚力转战十几天,早已是疲惫不堪了,所以只能沿着山谷行进,以节省体力,如此一来,在地形上便居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匈奴骑兵纵马上山,从山上往下进攻,箭矢如雨,汉军一边从山谷向山上仰射还击,一边向南撤退。这一日匈奴人的攻击猛烈程度,远远超出以前,李陵指挥军队殊死抵挡,就在这一天,汉军所有的箭矢全部用尽!
      汉军陷入绝境!
      李陵下令将辎重车丢弃,轻装前行,此时的兵团还有三千余人,在连续十几日的作战中。与匈奴人的损失相比,汉军损失并不算大,然而现在却到了燃尽最后一滴油的地步了。
      弩兵含泪将强弩毁坏,手上没有兵器了,便持着车的辐条作为兵器,一路退向�汗山的峡谷。
      匈奴骑兵凭借速度优势,从两旁进行包抄。登上山顶,从山上将巨石推向峡谷。唉,纵是一群江湖高手、武学奇才,也抵挡不住从山崖上落下的巨石。瞬时间尸横遍谷。而且,巨石也把李陵兵团后撤的路堵死了。
      傍晚时分,红日的余晖消失在山谷之间,李陵清点了伤亡人员,然后独自一人走出大营。左右欲跟随。李陵一摆手说:“诸位勿跟从,大丈夫到这个地步,现在剩下的唯一生路,便是潜入匈奴人的营地中,生擒单于。”
      众战士目送李陵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崇山之中。
      等待的时间好漫长,过了许久,夜幕笼罩着群山。李陵终于返回营中,众将士一拥而上,李陵长长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已经战败了,现是死路一条了。单于大营防守严密。根本无懈可击啊。”
      李陵一位部下说:“将军何必求死呢?将军此役威震匈奴,想当年浞野侯赵破奴将军兵败被俘,后来逃回朝廷(赵破奴是在前一年,即公元前100年逃出匈奴的),皇帝仍然优待他。更何况是将军呢?”言下之意,李陵可以先投降,以后找机会逃回朝廷。
      李陵摇摇头说:“阁下不必说了。我不死,非壮士也。”便下令斩尽旌旗,把军中的值钱的东西都掩埋于地下。
      李陵集合残兵,扫视众将士,然后长叹了一声:“唉,如果每人还有数十支箭矢,便可以突出重围。可是现在我们没有武器了,只要等到天一亮。必定成为匈奴人的俘虏。所以必须要连夜突围,从现在始,军队化整为零,各自为战,各位均是身怀绝技的勇士,必定能有一部分人可以杀出重围,回报汉朝天子。”
      说罢李陵涕泪长流,这支江湖高手组建成的战斗力超强的兵团,最终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啊。
      李陵被围困之处,离汉军边境遮虏障只有一百余里,可惜的是此处的情况无法传递给百里之外的汉军。
      众将士每人携带两升的粮食与一片冰块,相约如果得以突出重围。便在遮虏障会合。然后军队分散开,战士们三三两两。几个人为一组,趁着夜幕的掩护。分道突围。
      李陵与校尉韩延年率十余名勇士,向南突围。匈奴人发现了汉军突围的企图,数千骑兵出动追击。校尉韩延年力战而死,韩延年是韩千秋的儿子,韩千秋在十三年前(前112年),率二千人特遣队入南越,全军覆没,韩延年也步其父后尘,光荣战死沙场。   李陵麾下十余名勇士在匈奴数十倍于己的优势兵力下,奋勇作战,全部战死。
      匈奴骑兵将李陵团团围住,李陵原本已下必死的决心。但是在最后关头,他并没有选择一死。我们不知道李陵在那个时候,想了些什么,也许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他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他(或他的部下)改进了传统的弩机,研制出连弩;他精于绘制军事地形图。并且在作战中往往可以凭借有利因素阻击敌人;他开创了以少量步兵击败大量骑兵的先例,他是杰出的战术家,他以五千步兵,却杀伤了匈奴一万多骑兵,这是何等伟大的战果。
      然而李陵被他的年轻意气葬送了,如果不是因为他在武帝刘彻面前夸下的海口,就不会有这次孤军深入。他对于自己的军事才能过于自信,自信到认为可以五千步兵扫平匈奴,这就近乎天方夜谭了,所以在投降匈奴前,李陵说了一句话:“无颜面以报天子陛下了。”
      李陵兵团五千人,最后死里逃生的只有四百余人,令人扼腕叹息,这些可都是荆楚勇士,中国好男儿啊!
      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城,武帝刘彻发了半晌呆。这这这……怎么回事呢?先是赵破奴全军覆没,然后是李广利大败而归,幸赖赵充国之力,才避免全军覆没的下场,但紧接着刘彻寄予重望的李陵再度全军覆没。
      刘彻的失望达到了极点!
      又过了数日,前方传来准确的情报:李陵已经投降匈奴。
      刘彻由失望转而变成愤怒了!士兵们都战死了,为什么作为主将的李陵却投降了?李陵,你太贪生怕死了!没错,赵破奴也被俘虏过,但那是被俘,你李陵是投降,是变节!
      李陵投降引发了一场冤案。
      当时所有朝廷官员,齐声讨伐李陵,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司马迁说:“李陵率领不足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戎马之地。对抗匈奴数万精锐骑兵,使匈奴人伤亡惨重,救死不暇,匈奴以倾国之兵追击围攻,转战千里,直到矢尽路穷,士兵以空弩对抗白刃,仍然顽强苦斗,李陵得部下的效死。即便是古代名将也未必可以做到如此。”
      如果司马迁就说到这里。可能还不至于惹祸上身,但是缺乏政治敏感的司马迁居然说道:“李陵之所以不求一死,乃是因为他想找到合适的机会,返回国家,报效朝廷。”
      司马迁说得对不对呢?有可能是对的,也许李陵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李陵投降是事实,司马迁这样说,乃是为投降行为做辩护,虽然不无道理,但在汉匈两国正在生死决战的关头,如果说李陵投降是为了曲线救国,那么势必打击士气,每个人投降后都可以自称要曲线救国了。
      司马迁没有想到这番话会带给自己终生的耻辱,武帝刘彻听得勃然大怒,下令将司马迁处于腐刑。刘彻后期暴戾无度,喜怒无常,司马迁所说虽然过于梗直,但李陵力战而降,终究不是出自内心,所以司马迁说的也是人之常情,即便语言有失,也罪不致此,这是一桩千秋冤案。
      刘彻虽然暴戾,但是却不糊涂,过了一段时间后,刘彻心生后悔,悔当初没有给李陵提供援兵。致使李陵孤军深入,刘彻叹道:“唉,李陵出发时,我就下诏要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领骑兵前往接应,没想到路博德这个老狐狸竟然使出奸诈手段,不肯出兵。”
      其实刘彻还是怪错人了。路博德固然耻于居李陵之下,以委婉的方式拒绝出兵,但真正命令李陵孤军深入的不是路博德。正是刘彻本人。
      刘彻仍然十分爱惜李陵的将才。在李陵投降一年多后,刘彻命令公孙敖率领骑兵深入匈奴,这次出征的目的,便是解救李陵。
      然而公孙敖这名老将,沾了卫青的光,成为军界的不倒翁,其实并没有什么军事才干,这次深入匈奴,仍然是无功而返,但他对武帝汇报的一番话,却要了李陵一家人的命。公孙敖对武帝说:“我在匈奴抓到了几个俘虏,根据俘虏的供词,原来是李陵投降后,就传授给匈奴人防备汉军的战法,所以我这次出征,一无所获。”
      公孙敖这名庸将。倒会把自己无功的责任推到李陵身上。喜怒无常的刘彻听罢又是一阵暴怒。下令族诛李陵的家人,李陵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全部被斩首。
      远在匈奴的李陵得知这个噩耗时,惨叫一声。当场吐血晕死过去。
      李氏家族。为汉家奋斗数十年,却成为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物。李广与李敢之死,前文已详述,李陵家人被诛杀后,李敢的儿子李禹被人告发,密谋逃亡匈奴追随李陵。也被捕杀。
      李陵从此心念俱灰。
      过了不久,汉朝的使节到达匈奴,李陵满腔悲愤地对使节说:“我身为汉朝将军,率五千步兵,横行匈奴,只是因为没有援军,以至于落败。我没做什么对不起中国的事,以至于皇帝要诛杀我的家人?”李陵言罢,声泪俱下。
      使节见之亦动容,对李陵说:“只因为公孙敖将军称李少卿(李陵的字)教授匈奴人防备汉军的战法。”
      李陵悲怆地说:“教匈奴人兵法的是李绪,不是我!”
      李绪原本是汉朝的塞外都尉,后来战败投降匈奴。
      李陵一腔悲情,心中十分怨恨李绪,倘若不是李绪,也许自己不至于家破人亡。李陵派人刺杀了李绪。
      李绪因为向匈奴人传授兵法,因此受到单于的重用,同是降将,李绪的地位在李陵之上,所以李绪被刺,匈奴的太后(大阏氏)极为震怒,要杀死李陵,但是单于却非常爱惜李陵的才华,所以把李陵藏到北方。
      过了一段时间后,大阏氏去世了,单于才把李陵接回匈奴的王庭。李陵在汉朝的亲人被武帝杀个精光了,他已经心灰意冷,与朝廷恩断义绝。单于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李陵,封李陵为“右校王”,与“丁灵王”卫律均地位尊崇。
      匈奴在经过卫青、霍去病的轮番打击之后,仍然可以崛起与汉帝国相抗衡,甚至略占上风,这与匈奴单干且韫侯的英明是分不开的。且�侯单于求贤若渴、知人善任,像李陵这样曾令他吃过大苦头,并杀死匈奴一万多骑兵的汉将,竟然可以委以兵权重职。推心置腹,又把女儿嫁于他,这与武帝刘彻后期多疑猜忌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也是匈奴反倒在军事上占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匈奴的内部分裂,使新上任的壶衍�单于深感无力与强大的汉朝抗衡。于是便谋求与汉朝的和亲之路,而要与汉朝和好,被扣押的汉朝使节便成为敏感问题,于是苏武的生死下落便成为汉匈两国关系的焦点。
      苏武在寒冷的北海(贝加尔湖)畔度过了十九个年头!
      北海是荒凉之地,也是匈奴流放犯人的地方,粮食经常无法按时供应,苏武就在野地里挖掘老鼠洞。逮着野鼠后烤着吃,有时也以野草充饥(怎么不宰只羊来吃呢?),就这样饱一顿,饥一顿的。但无论走到哪里,那支代表他汉使身份的符节,始终没有离身,符节上的旄毛已经全部脱落。光秃秃的。
      岁月的沧桑,磨灭不去苏武的节操与信念;思乡的渴望,霜白了他的鬓发;寒冷与荒凉,驱不去他内心热火般的激情。
      在这里,他没有朋友,直到李陵的到来。
      李陵投降匈奴后。没有颜面来见苏武,虽然他与苏武在汉帝国的宫廷中同 为侍中,共事多年,交往甚密。
      十余年后,匈奴单于派李陵到北海劝降苏武,李陵才硬着头皮前往。
      李陵摆下酒筵。与苏武对饮。
      饮酒过半,李陵叹了口气,对苏武说:“子卿兄,没想到十余年前,长安城一别,竟然是此相见。我来之时,听说令母已经仙逝。你的两个弟弟苏嘉与苏贤,几年前都因为受一些事的牵连而自杀身亡,子卿兄的媳妇,听说已经改嫁他人了,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与一个儿子,现在也生死未明。”
      苏武自从被囚禁以来,家乡之事,一无所知,听到母亲与弟弟去世,家庭破碎,心中一阵伤悲,强抑泪水。
      李陵又说道:“人生短促。就像朝露一样,子卿兄何必折磨自己呢?当初我兵败投降时。内心狂乱恍惚,既痛心愧对国家朝廷。又牵挂着被收监的妻儿老母。我不想投降匈奴之心,恐怕不亚于子卿兄。不想皇帝听信谗言,竟然诛杀我全家,致使李陵肝胆俱裂,万念俱灰。如今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且莫说大臣无罪被夷灭全族的多达数十家(公孙敖、公孙贺、刘屈牦、李广利、赵破奴等),连太子与皇后都不能俱免。子卿兄啊,你却在这里受尽苦难十余年,又为的是谁啊?”
      苏武答道:“皇帝于苏家恩重如山(苏武父亲苏建,兵败死罪,武帝特赦),苏武无半点功德,却与将军侯爵同列,常愿肝脑涂地以报答天恩。今天即便以斧钺汤镬加诸苏武,我也受之如甘。请阁下不必再说。”
      李陵默然无声。
      这样过了几天,李陵天天与苏武饮酒。到了李陵要离开的那天,李陵说:“子卿兄。请再听我一句话。”
      苏武打断李陵:“自从离开大汉以后,苏武已把自己将作一个死人了。如果大王(李陵被封为右校王)一定要劝降苏武,我与大王畅饮之后,便死在大王面前。”
      李陵被苏武的忠诚之心所感动,喟然叹道:“古代忠义之士,也没有超过子卿兄。李陵与卫律所犯下的罪行,上通于天!”说罢泪下沾衿。与苏武诀别而去。
      在苏武面前,李陵为自己的投降感到耻辱。他听说苏武生活艰难,想送一些牛羊给苏武,但自己没有颜面去见苏武,就让自己的匈奴妻子。带着数十头牛羊到北海。接济苏武。
      几年后,李陵又一次来北海,给苏武带来一个天大的噩耗。
      李陵对苏武说:“匈奴兵掳掠了一些云中的百姓,从百姓口中得和,云中自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全部身着白色的衣服,说是皇帝已经驾崩了。”
      原本李陵希望武帝的死讯能够让苏武没有效忠的对象而投降匈奴,没想到苏武一听到这个噩耗,马上跪倒在地,向南叩拜号哭,悲痛欲绝,最后竟然口吐鲜血,晕死过去。
      李陵大吃一惊。忙差人实施抢救。苏武醒来后,再度号哭吐血。
      从那一天起,苏武连续几个月,每天早晚都要向南跪拜,表达哀伤之情。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匈奴壶衍�单于开始谋求与汉朝和亲。中国派遣使者到达匈奴。商谈具体事宜。
      汉朝使者向匈奴提出必须要释放被扣押达十九年之久的苏武,可是匈奴方面使诈。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只把与苏武同时被扣押的副手常惠交还给汉使。
      也许是李陵将苏武被囚禁在北海的消息告诉了常惠,常惠与汉使节一起商量解救苏武的方法。最后常惠想出一条妙计。
      汉使节再度求见匈奴单于,对单于说:“我国皇帝在上林苑狩猎时。射落了一只飞雁。飞雁足上系有一帛书,称苏武被囚禁在某某湖的湖畔。”
      匈奴人特别迷信,对汉使编出来的故事大感震惊,以为真是什么神灵在暗中帮助苏武。壶衍�单于被使节质问得哑口无言,想了半天说:“阁下稍等,我再向左右问个明白。”然后假惺惺与左右交谈片刻,满脸愧疚的样子说:“真是不好意思。是我弄错了,苏武真的还在人世哩。”
      李陵亲自到北海为苏武饯行,摆下酒筵,与苏武觥筹交错,一醉方休。
      好友要返回大汉。李陵既喜且悲。喜的是自己挚友终于获得自由。悲的是自己凄惨的心事,从此再无人诉说。
      李陵举起酒杯,对苏武兄:“子卿兄。你此番归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古代竹册帛书所记载的英雄人物,丹青浓墨所绘的伟人。何有过于子卿兄!李陵虽然驽怯,但倘若汉室宽宥陵的罪过,保全老母妻儿,陵愿意忍辱含垢,奋起武士之心,效法齐鲁曹柯之盟中的曹沫,劫持匈奴单于以归汉室,这是李陵往昔的夙愿。可是汉室竟族诛我家室,屠戮之惨状,陵每思之,心中滴血。痛心疾首,我还有回头路可走吗?一切都过去了,只是想让子卿兄知晓我内心无言的悲痛。”
      苏武听后也一阵唏嘘,两人再尽一杯酒,从此永别。李陵望着苏武远去的身影。不禁泣下成行。
      十九年啊,苏武出使匈奴时,尚是壮年,回到祖国时,却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十九年的囚徒生涯,苏武在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上战胜了敌人,他以自己惊人的意志力,为伟大的中国增添一段传奇,为坚忍不屈的中国精神做了最好的注释。
      当他手持早已旄毛落尽的符节回到帝国首都时,所有的人都投以最崇敬的目光,直到两千年后,我们依然崇敬!
      汉室辅佐大臣霍光与上官桀,同李陵是旧日的好友,武帝刘彻去世了,李陵也该返回朝廷了。霍光、上官桀派李陵的同乡好友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见李陵,劝他归国。
      任立政的到来,令李陵稍感安慰。任立政对李陵说:“少卿兄,现在时过境迁,李家的悲剧,我听后也十分悲痛,现在朝廷上下,都希望少9即兄能够返回中国,继续为汉室效力,少卿兄意下如何呢?”
      李陵摇摇头说:“回国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拒绝了任立政的请求。
      最后,李陵老死在异国他乡。李陵是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情感丰富的人。李陵的悲剧,常令人不忍猝读,读之心悲。
      如果李陵没有在武帝面前夸下海口。如果路博德没有拒绝接应李陵,如果李陵兵败后能撤回国中,那么李陵的功业能否在卫青霍去病之上呢?这位军事奇才还将有什么惊天之举呢?
      如果公孙敖没有诬陷李陵,如果武帝刘彻没有诛杀李陵全家。李陵是否能逃回大汉,继续为大汉效力呢?
      历史没有如果。一切往事。飘散于风中。
      
      摘自《虽远必诛――大汉王朝的扩张》

    推荐访问:名将 悲剧 人生 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