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一年 > 正文

    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群英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5 04:50:27 点击:

      “头牌”并团共襄盛举   《群英会》是三国戏中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一出戏,上世纪50年代北影厂将其摄制成为戏曲影片,荟萃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叶盛兰、袁世海等联袂精湛表演,将异彩纷呈的京剧流派艺术推向了极致。
      促成将《群英会》拍成电影的,是堪称京剧界盛事的三大“头牌”携手并团。北京是京剧的发祥地,曾长期延用名角挑班体制,即以知名演员为台柱组班演出,由此形成山头林立、班社众多的局面,至解放初期尚有20多个大小京剧团体,多为民间职业剧团性质。随着新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京剧班社自行经营、分散演出已不能适应需求,将好的演员集中起来演出经过整理或新排剧目已成大势所趋。北京市文化主管部门根据这一现状,在市长彭真的支持下,于1955年冬着手对现有剧团的精英及骨干进行整合,重组一个新形式、大规模、高水平的艺术团体。首先选中的是马连良京剧团和谭富英、裘盛戎领衔的北京京剧二团,拟将两个团合并成立国营性质的北京京剧团。此举颇令业界震动与疑虑,马连良与谭富英均跻身于与“四大名旦”齐名的“四大须生”之列,裘盛戎则是京剧净行的翘楚,旧时只有很为希罕的“大合作戏”,才能让像这样名气相当、实力相似的角儿聚到一块,而且戏码选择、名次安排、出场先后等都是难题,如今要他们长期合作能做到吗?经有关方面有力倡导和细致工作,马、谭、裘三大头牌合为一团的奇迹果真出现了,成立了三巨头联合“执政”的北京京剧团,马连良任团长,谭富英、裘盛戎为副团长。
      首次合作建团大功告成,特在天桥剧场举行庆祝公演,三天“打炮”戏第一出就是《群英会》。在号称“汉唐三千宋明八百”的浩繁京剧剧目中,以《三国演义》人物故事为题材不少,最为精彩的当数表现孙、刘联合大败曹操赤壁之战的这出骨子老戏。其中所涵及的“蒋干盗书”、“草船借箭”、“打黄盖”、“庞统智献连环记”、“借东风”等段落,已成久演不衰的京剧经典折子戏。但缀连一体完整演出则殊为不易,因其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尤其是囊括除旦角以外的生、净、丑等行当全部类别,非有相当阵容及实力不可。合团提供了演出全剧条件,各路脚色配搭整齐,马、谭、裘更是大显身手,将所饰诸葛亮的机智、鲁肃的厚道、黄盖的忠勇刻画得惟妙惟肖。
      合团公演为业界所青睐,戏迷们更是趋之若鹜,各方反响非常热烈。以前虽然偶尔遇上“大合作戏”,马、谭、裘等联袂演出,但仅限于每人演出自己一折,在台上并不聚首,这次《群英会》却是同演一出戏,三位“头牌”在台上一碰面,台下就坐不住了,全场情绪沸腾,几乎一句念白、一个身段都有“好”,观众和演员形成互动,好像开联欢会一般。这一盛况引起文化部和北影的关注,决定将其搬上银幕。
      名家毕至蔚为大观
      北影厂将执导《群英会》的任务交给了已协助吴祖光完成《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荒山泪》及独力拍摄《雁荡山》的岑范,并指派熟悉京剧且“懂行”的崔嵬、谢添参与,与剧团方面共同进行具体筹拍准备。其中花费相当气力的是演员阵容配备,各方形成共识。《群英会》之所以成为经典名剧,关键在于流派艺术传承,戏中各个行当要挑最佳人选,除马、谭、裘所饰孔明、鲁肃、黄忠外,其余主要角色亦需“头牌”担当,因而决定在更大范围遴选演员,由文化部统一出面协调。
      首先受邀“出山”的是已近八旬高龄、时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的萧长华,他是梨园行中一位集宗师和伯乐双重美誉的“泰斗”式人物,被公认为京剧丑行表演艺术不可或缺的大家,最为擅长“方巾丑”,演活了诸如“蒋干盗书”中的蒋干等角色。而且萧长华与《群英会》渊源深厚,该剧的前身连台本戏《三国志》,就是他依据老本增删改编而成,之后因需连演六天不合时宜,又由他着手去芜存菁浓缩为《群英会》。在该片拍摄中,他既出演蒋干一角,又应约担任艺术指导。
      周瑜一角,当属文武兼备的一代名小生、此时尚任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的叶盛兰。他全面掌握行当里雉尾生、武小生、官生、穷生、扇子生、娃娃生等不同表演方法和技巧,出科后又继续拜名家深造,承前启后、大胆革新,创立了刚柔健美、清新健美的声腔艺术,一位法国艺术家观看其演出后称赞道:“上帝给了他一副金嗓子!”陪同在场的周恩来总理也风趣地说:“叶盛兰是古典男高音。”
      曹操、赵云谁来扮演曾有周折,一直到正式拍摄前才确定下来。原本特约在梨园曾获“活孟德”桂冠、时任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的郝寿臣担纲,开机之前他突然心脏病发作,虽经救治化险为夷,但感到自己已是七旬高龄,万一身体不支,难以完成拍摄电影任务,遂主动向文化部领导提出由弟子中出类拔萃的袁世海代替拍摄。另一个是赵云的候选人,当时有几个大武生都是物色对象,选谁一时拿不定主意。叶盛兰与马连良都认为孙毓最合适,北影方面同意用孙,片酬为一千元,叶盛兰表示至少应给两千元,遂就此拍板。
      最后确定主演人选为,马派创始人马连良饰诸葛亮,谭派掌门人谭富英饰鲁肃,叶派创始人叶盛兰饰周瑜,萧派创始人萧长华饰蒋干,郝派继承人且有创新的袁世海饰曹操,裘派创始人袭盛戎饰黄盖,杨派传人孙毓饰赵云,可谓精英云集、蔚为大观。
      
      
      绝艺永存幸赖磨合
      “在舞台上,《群英会》是一出好戏;这回搬上银幕,大家也都盼望它成为一部好影片”,这是参与摄制各方面的共同想法,实际运作并不容易。影片的长度问题就曾纠结甚久,北影计划按照常规做法,拍成影片后放映时最多不超过两小时,演员们则希望不要压缩得太多,最好保留原有的情节和场次,这样时间就需三个半小时。还有不少热心观众写信要求拍长一些,建议加上“横槊赋诗”、“华容道”以及“激权激瑜”、“临江会”,近乎全部的《三国志》,至少拍成上中下三集,或是四十大本,相当四部影片容量,这已超出拍摄范围,而且也不便放映观看。几经磋商、反复斟酌,最后决定拍摄的是:从周瑜坐帐支使诸葛亮前往聚铁山劫粮起,至诸葛亮设祭坛“借”来东风后巧妙摆脱周瑜追杀被赵云接走止,删去前后及中间的过场戏;同时吸收观众意见中的合理部分,也是萧长华先生所力主的,恢复近三十年未曾演过的曹操“横槊赋诗”,使这出戏更为完整,片长约为210分钟,拍成后为便于放映,分为“群英会”、“借东风”两集。
      拍摄过程,大家齐心合力,不过也有些争议的“小插曲”,拍摄进行到孔明、鲁肃前往周瑜帐中探病共商火攻之计,叶盛兰有个翘脚尖的身段,导演认为不美不要了,性情中人的叶盛兰终于“忍无可忍”直说,这个动作是自己几十年的功夫,乃前辈程继先老先生创造的,勾脚面时脚上都有戏,表示周瑜在暗中思考等一系列内心活动,必须全部拍下来,他还特意强调说:“我这戏最值钱的地方就在这儿,在我的片酬里面,这勾脚面就值九百!”导演说:“您指的是在舞台上,这与我们电影不一样。”叶盛兰道:“您认为我们是‘老干’(北京话,土气、不时尚之人)啊?电影我们都拍过,我的《断桥》在法国就拍成电影了,人家可是没挑没拣,全往下照的!”“您说的那可能是舞台纪录……”没等导演说完,叶盛兰就接过话头:“我不管什么纪录不纪录,我就问您,我的身段您是不是全拍下来?”“全拍下来的确没有必要,电影里也不能够全用上。”“这么说,您是一定不会全拍了?”“这一点还请您谅解。”“那好,您另请高明,我叶盛兰不这么拍!”
      话已至此,导演只好妥协,同意把它拍了下来,得知其他几位大师都有这个要求,也同样都拍摄下来,马连良兴奋地跟叶盛兰说:“四弟,多亏了你,敢说话,不客气。要不他们能听咱们的吗?我也跟着沾光了,要不怎么说神鬼都怕恶人呢!”叶盛兰说:“我是真想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照得丢三落四的,赶明儿观众也不满意呀!”只是电影摄制完成以后,一看样片才发现,拍电影时的许多镜头,还是按照导演的意思在剪接时全部删除了。眼见木已成舟,走出放映室,马连良摇摇头跟叶盛兰说:“闹了半天,还是人家说了算,把咱们全给‘阴’了。”叶盛兰说:“您还说神鬼怕恶人哪!我的脾气也白发了。”马连良指着放映室里面笑言:“原来恶人在这儿哪!”
      尽管因习惯了舞台艺术而不甚适应电影拍摄方式,摄制工作进展较慢,从1956年10月正式开机到次年2月封镜,仅实际拍摄就花了近半年时间,连一向温良恭俭让的萧长华都感到有些受不了,曾打趣叹道:“等人、钓鱼、坐牛车、外加拍电影,太耗人!”但所有的演职人员还是以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工作,尤其是在得知国家花了大量外汇进口世界上最好彩色胶片用于影片摄制,无不备加庆幸和珍惜,为在银幕上留下这部京剧传世之作而尽了心力。责任编辑/翟建农

    推荐访问:空前绝后 群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