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爱情短信 > 正文

    [美国本科寄宿学院自由教育精神的启示]工匠精神高中议论文800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6 04:46:43 点击:

      摘 要:我国本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大学城建设的问题;大学生人格异化,心理变异问题;大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化问题。美国的本科寄宿学院的自由教育精神: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分享式研讨会,培养理性精神;坚持注重通识教育的传统等,这些对我国本科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本科寄宿学院;自由教育精神;启示
      
      一、我国本科学校面临的问题浅谈
      (一)大学城建设的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出现热潮。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了中国大学城建设的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相继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五十多座,涉及二十一个省、市。2002年总投入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虽然与老的校区相比,这些大学城有现代建筑群、现代化的图书馆和教学设施,却缺少了大学所必须的文化底蕴,有着无法掩盖的内在缺憾。学生宿舍除了给学生提供必须的休息场所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功能。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的指导和交流很困难,因为很多大学城建在郊区,教师每天甚至要坐数小时的汽车往返于学校和住所之间。这使得师生关系愈加疏远,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人生指导,许多学生毕业后仍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无法把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并应用到实际中去,也不知如何进行富有逻辑性的思考、条理清晰地表达,使得培养的本科生的质量严重下滑。
      (二)大学生人格异化,心理变异问题
      “过去我们只注重了怎样让年轻人变得更聪明,而忽视了如何使他们变得更善良。”这是20世纪末美国中产阶级面对凶杀、暴力频仍、社会环境恶化而对教育进行反思所发出的惊叹。进入2l世纪,我国在大学生乃至一些高智商群体中不断发生的极端案件也彰显了这些端倪(如马加爵事件,大学生加入“法轮功”邪教并沦为组织工具),不得不促使我们对成才与做人教育进行反思。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群体,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其人格的异化。大学生心理变异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有的因此走向极端,造成社会悲剧。
      (三)大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化问题
      进入21世纪,人类经历了20 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系列过程,大学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功利性定位的色彩越来越重。大学教育过度的专业化、职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忽视了个人的发展与需要,忽视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忽视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人被物化,教育发展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性自由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
      二、美国本科寄宿学院的自由教育精神
      (一)自由教育精神的内涵
      耶鲁大学前校长A・巴特利特・吉亚迈蒂曾对自由教育进行了界定,他认为: “自由教育的根本意义来自于‘liberal’一词的词根‘liber’―‘自由’,自由教育就是自由地探究思想,自由地表达思想,在探究真理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与其他思想和精神进行联系的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深谋远虑、灵活运用知识、意志坚定、心胸开阔的人;培养对新事物反应敏锐、对使人类进化的传统价值负责的人。自由教育是为自由的教育, 自由地主张自由的思想, 并使所珍爱的思想保持常新的自由。”
      美国本科寄宿制学院正是在这种自由教育哲学的指导下,把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合二为一的共同体,这些学院,一般有由几个宿舍建筑组成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庭院,需要凭证件出入,除了宿舍外还有自己的图书馆、教室、餐厅、计算机房、演艺厅,共享客厅,院长、教授的公寓、办公室等。总之自成一体。一个学院300-500人,师生同住,形成一个有机的学术共同体,甚至是一个教育的乌托邦。这种教育哲学是明显区别于职业教育的,它旨在通过对知识本身的追求来发展理智,造就完整的人格,促进人性的发展,而不是实用的为职业教育做准备的教育。
      (二)自由教育精神的具体表现
      1.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美国本科寄宿学院这种师生共居的方式:每个学院有一位任命的住院院长和若干住院的教授、研究生,一些教授的办公室也设在学院中。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个学院就像一个家庭,学生吃饭时碰到教授,彼此自然攀谈起来,讨论各种问题,学生还可以去敲院长和教授的门。院长经常举办院长茶会,请各界名人和同学们交流,听他们分享人生的经历,还可以问他们问题。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和学生之间,不停地交流、互动、自我管理,促进自己的人格发育和知识的成长,使受教育的个体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注重分享式研讨会,培养理性精神
      分享式研讨会是美国本科寄宿学院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院长通过“院长茶座”的形式讨论会,这种讨论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面对那些不同意及观点的教授和同学时阐明他们的观点并为自己辩护。这种形式迫使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推理和批判思维, 而不仅仅是重复老师告诉他的知识或自己阅读的知识。在本科生的许多讲授课中也有某种形式的讨论,参加这些讨论的人数相对较少,主要强调交流观点和发展分析技能而不是记忆和背诵。教授们还可以通过布置写作任务和考试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学生现在从这种讨论会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事实、数据和已经广泛接受的理论,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利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一种观点、通过批判分析用一种理论来推翻另一种理论的能力。除此之外,这种讨论会还有另一个目的:打破学院间的专业界限,鼓励多学科交流。
      3.坚持注重通识教育的传统
      人类进入20 世纪以后,科技的发展使得专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人类在思想上、理智上陷入实用主义的浪潮,在此情形下,自由教育因其益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而重获新机,并且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即“通识教育”。美国本科寄宿制学院始终坚持着通识教育的传统,实行主辅修制、选课制,主张给予学生一种既包含古典学科, 又包含现代科学的知识,这样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即高等教育应该是全面知识的教育, 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培养人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较为全面的基本能力,以发展人的理性。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中世纪大学所形成的以认识论哲学为主导的自由教育,是有闲暇阶层的专利,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果摒弃其阶级性,通识教育为现代社会中的公民实施全面的、基本的教育,促使公民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博与专、学识与道德的全面发展的话,那么通识教育就赋予了自由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存在的合理依据。通识教育实质上传承了自由教育对人性的重视的精髓, 并扩充了自由教育的领域。
      三、美国本科寄宿学院自由教育精神的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在过去几年中片面地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新建大学城运动,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忽视了寄宿学院制度,这不仅大大扭曲了美国大学的面貌和经验,而且对中国大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害的影响。当我们模仿这样一个被扭曲的样板时,大学就会片面耗资投入研究,置学生的教育于不顾,或者一味培养专家,忽视了培养未来社会领袖的责任,或者一味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忽视了对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得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才来应付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变。实际上,中国的本科教育,比起博士教育来,需要更彻底的变革。美国本科寄宿学院体现出的自由教育精神: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完整的人;重视分享式研讨会,培养理性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社会责任感;重视通教育的传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深入挖掘中国的教育文化传统,结合欧美先进经验,使中国的大学教育从片面的知识传授回归到培养完整人格的主题上来。
      参考文献
      [1] 袁茁萌,袁国涛.美国寄宿学院传统对中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 河北学刊, 2009 (4).
      [ 2] A. Bartlett Giamatti. A Free and Ordered Space: the Real World of the University[M] . NewYork:W.W. Norton&Company,1988:109- 110.
      [3.4] 薛涌.北大批判[M]. 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77,178,183.
      [5] 金诚,邓和平.自由的哲学意义及自由[J]. 扬州大学学报, 2005(2).

    推荐访问:寄宿 美国 启示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