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爱情短信 > 正文

    融入,服务,支撑: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高校使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0 04:43:30 点击:

      近期以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已成为涌动在江苏大地的热门话题。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高校只有以创新为动力,切实把握好“融入、服务、支撑”三个关键词,方能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
      抢抓机遇,积极融入
      对江苏高校来说,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从面上看,江苏适时提出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发挥苏南地区先行先试作用的重要举措;从深层次看,更是苏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对创新变革、转型升级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的苏南地区,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并形成了令人瞩目的“苏南模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缺少原创性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含金量低、环境污染加剧、创新体制和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改变粗放式经营模式,走“内生驱动、创新发展”的道路,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必须要有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适应的高水平大学和研究院所,以及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载体,这些都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有所作为,才能在新一轮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中找寻自己的发展坐标,壮大自己的办学实力。通过服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明确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方向,激励面向自主创新主战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产学研转化的载体建设,锻炼并造就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的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服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过程变为增强高校实力、铸就特色品牌、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契机。
      滞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仅有观念动力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后者往往更加明显,原因亦更为复杂。比如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和转化平台问题,如何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问题,高校服务社会的付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问题,等等。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细化的操作规程,破解高校在服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改变那种科研只是为了拿项目、评职称、报奖项,成果不出书斋和实验室的偏狭的做法,为那些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正名”、“加分”。加强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学科技园、高新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作用,逐步形成学、研、产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链条,将服务苏南自主创新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发挥优势,主动服务
      高校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指导,主动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把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政、产、学、研”合作列入学校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制订的过程中,应主动与政府、企业进行沟通,广泛开展调研,为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智囊”、“思想库”的作用。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形成过程中善于发现契机,为高校自身发展找寻服务的“交集”和新的增长点,并积极整合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有效的创新合力和服务合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强与科研院所甚至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视野,将校外的优势资源拿来为我所用,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水平。
      首先,要在规划制订阶段跟踪分析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出的具体目标,如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研发机构、管理体制等,寻找与高校的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科研力量、研发领军人才之间的“交汇点”和“契合度”,作为下一步制定为自主创新服务的目标点或目标群。其次,对自身的家底要进行梳理,心里有一本明白账。要科学分析高校自身在学科、专业、科研、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根据服务目标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原有平台和载体的作用,积极构建新的合作平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谋求重点突破。再次,强化机制建设是高校服务好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因素。与政府、企业的定期会商制度、领军人才加团队合作的模式、项目化运作机制、过程化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机制的确立和健康运转,对于做好高校服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至关重要。
      要着力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科技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这既源于创新的内在规律,也源于高校的职能特点。管理思想家德鲁克认为:社会创新、管理创新较之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深远。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仅有技术创新、产业转型,还有管理创新、社会创新。高校在技术研发创新之外的人文社科等基础性研究,可以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炼经验、提供理论指导,为社会管理创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服务自主创新与强化高校特色相结合。近年来,江苏十分重视高校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强调通过服务求发展,通过服务的特色。高校在集聚力量为苏南自主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强化特色,培植优势,打响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使特色更特,优势更强,同时,支撑这些优势特色的领军、骨干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培养人才,长远支撑
      从长远来看,创新型人才是支撑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人的创新,竞争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企业从本质上说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新型企业。高校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网络等新媒体勃兴、社会的多元发展,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宽广的思路视野、卓越的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为此,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贯穿创新理念、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培育主线,营造一种既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能促进全体受教育者创新素质提高的文化氛围。
      在创新理念的培育方面,提倡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最近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有“问”才有“学”,缺乏质疑和挑战权威的精神,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在创新技能的培育方面,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扎实的专业训练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不仅赋予受教育者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为丰沛的人文精神,使纯粹的技术依托于对人类的真切关怀和对社会的充分责任的基础之上,而且在相对固化的专业大厦上打开了许多扇朝向世界的窗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技能的提高。
      在创新实践的培育方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实践性是创新的重要特质之一,创新是实践的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是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二是教师要通过实践了解最真实的问题,把握业界的前沿课题,不断更新教材,使之与变化的现实相适应;三是学生要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技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可以说,今天的人才质量决定了明天的企业竞争力、同家竞争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更取决于一大批在各自的岗位上精益求精、创新求变、扎实奋斗的知识型、创新型员工。因此,必须以人才优势来赢得发展优势,以创新驱动促进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刘卫东

    推荐访问:苏南 示范区 自主创新 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