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下半年工 > 正文

    理性与感性议论文 [博弈之道在于理性地融入社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7 20:51:11 点击:

       作为一门学科,博弈论实际上已经获得过四次诺贝尔经济学奖了。人们对博弈论产生了庞大的需求,并刺激了巨大的供给。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书店里摆满了五花八门的冠之以“博弈”的书籍,甚至让人无从选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董志强博士的《身边的博弈》充分体现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特别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了解博弈论的入门读物,也是不错的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辅助教材。具体地说,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身边的博弈》把内容锁定为完全信息博弈,先介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后介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部分,从最简单的占优策略均衡到普通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再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一步接一步,娓娓道来。我相信,这本书融会作者给不同层次学生教授博弈论的心得,因此它自然会是一本很好的辅助教材。
       第二,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于本科教学而言,我甚至认为培养兴趣应该放在第一位。《身边的博弈》提供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诸多有趣案例。例如“情人电话博弈”和“教授的圈套”,这样的故事因为经常发生在青年学生周围,因此备受关注。我每次给本科生上博弈论课程之前,都会讲一个博弈论故事,这样既能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不过,我这里需要坦白一下,我讲的那些故事有一部分就是从《身边的博弈》里选取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通俗”容易,但是“易懂”则未必。以“混合策略”为例。多数教材在引入混合策略时,通常解释为“迷惑对手的需要”。但是,作者在该书中以“麦琪的礼物”为例,说明了混合策略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类事实的强大解释力,这就让初学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引入混合策略的作用。我个人认为经济学就应该重点解释这种现象。
       第三,关注时事,活学活用。作为一本中国人写的教材,应该有一些“中国特色”,否则不如直接翻译外国原著。《身边的博弈》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既有外国的流行寓言,更有中国的经典故事,还有切合时事的有趣案例。普通人关注《反分裂国家法》,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但是董志强博士把它改造成一个关于承诺的博弈论话题,这就将爱国热情、政治智慧和经济理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了。当老师的多出类似的题目,教育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由于这本书只涉及完全信息博弈的内容,因此在内容上略显单薄,可能更适合本科低年级学生阅读。不过,作者已经打算就不完全信息博弈再写一本书,我想有这本书作为基础,下本书是值得期待的。
       学习博弈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学会如何运用博弈论进行个人决策,那么我认为这只是博弈论的“术”而非“道”。博弈之道,在于让人们学会在一个互动的社会里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遵守游戏规则,如何做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积累了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这与我们建设一个法治社会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目标是有冲突的。但是,反思一下,任何一种规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是大家都遵循的均衡吗?只不过,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如何打破这种低水平的均衡进而构建帕累托有效的均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核心命题。每一个研习博弈论或经济学的人,对此应该有更多理性思考和责任担当。

    推荐访问:之道 博弈 融入 理性