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爱情短信 > 正文

    荷兰造像的梦幻|荷兰晶彩绝对梦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47:43 点击:

      何 杰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会员。1996年至1998年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同年于波罗的海语言中心讲学。1999年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2008年参加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语言学会议。2010年应哥伦比亚大学邀请赴美交流学术。
      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出版语言学专著《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增编版)》等三部;出版教材、词典多部。发表及入选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论文三十余篇。
      1972年开始发表小说。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论文和文学作品均有获奖。出版散文集《蓝眼睛黑眼睛——我和我的洋弟子们》。
      入选《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词典》等。
      1998年获评天津市级优秀教师。2006年荣获全国十佳知识女性。
      步入阿姆斯特丹大街,你会觉得自己忽然变成了一个小棋子。大街不宽,中间是有轨电车道,两边是自行车道,两道中间是一排路标。造型像放大的国际象棋棋子,地上是格格。想想,走在单调的洋灰马路上,你会觉得路无尽的长。而在那儿,在棋盘里走,感觉异样。新鲜得叫人兴奋。
      艺术能把最乏味的也变得美妙!新颖就是魅力。
      沿街的商店也充满艺术感,建筑造型风格奇特。商品百式千样,每样商品都只有一件。商店门前的招牌更叫你忽发奇想。一扇二楼商店的橱窗两边,各趴着两个向里巴望的人。好奇心一下叫人勾得痒痒的。一定得去看看。谁知靠近细看,才知那人是塑像。向里巴望,原来是间幽雅的咖啡厅。
      哈,当然一定得进去喝上一杯啦。
      艺术的力量是神奇的。有魅力的建树绝对需要艺术细胞。
      荷兰的造像艺术,能用得如此出神入画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它得益于法国艺术家杜莎夫人蜡像艺术的滋润。
      忘了哪位名人说的,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就是commonplace、stupid(庸才、笨蛋)。杜莎夫人蜡像是世界的“第一个”,是创造。至今,她的蜡像艺术都极为绝妙。
      阿姆斯特丹蜡像馆是她在世界的第二家展馆,很负盛名。
      去伟大绘画家梵高的故乡荷兰,蜡像馆一定要看。商业细胞发达的荷兰人,传承艺术和再造艺术的能力都值得称道。无论在馆内的蜡像,还是馆外的造像艺术,既吐露着杜莎夫人对艺术真实的追求,也飞扬着梵高曾从煤矿巷道中爬出时,那种对阳光的渴望。在那里的鉴赏总是给你惊诧的愉悦。
      一
      从蜡像馆说吧:杜莎夫人蜡像总馆在英国伦敦。分馆,美国有两家。我去拉斯维加斯,才知那里也有一家蜡像馆,还增加了蜡像制作过程。只是没赶上开馆。我国香港、上海也有。这后来的馆就各有发挥了。
      我参观了荷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那时我还在国外教学。老外同行没进门就嘱咐我:
      “be careful ! hallucination ! (小心!错觉。)”
      一进门,迎面台上,忽然打开一面小窗,一位小姐向我们问好,老外同行忙回答。
      我还没来得及答话,眼前走过来一位小姐问:
      “Where is your ticket?(您的票?)”
      呀,上面的是蜡像啊,下面的才是真人。
      老外冲我耸肩,撇嘴。自己先“老外” 了一把。
      真开心!荷兰人鬼幽默。
      老外同行是德国人。我叫他“老德”,好记。去蜡像馆是他的主意。介绍死认真,连年头、名字都给我写纸上。
      杜莎夫人生于1761年。原名叫玛丽·格劳舒茨(Marie Grosholtz),母亲给人做管家,父亲阵亡于法国普鲁士战役。从那以后,玛丽便跟随母亲的雇主菲力普·哥施霍茨医生学艺。哥施霍茨对蜡像制作极有天赋,他大概太了解人体结构了。他在1770年在巴黎创办了第一间蜡像馆。在玛丽17岁那年,展览了她为著名的剧作家、哲学家伏尔泰,后来又为美国驻巴黎大使富兰克林造的像。
      我在国内时,就听我的荷兰学生说过,因那造像之真,还闹了一场笑话:那时,一个老美大概是“老乡见老乡。”,在展馆里看见自己国家大使,竟完全忘了那是蜡像。冲过去拥抱,结果给撞回一个屁股蹾。撞回来都没撞明白。因为那人一直说:
      “怎么?当了官就变得这么冷冰冰的了?”
      美国现在的华尔街最早是属于荷兰人的。那是荷兰移民抵御印第安人,后来又抵御英国人建的街墙(Wall Street。)。荷兰人揶揄老美,那是自然的。不过也真说明玛丽才华出众。那蜡像太真了。
      那次展览,玛丽的造像天才一下就引起世人的瞩目。尽管那年她才17岁。
      二
      玛丽为她的老师哥施霍茨所作的塑像更是空前成功。人们观看时都是如梦如幻,叹为观止。玛丽的声誉也不胫而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玛莉王后也为之垂青。随即邀请她入宫做皇室的艺术教师。玛丽在凡尔赛宫一干就是9年,负责路易十六皇妹的艺术教育。而她也享受了宫廷的璀璨生活。
      凡尔赛宫至今都是欧洲最为宏伟又豪华的王宫建筑。我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整整看了一天。富丽堂皇,那真是艺术的圣殿: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可见玛丽在那里,受到的是当时世界最全面的艺术熏陶。
      然而,不久爆发了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处死。玛丽被认为是保皇派,也被关进了监狱。可1794年又奇迹般被释放了。
      惩救她的奇迹就是她的蜡像艺术天才。
      获释后,她被命令为死去的路易十六及皇亲制作死亡面具。为求逼真,她经常在断头台旁捡拾被砍下的人头,用来制作蜡像模本。在恐怖和血腥之下从事艺术创造,对一个年轻的姑娘这是什么样的考验啊!玛丽做了,完成了,为艺术。
      造像如生。死生难辩。她是那时震撼人心的唯一。
      在玛丽那双纤细颤抖的手下,雕制的许多面具至今都保存在伦敦总馆。玛丽在恐怖之中制作的蜡像成了那一时期的鲜活历史。
      真正的艺术永远都镌刻着时代的记忆。   三
      不过也有例外。
      我和我爱人(我叫他教官,卸甲军人)在电子图像前,看了一个扑面而来的转动的地球,展示荷兰海上称霸历史,觉得文不对题。想看下一个展区。
      下楼,楼梯不宽,转弯把角,见到一座蜡像,却觉得颇有魅力。那是一位低头正看入场券的银发老先生,真栩栩如生。
      阳光里,他手上的汗毛都清晰可见。真想知道那工艺的秘密。教官一向奉公守法,警告我:
      “人家不叫摸。”
      说完,先下去了。我弓身细细地看。听介绍,蜡像的头发都是一根一根植入的。这汗毛也是吗?止不住伸出一个手指轻轻地摸。谁知那“蜡像”居然开口说:
      “Whatever do you do?”(您究竟要做什么?)”
      我吓得“叽碌骨碌”跑下楼。站定,又觉不对,又慌忙跑回去道歉。谁知和正下楼的银发老先生撞了个满怀。老先生像孩子一样地冲我笑开了,连连地说:
      “Sorry only joking(对不起,开玩笑)。”
      这个玩笑让我的同伴们各个都笑地前伏后折。好几天,想起来就笑一段,开心一阵子。不过我倍觉万幸,多亏我没去摸人家的脸蛋。
      其实,人生的艺术本来就灿烂、缤纷。
      四
      艺术也叫玛丽的人生充满传奇斑斓。
      1795年她的老师哥施霍茨去世,玛丽接替了蜡像的所有工作。后来她嫁给了工程师弗朗科伊斯·杜沙。人们便叫她“杜莎夫人”。
      唉,没办法。不光是欧洲,连俄国女人一出嫁,名字也陪送了。我们中国女性还算庆幸。有自己的姓。玛丽没了自己的名字,却坚守着那个时代独有的蜡像艺术事业。
      杜莎夫人蜡像馆承载了欧洲厚重的历史。欧洲所有重大事件,包括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重大风云人物几乎都在那里重现辉煌。每一具蜡像都精彩,惟妙惟肖。在那个没有报纸、电视的时代,杜莎夫人的蜡像馆向大众展示了立体的新闻。
      走进荷兰的这个蜡像馆,你也便走进多彩的历史,可以和那缤纷的人物直面相见。
      我那天,在蜡像馆里,两个多小时,几乎见到了世界所有名人。蜡像主要属政治和文艺界。从荷兰女王、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到梦露。蜡像如生,大有时光倒转,走进历史隧道的幻觉。不是叫你却步,就是惊讶。
      你尽可和这些光彩照人的一代风流,或表敬慕,或示异议,或探秘籍……反正,对方永远是一副面不改色,心不跳,永驻他(她)曾经的辉煌……
      那些人永远不知劳累的站在那里,因为有一个不知劳累的人,杜莎夫人一生都在为蜡像艺术孜孜不倦。后来杜莎夫人去了英国,因为战争,她无法返回法国。她除去创作,还要到大不列颠、苏格兰各处巡展。1835年,她74岁高龄时,在伦敦贝克街设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展馆。工作直至1850年辞世。
      我说的杜莎夫人的经历,都是我的德国同行查书查的。他带着一本《名人名地》,死叫真儿。最后他还舒着手指叫我记着:
      “74岁,一直工作到74岁啊!”
      杜莎夫人真是鞠躬尽瘁,她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为蜡像艺术开一光耀的先河。
      杜莎夫人的蜡像创作是世界上的第一次。由于她的影响,欧洲的造像艺术也发展得炉火纯青。造像的神、型之逼真,真的叫你假真难辨。
      是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迷离之中……
      五
      可我真有点怕再“迷离”了。
      出蜡像馆门,道边的空地,不断有叫你如坠迷雾的雕像。同行旅友又打起哈哈,叫我警惕,别又去摸人家男人的手臂。
      在水坝广场,老德又警告我一番,先走了。教官说,他这看准星的眼绝不会“迷离”。
      我们看见一位老人。脸手都涂着白色,着白色罩袍立,在烈日之下的高台上。真像雕像,第一次见!有过教训,不敢去摸了。那人的脚下有一小盒,只有不多的几个荷兰盾硬币。我也忙放了一个。心里有点难过,想和他说话。问了好几句,都不理我。我又怀疑起来,那人大睁的眼睛许久竟一眨也不眨。
      是一座真的雕像吧?我试着用一个手指去摸他。不动。
      “不是雕像,衣服是布的”。
      我抻那人的衣襟。那人一直是伸开两臂,摆着拥抱人的姿势。仍不动。
      “是蜡像,只是穿了真的衣服。”我判定。
      教官看准星的眼也不准了:
      “真的。眼睛一直不动,是雕像。”
      可忽然,蜡像伸开的两手变成两只大爪,要抓我。脸上呲牙咧嘴地冲我定格。我吓得忙后退,接着我们都笑了。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对话:
      “Do you for food ? (为吃饭吗)”
      “No (不)
      “why?(为什么)”
      “for art.(为艺术) for beer.(为啤酒) ”他接着说:
      “It is interesting to watch people coming and going.(在这,看人们走来走去,有意思)。”
      “Do you feel tired ? (你不觉得累吗)”
      “Of course But I like.(当然,但我喜欢)”
      为艺术……
      无论谁,无论什么时候,艺术都是劳苦铸造。
      我说他hard(劳苦)。
      他问我,看了杜莎夫人蜡像馆吗?我说,当然。他说,他自己不算什么。杜莎夫人活到89岁,一直工作。
      咦?老德告诉我,杜莎夫人74岁呀?(原来是1835年,74岁建英国蜡像馆)。
      想想杜莎夫人1850年辞世。好哇,死认真的老德居然叫人家少活了15年!
      怎么回事?
      哈——迷离!惊诧!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于阿姆斯特丹

    推荐访问:造像 荷兰 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