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走在返璞归真的路上【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5 04:57:31 点击:

      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为我们语文老师带来了很大契机,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活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语文老师好像抛却了信仰,越来越困惑,觉得语文课越上越难上,越上越不会上了。为什么呢?我想,可能因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应试化、技术化、功利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语文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诗意的栖息,而今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本色的语文课充斥着我们的课堂,以至于让我们的学生讨厌语文甚至于不学语文。是的,面对此情此景,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返璞归真,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语文课不是养人耳目的表演,要呼唤语文的本色回归。
      那怎样的语文课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特点,回归语文的本色?
      一.朗朗书声,回归本色
      以前,我们的课堂被称为“静”的课堂,因为过去的课堂,因教师的权威性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的静听状态,他们几乎没有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处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这种填鸭式和灌注式可谓占据了中国的教育界。而新课程改革以来,“静”听的课堂减少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中形形色色的教学方法如大潮涌来,课堂讨论泛滥,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语文课变得五光十色,课堂是“热闹”了,可是也让学生缺少了许多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看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能促使学生的再思考、再创造,我们的教学不能重形式,不能走过场,而应立足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细细地品味文中的真意。
      让学生走进文本,让语文课回归其本色,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化一个“诵”字,多读多思多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文学是诉诸形象和情感的。阅读文学作品总是从感性到理性,先入情入境体验,然后才会有所悟。学生学习也一样,总是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再对思想内容进行把握。课文打动人、教育人的各种形象和情感是自然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法理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有所悟,有所得了。
      让学生走进文本,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容不迫地阅读:或反复咀嚼,或快速浏览,或低语吟诵,或高声朗读,……让学生在静读、品读、悟读、美读中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沟通交流,从而体会到阅读之乐。这样的读也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也是在读的过程中的学习。最终会使学生内化积累,积累语言、美文、深刻的思想,由量变到质变,力求做到“我手写我口”、“信手拈来即文章”。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体会、感悟、吸收、消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地“出”和“入”。读进去,感受、体验、存储;走出来,整体审视、质疑、推究;再走进去,咀嚼、理解、矫正。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学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充实交流,感受品味,涵咏文本。只要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感悟自得,有利于学生审美鉴赏,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感,有利于语言的表达。不揣摩体味感性语言材料,就难以体会文本语言的妙处,就难以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就难以消化文本语言,发展语言表达,就会造成阅读板块残缺,影响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就不可能算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
      二.学会说话,回归本色
      人作为一名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表述自己想法见解的欲望,都有渴望被认同的情感需求。所以“学会说话”就是一项最基本也最切合实际的显现“独立”存在的表现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他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叶老的话也表明,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缺一不可。
      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办法教会学生正确地去“说”,激发他表露自己观点和想法看法的积极性,渐渐的也就给了他“说”的欲望和理由,再适时地给他一些能够引起思考或者引起争论的热点话题,养成学生的语言表现欲。
      我们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成语故事,分析品味自己喜欢的诗歌;让学生结合课文背景给同学们讲故事;让学生紧扣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讲事实摆观点,让人信服;利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机会,把对课文的阅读和学生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谈体会,让学生充分地说,不断地说。
      其实语文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会听、能想、爱说、善于表达的好习惯。使说的训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能达到学会说话的要求,又使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如果缺少了这些训练,语文课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
      三.圈点批注,回归本色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在语文教学实践和读书实践中运用圈点勾画、作批注的方法对阅读文章成效很好。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初读、再读、三读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批注,即批语注释,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在课外阅读时,养成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学生的面前呈现出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
      语文课本就是一个用之不绝取之不尽的宝藏,课堂上,我们注意教会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教会学生留意文本,关注生活,我们的学生就会写出文笔优美,意蕴深长的文章。
      另外,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对于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对于与这些人物相似的其他文学形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比较阅读、体会、感悟。
      如果在课堂上,我们能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在与文学形象、作家本人深入之后,审视一番自己的内心,想想我们是否触摸到了他们的灵魂?我们是否若有所思?我们是否拥有了一个更广阔而绚丽的天空?然后与他们对话交流,寻觅自己的点点心得体会,抓住灵感中一闪而过的瞬间,并将它呈现为文字,那么我们的课堂于无形之中便充溢着无尽的诗意,也便增添了几分厚重,拥有了文化的内涵。学生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准确地说,语文课教出语文的本真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真正的目的。
      当然要想语文成为学生“诗意的栖息”,还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会、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也就得到了提升,他们一定会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尽魅力。
      是的,让我们大声呼唤,让语文回归其本真,而我也相信语文课堂教学,在洗尽铅华后,将尽吐芬芳!
      付利,教师,现居江苏镇江。

    推荐访问:返璞归真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